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王組詞>

王組詞,王字組詞,王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dòng)在線組詞

王組詞

反饋

    王怎么組詞?一年級王字組詞有那些?

    王組詞語共300個(gè),其中王開頭的詞語100個(gè),王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gè),在中間的詞語100個(gè)。

    王字組詞: 王水、 王僑、 王輔、 王壇、 王八、 王道、 王春、 冥王星、 二王帖、 三王墓、 霸王鞭、 大王風(fēng)、 滕王閣、 霸王廳、 國王、 輪王、 海王、 廢王、 帝王、 盛王、 龍王、 ... 這些王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王字開頭的組詞

1、王水:泉名?;瘜W(xué)名詞。一份濃硝酸和三份濃鹽酸的混合液。具有強(qiáng)烈的腐蝕作用,能溶解金、鉑及某些在一般酸類中不能溶解的金屬。

2、王僑:即王子僑。

3、王輔:帝王的宰輔。

4、王壇:果名。

5、王八:(1)俗稱烏龜或鱉 (2)俗喻妻子不忠、偷人養(yǎng)漢的丈夫(罵人的話);無賴

6、王道:(1)古時(shí)指以仁義統(tǒng)治天下的政策 (2)利害;嚴(yán)厲

7、王春:《公羊傳.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文王也。'后以'王春'指陰歷新春。

8、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

9、王蚥:大蟬。

10、王侯:(1)王爵和侯爵,也泛指顯赫的爵位

11、王國:1.?以國王為元首的國家。 2.?借指有某種特色的領(lǐng)域。

12、王朝:(1)朝代 (2)朝廷

13、王班:1.猶朝班。朝臣官位的班列。

14、王覲:猶覲王。謂諸侯朝見天子以示臣服。

15、王劉:1.漢末作家王粲與劉楨的并稱。 2.晉王濛與劉惔的并稱。

16、王僚:1.亦作"王寮"。2.天子的官吏。

17、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 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18、王廷:謂朝廷。

19、王位:(1)上覆寶蓋位于壇上的王座 (2)王室的地位

20、王臣:志匡王室之臣。 君王的臣民。

21、王猶:亦作'王猶'。猶王道。 晉王子猷的省稱。

22、王赫:天子勃然震怒貌。語本《詩·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鄭玄箋:"文王赫然與其群臣盡怒。"

23、王宮:(1)國王居住的宮殿;宮廷 (2)古時(shí)祭日神的祭壇

24、王后:1.?君王。 2.?國王的正妻。 3.?地位顯要的女人,有權(quán)力的女人,相貌可愛的女人。

25、王言:君王的言語,詔誥。 指制誥之職。

26、王蛇:蟒蛇。一種無毒的大蛇。

27、王孫:(1)王爵的子孫 (2)泛指貴族子孫,古時(shí)也用來尊稱一般青年男子

28、王猷:亦作'王猶'。猶王道。 晉王子猷的省稱。

29、王門:1.指王宮之皋門﹑庫門。2.猶王庭,帝闕。3.王爺?shù)嫩〉凇?.泛指王氏之門戶派系。5.即玉門。

30、王爺:尊稱有王爵封號的人。

31、王鴡:1.亦作"王雎"。2.鳥名。一名雎鳩。

32、王馬:1.官馬,天子之馬。2.指駕王車之馬。

33、王載:謂帝王法則。

34、王鳣:鳣魚之大者。

35、王瓜:1.植物名。一名土瓜。葫蘆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葉互生,多毛茸。夏季開花,瓣緣細(xì)裂成絲狀。果橢圓,熟時(shí)呈紅色?!抖Y記.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鄭玄注:"王瓜,萆挈也。"《逸周書.時(shí)訓(xùn)》:"王瓜不生,困于百姓。"朱右曾校釋:"王瓜,一名土瓜,四月生苗,延蔓,五月開黃花,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七.王瓜》:"土瓜,其根作土氣,其實(shí)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義。瓜似雹子,熟則色赤,鴉喜食之,故俗名赤雹﹑老鴉瓜。一葉之下一須,故俚人呼為公公須。"一說即栝樓。2.黃瓜的別稱。

