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寒風(fēng)吹日短,又是一年陰極之時。此刻的北國,冬日溟濛,水平天遠,花枝枯竭,斗柄指北。在匆匆的斜日里,可喚來友伴圍爐煮茗,說一說牽絆,聊一聊懷想;也可以獨自在家修身養(yǎng)性,懶懶寫上一幅字。外面的嚴寒與屋內(nèi)的暖氣似乎給了我們恰如其分蝸居的理由。

在這樣曛暖困倦的冬日,讀讀一千多年前的冬至詩詞,隔著悠悠千年時光,去體會詩人們的冬至日,不可不謂一樁人間樂事。

讀詩,偏愛杜甫。杜甫詩最明顯的特點便是“沉郁頓挫”。有人偏愛李白的瀟灑飄逸,認為他的詩歌有著充沛的生命力,耀眼的光彩,是極致的理想主義者;而杜工部的詩,大部分傾注著親摯的心血,體物深切,悲天憫人的心懷讓他寫詩極其用力,總能給人心靈的震撼與生命的觸發(fā)。他是不折不扣的現(xiàn)實主義者,落地者,實踐者,吶喊者。

杜甫曾在入蜀后,寫下一首《冬至》,全詩如下: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fēng)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年年到冬至,我依然寓居在外。時光穿梭,被命運束縛的我,又能怎么辦呢?在一年年的寒風(fēng)蕭蕭飛雪飄零中,我孤獨老去;本是離家萬里的風(fēng)俗,現(xiàn)在我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拄著拐杖到河邊走走,想起以前在朝廷中的往事。而現(xiàn)在,無處歸依,仕途無望,可我仍然眼望著朝廷。

這首詩作于詩人在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時,寓居在外,仿佛漂泊于寒風(fēng)之中的落拓?zé)o依的秋草。

時節(jié)如流,歲月不居。首聯(lián)“年年”與“忽忽”點名了詩人對歲月忽忽淹去的感發(fā)?!白钍侨碎g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王國維的這句詩點名了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普遍的時光之悲。而在時光如梭的背后,如果沒有功成名就,則更有千愁萬緒。

在杜甫那個年代,像他這樣的有抱負的讀書人,幾乎無不深受儒家用世之說的影響。雖然其追求之方式各有不同,結(jié)果有得失成敗,其反應(yīng)之態(tài)度有正反重輕,總之“學(xué)而優(yōu)則仕”是每一個儒家學(xué)子的心中所想。

像杜甫這樣憂國憂民的深受儒家傳統(tǒng)影響的詩人,在匆匆消逝的年歲里,卻寓居他鄉(xiāng),等待老去,可想而知心中有多么不甘心!

首聯(lián)中還有一字用得特別傳神,那就是“泥”?!澳唷钡囊馑紴椤罢仇?、不利落、不干脆”。詩人的生活狀態(tài)猶如陷在泥里,困頓、郁郁不得志、思鄉(xiāng)心切、人老志衰……復(fù)雜的情感和遭遇使詩人的心膠著。

詩詞大家葉嘉瑩說杜甫的詩“常常是有一個理念在里邊的,這個理念就是‘志意’。在杜甫詩中,他的物象之中所表現(xiàn)的理念是自然的感發(fā),是杜甫人格與志意的自然流露,是‘有諸中然后形于外’的?!?/p>

杜甫詩重寫實,不管是描寫外界景物還是表述內(nèi)在心境。詩人既用了一個“泥”字,就點明了他生活狀態(tài)與心境的膠著。

頷聯(lián)有兩字刻畫出詩人在外寓居的寂寞哀傷:“獨”與“自”。這兩字將詩人與他人隔離開來,與首聯(lián)的“長作客”相對應(yīng),那種在外寓居始終不得融入的為難之前躍然紙上。

杜甫不夠灑脫,他有詩云“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彼胍o佐君王,使本朝趕得上堯舜時代,民風(fēng)淳厚,一派大和。所以他寫不出淵明、東坡自我歸頓和派遣的詩句,他擁有的只有一腔用世濟民的殷殷赤子之心。

在外寓居的他,心系長安,無日無夜的掛念使他“獨老”,而即使在夔州寓居良久,入鄉(xiāng)隨俗,但依然不是此地人。

頸聯(lián)虛實結(jié)合,寫自己拄著拐杖臨河遠眺是實寫,而懷想往日在朝廷做官的日子是虛寫。夔州是個孤城,四面沒有其他城市,詩人拄著拐杖走到山中,面對溪水,很容易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從而想起往年時做官的場景。

一個漂泊的旅人,獨自走到孤城的一座孤山上,臨河懷想,這種孤獨飄零的感情是很強烈的。杜甫在《秋興八首》中有詩云:“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可想而知,在夔州的歲月,他經(jīng)常獨自一人登高遠望,心懷故園。

美人遲暮,英雄白頭,功名不立,家國破碎,芳華搖落,生命陡然落空,這是千古才人志士共同的悲哀。

尾聯(lián)“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三秦”指的是長安,詩人此時將感發(fā)的重點從夔州到了長安,詩人的感情噴薄欲出,前面做的重重鋪墊,都為了此時的高潮。

很多人都會贊美杜甫律詩結(jié)構(gòu)精美,但這并不是杜甫理性的刻意安排。他的感情隨著眼前風(fēng)物的感發(fā),一路攀升,到達他內(nèi)心所想——長安,他是隨著自己感情的感發(fā)來表達對長安的思念的。

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意識中深受儒家學(xué)說影響而追求著“知遇”、“致用”,但卻誕生于誕生于如此蠕蠕蠢蠢的世間,注定了寥落無歸的命運。

一首《冬至》,千古之下讀之,仍然覺得深情彌漫,全詩由心靈感情著筆,讀來蒼勁有力、深切懇摯。無家之悲、故國蕩析、仕途無望等種種痛苦的體驗?zāi)鄢稍娙说纳钋榻」P,道盡了飄零落拓的沉哀。

將杜甫詩集置于案邊,換上鞋子去河邊走走。雪未散盡,寒光凜凜,林間楊樹疏朗挺拔,樹枝槎椏。晴天碧落之下,有孕媽媽在悠閑地散步,有孩子戴著手套堆雪人,咯咯笑著;老大爺遛著狗,狗狗在雪地里使勁打滾撒歡,兩位老奶奶坐在長椅上,說著遠行人,說著春夏秋……日光稀疏地打在人們身上,這是一個安閑的冬至。

而我想到千年之外的杜甫,在冬至日這天,拄著拐杖獨自一人到深山中憑河遠望,寓居在外,國破家散,那種深悲隱痛,我這種膚淺之人或許只能體悟到些許。

而讀詩的意義或許就在這里,我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廝殺的年代,沒有過奔忙勞碌不知何以為家的窘迫,也沒有心懷圣主卻明珠蒙塵的不忿,但我讀到你用心血鑄就的詩歌,仍然能給我?guī)砀袆?。從而讓我珍惜這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照亮,珍惜這每一天的時光,珍惜歲月里的美麗與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