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組詞
反饋豆怎么組詞?一年級豆字組詞有那些?
豆組詞語共268個(gè),其中豆開頭的詞語100個(gè),豆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gè),在中間的詞語68個(gè)。
豆字組詞: 豆豉、 豆蔻、 豆逼、 豆腐、 豆?jié){、 豆芽、 豆秸、 臭豆腐、 磨豆腐、 豌豆葉、 肉豆蔻、 凍豆腐、 豌豆苗、 蹦豆兒、 紅豆、 豇豆、 貍豆、 藊豆、 蠶豆、 菉豆、 菜豆、 ... 這些豆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豆字開頭的組詞
1、豆豉:(1)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經(jīng)過發(fā)酵而成的食品,可以調(diào)味,也可入藥
2、豆蔻:(1)白豆蔻(Amomumcardamon)的別稱,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果實(shí)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有香味 (2)白豆蔻的果實(shí)和種子的俗稱,可以入藥 (3)比喻少女
3、豆逼:1.亦作"豆■"。2.小豆,豆粒。
4、豆腐:(1)豆?jié){煮開后加入石膏或鹽鹵使凝結(jié)成塊,壓去一部分水分而成的食品
5、豆?jié){:(1)用水沖的大豆粉或磨得很細(xì)的大豆?jié){
6、豆芽:(1)綠豆、黃豆等生成的芽
7、豆秸:(1)豆類植物的莖桿
8、豆莢:(1)豆類的果實(shí)。也說豆角兒——主要用作菜肴 (2)種子或仁的外皮、殼或莢;尤指干外皮、干殼、干莢
9、豆沙:(1)用紅小豆、紅豇豆或云豆煮爛搗成泥或干磨成粉加糖而成的食品,用做點(diǎn)心的餡兒
10、豆薯:又稱涼薯、沙葛。一年生蔓性草本。我國南部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塊根肉白色,味甜多汁,可代水果,亦用作蔬菜、飼料及制淀粉。莖、葉、種子有毒,可作殺蟲劑。
11、豆湊:1.舊時(shí)杭州人謂偶然相遇。
12、豆秧:1.豆的幼苗。
13、豆比:1.小豆,豆粒。
14、豆苗:1.豆的幼苗。2.蔬菜的一種。多指豌豆的嫩莖葉。
15、豆棚:用竹木搭成的棚架,供蔓生豆藤攀附生長。房前屋后的豆棚,夏日為納涼佳處。
16、豆油:(1)淡黃色的干性或半干性油,用壓榨或用溶劑提取的辦法從大豆中獲得
17、豆莝:豆和草。亦指糧草。
18、豆面:(1)用兩種以上豆子磨成的面粉,俗稱雜面
19、豆絲:食品。豆腐干切成絲狀,加配料烹煮而成。也叫干絲。
20、豆萁:(1)豆秸的俗稱
21、豆莖:漢語詞語,指豆的莖稈。
22、豆荄:豆秸。
23、豆象:豆象科昆蟲的總稱。是倉貯豆類的主要害蟲。種類很多,如蠶豆象﹑豌豆象﹑綠豆象等。
24、豆枕:1.以豆殼為芯的枕頭。
25、豆肉:1.指一豆所盛之肉。
26、豆醬:(1)將大豆浸泡煮熟磨碎后,加醬、曲、鹽等發(fā)酵制成的副食品
27、豆盧:復(fù)姓。隋有豆盧績。見《隋書》本傳。
28、豆乳:(1)豆?jié){ (2)豆腐乳的俗稱
29、豆籩: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籩。
30、豆豬:體內(nèi)有囊蟲寄生的豬。因囊蟲為黃豆大小的囊泡,所以叫豆豬。
31、豆綠:(1)綠色,如同青豆一樣
32、豆青:(1)豆綠
33、豆子:(1)各種豆科作物(如豌豆和黃豆)的可食種子
34、豆包:(1)以甜的紅豆糊為餡作成的包子
35、豆火:謂火小如豆。
36、豆祭:1.謂俎豆之祭。
37、豆脯:豆腐。
38、豆角:(1)豆莢的俗稱——多指鮮嫩可做菜的
39、豆花:1.指豆類植物開的花。2.方言。即豆腐腦。
40、豆實(shí):盛于木豆中的祭品。指韭菜。
41、豆粥:1.用豆煮成的粥。2.指米中摻豆煮成的粥。