36、王音:王言。指天子詔令。

37、王萯:即王瓜。

38、王愾:天子的憤怒。語本《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xiàn)其功。"杜預(yù)注:"敵,猶當(dāng)也;愾,恨怒也。"

39、王者:帝王,天子。指同類中之特出而無與倫比者。錢的別稱。謂以王道治天下之君主。

40、王謝:1.六朝望族王氏﹑謝氏的并稱。《南史.侯景傳》:"景請娶于王謝帝曰:'王謝門高非偶,可于朱張以下訪之。'"后以"王謝"為高門世族的代稱。2.指晉王坦之與謝安。

41、王枚:漢王褒﹑枚皋的并稱。

42、王蔧:植物名。即地膚,也稱王帚﹑落帚。

43、王官:1.王朝的官員。2.指藩王府里的屬官。

44、王隅:陰陽家謂地氣旺盛的角落。王,通"旺"。

45、王李:明王世貞﹑李攀龍的并稱。

46、王旌:周天子車上的旌旗。

47、王綸:天子的詔令。語本《禮記.緇衣》:"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48、王珧:即江瑤柱。其肉柱制成干品,為干貝的一種。

49、王京:王都,帝都。

50、王白:1.唐詩人王質(zhì)夫﹑白居易的并稱。

51、王囚:陰陽五行家用語。猶興衰。王,旺盛;囚,禁錮,引申為衰弱。

52、王書:指晉王羲之的書法。

53、王志:天子的意向。

54、王雎:1.亦作"王雎"。2.鳥名。一名雎鳩。

55、王卒:1.稱周天子親率的部隊(duì)。2.稱春秋楚國王族組成的軍隊(duì)。

56、王菩:即王瓜。

57、王莊:明藩王分封的田地。

58、王鳧:指王喬飛鳧入朝故事。后用為出任縣令的典實(shí)。

59、王面:謂歸向君王。

60、王綱:天子的綱紀(jì)。

61、王御:帝王宮中的女官。

62、王甸:猶王畿。

63、王喬:1.傳說中的仙人。周靈王太子晉,即王子喬。2.傳說中的仙人。漢葉縣令王喬。3.傳說中的仙人。指武陽食肉芝登仙的王喬。

64、王良:1.春秋時(shí)之善馭馬者。 2.喻識才者。 3.東漢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滎陽,因病不能前進(jìn),乃往訪其友,友人不肯見,曰:“不有忠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拒之。事見《后漢書·王良傳》。后用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譏笑的典實(shí)。 4.星座名。 5.中國內(nèi)地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導(dǎo)演、編劇、制作人,畢業(yè)于新加坡南洋藝術(shù)學(xué)院。

65、王度:王者的德行器度。 先王的法度。 猶王法。

66、王宰:宰相。

67、王章:1.猶王禮。天子的禮儀。2.猶王法。朝廷的法律。3.漢代人名。剛直敢言,后因奏彈王鳳被誣陷系獄死。事見《漢書·王章傳》。后用為為官剛直的典實(shí)。

68、王旨:宋稱王子的意旨。

69、王屋:1.王者所居之屋。2.山名。在山西省陽城﹑垣曲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3.相傳黃帝曾訪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70、王芻:植物名。菉草的別稱,又名藎草。

71、王庭:1.朝廷。2.指我國西北少數(shù)民族君長設(shè)幕立朝的地方。

72、王繭:即王爾。古巧匠名。"繭"古作"蠒",與"爾"形近致訛。

73、王人:國君。指為人之君。周王室之微官。復(fù)姓。君王的臣民。

74、王闕:君王的過失。

75、王政:國君的政令。 猶王道,仁政。

76、王族:(1)指王室(皇室)出身的成員

77、王鼎:相傳禹收九牧之金,鑄為九鼎。三代時(shí)以為傳國之寶器。后以"王鼎"謂帝業(yè)。

78、王條:猶王法,刑法。

79、王命:1.帝王的命令﹑詔諭。2.指東漢班彪《王命論》。

80、王市:王都之集市;國都之集市。

81、王余:魚名。

82、王輅:帝王之乘輿。

83、王母:祖母。稱上古時(shí)代的女首領(lǐng)。鳥名。神話傳說中一個(gè)地位崇高的女神。

84、王躬:君王的身體。

85、王弓:古代六弓之一,為最強(qiáng)勁的弓。

86、王贊:指晉王羲之的《用筆賦》。通篇系對筆的贊頌,故稱。

87、王常:天子用的太常旗。

88、王牌:(1)撲克牌游戲中最強(qiáng)的牌,比喻最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89、王澤:1.君王的德澤。

