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對項羽的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0-07-17
1、

如何評價項羽?看看西楚霸王項羽的三個優(yōu)點和缺點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如何評價項羽?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哪些?

一.西楚霸王項羽的三大優(yōu)點:

1、正面會戰(zhàn)的王者。這是項羽最鮮明最吸引人,也是讓他在歷史長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點。項羽之所以能稱霸九州,靠的就是他無人能及的正面會戰(zhàn)能力。巨鹿之戰(zhàn)、彭城之戰(zhàn)均是明證。項羽靠他對士兵心理的極致運用(破釜沉舟、千里奔襲等等)加上自己蓋世神勇對士氣的提升,總能讓楚軍士兵悍不畏死、以一當(dāng)十,從而在正面會戰(zhàn)中無往而不利。以至于后面韓信、英布、彭越、劉賈、灌嬰等眾多名將率六十余萬漢軍仍不敢和項羽十萬楚軍正面交戰(zhàn),硬是使出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各種計謀,最后才以運動戰(zhàn)的方式拖垮了項羽。別說是因為楚軍本身就精銳,韓信就曾在濰水擊破龍且的二十萬楚軍。

2、神勇無雙。千古第一武將,不用多說。死前在烏江河畔一人就擊殺漢軍六百余人,加上之前撤來烏江的路上殺的,估計項羽是史上唯一一個有能力一戰(zhàn)達成《千人斬》成就的武將。

3、對身邊至親和手下士卒都非常好。也算是有仁有義吧,雖然有些婦人之仁的嫌疑。跟劉邦的趕盡殺絕,甚至棄子逃命相比,項羽實在是好太多了。

二.項羽的兩大缺點:

1.無爭霸天下的野心。項羽起兵反秦,說到底只是想恢復(fù)項氏一族往日的榮光,所以項羽才會在能力掌握天下的情況下還選擇回楚地做一個諸侯。從項羽兵敗烏江時也可以看出來,項羽到了最后心里想的只有虞姬、烏騅和八千子弟兵,并沒有失去天下的遺憾。

2.不懂帝王之術(shù)。項羽擅長的就是發(fā)揮自身,掌管自身方丈之內(nèi)的事。一旦任何人和事不是由自己親自管理,便會失去控制。他不懂為君者的馭人之術(shù)和均衡之術(shù)。

項羽不講戰(zhàn)略,不講政治,單憑統(tǒng)率能力就可以割據(jù)一方,成為霸主。楚漢第一名將是當(dāng)之無愧的.如果項羽能有些戰(zhàn)略眼光,政治眼光的話,那統(tǒng)一天下的絕對是他。

查看詳情>>
2、

后人評價項羽歷來千差萬別,你怎么看待?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沒有哪個像項羽一樣,讓后人有著截然相反而又針鋒相對的兩種不同評價,有人說他是蓋世英雄,有人說他是草包蓋世;有人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材可取天下,有人說他欲決雄雌于挑戰(zhàn)之間,乃匹夫小勇;有人評價他是生之人杰、死之鬼雄;但也有人評價他是殺主奸賊、無信之人。那么,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項羽有過哪些評價呢?

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項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為人豪氣,不拘細節(jié),秦始皇東巡到會稽,圍觀者贊嘆不已,獨項羽不屑道:“彼可取而代之。”嚇得叔叔項梁趕快捂住他的嘴說:“休得妄言,要殺頭的!”

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陳平說過:“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辈荒苄湃?,只信親屬;雖然愛才,但得城得地,從不賞賜??梢姡M隘而又自私。

戰(zhàn)勝不得其賞,拔城不得其封:與上述如出一轍,這是酈食其對項羽的評價:“項王有背約之名,殺義帝之負;于人之功無所記,于人之罪無所忘;戰(zhàn)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p>

匹夫之能,婦人之仁:對項羽最經(jīng)典的評價,是韓信在漢中被劉邦起用為大將軍時的一段說詞,韓信說:“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p>

韓信這段話翻譯過來便是:項羽發(fā)怒時嚇人,人雖威嚴,但不能任賢用能,不過匹夫之勇罷了。他待人恭敬、面目仁慈、言語溫和,有人生病,他甚至流淚,但當(dāng)人家立了戰(zhàn)功應(yīng)給獎賞時,他卻反復(fù)磨玩著印信舍不得賞賜功臣,這不過婦人之仁罷了。項羽如今雖霸天下,但他放棄關(guān)中,自失其利。他專橫跋扈,舉兵以來,所過之處,摧殘毀滅,百姓無不怨聲載道,人心盡失。

如果說韓信的評價有對劉邦說詞而夸張的成分,那么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應(yīng)該算最公允的了:“(項)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zé),豈不謬哉!”

