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組詞
反饋雁怎么組詞?一年級雁字組詞有那些?
雁組詞語共172個(gè),其中雁開頭的詞語97個(gè),雁結(jié)尾的詞語60個(gè),在中間的詞語15個(gè)。
雁字組詞: 雁民、 雁帛、 雁湫、 雁苑、 雁賓、 雁孃、 雁北、 小雁塔、 鴻雁行、 大雁塔、 一雁書、 回雁峯、 回雁峰、 兩雁隨車、 鴻雁、 軋雁、 大雁、 赤雁、 歸雁、 北雁、 代雁、 ... 這些雁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雁字開頭的組詞
1、雁民:1.流浪無定居的民戶。
2、雁帛:1.亦作"鴈帛"。2.指書信。
3、雁湫:浙江樂清雁蕩山的龍湫。
4、雁苑:1.古園囿名。
5、雁賓:謂雁來客居。古時(shí)常指九月。語出《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孫希旦集解﹕'是月鴻雁來賓﹐始至中國也。曰'來賓'者﹐雁以北為鄉(xiāng)﹐其在中國也﹐若來為賓客然。'
6、雁孃:膏神名。
7、雁北:指山西省北部雁門關(guān)以北內(nèi)外長城之間的地區(qū)。
8、雁列:像雁行一樣地排列。形容排列齊整。
9、雁王:1.亦作"鴈王"。2.佛教語。領(lǐng)頭的大雁。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10、雁頭:芡的別名。
11、雁奠:指聘儀。
12、雁采:即雁幣。
13、雁來:即雁來紅。
14、雁鴻:指音訊﹐書信。
15、雁宕:1.亦作"鴈宕"。2.即雁蕩山。
16、雁山:1.亦作"鴈山"。2.即雁門山。3.即雁蕩山。
17、雁渚:指雁常棲息的水中小塊陸地。
18、雁膳:1.亦作"鴈膳"。2.菰米的別稱。《管子·地員》﹕"其種雁膳黑實(shí)﹐朱跗黃實(shí)。"郭沫若等集校﹕"楊慎云﹕菇﹐《管子》謂之雁膳﹐以雁食之也。"一說﹐即青稞。張佩綸曰﹕"《說文》'稞﹐谷之善者﹐一曰無皮谷'﹐《周禮·膳夫》'膳之言善'﹐膳﹑善通?!端拿裨铝睢?#039;青稞麥與大麥同■冱■﹐麺美﹐磨盡無麩'﹐此即《說文》所謂無皮稞為谷之善者﹐且與大麥同﹐與雁味相宜﹐故名之曰'雁膳'。"
19、雁稅:雞鵝鴨稅。泛指雜稅。
20、雁帖:1.亦作"鴈帖"。2.指書信。
21、雁字:1.亦作"鴈字"。2.成列而飛的雁群。群雁飛行時(shí)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稱。語出唐白居易《江樓晩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詩﹕"風(fēng)翻白浪花千片﹐雁點(diǎn)青天字一行。"3.像飛雁整齊而有秩序的行列。4.猶雁序。比喻兄弟。
22、雁鶩:亦作“鴈鶩”。鵝和鴨。
23、雁封:猶雁書。
24、雁陣:(1)群雁飛行時(shí)排列整齊的行列隊(duì)形
25、雁塞:亦作'鴈塞'。亦作'鴈塞'。 山名。
26、雁沼:即雁池。
27、雁峯:即雁回峰。在湖南省衡陽市南﹐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28、雁娘:1.膏神名。
29、雁程:雁飛的行程。
30、雁釵:首飾名。形如飛雁的發(fā)釵。
31、雁風(fēng):指秋風(fēng)。
32、雁錦:1.書信。
33、雁兵:雁的飛行行列。因其有序如兵陣﹐故稱。
34、雁序:(1)雁行
35、雁婦:雌雁。
36、雁魚:亦作'雁魚'。 指書信。
37、雁臣:亦作'鴈臣'。 指古代逢秋到京師朝覲﹐至春始還部落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
38、雁使:送信的使者。
39、雁幣:亦作'雁幣'。 雁與幣帛。古時(shí)用為聘問或婚嫁時(shí)之聘儀。古婚禮分納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等六禮。納征用幣﹐其余用雁。
40、雁磧:指北方邊塞地區(qū)。
41、雁柱:亦作'鴈柱'。 樂器箏上整齊排列的弦柱。 橋柱。