42、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較淺。語本《詩.大雅.生民》:"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豆薦葅醢也,登盛大羹也。"
43、豆娘:(1)構(gòu)成蜻蜓目束翅亞目的昆蟲,像蜻蜓而小。常在水邊或草地上飛行,吃小蟲
44、豆屑:1.豆粉。
45、豆蔬:用作副食品的豆和蔬菜。
46、豆枝:豆類作物剛收獲尚未脫粒的植株。
47、豆馬:舊時(shí)巫術(shù),謂撒豆成馬。
48、豆緑:1.像青豆一樣的綠色。參見'豆青'。
49、豆糜:用豆煮成的粥。
50、豆藿:豆葉。亦泛指野蔬。
51、豆俎:1.指古代祭祀用的禮器。2.用以指禮儀。
52、豆藤:1.豆類植物中蔓生種的莖桿。
53、豆瓣:(1)豆類去皮后可分開的子葉
54、豆渣:(1)制豆?jié){剩下的渣滓,可做飼料
55、豆餅:(1)從大豆榨油后所得油餅,可做飼料、肥料
56、豆科:(1)雙子葉植物薔薇目中一個(gè)十分大的科,其中包括草本、灌木、喬木和藤本植物,通常,花高度不規(guī)則,果為莢果或節(jié)莢,根常具根瘤,內(nèi)含有固氮細(xì)菌。本科被分成幾個(gè)亞科,但在某些分類中認(rèn)為是獨(dú)立的科
57、豆黃:指豆瓣。用來釀酒或制醬。
58、豆粉:(1)豆子經(jīng)加工而成的粉狀細(xì)末
59、豆酒:用豆釀成的酒。
60、豆鼠:1.鼠的一種。身長約二寸,尾短。背灰色,頸下﹑腹尾和四肢白色。其皮較貴重。
61、豆芻:猶豆莝。
62、豆飯:豆做的飯。泛指粗淡的食物。
63、豆觴:豆肉,觴酒。指酒饌。
64、豆?jié){:(1)用水沖的大豆粉或磨得很細(xì)的大豆?jié){
65、豆甲:豆莢。
66、豆蓉:(1)用煮熟的豌豆、大豆或綠豆曬干后磨成粉,加糖制成做糕點(diǎn)的餡兒 (2)〈方〉木豆
67、豆稭: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68、豆汁:(1)制綠豆粉時(shí)剩下的汁,味酸,可做飲料 (2)〈方〉豆?jié){
69、豆奶:是大豆經(jīng)研磨后,萃取性狀良好的呈乳白色至淡黃色的乳狀液體制品。
70、豆羹:(1)用豆粉加水及調(diào)料煮或蒸成的糊狀食品 (2)像一豆之羹,比喻微小
71、豆華水:1.指黃河七月的水汛。
72、豆腐澇:即豆腐腦。
73、豆瓣醬:豆瓣兒醬dòubànrjiàng以大豆或蠶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帶有豆瓣兒的醬
74、豆醬清:指醬油一類的調(diào)味品。
75、豆腐花:方言。即豆腐腦。
76、豆腐渣:豆渣。
77、豆花水:1.見"豆華水"。
78、豆芽兒:蔬菜,用黃豆、黑豆或綠豆過水發(fā)芽而成,芽長二三寸。也叫豆芽菜。
79、豆腐飯:〈方〉指喪家招待前來吊唁的親友吃的飯食(多為素食)。
80、豆腐乳:食品,用小塊的豆腐做坯,經(jīng)過發(fā)酵、腌制而成。也叫腐乳、醬豆腐。
81、豆腐腦:食品名。豆?jié){煮開后,加入石膏或鹽鹵而凝結(jié)成的半固體。
82、豆腐漿:即豆?jié){。詳'豆?jié){'。
83、豆莫婁:古族名。也稱達(dá)末婁或大莫盧?!段簳酚袀鳌榉蜮湃撕笠?。夫馀亡后,其北部遺民渡那河(今嫩江)而居,號達(dá)末婁。自北魏至唐,多次遣使朝貢。分布于今黑龍江﹑嫩江以東,哈爾濱以北的呼蘭河流域。
84、豆牙菜:豆芽。一般指黃豆芽和綠豆芽。
85、豆萁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后以"豆萁才"喻才思敏捷。
86、豆腐干:即豆腐干。用布包豆腐加香料蒸制而成。
87、豆腐皮:(1)煮熟的豆?jié){表面上結(jié)的薄皮,揭下晾干后供食用 (2)〈方〉千張
88、豆腐衣:方言。即豆腐皮。
89、豆嘴兒:泡開的大豆或剛剛露芽的大豆,做菜用。
90、豆秸灰:豆秸燒成的灰,呈白色。常喻欲雪的天色或雪。
91、豆角兒:豆莢(多指鮮嫩可做菜的)。
92、豆芽菜:豆芽。一般指黃豆芽和綠豆芽。
93、豆盧姓: 豆盧,復(fù)姓,源自慕容氏,為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姓氏,北魏時(shí)被賜姓所改。
