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秦組詞>

秦組詞,秦字組詞,秦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秦組詞

反饋

    秦怎么組詞?一年級秦字組詞有那些?

    秦組詞語共152個,其中秦開頭的詞語100個,秦結(jié)尾的詞語28個,在中間的詞語24個。

    秦字組詞: 秦嶺、 秦嬴、 秦艽、 秦茾、 秦儀、 秦關(guān)、 秦痔、 掛秦金、 大秦珠、 憶秦娥、 避秦客、 小秦君、 西秦腔、 大秦君、 三秦、 大秦、 避秦、 椎秦、 西秦、 先秦、 遁秦、 ... 這些秦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秦字開頭的組詞

1、秦嶺:(1)西起甘肅南部,經(jīng)陜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脈。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嶺有阻擋冬季風南下的作用,是中國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線

2、秦嬴:泛指秦王。秦乃嬴姓﹐故名。 指趙國的美女。趙姓嬴﹐故稱。

3、秦艽:又稱“大葉龍膽”。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寬而長。根入藥,有祛風濕、退虛熱等作用。艽(jiāo)。

4、秦茾:藥草名。

5、秦儀:1.戰(zhàn)國縱橫家蘇秦和張儀的并稱。

6、秦關(guān):1.指秦地關(guān)塞。2.指關(guān)中地區(qū)。

7、秦痔:后因稱痔漏病為'秦痔'。

8、秦篝:指秦人編制的熏籠。

9、秦簫:1.傳說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兩人俱仙去。見漢劉向《列仙傳》。

10、秦妍:指秦國美女。

11、秦正:指夏歷十月。正﹐一年的開始。秦以夏歷十月為正月。

12、秦烏:1.戰(zhàn)國末年燕太子丹﹐留質(zhì)于秦。丹求歸﹐秦王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丹乃仰天嘆﹐烏頭即白﹐馬亦生角。事見《燕丹子》。后因稱烏鴉為"秦烏"。

13、秦篆:(1)見“小篆”

14、秦箏:古秦地(今陜西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秦·蒙恬所造,故名。

15、秦晉:(1)原指春秋時秦、晉兩國世通婚姻,后泛稱任何兩姓之聯(lián)姻。亦指雙方和睦相處

16、秦城:指秦長城。

17、秦鳳:傳說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兩人俱乘鳳仙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后用以為典。

18、秦海:古秦地。古時以秦地為陸海﹐故名。

19、秦地:1.指秦國所轄的地域。2.漢時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呼。

20、秦郵:今江蘇省·高郵縣的別稱。

21、秦嶺:(1)西起甘肅南部,經(jīng)陜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脈。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嶺有阻擋冬季風南下的作用,是中國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線

22、秦七:1.北宋詞家秦觀輩行第七﹐故稱。

23、秦女:指秦穆公女弄玉。

24、秦娥:1.古代歌女。2.指秦地女子。

25、秦絲:猶秦箏。

26、秦青:古代傳說人物。戰(zhàn)國時秦國人,善歌,以教歌為業(yè)。據(jù)《列子·湯問》記載,秦青曾收薛譚為徒。薛譚未盡得其藝,欲辭歸。秦青送行至郊外,別時引吭高歌,聲震林木,響遏行云。薛譚聞之大驚,乃放棄回歸之念。

27、秦雪:秦地之雪。亦泛指白雪。

28、秦隸:秦代隸書。又稱佐書。秦始皇時下杜人程邈作。對今隸而言﹐故又稱古隸。

29、秦淮:1.河名。流經(jīng)南京﹐是南京市名勝之一。相傳秦始皇南巡至龍藏浦﹐發(fā)現(xiàn)有王氣﹐于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于江﹐以泄王氣﹐故名秦淮。

30、秦妃:1.指秦穆公女弄玉。

31、秦塞:秦代所建的要塞。

32、秦釵:指漢秦嘉贈其婦徐淑的寶釵。亦泛指釵飾。

33、秦衡:草名。秦為香草﹐蘅為杜衡。一說﹐秦為木名。

34、秦娘:指歌女。

35、秦俑:1.秦始皇陵園的地下文物。1974年﹐發(fā)現(xiàn)于陜西驪山腳下秦始皇陵園外的地下建筑中。共發(fā)現(xiàn)四個俑坑﹐總面積25380平方米。已發(fā)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個﹐木質(zhì)戰(zhàn)車十八輛﹐陶馬一百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九千余件。這批兵馬俑形象地展現(xiàn)了秦代軍隊的兵種﹑編制和武器裝備情況。戰(zhàn)車上一般有甲士三人﹐配弓箭﹑短劍和盾甲步卒。配長柄的戈﹑矛﹑戟﹑鉞弓弩等。騎兵執(zhí)劍或弓箭﹐馬背輔韉。武士俑身高1.78-1.87米﹐頭梳各種發(fā)髻﹐身披形制不一的鎧甲。陶俑﹑陶馬如同真人﹑真馬﹐排列有序﹑造型生動﹑比例適當﹐細部刻劃尤為精致﹐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的成就。也稱秦兵馬俑。