其實,項羽也是個粗中有細、莽中有情的人,在四面楚歌之時,面對愛妾虞姬,他也曾慷慨吟出自己的千古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性格霸氣粗獷的英雄之中,項羽堪稱一個多情的異數(shù)。

查看詳情>>
3

對西楚霸王項羽的評價,歷史上各種評論不一,你支持哪一種?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項羽這個人一生雖然短暫,但算得上是一個轟轟烈烈的英雄人物。多年來,一直被人們關(guān)注和研究著,各種各樣的評價都有。例如用《四庫全書全文檢索系統(tǒng)》(文淵閣版)鍵入“項羽”就能搜索到2579條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有的是專論項羽,有的是在討論歷史乃至某一時期現(xiàn)實問題時,涉及到項羽及其評價。又如古今的許多詩詞中都有對項羽的評價,有專門“詠項羽”或“烏江”、“鴻溝”、“鴻門”等詠史詩,也有在其他詩詞中提到的。當(dāng)代偉人毛澤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應(yīng)該也是一種對項羽的評價。

先說一下古人的評價。首先是《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該不該列入“本紀”?司馬遷的用意究竟是什么?至少從唐代以來,就已見仁見智。但是司馬遷寫項羽,是很用功的,寫得好,耐看。明人王世貞在《書項羽傳后》一文中寫道:“吾少時閱書至夜分而困,欲寐,輒取項羽傳誦之,即灑然醒。以為非羽不能發(fā)太史公筆;非太史公無以寫羽生氣……”

據(jù)司馬遷記載,戰(zhàn)勝項羽的劉邦對項羽是有評價的。而司馬遷的記載,是后世評價項羽的史實依據(jù)。絕大數(shù)人是把項羽當(dāng)英雄看待的,生得轟轟烈烈,死得慷慨悲壯,所以李清照才有“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贊嘆佳句。根據(jù)司馬遷的記載,后人評價項羽的功過是非,見仁見智,討論其失敗原因,從中吸取歷史的教訓(xùn),有些評價是耐人尋味的,值得重新審視的。上述王世貞的書后就項羽之是非有不少具體論述,從中可以看到,他還與朋友們一起討論過,他寫道:“至楚漢之為訟,則羽之負漢者一,而漢之負楚者三。……高祖死,何以見羽地下哉?余故友宗臣每酒間大呼,吾寧不成而為羽,不能成而為高祖?!边@當(dāng)然是一種私下的議論,是個人的一些看法。比較正式場合的評論也有,《貞觀政要·誠信》記載貞觀十七年唐太宗與侍臣講“去食存信”問題時曾說: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這是就“項羽引兵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收其貨寶、婦女而東,秦民大失望”(元戈直注)批評項羽不仁不信?!敦懹^政要》中還不止這一次提到項羽。

項羽的是非功過,歷史上各種評論不一,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標(biāo)準。例如司馬遷記載,劉邦說“項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實際上這就有問題,到底用了沒有?或者哪些方面用了?哪些方面沒有用?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宋人蘇軾專門寫過《論項羽范增》,作過一些具體評述,似乎是肯定范增的,“增亦人杰也哉!”南宋楊時的看法則不然,他寫道:“吾讀漢紀,至高祖謂項王有一范增不能用故為我擒,常以為信然。及讀項羽傳,觀范增所以佐羽者,然后知羽雖用增無益于敗亡也。”以上二人之評論雖然角度有所不同,但范增之所作所為,以及項羽與他的關(guān)系,仍然是需要具體研究的。前人評價當(dāng)中,也有看起來比較“偏頗”的,例如明人趙弼所撰《雪航膚見》:“其中如論項羽殺宋義為是,先儒斷其矯殺為非;又論殺秦王子嬰,屠其宗族,伐其陵墓為是,先儒論其暴橫為非;又論項羽不殺沛公,有人君之度,先儒...