90、王楊:唐初詩人王勃與楊炯的并稱。

91、王土:天子的土地。

92、王延:薯蕷別名,即山藥。

93、王賦:1.猶王軍。天子的軍隊(duì)。古以田賦出兵,故稱。2.繳納給天子的貢賦。

94、王義:指先王所立的法度。

95、王程: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96、王師:天子的軍隊(duì);國家的軍隊(duì)。

97、王佐: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yè)的人。 清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

98、王資:稱王的資本﹑條件。

99、王伯:1.大伯。2.即王霸。王道與霸道。

100、王明:謂天子之圣明。



王字中間的組詞

1、冥王星:(1)太陽系中最遠(yuǎn)的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5.6×109公里。它環(huán)繞太陽公轉(zhuǎn)的恒星周期是248.4年。1978年美國發(fā)現(xiàn)冥王星有一顆衛(wèi)星,直徑約為800公里,距離冥王星約19000多公里,從而得出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公里

2、二王帖:晉·王羲之、獻(xiàn)之父子的行草書帖。

3、三王墓:相傳楚·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劍成,楚王殺莫邪。

4、霸王鞭:爆竹的一種﹐燃之聲連串不絕者。 表演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棍﹐兩端安有銅片。俗稱連廂。 民間舞蹈。也叫花棍舞﹑打連廂。表演時(shí)一面舞動(dòng)霸王鞭﹐敲擊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灌木狀常綠植物。莖有五個(gè)棱﹐有成行的乳頭狀硬刺﹐開綠色小花。原產(chǎn)南洋群島﹐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

5、大王風(fēng):戰(zhàn)國宋玉《風(fēng)賦》:"有風(fēng)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dāng)之曰:'快哉此風(fēng)﹐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dú)大王之風(fēng)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本為諷諭﹐后轉(zhuǎn)為對帝王的諛辭。猶言帝王的雄風(fēng)。

6、滕王閣: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建于公元653-659年。因是洪州都督滕王李元嬰(唐太宗弟)所建而得名。以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寫《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1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燒毀,1985-1989年重建。占地43萬平方米,高9層,575米。飛檐翹角,氣勢雄偉。為南昌游覽勝地。

7、霸王廳:傳說項(xiàng)羽建都彭城 今徐州 時(shí)的遺跡。

8、戎王子:花草名。

9、海王星:(1)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顆,發(fā)現(xiàn)較晚,公轉(zhuǎn)周期為1648年,肉眼看不見,表面溫度近-200°C,其大氣主要由氫、甲烷組成,有兩顆衛(wèi)星

10、東王父:1.亦稱"東父"。2.傳說中的神名。3.借指長壽之神。4.道家謂清陽之氣。5.舊指麋所化的精怪。

11、楚王風(fēng):戰(zhàn)國楚宋玉《風(fēng)賦》謂,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有風(fēng)颯然而至,襄王曰:"快哉此風(fēng)!"宋玉曰,此"清涼雄風(fēng)","獨(dú)大王之風(fēng)耳"。后因用"楚王風(fēng)"指涼風(fēng);大風(fēng)。

12、韓王殿:泛指祅廟。

13、八王日: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稱為“八王日”。

14、楚王萍:即楚江萍。

15、梁王苑:即梁苑。

16、粵王臺:1.即越王臺。在廣州市北越秀山上,相傳為西漢時(shí)南越王趙佗所筑。

17、哀王孫:《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bào)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jìn)食,豈望報(bào)乎!'"按,王孫,指王公貴人的子弟。唐杜甫有《哀王孫》詩,述安史之亂中,玄宗西逃,宗室王孫﹑妃子﹑公主或被殺戮,或流離乞食為生事。

18、曾王父:即曾祖父。

19、梵王燈:指供于佛前的燈火。

20、君王臘:1.即臘日。冬至后第三個(gè)戌日。

21、越王蛇:兩頭蛇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鱗二.兩頭蛇》。

22、楚王臺:1.臺名。即陽臺。在四川省巫山縣,相傳為楚襄王夢遇神女處。2.臺名。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城內(nèi)。