36、秦貨:1.指秦昭王之子子楚。

37、秦越:(1)春秋時兩個國家,一南一北相距很遠,不大往來。后比喻兩方疏遠

38、秦原:猶秦中。

39、秦碑:指秦始皇所建的石碑。

40、秦蘅:草名。秦為香草﹐蘅為杜衡。一說﹐秦為木名。

41、秦聲:秦地的音樂。

42、秦腔:(1)流行于中國西北各省的地方戲曲劇種,由陜西、甘肅一帶的民歌發(fā)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種。也叫“陜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劇種

43、秦墟:指秦人原先居住過而后已荒蕪的地方。

44、秦氏:1.指秦王朝。

45、秦家:1.指秦朝。

46、秦冤:1.秦始皇時﹐無辜之人輒遭冤屈。后因稱無辜獲罪為"秦冤"。

47、秦圣:對秦始皇的尊稱。

48、秦雍:1.古秦地。指今陜西西安一帶。

49、秦虢:唐明皇時秦國夫人和虢國夫人的并稱。宋蔡夢弼《草堂詩話》:"葛常之《韻語陽秋》曰:'老杜《麗人行》,專言秦虢宴游之樂,末章有"當軒下馬入錦茵,且莫近前丞相嗔"之句,當是謂楊國忠也。'"后因用以比喻雅淡輕盈的女子。

50、秦瑟:古樂器的一種。

51、秦棧:1.秦時所筑自秦入蜀的棧道。

52、秦銅:1.秦鏡的代稱。

53、秦醫(yī):1.指扁鵲。古之良醫(yī)。2.泛指良醫(yī)。

54、秦庭:秦朝。亦借指秦地長安。

55、秦觀:1.秦代的宮闕。

56、秦苑:古秦國宮苑。

57、秦川:古地區(qū)名。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因春秋﹑戰(zhàn)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 河川名。源出甘肅省清水縣的湯峪,西南流納后川河,注入渭水。地名。今陜西、甘肅二省。

58、秦鏡:亦作“秦鑒”。

59、秦灰:1.指秦朝宮殿為項羽焚燒而成的灰燼。2.指秦始皇所燒書籍的灰燼。3.指秦始皇焚書之火。

60、秦裘:1.指破舊的皮衣。

61、秦隴:秦嶺和隴山的并稱。 指今陜西﹑甘肅之地。

62、秦牢:1.謂韓非陷秦國獄中事。比喻自己所陷之冤獄。

63、秦梁:地名。一說秦始皇東巡涉水時從官提石所填的石橋。

64、秦坑:指秦始皇坑儒事。

65、秦皇:指秦始皇。

66、秦缺:古時善走者。

67、秦規(guī):謂秦代的建筑規(guī)模。

68、秦典:1.秦代的典籍。

69、秦頭:1.指今陜西省漢中地區(qū)。

70、秦筆:秦國制造的筆。

71、秦文:1.指秦國文字。

72、秦畤:秦代祭天地五帝的處所。

73、秦樓: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好樂。指妓院。

74、秦成:1.古時壯士名。

75、秦弦:猶秦箏。

76、秦緩:春秋時秦國良醫(yī)。

77、秦鑒:1.見"秦鏡"。

78、秦禍:指秦始皇焚書事。

79、秦軒:1.謂西軒。軒﹐有窗的長廊。

80、秦望:山名。秦望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曾登上此山以望南海﹐故名。

81、秦人:秦代統(tǒng)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中國人為“秦人”。直至漢·晉,仍沿用此稱。

82、秦房:秦阿房宮的簡稱。秦亡﹐為項羽所焚毀。

83、秦石:1.謂秦代刻石。

84、秦柱:猶秦弦。指秦國箏瑟之類的弦樂器。柱﹐瑟﹑箏等撥弦樂器架弦的碼子。

85、秦封:1.指秦始皇巡游各地時給予山川﹑物類的封號。

86、秦醉:漢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用此土﹐而剪諸鶉首。"言天帝在醉意蒙眬中賜繆公以秦境之地。后因以"秦醉"謂僥幸取得政權(quán)。

87、秦火:1.指秦始皇焚書事。

88、秦壘:1.亦稱"秦長壘"。2.即秦壁。

89、秦中:古地區(qū)名。指今陜西中部平原地區(qū)﹐因春秋﹑戰(zhàn)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也稱關(guān)中。 指秦二世胡亥。

