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王安石寫下一首謎詩,當時無能人解,千年后卻被新加坡學者所破
眾所周知,蘇軾是北宋最跳脫的文人,身邊的親朋好友幾乎沒有不被他調(diào)侃的。
他的好友陳季常怕老婆,他就作詩調(diào)侃“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另一朋友邀他參加兒子的滿月宴,他也寫詞戲之,“多謝無功,此事如何到得儂”,言外之意,就是無功不受祿,人家喜獲麟兒,他若有功,不得被打死?
關于蘇軾的“段子”,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估計也說不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軾傳說中的對手王安石也是個段子手。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王安石是個刻板固執(zhí)之人,甚至有人說連菩薩也無法勸服他,所以都稱他為“拗相公”。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拗”脾氣的文人,卻曾寫下一首很有趣的謎詩,當時無人能解,千年后卻被新加坡學者所破。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
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水滿江湖。
這首詩乍一看很俗,甚至有些艷,當時很多人不明白王安石這首詩是何意。畢竟就連常年流連秦樓楚館的柳永也不會寫這么露骨的詞句。有人覺得這應該是是個謎詩,但卻依然沒人猜出謎底一直到了民國才有人給出了為大眾所接受的答案.
此人便是新加坡籍華裔漢語大師鄭子瑜。那么這首詩的謎底到底是什么呢?鄭子瑜認為王安石這里寫的應該是四個詩人。
第一句“佳人佯醉索人扶”,首先佳人是“佯醉”,就是假裝喝醉,而她又要人扶,那么說明她應該是東倒西歪,連起來就是說她“假倒”,那么謎底就呼之欲出了,就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
賈島人稱“詩奴”,是中晚唐著名的“苦吟派”的代表詩人,他和另一苦逼詩人“寒酸夫子”孟郊被后人譽為“郊寒島瘦”。他們都是出生底層的貧苦詩人,這四字不僅是指他們困苦的生活,也是對他們詩詞的概括。和許多苦吟詩人一樣,賈島的日常狀態(tài)便是徘徊吟哦,殫精竭慮地對每個字詞進行錘煉。
有一次他因“推”“敲”二字難以決斷,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最后還是韓愈為他定下了“敲”字,就是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僧敲月下門”。他曾經(jīng)還因兩句“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一琢磨便是三年,“三年兩句得,一吟淚雙流”。如此較真的賈島,唐朝最刻骨的詩人舍他其誰?
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膚”,這一句寫的有些露骨,但其實謎底卻很有“仙氣”。古人尤其是女子都包裹的嚴嚴實實,而王安石這里卻說“露出”,說明是脫了外衣,才露出里面的“白”,那么翻譯過來就是“李白(里白)”。李白,不用多說,是唐朝最出名的詩人,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后世稱之為“詩仙”。
關于他的出生眾說紛紜,有說他是唐朝宗室之后,也有說他是吉爾吉斯坦人,總之就是個“謎”。他在20多歲的時候離開成長的故鄉(xiāng)四川,從此開始了他浪漫如仙的一生。他一路遠游,結(jié)交了不少好友,諸如孟浩然、元丹丘(《將進酒》中的丹丘生)等等。一直到了40多歲,才在賀知章、玉真公主的引薦下,得到皇帝唐玄宗的賞識,混了個翰林待詔??墒遣痪?,放蕩不羈的他便被同僚嫉恨,失寵于唐玄宗,最后被“賜金放還”。
安史之亂后,他投靠了當時的永王李璘,為他的東征事業(yè)搖旗吶喊。沒想到最后李璘被逼為“反賊”,而李白也因為身為其幕僚而被下了大牢,最后流放夜郎。當他走到白帝城時,傳來了大赦天下的消息,他當即登上小舟,“千里江陵一日還”。關于李白的結(jié)局也是莫衷一是,流傳最廣的便是“水中撈月”。縱觀李白的一生,無論是出身還是死亡,亦或是他的詩歌,都極具浪漫色彩,無愧“詩仙”之名。
第三句“走入帳中尋不見”,這一句就很好理解了,為何佳人都不見了呢?因為她隱藏起來了,而古代的“帳”常常與“帷帳”、“羅帳”連用, 所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羅隱。羅隱是晚唐著名詩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便是出自他的筆下,從這句詩不難看出他的抑郁不得志。和溫庭筠一樣,羅隱也是有名的丑男,關鍵他還出身貧寒。原本這些也不算什么,只要有才,通過科舉考試,照樣能翻身??墒橇_隱出身的晚唐卻是個科舉考試舞弊成風的時代,原本就是“五十少進士”,再加上舞弊,對于羅隱這樣的窮苦讀書人,想要科舉中第簡直難如登天。傳說他考了10次,都鎩羽而歸,人稱“十上不第”。因為屢試不中,他甚至被歌女嘲笑,雖然最后他寫下一首反諷是,但是其中的“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道盡了多少讀書人的心酸苦楚。
而關于羅隱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傳說,便是“圣賢嘴”,說啥都靈驗。有一地主喜得金孫,滿月宴時便請來羅隱。他給羅隱單獨準備了一桌各種“酸”菜,就希望羅隱吃了,來句“酸(孫)多”。沒想到羅隱張嘴就道“酸(孫)死了”,結(jié)果沒過久,地主的孫子果然夭折了。當然這只是傳說,但也側(cè)面說明羅隱言辭之犀利辛辣,否則不會有這樣的傳言。
第四句“任他風水滿江湖”,這一句就比較有爭議了,“水滿江湖”說明波浪之洶涌,而在字典中“潘”又有“滿”之意,再加上又有“潘才如江”的說法,所以這一句所指的詩人便是北宋的著名隱士——潘閬。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個說法,但目前也沒有人得出更令人信服的謎底,所以暫且還是以此為準。潘閬應該算是這首詩中最令人陌生的詩人了,他活躍于北宋初年,號“逍遙”,曾有人腦補認為金庸《天龍八部》中的“逍遙子”的原型便是他。他和林逋、王禹偁、寇準等人都有詩歌唱和,而他流傳下來的詩詞僅?!毒迫印肥?。
這十首《酒泉子》寫的都是杭州美景,傳說蘇軾家的屏風山所題的便是他的《酒泉子》,“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蘇軾我們也知道,他曾兩度任職杭州,對于杭州的美景向來是青睞有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他會如此喜愛潘閬的《酒泉子》,除了對杭州的那份難以言說的感情外,想來對于潘閬為人以及他的詞作也是頗為欣賞的吧。能得大文豪青眼相待,潘閬之才也是不容小覷。
這便是王安石的詩謎了,謎面很俗,謎底卻很高雅,令人回味無窮,你猜出來了嗎?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