94、豆制品: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jīng)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數(shù)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jié){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中國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shí)也是最早研發(fā)生產(chǎn)豆制品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古代勞動(dòng)人民利用各種豆類創(chuàng)制了許多影響深遠(yuǎn),廣為流傳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絲,腐乳,豆?jié){,豆豉,醬油,豆芽,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美食。
95、豆腐文: 是比喻像豆腐一樣大小的文章,篇幅不是很大,大多是一些生活隨想之類的,沒有什么深遠(yuǎn)意義。
96、豆?jié){布: \"豆?jié){印染\"技藝。
97、豆藿糜: 記曰:王東亭嘗之吳郡,就汰公宿。別,汰公設(shè)豆藿糜,自啖一大甌。
98、豆油皮: 豆油皮又叫豆腐皮,是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洽灣鎮(zhèn)前江村傳統(tǒng)工藝加工而成的當(dāng)?shù)靥禺a(chǎn),由明代商販江志亮研制而成,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與蜜橘、泥爐齊名,被譽(yù)為“南豐三寶”之一。
99、豆稭灰:豆秸燒成的灰,呈白色。常喻欲雪的天色或雪。
100、豆花兒:〈方〉食品,豆?jié){煮開后,加入鹽鹵而凝結(jié)成的半固體,比豆腐腦兒稍老。
豆字中間的組詞
1、臭豆腐:1.?發(fā)酵后有特殊氣味的小塊豆腐,可作菜。 2.?謔語。比喻外表丑陋而實(shí)際卻令人喜愛的人或物。
2、磨豆腐:(1)〈方〉以石磨研豆使碎而制豆腐;比喻翻來覆去地說
3、豌豆葉:即豌豆苗。
4、肉豆蔻:(1)一種硬而芳香圓球形的種子,廣泛用為香料。又稱“肉果”
5、凍豆腐:(1)經(jīng)過冰凍的豆腐
6、豌豆苗:蔬菜的一種。豌豆的嫩莖葉。
7、蹦豆兒:〈方〉①鐵蠶豆。②小孩兒。
8、料豆兒:(1)喂牲口的黑豆、黃豆等
9、云豆面:菜豆種子磨成的粉。
10、血豆腐:(1)用動(dòng)物的血制成的豆腐狀的食品
11、干豆腐:即豆腐干。用布包豆腐加香料蒸制而成。
12、緑豆芽:綠豆經(jīng)水浸漬萌發(fā)出的豆芽,為一種蔬菜。保持原有營養(yǎng)成分,甘平無毒,兼有解酒毒﹑熱毒等功效。
13、老豆腐:(1)北方小吃。豆?jié){煮開后點(diǎn)上石膏或鹽鹵凝成塊(比豆腐腦兒老些),吃時(shí)澆上麻醬、韭菜花、辣椒油等調(diào)料
14、毛豆節(jié):1.福州一帶對重陽節(jié)的俗稱。
15、奶豆腐:用動(dòng)物的奶汁做成的豆腐狀食物。
16、白豆蔻:植物名。子可入藥。
17、北豆腐:食品,豆?jié){煮開后加入鹽鹵,使凝結(jié)成塊,壓去一部分水分而成,比南豆腐水分少而硬(區(qū)別于‘南豆腐’)。
18、草豆蔻:亦稱'草果'。 植物名。對肉豆蔻而言。多年生草本,種子可入藥。
19、醬豆腐:(1)即豆腐乳
20、紅豆蔻:植物名。
21、麻豆腐:(1)做團(tuán)粉等剩下的渣子,可以做菜吃
22、紇豆陵:復(fù)姓。北周有紇豆陵伊利。見《周書.文帝紀(jì)上》。
23、蠶豆象:蠶豆的重要害蟲﹐俗稱"豆牛"。
24、黃豆芽:水浸黃豆使生出一、二寸左右的芽,可作菜。
25、吃豆腐:(1)〈方〉 (2)戲弄女性 (3)戲謔人,以占便宜和給人難堪為目的 (4)到死人家里吊喪
26、撒豆谷:1.即撒谷豆。參見"撒谷豆"。