42、雁家:指北方雁棲止的地方。
43、雁池:1.漢梁孝王劉武所筑兔園中的池沼名。 2.借指帝王所居園林中的池沼。 3.雁池,即雁池鄉(xiāng)。據(jù)傳在今集鎮(zhèn)所在地,幾百年前有一天然水泊,長年累月成群大雁盤旋翻飛、棲息繁衍,雁池因此得名。
44、雁器:1.亦作"鴈器"。2.贗品。雁﹐同"贗"。
45、雁引:亦作'鴈引'。 雁的鳴聲。引﹐曲。
46、雁實(shí):雞頭的別名。
47、雁門:1.郡名。戰(zhàn)國趙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地。2.見"雁門山"。3.見"雁門關(guān)"。
48、雁關(guān):(1)中國萬里長城的重要關(guān)口。在山西北部,古為晉北交通及軍事要地
49、雁海:指塞北遠(yuǎn)方。
50、雁齒:亦作'雁齒'。 比喻排列整齊之物。 常比喻橋的臺階。 草名。
51、雁鵝:江南方言。褐色鵝。 四川方言。稱雁。
52、雁夜:指秋夜。
53、雁足:指書信。
54、雁城:亦作'鴈城'。 指雁門郡。
55、雁丘:亦作'鴈丘'。金元好問葬雁之處。在山西陽曲汾水旁﹐為著名古跡。
56、雁音:猶音訊。
57、雁喙:1.亦作"鴈喙"。2.芡實(shí)的別名。
58、雁天:指秋天。
59、雁行:(1)飛雁的行列 (2)并行或走在前頭。引申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60、雁翰:指雁的翅膀。
61、雁翼:雁的兩翅。指雁翼營。
62、雁信:指傳遞書信者。
63、雁宇:1.指秋季的天空。
64、雁書:書信。
65、雁子:1.亦作"鴈子"。2.雛雁。
66、雁奴:1.亦作"鴈奴"。2.雁群夜宿沙渚時(shí)﹐在周圍專司警戒﹐遇敵即鳴的雁。3.泛指雁。
67、雁空:秋天的天空。
68、雁塔:1.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有比丘經(jīng)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shí)。'言聲未絶﹐一雁退飛﹐當(dāng)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wù)弑些o咸相謂曰﹕'如來設(shè)法﹐導(dǎo)誘隨機(jī)﹐我等守愚﹐遵行漸教……此雁垂誡﹐誠為明導(dǎo)﹐宜旌厚德﹐傳記終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2.塔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稱大雁塔。系唐高宗為追薦其母而建。今為七層。唐代新進(jìn)士常題名于此。明朱國禎《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陽慈恩寺西浮圖院也。沙門玄奘先起五層。永徽中﹐武后與王公舍錢重加營造﹐至七層﹐四周有纏腰。唐新進(jìn)士同榜﹐題名塔上﹐有行次之列。唐韋﹑杜﹑裴﹑柳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shí)。
69、雁戶:亦作'鴈戶'。 指流動無定的民戶。 獵鳧雁之戶。
70、雁燈:1.即雁足燈。
71、雁比:1.謂排列有序。
72、雁邊:1.泛指我國北方邊境。
73、雁門偈:指高僧所寫之詩。
74、雁足燈:1.漢代宮燈。燈座刻有雁足形狀。
75、雁蕩山:(1)中國浙江省東南部名山。號稱“東南第一山”,主峰1,047米,為游覽勝地,以峰、澗、瀑著稱
76、雁子都:1.亦作"鴈子都"。2.唐末朱瑾指揮的一支部隊(duì)名號。因其士兵雙頰黥雁為飾﹐故稱。
77、雁門僧:指東晉高僧慧遠(yuǎn)?;圻h(yuǎn)﹐雁門郡樓煩人﹐曾主持廬山東林寺﹐善詩文﹐與劉遺民﹑宗炳﹑慧永等結(jié)白蓮社。
78、雁翼營:1.橫形展開的營帳。
79、雁翎刀:1.亦作"鴈翎刀"。2.短刀名。
80、雁子堂:《善見律》卷十﹕'高閣講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
81、雁宕山:即雁蕩山。