查看詳情>>
4、

韓信對項羽的評價:史上最中肯最令人信服的評價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里,以無限飽滿的熱情歌頌了項羽在滅秦過程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充分肯定了他的歷史作用;而對于他最終的失敗,司馬遷寄予了極大的惋惜與同情。古往今來,很多人和司馬遷一樣,認為項羽是充滿了悲劇色彩的千古英雄,也有人認為項羽其人殘暴有余,如桀、紂再世。其實項羽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缺點,在看過許多關(guān)于項羽的人物評價后,筆者認為韓信關(guān)于項羽的評價才是最客觀的評價。

韓信認為項羽的勇猛和仁愛強于劉邦

韓信在項梁起義時投到了項梁軍下,而后項梁戰(zhàn)死,韓信順理成章跟了項羽,項羽封他為一個侍從。韓信曾多次給項羽獻計獻策,但項羽都未曾采用,無論是項梁還是項羽,都不曾重視過這位軍事奇才。后來漢王劉邦率領(lǐng)部下入蜀時,韓信離開項羽投奔了劉邦,不過此時劉邦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出眾的地方。納尼?田亮居然還飾演過韓信?

韓信的伯樂是蕭何,蕭何從平日與他的談話中認為他是一位國士無雙的天才,于是極力推薦給劉邦,讓劉邦拜其為大將。從此,這位軍事天才才迎來了自己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后,找韓信談話,在這次談話中,韓信說出了自己對項羽的評價,在韓信對項羽的評價里,項羽各方面都是比劉邦厲害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翻譯過來是:韓信問漢王說:“大王您想一下您的勇猛、仁慈,以及您軍隊的強盛,比起項羽如何?”漢王沉默許久,說:“我比不上他”,韓信起身,向漢王拜了兩拜,表示欣賞劉邦的自知之明,說:“我也覺得您比不上他?!逼胀ㄈ寺牭巾n信這么說后的反應(yīng),好在劉邦是個特別能聽進別人勸諫的人

不同于其他人總說項羽剽悍猾賊,韓信認為項羽身上是具備勇猛和仁慈的性格特點的,一直以來其他諸侯總說劉邦是個仁厚之人,但劉邦沉思許久后,卻承認自己的勇猛和仁慈都不及項羽,這種敢于正視自己的勇氣得到了韓信的贊賞,所以韓信趕緊起來對劉邦拜了兩拜。但雖說勇猛仁慈又強盛,韓信卻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不,韓信接著就從勇猛、仁慈、軍隊強盛這三個方面分析了項羽的弱點。韓信一般都是直言不諱,比如像上圖這樣說話

韓信分析項羽的勇猛、仁愛及強盛實質(zhì)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劊顆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guān)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危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p>

翻譯過來就是:我曾做過項羽的部下,請讓我和您詳細說說項羽的為人。項王大孔一聲,就可以把成千上萬的人嚇得癱軟在地,是夠勇猛,但他卻不任用有才干的人,這種...

查看詳情>>
5、

真實的項羽是怎樣的人?對項羽的評價可以概括為這幾點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項羽出身楚國將門之后,是楚國貴族后裔,隨叔父項梁長大。秦末年,為避難跟著叔父項梁奔走于吳中。

項羽年少時,學(xué)習(xí)讀書不成,棄而拜師學(xué)習(xí)劍術(shù),學(xué)習(xí)了一段時間,又沒有什么長進,惹得項梁非常生氣。項梁質(zhì)問項羽說,你書不好好讀,劍術(shù)不好好練,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到底要怎么樣?項羽回答說,“學(xué)習(xí)讀書寫字,不過能記得姓名而已,學(xué)習(xí)好劍術(shù)也不過匹夫之勇,大敗一個人而已,不值得學(xué)習(xí),我要學(xué)就要學(xué)習(xí)萬人敵!”于是項梁聽后非常高興,便安排項羽學(xué)習(xí)兵法~

可見項羽自年少就志向不凡,同時也不注重基礎(chǔ),好高騖遠!這也是他貴族出身帶來的氣質(zhì)和秉性。

項羽年輕氣盛,好武力,個人戰(zhàn)斗力極強。史書記載其“力能扛鼎”。說明其身強體壯,臂力過人!