27、綠豆糕:(1)用糖和綠豆粉制成的糕點(diǎn)
28、豇豆紅:類似豇豆的顏色,常用為瓷器的釉色。
29、雞豆子:1.芡實(shí)。
30、山豆根:常綠灌木。葉互生,復(fù)葉由三片小葉組成,小葉卵圓形?;ò咨?。莢果紫黑色。根可入藥,有解熱消炎的作用。參閱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七?山豆根》。
31、油豆腐:一種豆制食品。豆腐經(jīng)油炸而成。
32、青豆舍:1.即青豆房。僧房。
33、水豆腐:(1)〈方〉一般存放在水中的嫩豆腐
34、緑豆青:1.曲節(jié)草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四.曲節(jié)草》。
35、青豆房:1.南朝梁簡文帝《與慧琰法師書》﹕"辯論青豆之房﹐遣惑赤華之舍。"后遂以"青豆房"指僧房﹑僧舍。
36、米豆腐: 一種食品,用大米磨成的漿制成,形狀像豆腐。
37、綠豆散: 是一種藥名,主治小兒赤腫丹毒。
38、嫩豆腐: 也稱水豆腐、南豆腐。質(zhì)地細(xì)嫩、含水量較高的豆腐。
39、咸豆粥: 山東臨沂著名的傳統(tǒng)小吃,多為早餐供應(yīng)。
40、塞豆窿: 形容個(gè)子小,有點(diǎn)機(jī)靈調(diào)皮的小孩子。
41、土豆娘: TD娘是由童年面包論壇中sasa醬創(chuàng)建的,同期創(chuàng)建了AC娘,兩個(gè)人物為姐妹關(guān)系,AC娘是姐姐,TD娘是妹妹,同時(shí)都與四次君為好友關(guān)系。
42、南豆腐: 食品,豆?jié){煮開后加入石膏使凝結(jié)成塊而成,比北豆腐水多而嫩。有的地區(qū)叫嫩豆腐。
43、紅豆屬: 紅豆屬OrmosiaG.Jacks.,約120種,大多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地區(qū),東半球主要產(chǎn)于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和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西半球主要產(chǎn)于南美洲的巴西和加勒比地區(qū);種數(shù)約各占一半,其中還沒有發(fā)現(xiàn)同時(shí)分布在兩個(gè)半球的種類。
44、煮豆丸: 是一種藥物,主治嵐瘴。
45、大豆方: 一種中藥藥方,藥物組成是大豆2升,白術(shù)2兩,鯉魚1斤。
46、紅豆杉: 常綠喬木,小枝秋天變成黃綠色或淡紅褐色,葉條形,雌雄異株,種子扁圓形。種子用來榨油,也可入藥。
47、綠豆湯: 用綠豆熬制的湯。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
48、豆豆眼: 表示很驚訝,很無語,很不好意思,看到不可思議的東西時(shí),或是聽到很奇怪的問題時(shí)。
49、烏豆煎: 由黑豆1升,天麻1兩,羚羊角屑1兩,防風(fēng)1兩,赤茯苓1兩,羌活1兩,桂心1兩,酸棗仁1兩,生干地黃1兩制成。
50、地豆子: 沂南.東北一帶稱呼土豆的方言。
51、米豆油: “相信”。
52、乾豆腐:即豆腐干。用布包豆腐加香料蒸制而成。
53、瓜區(qū)豆分:猶言區(qū)分有序。
54、爆炒豆兒:爆豆。
55、瓜分豆剖:像瓜被剖開,豆從莢里裂出一樣。比喻國土被人分割。也作“豆分瓜剖”。
56、麻婆豆腐:用調(diào)味品烹調(diào)成的又麻又辣的豆腐羹。相傳為麻婆所創(chuàng),故稱。
57、緑豆皮兒:1.歇后語。綠豆脫皮,青色即褪,因諧音為"請退"。
58、俎豆千秋: 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會(huì)時(shí)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指奉祀。俎豆千秋指受世人代代供奉。
59、種豆得豆:種什么,收什么。原為佛教語,比喻因果報(bào)應(yīng)關(guān)系。
60、冬瓜豆腐:突遇不測。