90、秦炬:1.猶秦火。

91、秦鹿:1.指秦國的帝位。鹿﹐喻帝位。

92、秦京:指秦國首都咸陽。

93、秦和:古代名醫(yī)扁鵲與醫(yī)和的并稱。秦﹐指秦越人﹐即戰(zhàn)國時名醫(yī)扁鵲;和﹐春秋時秦國名醫(yī)。亦泛指醫(yī)道高明的人。

94、秦余:指秦代的遺跡。

95、秦洞:指桃源洞。

96、秦學:指商鞅﹑李斯的刑名學。

97、秦垢:1.秦朝的塵垢。對秦朝暴政的貶斥之辭。

98、秦分:秦隸。

99、秦牙:1.人名。古時善相馬的人。

100、秦龜:龜?shù)囊环N。產(chǎn)于秦地山中,故名。



秦字中間的組詞

1、掛秦金:高價征求對文章的意見。

2、大秦珠:(1)大秦(漢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出產(chǎn)的寶珠

3、憶秦娥:詞牌名。曲牌名。亦名《秦樓月》。屬商調(diào),南、北曲均有。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小令。句法與詞同,亦或后闕有異。

4、避秦客:指隱士或躲避戰(zhàn)亂的人。

5、小秦君:稱唐秦暐。

6、西秦腔:1.古代戲曲劇種名。明末清初流行于陜西﹑甘肅一帶。清乾隆間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認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廣東的西秦戲﹐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

7、大秦君:稱唐秦景通。景通與其弟暐俱精《漢書》﹐時稱景通為大秦君。

8、哭秦庭:春秋楚國伍員,因家族被楚王誅滅而奔吳,謂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包胥曰:"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后伍率吳兵破楚,申包胥乞師于秦。秦王不許。申"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為所感,遂救楚。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為請兵抒國難之典。

9、泊秦淮:詩篇名。唐代杜牧作。全文為:“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睂懽髡咴谇鼗匆蚵牳瓒鸬膽压艂裰?,隱含著對唐末國勢不振、世風奢靡的擔憂和諷刺,語言含蓄,意境凄迷。

10、過秦論:《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11、大秦川: 秦川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

12、大秦寺: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稱大秦寺。

13、楚岫秦云:泛指秦楚云山。

14、楚炬秦灰:謂焚毀,毀滅。

15、楚館秦樓:楚館:楚靈王好細腰美人,筑章華宮。秦樓:秦穆公為其女弄玉筑的鳳樓。泛指歌舞場所或妓院。

16、劇秦美新:王莽篡漢自立,國號新。

17、大秦鐵路:從山西大同到河北秦皇島。長637千米。1991年筑成,1992年電氣化工程竣工。以運煤為主,為山西以及內(nèi)蒙古、陜西、寧夏等省、自治區(qū)煤炭外運的大動脈。

18、喜結(jié)秦晉:秦晉之緣qínjìnzhīyuán∶春秋時秦、晉兩國世代互為婚嫁結(jié)為姻親,后稱兩姓聯(lián)姻、婚配的關(guān)系為“秦晉之緣”我與你成合秦晉之緣如何?——《元曲選·金錢記》 ∶亦稱“秦歡晉愛”,“秦晉之好”吳侯欲與君侯結(jié)秦晉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漢室,別無他意?!度龂萘x》

19、云夢秦簡:1975年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一批竹簡??偣惨磺б话儆嘀?。內(nèi)容大多是法律、官府文書和關(guān)于吉兇時日的占書。抄寫年代約在秦統(tǒng)一六國前后,為研究戰(zhàn)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的歷史提供了史料。

20、京秦鐵路:京秦鐵路(又稱京秦線)西起首都北京市,東到河北省秦皇島市。

21、百二秦關(guān): 就是山河地勢極為險要。

22、朝秦慕楚: 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jīng)常作戰(zhàn)。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比喻人反復無常。

23、鑒秦而止: 鑒秦而止(jiānqínérzhǐ)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24、小秦艽散: 一種藥名,主治風虛疥瘙癢。



秦字結(jié)尾的組詞

1、三秦:(1)指關(guān)中地區(qū)。項羽破秦入關(guān),把關(guān)中之地分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因稱關(guān)中為三秦

2、大秦:古國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國史書對羅馬帝國的稱呼。

3、避秦:晉·陶潛《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隱居。指躲避強暴或戰(zhàn)亂。簏名。

4、椎秦:椎擊秦皇。《史記·留侯世家》載:秦滅韓,韓人張良為韓報秦仇,悉以家財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明陸時雍《詩鏡總論》:"張子房破楚椎秦,貌如處子。諸葛孔明陳師對壘,氣若書生。"后亦以"椎秦"泛指擊殺仇敵。

