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前段時間一熱播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可你知道嗎?電視劇的這個名字就來自李清照的《如夢令》詞,而李清照這首膾炙人口的《如夢令》,竟然“偷”用了詩人韓偓的《懶起》詩,而韓偓則是李商隱的外甥。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的詞調(diào)源于五代后唐莊宗李存勖的《憶仙姿》,后蘇軾改名為《如夢令》。而千古《如夢令》中最好的,無疑就是李清照的這首。尤其一句“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不知收獲了多少贊美之詞,甚至到了天下稱之的地步。它既顯示了李清照非凡奇絕的想象,又不失自然清新的格調(diào),真可謂獨具匠心,人工天巧。

早晨起來,因為昨晚吃了酒,頭還是有些暈。詞人慵懶地靠在床上,看著侍女卷起門簾。她突然想到,睡覺前又是刮風(fēng)、又是下雨的,也不知道院里開得正好的海棠花怎樣了?會不會受到風(fēng)雨的摧殘呢?于是她就問了一句。侍女把頭探出去看了看,然后回答道,還好,還好,海棠花還開著好好的呢!聽了侍女的回答,詞人嘆了一口氣說,唉!你知道什么呀?經(jīng)過一夜的風(fēng)雨,海棠花一定是“綠肥紅瘦”的了!

這“綠肥紅瘦”當(dāng)然是指海棠花的葉子在雨水的滋潤、沖刷下,更加翠綠濃密,而紅色的海棠花朵,卻凋零的差不多了。

詞人此時還沒有起床,她并沒有親眼看到海棠花的樣子,可她卻斷定海棠凋謝了很多,這是詞人把自己的主觀感受移植到了海棠花身上,她是感嘆自己“一朝春盡紅顏老”呢!

晚唐詩人韓偓的《懶起》,里面有這么幾句: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

海棠花在否,側(cè)臥卷簾看。

韓偓是李商隱妻姐的兒子,少年天才,李商隱贊他“十歲裁詩走馬成”,“雛鳳清于老鳳聲”。

李清照的詞與韓偓的原詩比起來,語言更加新巧別致,情緒更加起伏錯落。韓偓的詩“海棠花在否,側(cè)臥卷簾看”,花是花,我是我,意境雖美,卻情意平乏;而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yīng)試綠肥紅瘦”,一個“應(yīng)”字,點出了詞人看重的不是實景,而是心情。她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海棠花,卻將心比心地想:那么柔弱的花兒,怎經(jīng)受得住一夜的風(fēng)雨呢?而一個“瘦”字,更道出了詞人和花的心心相通。在詞人的眼里,花瘦就是人瘦,人瘦又憐惜花瘦,而花兒正是詞人自己呀,在她心里,自己就是那經(jīng)受風(fēng)雨的海棠花呀!

這種意境正如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所說的:“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但在這首詞里,李清照更加霸道。她連“觀”這個過程都省了,她已經(jīng)超越了王國維所說的境界。因為她根本無需去看,她的心就是花的心。她不是要把“我”強加于物,而是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纖細(xì)洞察力,讓“我”和花兒之間的那個障礙物——“簾”,在心靈交匯當(dāng)中不復(fù)存在了。

這就是婉約詞人李清照的惜春情懷。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