61、煮豆燒箕: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
62、郫豆僰棺: 比喻鮮為人知的地域性文化;也比喻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huì)》上難倒眾人的驚天難詞。
63、棗合豆腐: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為紅棗,豆腐。
64、彼年豆蔻:彼年豆蔻就是說那年 、 歲的時(shí)光。
65、糠豆不瞻:糠豆不瞻是一個(gè)漢語成語,讀音是kāngdòubùshàn。
66、銀嘴豆瓣: 銀嘴豆瓣屬豆瓣蘭品種。
67、籩豆有踐:指古代家庭或社會(huì)舉辦重大的喜慶活動(dòng),用竹制器皿放滿食品,整齊地排列于活動(dòng)場所。
68、花生豆兒:〈方〉花生米。
豆字結(jié)尾的組詞
1、紅豆:(1)相思子樹的種子,色鮮紅,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常用來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 (2)紅豆樹屬植物的泛稱
2、豇豆:(1)一年生草本植物(Vignasinensis),莖蔓生,葉子由三個(gè)菱形小葉合成,花淡紫色。果實(shí)為圓筒形長莢果,種子呈腎臟形。嫩莢是普通的蔬菜
3、貍豆:1.亦稱"貍沙"。2.豆名。因有斑點(diǎn)如貍紋,故稱。又名獵沙﹑黎豆﹑虎櫐﹑虎豆。
4、藊豆:(1)同“扁豆”
5、蠶豆:(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方中空,花白色有紫斑,果實(shí)有莢,種子可食。也稱“胡豆”
6、菉豆:即綠豆。 端硯的一種。因硯有眼如綠豆而得名。
7、菜豆:(1)一年生草本植物,蔓生,果實(shí)較長,是普通蔬菜
8、豌豆:(1)一年生藤本作物(Pisumsativum),羽狀復(fù)葉,小葉卵形,開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果實(shí)有莢。嫩莢和種子供食用
9、爆豆:炒豆子。炒豆子時(shí)不斷發(fā)出爆裂聲,常用來比喻響亮而連續(xù)不斷的槍炮聲﹑說話聲。
10、麻豆:謂麻疹與天花。
11、黑豆:(1)表皮呈黑色的一種大豆
12、鵲豆:豆名。與藊豆同種。
13、槐豆:槐樹的種子??梢匀胫兴?,治痔瘡,又可用來制醬油﹑酒等。
14、面豆:1.亦作"面豆"。2.即天花。也稱面痘。
15、儐豆:《詩.小雅.常棣》:"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儐,陳列;豆,食器。后以"儐豆"表示兄弟友愛和睦。
16、穅豆:1.充作食糧的糠和豆。泛指粗劣的食糧。
17、澡豆:1.古代洗沐用品。用豬胰磨成糊狀,合豆粉﹑香料等,經(jīng)自然干燥而制成的塊狀物。有去污和營養(yǎng)皮膚的作用。
18、簞豆:猶言簞食豆羹。
19、醬豆:1.盛醬的食器。2.指用醬或醬油腌鹵的豆子。
20、巴豆:植物名。產(chǎn)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中醫(yī)藥上以果實(shí)入藥,性熱,味辛,功能破積﹑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結(jié)便秘﹑腹水腫脹等。有大毒,須慎用。
21、籩豆:籩和豆。古代祭祀及宴會(huì)時(shí)常用的兩種禮器。竹制為籩,木制為豆。借指祭儀。
22、土豆:(1)〈方〉花生
23、萹豆:見“扁豆”
24、賢豆:古印度的別譯。
25、金豆:1.果實(shí)名。金橘的一種。
26、料豆:喂牲口的黑豆。
27、寒豆:豌豆的別名。
28、白豆:1.豆的一種。
29、豍豆:即豌豆。
30、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31、棧豆:馬房豆料。亦比喻才智短淺的人所顧惜的小利。
32、佛豆:即蠶豆。
33、干豆:放在祭器中供祭祀用的干肉。干,干肉。豆,祭器。