對項羽的評價,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項羽心狠殘忍,殺戮無數(shù)

項羽在巨鹿戰(zhàn)場,降伏章邯大軍后,因為章邯的秦軍流傳著“秦兵被迫投降,如不能順利入關(guān)破秦,則家人必被誅殺”,項羽感到這些降卒雖然投降,但是其并非誠心歸降,極易造成兵變,于是設(shè)計連夜坑殺二十萬投降的秦兵。而獨留秦軍將領(lǐng)章邯、司馬欣、董翳。

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guān)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敝T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guān)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庇谑浅娨箵艨忧刈涠湃f人新安城南。

項羽勇武過人,智謀不足

項羽帶兵打仗,從來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以其勇武勇冠三軍。每次打仗都親自上陣,以屠殺敵軍為快。但是他卻不知以智謀取勝,對于叔父項梁推薦給他的亞父范增也時常不聽其言,出言戲之。他堅信的是只有刀劍才能使人真正的屈服和畏懼。

項羽兒女情長,婦人之仁

項羽對虞姬是百般照顧,萬分憐惜,在被逼烏江之際,居然還不忘為虞姬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惜別。項羽在對待劉邦問題上,在鴻門宴前被劉邦一番話說得放棄了原定的誅殺劉邦計劃,還對出賣軍情的項伯“善待之”??梢娖湟鈿庥檬拢瑢Υ榷〝橙藘?yōu)柔寡斷,婦人之仁。

項羽心高氣傲,志向短淺

項羽年輕勇武,臂力過人,戰(zhàn)斗力極強,秦軍聞則“膽驚”,傲視群雄,目空一切,心高氣傲。然而項羽雖然如此心高氣傲,目空一切,但是他的志向短淺,在攻破咸陽后,不都咸陽而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諸侯,僅為一“西楚霸王”,為諸侯之霸就成了他終極目標(biāo)與志向,失去了一統(tǒng)天下的大好局勢,十足的志向短淺。

查看詳情>>
6、

項羽是一個“失敗者”,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為何虛高?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項國后代 ,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秦朝末年起義軍領(lǐng)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歷史上對于項羽的評價可以說非常不錯,項羽可以說是一個很可愛的人,他心里想什么就說什么。不玩陰謀,善用陽謀,有軍事指揮才能,善于打仗。卻也剛愎自用,不喜歡別人比他強。也不喜歡聽別人的建議。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吧。項羽在巨鹿擊敗10倍于自己的章邯部隊,在彭城擊敗20倍于自己的劉邦部隊,這對項羽的軍事才能得以肯定。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在《史記》里面這個評價對項羽來說很中肯,在反秦的時候被諸侯推薦為上將軍,這也是各路諸侯對項羽的認可。項羽的神勇,是可以通過他自己來改變戰(zhàn)局的。在垓下之戰(zhàn)的時候{楚漢最后一戰(zhàn)},項羽率八百騎趁夜突圍,途中因為迷路被農(nóng)夫騙了逃到相反方向,卻能來回沖殺,斬三員漢將。如果不是他一心求死,可能會長命百歲。要知道后來三國里的關(guān)羽雖說是單騎沖入萬軍中斬顏良于馬下,關(guān)羽的后面可是有人馬策應(yīng)的。但是項羽面對的是無數(shù)追兵和包圍,并無任何支援,比起關(guān)羽項羽可以說不相伯仲之間。

項羽的一生對愛情也忠貞,一生只寵愛虞姬一人,英雄陌路的時候還想著該如何安置虞姬,可以說他這個人重感情,項羽劉邦曾經(jīng)結(jié)拜為兄弟,因為這件事項羽曾多次放走劉邦和他的家人,當(dāng)然還有項羽的自大,他認為放走劉邦也可以打敗他。

項羽不委曲求全,也不卑躬屈膝,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這樣的性格如果生在尋常百姓家,未嘗不是好事??上粋€大他一倍歲數(shù)的劉邦爭天下,一個是猥瑣小人,一個直來直去,血氣方剛。能爭贏嗎?