82、雁頭牋:唐代文人所喜用的一種優(yōu)質(zhì)紙張。因有雁頭狀暗紋,故名。
83、雁頭青:1.亦作"雁頭青"。2.晩粟的別名。
84、雁足書:1.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shí)在。'"唐權(quán)德輿《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衡陽雁足書。"相傳元郝經(jīng)亦有雁足傳書事。中統(tǒng)年間﹐郝經(jīng)以宣慰副使使宋﹐被扣于真州﹐十六年不還。經(jīng)畜一雁﹐甚馴。一日經(jīng)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累臣有帛書。"系雁足而縱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元主﹐元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宋亡。見明張萱《疑耀》卷二。
85、雁門關(guān):(1)中國萬里長城的重要關(guān)口。在山西北部,古為晉北交通及軍事要地
86、雁翎陣:橫列展開的陣形。
87、雁回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在今湖南省衡陽市南。相傳雁至衡陽而止﹐遇春而回。也叫回雁峰。
88、雁來客:比喻旅寓之人。
89、雁頭箋:唐代文人所喜用的一種優(yōu)質(zhì)紙張。因有雁頭狀暗紋﹐故名。
90、雁翎隊(duì):抗日戰(zhàn)爭時(shí)期活動在河北省白洋淀地區(qū)的一支著名的水上游擊隊(duì)。
91、雁門山:1.亦作"雁門山"。省稱"雁門"。2.山名。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3.山名。在今江蘇南京附近。
92、雁足鐙:1.亦作"雁足鐙"。2.見"雁足燈"。
93、雁來紅:(1)一年生草本植物(Amaranthustricolor)葉子長卵圓形,葉子表面黃色、紅色相錯(cuò)雜,秋天開花,黃綠色
94、雁鵝菌: 又名重陽菌、寒菌、玉茹、雁窩菌。
95、雁峰寺: 該寺開山祖師為宏宣法師,著名方丈有紹康和尚。
96、雁脖蘆: 山參根莖的形狀。
97、雁翎體: 漢儀雁翎體簡是一款充滿藝術(shù)韻味的字體,通常用于設(shè)計(jì)行業(yè)。
雁字中間的組詞
1、小雁塔:在陜西省·西安市南薦福寺內(nèi)。建于唐·景龍年間,因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塔身為密檐式方形磚構(gòu)建筑,體型峻秀挺拔。塔原為十五層,經(jīng)多次地震,塔頂震坍,現(xiàn)余十三層,通高43米。
2、鴻雁行:《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鴈行,朋友不相逾?!毖孕值艹鲂校茉谛趾?。后因以“鴻雁行”為兄弟之稱。
3、大雁塔:在陜西省西安市南和平門外慈恩寺內(nèi)。公元652年,玄奘為貯藏印度取回的經(jīng)像而建。原塔高五層,武則天時(shí)增為十層,后遭兵火,只存七層,高64米。為正方形樓閣式磚塔,氣勢雄偉。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4、一雁書:《漢書?蘇武傳》:“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
5、回雁峯:又名雁回峰。在湖南衡陽市南,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傳雁至衡陽而止,遇春而回,或說其峰勢如雁回轉(zhuǎn),故稱。
6、回雁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勢如雁回轉(zhuǎn);又相傳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
