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發(fā)布時間:2024-02-26
1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及翻譯(附注釋)

原文及翻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fā)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譯文

劍外忽然傳來收薊北的消息,剛剛聽到時涕淚滿衣裳。

回頭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點的憂傷,胡亂地卷起詩書欣喜若狂。

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趁著明媚春光與妻兒一同返回家鄉(xiāng)。

就從巴峽再穿過巫峽,經(jīng)過了襄陽后又直奔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注釋

聞:聽說。官軍:指唐朝軍隊。

劍外:劍門關(guān)以南,這里指四川。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qū),是安史叛軍的根據(jù)地。

涕:眼淚。

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漫卷(juǎ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卷起。是說杜甫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xiāng)去了。

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

放歌:放聲高歌。須:應(yīng)當(dāng)??v酒:開懷痛飲。

青春: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作伴:與妻兒一同。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創(chuàng)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廣德元年)春天,那時杜甫52歲。寶應(yīng)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叛軍頭領(lǐng)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作者聽到這個消息后欣喜若狂,寫下此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

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悅。

“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xiàn)了捷報的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xiāng)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郁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涌?!俺趼勌闇I滿衣裳”,“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xiàn)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xiàn)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fā)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實表現(xiàn)。“薊北”已收,戰(zhàn)亂將息,乾坤瘡痍、黎民疾苦,都將得到療救,詩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然而痛定思痛,詩人回想八年來熬過的重重苦難,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墒?,這一場浩劫,終于像噩夢一般過去了,詩人可以返回故鄉(xiāng)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轉(zhuǎn)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復(fù)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诙?lián)以轉(zhuǎn)作承,落腳于“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更高峰?!皡s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xù)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guān)系。當(dāng)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

查看詳情>>
2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古詩原文及翻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古詩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

杜甫的詩大多是克制的、壓抑的、欲說還休的,但是今天好工具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古詩,杜甫卻全篇情感外放,撲面而來的喜悅與快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往下看這篇杜甫的七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吧!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古詩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代〕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翻譯

劍門關(guān)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fù)冀北一帶。剛剛聽到高興之余,淚滿衣裳?;赝拮觾号?,也已一掃愁云,隨手卷起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在日光照耀之下縱酒高歌,結(jié)伴春光同回故鄉(xiāng)。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注釋

1.聞:聽說。

2.劍外:劍門關(guān)以南,這里指四川。

3.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qū),是安史叛軍的根據(jù)地。

4.涕:眼淚。

5.卻看:回頭看。

6.妻子:妻子和孩子。

7.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8.漫卷:胡亂地卷起。

9.縱酒:開懷痛飲。

10.放歌:放聲高歌。

11.須:應(yīng)當(dāng)。

12.青春:指春天的景物。

13.作伴:與妻兒一同。

14.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15.便:就的意思。

16.襄陽:今屬湖北。

17.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賞析

本詩主要敘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fù)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xiāng)的事。抒發(fā)詩人無法抑制的勝利喜悅與還鄉(xiāng)快意,表現(xiàn)了詩人真摯的愛國情懷,表達了詩人博大的愛國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當(dāng)年正月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結(jié)束。杜甫聽到這消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沖口唱出這首七律。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查看詳情>>
3

杜甫最經(jīng)典的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是什么?

杜甫寫的詩
杜甫最經(jīng)典的詩
杜甫的詩句

杜甫生活的時代,正處于大唐由盛世轉(zhuǎn)為衰微的歷史時期,尤其是杜甫親身經(jīng)歷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這些苦難顛沛的生活使他更加心系下層勞動人民,他的很多詩作描寫的都是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下,百姓生活的艱難疾苦。雖然說“沉郁頓挫”是杜甫的詩歌風(fēng)格,但他也創(chuàng)作過一些格調(diào)比較歡快的作品。比如他在聽到“安史之亂”結(jié)束的消息后,沖口而出的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被譽為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是四處流浪的。他在得知長安陷落,玄宗逃往蜀地,肅宗在靈武即位時,曾把妻小安置在鄜州羌村,自己只身前往靈武投奔肅宗,只是沒想到途中就被安史叛軍抓住,押回長安。杜甫被囚禁長安時思念家人,在《月夜》詩中曾有:“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的句子。這些經(jīng)歷使杜甫整天都盼望著收復(fù)中原的好消息。而讓杜甫欣喜若狂的好消息終于傳來時,一代詩圣難掩歡喜,用詩歌痛快淋漓的表達了自己的快慰,無比的快慰之情!

杜甫這首詩,除首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是敘事點題外,余下的各句,描寫的都是杜甫突然聽到勝利消息后的驚喜之情。且剩下的幾句都是句內(nèi)對偶,沒有晦澀難懂的文字,語言簡單、自然明了,讀起來暢快淋漓、一氣呵成。杜甫少有的直抒胸臆、一瀉千里也感染著每個讀詩的人,和詩圣一起沉浸在失而復(fù)得的巨大喜悅里。

古人把快樂分了好多種,總結(jié)出來是人生四大樂: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些都是快樂,但這些快樂真的和國家重生這樣的快樂比起來時,又都是小快樂。對古代的知識分子而言,小家和大國是一體的,只有國家、民族死而復(fù)生時的快樂,才能對人的心靈造成足夠大的沖擊,才能讓人產(chǎn)生出一種無法遏制的創(chuàng)作的力量。杜甫的這首詩,就是這種力量下的產(chǎn)物,很偉大的產(chǎn)物!

杜甫終生都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政治抱負,所以他困守長安十年都不改其志。這十年,杜甫見識了太多的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安史之亂又把一個盛世王朝變成了一架千瘡百孔的機器。杜甫每每想到國家遭殃,生靈涂炭時就心如刀割,所以他熱切的期望早日結(jié)束戰(zhàn)亂,還百姓以太平。這使他在聽聞官軍收復(fù)了薊北時,馬上就喜極而泣,不能自抑。杜甫的憂和喜都和國家、百姓緊密相連,國強則喜,民苦則憂。這是杜甫的胸懷,也是古代無數(shù)知識分子的胸懷。

杜甫是一個偉大的詩人,而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人,他們的偉大都不僅僅是因為個人,而是他們以天下為己任,有深深的責(zé)任感,時刻都把自己和國家生死、民族存亡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這種精神,為一千多年前的詩圣喝彩!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