34、大豆:(1)一種直立、叢生、多毛的一年生豆類(Glycinemax),原產(chǎn)亞洲,廣泛栽培在中國、日本和其他地方,其種子產(chǎn)生有價(jià)值的產(chǎn)品(如油,豆粉),其植物體用做飼料和土壤改良的肥料
35、綠豆:1.?一種草本植物,直立灌木狀一年生豆類(Phaseolusaureus),相傳原產(chǎn)印度,現(xiàn)廣泛栽培于溫暖地區(qū),作綠肥或飼料,種子可食,通常綠色或黃色,是生制豆芽的主要原料,又可釀酒。 2.?該種植物的莢內(nèi)成熟的種子。
36、地豆:即馬鈴薯。又叫土豆。
37、紅豆:(1)相思子樹的種子,色鮮紅,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常用來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 (2)紅豆樹屬植物的泛稱
38、邊豆:猶籩豆。
39、赤豆:雙子葉植物,豆科。一年生草本。莖蔓生或直立。三出復(fù)葉?;S或淡灰色。莢果無毛,種子橢圓或長橢圓形,一般為赤色。原產(chǎn)于亞洲,中國栽培較廣。種子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和b族維生素等,可作糧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藥用。莖、葉可作飼料或綠肥。
40、緑豆:1.?一種草本植物,直立灌木狀一年生豆類(Phaseolusaureus),相傳原產(chǎn)印度,現(xiàn)廣泛栽培于溫暖地區(qū),作綠肥或飼料,種子可食,通常綠色或黃色,是生制豆芽的主要原料,又可釀酒。 2.?該種植物的莢內(nèi)成熟的種子。
41、芽豆:(1)發(fā)芽的蠶豆,可做菜吃
42、蠶豆:(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方中空,花白色有紫斑,果實(shí)有莢,種子可食。也稱“胡豆”
43、扁豆:(1)一年生草本植物(Dolichoslablab),莖蔓生,具暗紫色蝶形花,廣泛栽培供觀賞或食用其豆莢和種子 (2)〈方〉菜豆
44、楚豆:牡荊果實(shí)。一般供藥用,亦可食用。
45、毛豆:(1)作蔬菜食用的大豆的嫩莢,因其外部覆毛,故稱
46、蕓豆:(1)菜豆的通稱
47、刀豆:雙子葉植物,豆科。一年生草質(zhì)藤本。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栽培植物。莖蔓生,花淡紅色。莢果大,像帶子,扁而略彎曲。種子紅色或褐色。另有矮刀豆,莢果較小,種子白色。嫩莢都可作蔬菜。
48、梅豆:梅花苞蕾。 食品。用梅子﹑糖﹑紅曲攙和著煮成的熟黃豆。
49、獻(xiàn)豆:周代雕飾的禮器。
50、黃豆:(1)表皮黃色的大豆
51、龍豆:續(xù)斷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四?續(xù)斷》。
52、宴豆:古代宴飲時(shí)盛食品的器具。
53、芻豆:草和豆。指牛馬的飼料。
54、小豆:1.赤豆﹐赤小豆。2.泛指顆粒較小的豆。
55、瓦豆:古代陶制的一種禮器。
56、國豆:胡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木植物,莖方形,中心空,花白色有紫斑,結(jié)莢果。種子食用。也稱蠶豆。
57、燕豆:古代宴飲時(shí)盛食品的器具。形似高足盤,多用于隆重宴會(huì)。
58、羞豆:1.古代祭祀宴享時(shí)進(jìn)獻(xiàn)食物的一種盛器。
59、馬豆:亦稱'馬沙'。籽粒形大的豆,如蠶豆之類。 喂馬用的豆料。 云實(shí)的別名。
60、元豆:大豆。
61、云豆:1.蕓豆。菜豆的通稱。
62、觴豆:觴與豆。古代盛酒肴之具。 '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飲食,筵席。
63、胡豆:蠶豆的別名。古時(shí)豌豆亦別稱“胡豆”。
64、木豆:1.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盤,木制。亦用于祭祀。2.常綠灌木,產(chǎn)于熱帶和亞熱帶。種子可食用及榨油,葉為飼料,根可入藥。3.指此種植物的種子。