7、兩雁隨車:《藝文類聚》卷九一引晉虞預(yù)《會稽典錄》:"虞國少有孝行。為日南太守,常有雙雁宿止廳上。每出行縣,輒飛逐車。既卒于官,雁逐喪還。至余姚,住墓前,歷三年乃去。"后因以"兩雁隨車"指州郡長官亡故。
8、鴻雁哀鳴:比喻流離失所的災(zāi)民生活凄慘。
9、鳳絲雁柱:指琴箏等樂器上的弦和柱。借代琴箏等樂器。
10、燕雁代飛:1.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2.比喻更替輪換。
11、魚牋雁書:泛指書信。
12、北雁南飛:1.北方的大雁往南方飛去。2.張恨水的一篇章回體小說。
13、孤雁哀鳴:哀:悲哀。比喻流離失所的災(zāi)民生活凄慘。
14、鴻雁傳書:鴻雁傳書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15、大雁爸爸: 小孩去國外上學(xué),老婆陪讀,丈夫留在國內(nèi)掙錢,這個(gè)詞語頗有種“做男人不容易”的意味1。
雁字結(jié)尾的組詞
1、鴻雁:(1)一種鳥(Ansercygnoides),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吃植物的種子,也吃魚和蟲。群居在水邊,飛時(shí)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種冬候鳥。也叫“大雁”
2、軋雁:謂撥弄雁柱。指彈箏。
3、大雁:(1)一種冬侯鳥,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腿短,吃植物種子及魚蟲。群居于水邊。飛行時(shí)常排成行列。又叫鴻雁
4、赤雁:1.亦作"赤雁"。2.赤色之雁,古代以為瑞鳥。
5、歸雁:1.亦作"歸雁"。2.大雁春天北飛,秋天南飛,候時(shí)去來,故稱"歸雁"。
6、北雁:1、候鳥之一。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飛,故稱。 2、長沙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渡⑽倪x刊》簽約作家。甘肅靜寧人。
7、代雁:隋唐均曾置代州,又改為雁門郡,因以"代雁"泛指北方邊地。
8、地雁:流星的一種。
9、羔雁:亦作'羔鴈'。 小羊和雁。古代用為卿﹑大夫的贄禮。 用作征召﹑婚聘﹑晉謁的禮物。
10、鵝雁:1.亦作"鵝雁"。2.指鵝。3.形容呼喊之聲紛亂嘈雜。4.天鵝。
11、斷雁:1.亦作"斷雁"。2.失群的雁;孤雁。
12、連雁:亦作'連雁'。 雁飛行時(shí)相連成行,故稱。
13、塞雁:1.亦作"塞鴈"。2.塞鴻。
14、寒雁:寒天的雁。亦作'寒鴈'。詩文中常以襯托凄涼的氣氛。
15、征雁:亦作'征鴈'。 遷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飛的雁。
16、賓雁:鴻雁。語本《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17、斜雁:斜飛的雁群。 緊貼鬢邊﹑額上的一種首飾。一說為靨花。
18、獨(dú)雁:亦作“獨(dú)鴈”。
19、鳴雁:1.《詩.邶風(fēng).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毛傳:"雍雍,雁聲和也。納采用雁,旭日始出,謂大昕之時(shí)。"鄭玄箋:"雁者,隨陽而處,似婦人從夫,故昏禮用焉。"后用"鳴雁"指嫁娶之事。2.鳴啼的大雁。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杞縣北。
20、嶺雁:嶺南來的雁。借喻書信。
21、殘雁:失群之雁。
22、梁雁:指梁州雁塞山池中之雁。 泛指鴻雁。
23、客雁:隨季節(jié)變化而南北遷徙的雁。
24、朔雁:指北地南飛之雁。
25、奠雁:1.亦作"奠雁"。2.古代婚禮﹐新郎到女家迎親﹐獻(xiàn)雁為贄禮﹐稱"奠雁"。3.古代卿大夫相見﹐執(zhí)雁為禮。
26、箏雁:箏柱。因箏柱斜列如雁行﹐故稱。
27、候雁:雁屬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飛回南方,往來有定時(shí),故稱雁鳥為候雁。
