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我們常常會用一些俗語來形容某些行為,如馬后炮、敲門磚、墻頭草等等,其中有褒義也有貶義,馬后炮一般用于什么場景?馬后炮是成語嗎?與馬后炮相似的詞語還有哪些?對此還不清楚的小伙伴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馬后炮是什么意思吧。
馬后炮是成語嗎
馬后炮不是成語,馬后炮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來作俗語或象棋術(shù)語。
馬后炮是什么意思
馬后炮,象棋術(shù)語。意思是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無濟于事。出自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p>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比喻不及時的舉動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這里放那~,可是遲了?!?/p>
近義詞:事后諸葛亮、賊去關(guān)門
馬后炮象棋術(shù)語
馬后炮是象棋里的一招,“馬”后面加一顆炮,將對方的軍~馬后炮一出,對方就死棋了,“一炮,直行無遠近,前隔一棋乃可擊物;前無所隔,及隔兩棋以上,則不可擊。這一招在現(xiàn)實中比較常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一個貶義詞,“當(dāng)頭炮,把馬跳”是象棋的一種開局著法,馬后炮指對方已經(jīng)跳了馬,己方才當(dāng)頭炮,比喻事后采取措施,無濟于事,或者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才說自己有先見之明,說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結(jié)果會是這樣,指人們主觀認識和行動落后于客觀實際的某些情況。
馬后炮是指什么樣的人
當(dāng)一件事情發(fā)生以后,那個人沒有及時地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是過了許久才采取一些措施,那么這種人就叫做馬后炮,如果那個人對于這件事情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等等,也是在很久以后才弄清楚,那就更要被批評為馬后炮了。這就可見,馬后炮總是帶著消極的涵義。
馬后炮人的性格
一、逃避責(zé)任,表現(xiàn)為事前不說想法和建議,事后跳出來貶低那些拿主意或決策的人;姜昆《電梯》的相聲里有個領(lǐng)導(dǎo)人物總說一句話“我早就看出來了,我就說不說”,這就是個典型。
二、嘩眾取寵,這種人事前根本沒有想法,事后又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博學(xué)”;“你怎么這么笨,用玻璃蓋想都知道不能這么辦,一點常識都不懂”,常識是他們慣用的借口。
與馬后炮相似的詞語
九頭鳥、鐵公雞、中山狼、地頭蛇、母老虎、喪家犬、白眼狼、 臭老九、喪門星、掃帚星、母夜叉、多嘴婆、絆腳石、墻頭草、 空城計、敲門磚、冤大頭、閉門羹、冷板凳、秋老虎、 月光族、啃老族、追星族、不倒翁、武大郎
看了本篇介紹,相信你已經(jīng)知道馬后炮是什么意思了。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