65、泰豆:傳說中善于駕御車馬的人。
66、青豆:(1)子實(shí)表皮是青綠色的大豆
67、鹿豆:野綠豆。
68、祭豆:古代祭祀時(shí)用以盛放祭品的器具。
69、楬豆:古祭器。不加裝飾的木制高腳盤。
70、烏豆:黑色大豆,俗稱黑大豆??勺鞫刽蛉胨帯?/p>
71、飯豆:吃豆,以豆當(dāng)飯。
72、戀豆:1.同"戀棧"。
73、玉豆:玉飾的禮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74、黎豆:豆名。也稱貍豆、虎豆等??扇胨帯R娒鳌だ顣r(shí)珍《本草綱目?谷三?黎豆》。
75、俎豆:(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huì)時(shí)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指奉祀
76、貍豆:1.亦稱"貍沙"。2.豆名。因有斑點(diǎn)如貍紋,故稱。又名獵沙﹑黎豆﹑虎櫐﹑虎豆。
77、黧豆:黧豆 學(xué)名:Mucunapruriens L DC var utilis Wall exWight BakerexBurck 是豆科黧豆屬植物
78、煎豆:比喻親屬相殘。
79、斑豆:一種有斑點(diǎn)的菜豆,是北美洲南部最常見的豆類,在美國及墨西哥西北部均有生長。
80、能豆:這件事不該你去做,結(jié)果自己擅自做主去做了,幫了倒忙。
81、芥豆:小草和豆子。
82、乾豆:放在祭器中供祭祀用的干肉。干,干肉。豆,祭器。
83、稆豆:即黑小豆。復(fù)葉﹐花紫黑﹐莢長寸余﹐豆黑色可食。野生﹐亦有種稙﹐多以飼馬。
84、馬料豆:吳地送灶時(shí)用的草料、青豆。泥豆。一種近野生型的大豆??捎米骶G肥和飼料。
85、黑小豆:穞豆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谷三?穞豆》。
86、銅豌豆:比喻老門檻﹑風(fēng)月中人。是宋元時(shí)勾欄中對于老狎客的切口。
87、回鶻豆: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結(jié)莢果。嫩莢和種子供食用。亦稱“回回豆”。
88、臘八豆:(1)用于制作臘八粥的各種豆類,如赤豆、綠豆、豇豆
89、四季豆:四季豆是蕓豆的別名,菜豆是豆科菜豆種的栽培品種,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90、鐵蠶豆:一種炒熟的蠶豆﹐皮不裂開﹐比較堅(jiān)硬。
91、赤小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互生,花黃色。種子一般呈暗紅色,可供食用及入藥。
92、可可豆:(1)可可樹的種子
93、金甲豆:1.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莖﹐葉卵形或斜三角狀卵形﹐花白色或淡黃色﹐莢果扁平。種子含油質(zhì)﹐可以吃﹐也可入藥﹐有補(bǔ)血﹑消腫等作用。也指這種植物的種子。也叫雪豆。
94、蛾眉豆:扁豆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谷三.藊豆》。
95、結(jié)緣豆:舊時(shí)寺廟于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作佛會(huì),煮豆施人,稱“結(jié)緣豆”。
96、羅漢豆:(1)〈方〉蠶豆的別稱
97、野豌豆:(1)巢菜的通稱
98、回許豆:即豌豆。詳"回鶻豆"。
99、舍緣豆:舊時(shí)北京的一種習(xí)俗。施舍豆子結(jié)緣。
100、撒谷豆:1.舊時(shí)婚俗。新婦下車﹐有陰陽人持斗﹐內(nèi)盛谷﹑豆﹑錢﹑果﹑草節(jié)等物﹐口念咒語﹐望門而撒﹐以破煞神﹐謂之"撒谷豆"或"撒豆谷"。此俗相傳始于漢翼奉。參閱宋高承《事物紀(jì)原.吉兇典制.撒豆谷》﹐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