查看詳情>>
7、

每個人心中都有對項羽的不同評價,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項羽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同一般的存在,可以說是最為著名的失敗者。雖然只活了30歲,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司馬遷評價其“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也就是前無古人。關(guān)于他的“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等等事跡傳頌和議論都非常多。尤其是烏江一戰(zhàn),是否渡江,更成為后人爭論的焦點。一起看看后人對其是否渡江的評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項羽,評價的人的太多,只選擇比較出名人物的詩詞評價。

唐代杜牧寫了《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度重來未可知。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26歲進士及第,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臨終前燒毀了他不滿意的詩文,而最滿意的是自己《孫子兵法》的評注??上н@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表現(xiàn)他最引以為傲的軍事才能,后人也大多認為他是詩人,而不是軍事家。杜牧青年時流連揚州煙花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比較出名的詩大多和揚州有關(guān),49歲病重逝世,在他看來項羽完全可以渡江,卷土重來。

而宋朝王安石亦寫了《烏江亭》: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的觀點與杜牧完全相反,認為既已失敗,江東子弟不會再支持項羽了。王安石曾任宰相,主持變法,身處漩渦之中,是新舊黨爭的核心人物,仕途輝煌,且經(jīng)歷各種烏七八糟的政治斗爭。從他晚年挽救昔日政敵蘇軾來看,王安石是一個識大體、真性情之人,蘇軾雖然和他政見不同,但他知道蘇軾沒有壞心眼,因而不遠千里馳援蘇軾,刀口下救了蘇軾一命。也正是這種復(fù)雜的閱歷,對人性應(yīng)該有更深入的認識。認為項羽失敗后,江東子弟不會再跟他一起奮斗爭天下了。且常年的戰(zhàn)亂,人心思定,不愿意再起禍亂。項羽注定不會再有將來。自己了斷是最好的結(jié)局,也是還天下一個太平,否則即便留下來,也是另外一個朱三太子。

女詞人李清照在其夫趙明誠棄城逃跑后,夫妻兩人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無言,氣氛尷尬,路過烏江時,李清照寫了一首《夏日絕句》感嘆項羽: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是富裕之家出身,在難逃時精選了15車貴重物品隨同南下,另外還有未能帶走的十余房間物品鎖在了青州。她對項羽的評價,不如說是對丈夫和自己是否可以重頭再來的展望。李清照的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了,奇跡并沒有發(fā)生,而是 “凄凄慘慘戚戚”,拉著寶貝一路隨皇帝南逃,沒有人能夠力挽狂瀾。

主席在《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中同樣提到了項羽:鐘山風(fēng)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主席是詩人,更是戰(zhàn)略軍事家,一生經(jīng)歷無數(shù)惡戰(zhàn),對于項羽的看法應(yīng)該更為到位,認為項羽的失敗早已注定,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說明項羽不可能取得天下。失敗是遲早的事情。至于后來烏江渡與不渡沒有什么實質(zhì)區(qū)別,只是多一些無謂的犧牲罷了。

評價項羽的這些都是歷史名人,但經(jīng)...

查看詳情>>
8、

項羽是一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看看毛澤東怎么評價他的

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評價

項羽還是一位比較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喜歡他的人崇拜他的人格魅力和英雄氣概,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不過咱們都是一群吃瓜群眾,所作的評論多少會受到個人喜好的左右,那么我們不如來看看近代優(yōu)秀的軍事家毛澤東是怎么評價項羽的。

畢竟毛澤東是因為非常優(yōu)秀的軍事家,是真正指揮千軍萬馬的統(tǒng)帥和謀略家,他對項羽做出的評價恐怕更加具有說服力,也更加客觀和精準??偟膩砜?,項羽的失敗主要還是在于缺乏謀略和長遠的眼光,他確實是一個打仗很厲害的人,但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先奉上一首毛澤東在1949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歌《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定一定基調(diào)。

鐘山風(fēng)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曾說不要學(xué)項羽。不要學(xué)項羽的什么?

就是指項羽這個人極為愛惜自己的名聲,而且是那些虛名,最終錯失了統(tǒng)一天下的機遇。毛澤東口中的“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是指項羽率領(lǐng)40萬諸侯聯(lián)軍擊敗秦軍主力進入關(guān)中以后,沒有聽從范增的建議趁機消滅劉邦。

從而給自己立下一個后患無窮的敵人,而毛澤東欣賞劉邦的一點在于項羽深陷“垓下被圍”的時候,劉邦沒有心軟,而是一鼓作氣趁機消滅了項羽,這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面對失去抵抗力的敵人,最應(yīng)該做的就是趁機消滅,而不是放縱敵人,讓他們獲得喘息的機會。

