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臺正字。后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株連下獄。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38歲(圣歷元年698)時,因父老解官回鄉(xiāng),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quán)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其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fēng)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首陳子昂富有哲理的三首詩。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此詩創(chuàng)作于武周萬歲登封二年,契丹攻陷營州,武則天命武攸宜征伐契丹,陳子昂為隨軍參謀。唐軍戰(zhàn)事不利,陳子昂慨然進諫,卻被武攸宜貶為軍曹,陳子昂忠而見棄,他懷著報國無門的悲憤,登上燕昭王的黃金臺遺址,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登臨抒懷之作。 詩人沒有刻意描繪登臨后所見的景色,也沒有直接進行主觀情感的闡述,而是表達了人生有限而時空無限,歲月已逝而功業(yè)難就的悲慨和孤憤。作者面對無盡宇宙所表現(xiàn)出的孤獨之感則是此詩的魅力所在,是作者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巨大反差的體現(xiàn)。作者俯仰古今,從兩個“不見”推演時空的演變,在巨大的天地之間營造出一種蒼茫之感。然而,詩人的境界并不顯得險隘,他雖然為個人壯志難酬的遭遇感到痛苦,卻沒有“小人常戚戚”的惺惺作態(tài)。這正是因為作者將視野擴大到整個宇宙的廣度和深度的原因,在“天地之悠悠”的時空背景下,詩人展示出了一種宏大的氣魄與胸襟,他的悲苦不單單是個人的悲苦,而是對生靈涂炭的惋惜之情,與哭天搶地式的悲愴是截然兩途的,是一種能夠與悠悠天地相映襯的高度。

觀荊玉篇

唐·陳子昂

鴟夷雙白玉,此玉有緇磷。懸之千金價,舉世莫知真。

丹青非異色,輕重有殊倫。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此詩作于武則天垂拱二年。根據(jù)詩序,作者當(dāng)時跟隨補闕喬知之北征,夏四月,大軍駐扎在張掖河附近,幽朔地寒,草木難生,唯有“仙人仗”(又名淡竹、苦竹)往往叢生,這種幼竹莖稈有治反胃、吐乳的功效。陳子昂熱情地向主帥喬知之和同旅友人王仲烈推薦了“仙人仗”。然而數(shù)日后,有“行人”向二人進言,認為此物根本不是“仙人仗”而是一種名為“白棘”的植物。喬知之與王仲烈相信了“行人”的說法,喬知之甚至作《采玉篇》來譏笑陳子昂。陳子昂面對無端而來的指責(zé),創(chuàng)作了這首《觀荊玉篇》以回應(yīng)喬知之“宋人不識寶玉而寶珉石”的譏笑。詩歌開篇借用了鴟夷子皮之玉有瑕疵卻能賣出高價,而卞和卻因為玉工之語而被砍去雙腿的故事來比擬自己的境況。陳子昂這里用此典故是希望喬知之和王仲烈能夠吸取和氏璧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不要因言廢人,因言廢事。他希望通過人之言與玉之質(zhì)的關(guān)系來寄托自己對遇合于君臣之際,取信于朋友之間的真誠期望。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競

唐·陳子昂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結(jié)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

詩歌的開篇化用了“季札贈劍”的典故,用寶劍的意象代指建功立業(yè)的希冀,臨別時將寶劍送給即將遠行的友人,表達了他對友人的鼓勵和期許。“生平未許人”“持贈結(jié)交親”,表達了作者對于王無競的認可,無懼權(quán)貴、直言進諫,從側(cè)面贊揚了友人的才志和品格,更說明他們是志趣相投的知己。 陳子昂與王無競的人生經(jīng)歷有相似之處,政治上屢遭打擊,忠而見疑的悲憤困擾著詩人。陳子昂是如何處理“志”與“難”之間的關(guān)系的呢?他是如何獲得精神上的解脫的呢?詩歌頸聯(lián)既是對友人的勉勵,也是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意思是,一般的花草樹木都喜歡在春天里爭奇斗艷,只有孤獨峭立于山巔的老松,在年尾歲終,不避風(fēng)刀霜劍與寒冷搏擊,才更顯示出它那頑強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 詩歌的尾聯(lián)體現(xiàn)了作者的達觀與豁達,“已矣將何道,無令白發(fā)新”,傲岸不屈者所遭受的待遇固然是不公平的,可是又能如何呢?與其一味地怨天尤人,不若及時努力。切切不可就此消沉下去,虛度年華而至滿頭華發(fā)。此詩充滿了積極進取的精神,讀來令人為之奮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