5、西秦:指秦國。以其地處西方﹐故稱。 指關(guān)中陜西一帶秦之舊地。 晉時十六國之一。淝水之戰(zhàn)后﹐陜西鮮卑族乞伏國仁據(jù)枹罕稱大單于;弟干歸據(jù)金城﹐稱秦王﹐史稱'西秦'。在今甘肅西南部。 年為夏所滅。 琴曲名。

6、先秦:(1)歷史時期,即從遠古起到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止,史稱為先秦時期?!稘h書·河間獻王傳》:“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注,“先秦,猶言秦先,謂未焚書之前”

7、遁秦:謂逃避秦的苛政。泛指逃避亂世、苛政。

8、飯秦:指百里奚飯牛于秦國之事。后用以比喻賢才屈身于卑賤之事。

9、咸秦:指秦都城咸陽。指秦朝。

10、越秦:古代越國與秦國相距邈遠,故并稱以喻漠不相關(guān)的人或事。

11、苻秦:(今讀fú)晉時五胡十六國中之前秦。為苻氏所建,故稱苻秦。

12、歐秦:1.宋詞人歐陽修和秦觀的并稱。

13、函秦:泛指長安一帶。

14、逃秦:猶避秦。避亂。

15、借秦:借秦朝亂亡為喻,以論治政之道。語出《漢書.賈山傳》:"賈山,潁川人也……孝文時,言治亂之道,借秦為諭,名曰《至言》。"

16、嬴秦:指秦國或秦王朝。秦為嬴姓﹐故稱嬴秦。

17、盧秦:即古代名醫(yī)扁鵲。扁鵲姓秦氏。故又名"盧秦"。

18、周秦:周秦兩代的并稱。 北宋詞家周邦彥與秦觀的并稱。兩人均受柳永的影響,同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19、胡秦:胡與秦。猶中外。比喻相距很遠。

20、蘇秦: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字季子,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主張合縱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齊,進行反間活動,使齊疲于對外戰(zhàn)爭。齊b167王末年任齊相。與趙國李兌一起約五國合縱攻秦,迫使秦歸還部分侵占的魏、趙之地。齊亦乘機攻滅宋國。后來燕將樂毅聯(lián)合五國大舉攻齊,他的反間活動暴露,被車裂處死。

21、劇秦:1.漢揚雄撰《劇秦美新》一文,貶斥秦朝,稱美王莽的新朝。后因以"劇秦"謂指斥前朝。2.揚雄《劇秦美新》的省稱。

22、帝秦:尊奉秦王為帝。戰(zhàn)國時秦軍圍趙都邯鄲,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說趙奉秦王為帝,以解邯鄲之圍。齊魯仲連曉以利害,終使趙魏同息此議。事見《戰(zhàn)國策.趙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異族統(tǒng)治者為'帝秦'。

23、后秦:十六國之一。為羌族姚萇所建,史稱后秦(公元384年-417年)。

24、儀秦: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張儀﹑蘇秦的并稱。

25、秦秦:猶蓁蓁。積聚的樣子。

26、東秦:戰(zhàn)國時秦昭王曾稱西帝,齊愍王曾稱東帝,兩國皆以其富強而東西并后因稱齊國或齊地為'東秦'。

27、嫚秦:1.橫暴的秦朝。

28、一秦:一個秦國。指秦檜。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筆劃10
  • 繁體
  • 五筆DWTU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會意。從禾,從舂省。本義:禾名。假借為專名用字)秦,部落名。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后代秦,伯益之后所封國?!墩f文》。朱駿聲曰:“地宜禾,在今甘肅秦州清水縣。”古國名。秦襄公始立國,孝公時,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定都咸陽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國(在今陜西甘肅一帶)統(tǒng)一全中國后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朝代秦王不說?!稇?zhàn)國策·魏策》秦滅韓亡魏。秦王色撓。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遙遠,互不相關(guān));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權(quán))漢時西域諸國沿稱中國為秦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樂府詩選》又如:秦人(秦代統(tǒng)一后,北方與西方鄰國往往稱中國人為秦人);秦地(漢時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呼)古地區(qū)名指今陜西省中部平原地區(qū)。因春秋戰(zhàn)國時為秦國地,故名。如:秦聲(陜、甘一帶的戲曲音樂);秦川(古地區(qū)名。在今陜,甘秦嶺以北地區(qū));秦弓(指古時秦地所產(chǎn)的弓);秦客(秦地來的人)陜西省的簡稱。如:秦川(古地區(qū)名。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中(古地區(qū)名。指今陜西中部平原地區(qū))通“螓”。蟬的一種。螓首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發(fā)?!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秦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