28、胡雁:雁。雁來自北方胡地﹐故稱。
29、行雁:1.成行的飛雁。2.謂平行,平列。語本《詩.鄭風(fēng).大叔于田》:"兩服上襄,兩驂雁行。"鄭玄箋:"雁行者,言與中服相次序。"3.指兄弟。謂如雁之飛翔有序。
30、驚雁:猶言驚弓之鳥。
31、野雁:即雁。鳥類的一屬。形狀略像鵝,頸和翼較長。善于游泳和飛行。
32、白雁:亦作"白鴈"。
33、金雁:1.亦作"金鴈"。2.金色的雁。3.箏柱。4.金鑄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漢書.劉向傳》﹕"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鳬雁。"
34、纁雁:1.亦作"纁鴈"。2.舊時(shí)婦以贄見姑之禮。
35、銀雁:比喻銀質(zhì)或銀色的古箏弦柱。因斜列有如雁行﹐故名。
36、霜雁:秋雁。
37、孤雁:1.亦作"孤雁"。2.離群的孤單的雁。
38、木雁:比喻中庸處世,因事設(shè)施,不取極端。
39、陽雁:亦作'陽雁'。 大雁。
40、落雁:1.同“落雁沉魚”。明陳汝元《金蓮記·詬奸》:“莫空辜落雁嬌容,再完成駕鵲良緣。”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二:“柔卿和云:‘生小原無落雁容,秋風(fēng)偶覺病身慵?!?2.夜空(白嘉莉演唱歌曲)
41、沙雁:1.亦作"沙鴈"。2.即雁。常棲息于江湖沙渚中,故稱。
42、家雁:鵝的別名。
43、玉雁:玉雕的雁形飾物。 鳳釵一類的玉雕首飾。
44、魚雁:(1)用來形容書信 (2)后遂以代書信,又指傳書之人
45、云雁:1.亦作“云鴈”。高空的飛雁。 2.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飾。
46、舒雁:1.見"舒鴈"。
47、朱雁:1.亦作"朱雁"。2.紅色的雁。古人以為瑞鳥。3.古樂府歌名。
48、游雁:飛雁。
49、稻雁:1.稻和雁。雁﹐知時(shí)之鳥﹐古代與稻作為祭薦之物。
50、鳧雁:1.鴨與鵝。 2.野鴨與大雁。有時(shí)單指大雁或野鴨。
51、食雁:1.亦作"食雁"。2.謂以賄賂得官職。語本《后漢書.王符傳》:"后度遼將軍皇甫規(guī)解官歸安定,鄉(xiāng)人有以貨得雁門太守者,亦去職還家,書刺謁規(guī)。規(guī)臥不迎。既入而問:'卿前在郡食雁美乎?'"
52、旅雁:指南飛或北歸的雁群。
53、驚弦雁:猶言驚弓之鳥。
54、鶻打雁:比喻擊無不中。
55、隨陽雁:指大雁。因其為最有代表性的候鳥﹐隨著太陽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遷南徙﹐故稱。 比喻趨炎附勢者。
56、送書雁:1.漢武帝時(shí)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徙北海牧羊十九年。昭帝時(shí)漢使求釋蘇武,匈奴謊稱蘇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蘇武因此獲釋歸漢.事見《漢書.蘇武傳》。后因以稱雁為"送書雁"。
57、寄書雁: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后匈奴與漢和親,漢使復(fù)至匈奴。武等"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單于不能隱匿,遂放還蘇武等人。后因以雁稱書信或送信的人,以"寄書雁"﹑"寄書鴻"﹑"鴻雁"稱送信的人。
58、鮑孤雁:1.亦作"鮑孤雁"。2.宋代詩人鮑當(dāng)?shù)膭e號。
59、領(lǐng)頭雁: 大雁在飛行時(shí),前面總會有一個(gè)領(lǐng)袖,這個(gè)領(lǐng)導(dǎo)者被稱為領(lǐng)頭雁。比喻在眾人眼里有一定的號召力和領(lǐng)導(dǎo)能力,具有榜樣力量的人。
60、古漁雁: 一種打魚人群體,其沿襲的是一種不定居的原始漁獵生計(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