毛澤東當(dāng)時做這首詩歌的背景正值準備發(fā)動突破長江,進而南下一鼓作氣擊敗國民黨的渡江戰(zhàn)役前夕。在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毛澤東有感于項羽的失敗,因此決定對已經(jīng)陷入窮途末路的國民黨軍隊進行窮追猛打,一鼓作氣消滅他們。

如今我們回過頭去看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項羽數(shù)次錯過了消滅劉邦的機會,而最好的時機當(dāng)然是項羽擊敗秦軍主力進入關(guān)中以后,在鴻門宴上是最好的機會。那時候項羽威勢正盛,擁有碾壓劉邦的實力,而且當(dāng)時項羽的謀士范增也強烈建議項羽殺死劉邦。

但是項羽十分在意“梁山伯式的虛名”,最終沒有殺劉邦,結(jié)果放虎歸山,這個劉邦結(jié)果成為自己最強大的敵人。所以毛澤東后來又點評項羽說:“懼怕一時的不良的政治影響,就要以長期的不良影響做代價?!?/p>

簡單來說,當(dāng)時項羽沒有能夠?qū)徱晩Z度的考察劉邦以及自己面臨的形勢,沒有為自己的長遠未來做打算,最終挖了一個大坑給自己跳。此外項羽在和劉邦發(fā)生沖突的彭城之戰(zhàn)中,項羽以3萬的兵力擊潰劉邦的56萬諸侯聯(lián)軍,幾乎取得完勝的戰(zhàn)果。

但是也非常遺憾,當(dāng)時項羽并沒有乘勝追擊,一鼓作氣的消滅劉邦,不僅答應(yīng)了和劉邦合議,而且還中了對方的反間計,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謀士范增,結(jié)果再次給予劉邦以喘息的機會。

查看詳情>>
9、

怎么對項羽這個人進行評價?聊聊項羽的事跡

如何評價項羽
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項羽出身楚國將門之后,是楚國貴族后裔,隨叔父項梁長大。秦末年,為避難跟著叔父項梁奔走于吳中。

項羽年少時,學(xué)習(xí)讀書不成,棄而拜師學(xué)習(xí)劍術(shù),學(xué)習(xí)了一段時間,又沒有什么長進,惹得項梁非常生氣。項梁質(zhì)問項羽說,你書不好好讀,劍術(shù)不好好練,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到底要怎么樣?項羽回答說,“學(xué)習(xí)讀書寫字,不過能記得姓名而已,學(xué)習(xí)好劍術(shù)也不過匹夫之勇,大敗一個人而已,不值得學(xué)習(xí),我要學(xué)就要學(xué)習(xí)萬人敵!”于是項梁聽后非常高興,便安排項羽學(xué)習(xí)兵法。

可見項羽自年少就志向不凡,同時也不注重基礎(chǔ),好高騖遠!這也是他貴族出身帶來的氣質(zhì)和秉性。

項羽年輕氣盛,好武力,個人戰(zhàn)斗力極強。史書記載其“力能扛鼎”。說明其身強體壯,臂力過人!

項羽心狠殘忍,殺戮無數(shù)

項羽在巨鹿戰(zhàn)場,降伏章邯大軍后,因為章邯的秦軍流傳著“秦兵被迫投降,如不能順利入關(guān)破秦,則家人必被誅殺”,項羽感到這些降卒雖然投降,但是其并非誠心歸降,極易造成兵變,于是設(shè)計連夜坑殺二十萬投降的秦兵。而獨留秦軍將領(lǐng)章邯、司馬欣、董翳。

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guān)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敝T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guān)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庇谑浅娨箵艨忧刈涠湃f人新安城南。

項羽勇武過人,智謀不足

項羽帶兵打仗,從來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以其勇武勇冠三軍。每次打仗都親自上陣,以屠殺敵軍為快。但是他卻不知以智謀取勝,對于叔父項梁推薦給他的亞父范增也時常不聽其言,出言戲之。他堅信的是只有刀劍才能使人真正的屈服和畏懼。

項羽兒女情長,婦人之仁

項羽對虞姬是百般照顧,萬分憐惜,在被逼烏江之際,居然還不忘為虞姬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惜別。項羽在對待劉邦問題上,在鴻門宴前被劉邦一番話說得放棄了原定的誅殺劉邦計劃,還對出賣軍情的項伯“善待之”??梢娖湟鈿庥檬拢瑢Υ榷〝橙藘?yōu)柔寡斷,婦人之仁。

項羽心高氣傲,志向短淺

項羽年輕勇武,臂力過人,戰(zhàn)斗力極強,秦軍聞則“膽驚”,傲視群雄,目空一切,心高氣傲。然而項羽雖然如此心高氣傲,目空一切,但是他的志向短淺,在攻破咸陽后,不都咸陽而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諸侯,僅為一“西楚霸王”,為諸侯之霸就成了他終極目標(biāo)與志向,失去了一統(tǒng)天下的大好局勢,十足的志向短淺。


查看詳情>>
10、

司馬遷為什么會對項羽評價這么高?談?wù)勴椨鸬囊簧?/p>

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是個什么樣的人

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到底如何?

一段時空,一個人物,亦是一種情愫,涌上心頭,只有心知。無論是對遙遠時空歷史人物的追思,還是對現(xiàn)實里親人、朋友、情人的思念,最完美的狀態(tài)莫過于懂得。

司馬遷是懂項羽的,他寫出了項羽寧折不彎的陽剛之氣,也寫出了末日項羽在愛人面前款款深情,太史公寫出了人性。

劉季較之項羽,實流氓與貴族之爭,流氓無賴,貴族尚義,結(jié)果注定悲戚。然后世以成王敗寇粉飾之,自此貴族精神不立,流氓之道盛行于斯兩千年。一切的強取豪奪,皆一句成王敗寇蓋棺定論!

今之人,與被發(fā)左衽者何異?嗚呼,曾記否?毋忘在莒!項羽的愛真摯,所以虞姬才以命相殉;項羽的義慷慨,所以他寧死不回江東;項羽的人是坦蕩的,純純凈凈,不參雜任何利益的微塵。項羽失天下的時候所心疼的不僅僅是女人和寶馬,還有和他一起過江戰(zhàn)死疆場的八千江東子弟。

烏江岸邊,亭長勸項羽趕快登船,來日尚可東山再起,項羽說:“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正是因為心疼那些追隨自己征戰(zhàn)如今有去無回的江東子弟,他才覺得有愧于江東父老,他才放棄了活下去的機會,最終不肯過江東。項羽慷慨悲歌表現(xiàn)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征。項羽是一個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預(yù)料到失敗命運的時刻,唱出了柔腸百轉(zhuǎn)的《垓下歌》。

歌詞悲壯哀婉,哀嘆時運不濟,訣別名騅美女,為項羽這個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

《史記.項羽本紀》篇末有《項羽本紀贊》,司馬遷對項羽一生的是非功過進行了總結(jié),后人援引最多的是以下幾句:“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zé),過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上述評價重點提到項羽性格中自負的一面是導(dǎo)致他最終失敗的原因。

然而我們從《項羽之死》以及《項羽本紀》中對項羽的描寫中,看到的是-個具有 鮮明性格特征的項羽, 他剛愎自用又多情重 義、勇猛無敵又仁善質(zhì)樸。為什么太史公的評價和我們心中的項羽形象會有差距呢?

清過珙《古文評注全集》云:“不以成敗論英雄,是太史公一生主見。文雖抑揚相半,然意思但是惜其不悟,非罪羽也。看其名日本紀,冠于漢首,視羽為何許人哉!”過珙的這幾句話點明了其中的奧妙。

在司馬遷的心目中,項羽雖然失敗了,仍舊是一個英雄。

司馬遷把項羽的性格弱點和英雄氣概都一一寫出, 塑造出一個真實的、豐富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而史家的斷語必須不虛美、不隱惡,站在歷史的角度給予客觀的評價,所以我們看到了“自矜功伐”之類的否定性評價,其中包含著太史公的痛惜之情。

總之,司馬遷在塑造項羽的時候是站在豐富的人性的角度,在給他下斷語的時候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所以讀者的感受和司馬遷的評價會產(chǎn)生差異。

對于項羽該不該過江?

杜牧認為項羽應(yīng)該過江東。理由是:大丈夫當(dāng)有所為有所不為,真正的男兒應(yīng)當(dāng)能屈能伸、忍辱負重。兵家勝敗本來就難以預(yù)料...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