23、二王后: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兩朝王族受封的后裔。

24、淮王術(shù):指漢·淮南王·劉安的方術(shù)。相傳由漢·淮南王·劉安所創(chuàng)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25、魏王堤:唐時(shí)名勝之一。洛水流入洛陽城內(nèi),過皇城端門,經(jīng)尚善﹑旌善兩坊之北,南溢為池,貞觀中賜魏王泰,故名魏王池,有堤與洛水相隔,名魏王堤。

26、春王園:見“春王圃”。

27、祖王父:1.祖父。

28、楚王山:山名。原名同孝山。在今徐州市銅山縣境。因漢楚元王劉交葬此而得名。相傳山上有霸王項(xiàng)羽的點(diǎn)將臺,俗又稱霸王山。

29、法王家:指寺廟。

30、梵王字:即梵字。

31、梵王家:1.指佛寺。

32、越王竹:竹的一種。

33、趙王璧:1.見"趙氏璧"。

34、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亦用指京都。

35、楚王宮:1.楚王之宮。在郢都。2.楚王之宮。在四川省巫山縣西陽臺古城內(nèi)。相傳襄王所游之地。

36、東王公:亦作'東皇公'。 神話中的仙人名。掌管男仙名籍。與西王母對稱。

37、梵王宮:本指大梵天王的宮殿。泛指佛寺。

38、天王星:(1)按照與太陽的距離排列是第七顆行星,已知有五顆衛(wèi)星,它的赤道直徑約為地球的4倍

39、文王課:1.舊時(shí)一種用銅錢占卜的卜筮形式。傳說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此種占卜法因六十四卦而起課﹐所以稱文王課。

40、三王城:在今湖北·京山東北。為西漢末王匡、王鳳、王常屯兵之處,故謂三王城。

41、小王子:(1)小的或不重要的王子

42、楚王祠:楚王的祠廟。

43、龍王爺:龍王的尊稱。

44、沒王法:舊謂無視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

45、文王操:1.樂府琴曲名。傳為周文王所作。

46、定王臺:臺名。相傳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fā)為想望其母唐姬而建。在今湖南省長沙縣東。

47、馬王菜:即諸葛菜。葉似蔓菁,味苦多刺。相傳為五代·后梁時(shí)楚王·馬殷所遺,故名。參閱宋·朱輔《溪蠻叢笑》。

48、梵王宅:指佛寺僧舍。

49、閻王帳:1.閻王債。

50、越王鳥:1.一種水鳥。產(chǎn)于廣東﹑廣西及越南一帶。

51、馬王爺:神名。相傳長著三只眼。

52、灶王爺:(1)灶神

53、憶王孫:1.詞牌名。唐孫棨《北里志》謂天水光遠(yuǎn)以詩題楊萊兒室,有"萋萋芳草憶王孫"句。宋秦觀《憶王孫》詞,全用其句,因以為名。又名《獨(dú)腳令》﹑《憶君王》﹑《豆葉黃》﹑《畫蛾眉》﹑《闌干萬里心》﹑《怨王孫》。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亦有雙調(diào),五十四字,仄韻,見《復(fù)雅歌詞》。參閱《詞譜》卷二。2.曲牌名。屬北曲仙呂宮。字?jǐn)?shù)與詞牌前半闋同。北曲仙呂宮又有《一半兒》,與此曲相仿,僅末句改七字為九字,"一半兒"三字重復(fù)出現(xiàn)。參見"一半兒"。

54、明王夢:指殷高宗·武丁因夢得傅說為相,使攝政事。

55、閻王債:1.高利貸。

56、怨王孫:1.詞牌名。又名"憶王孫"。雙調(diào),五十三字。參閱清萬樹《詞律》卷六注。參見"憶王孫"。

57、梁王城:戰(zhàn)國時(shí)梁惠王故城。

58、一王法:謂一代之法。

59、十王殿:指寺廟里供奉十王的殿堂。

60、魏王瓠:喻大而無用之物。語本《莊子.逍遙游》"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shí)五石。以盛水漿,其堅(jiān)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61、楚王神:指巫山神女。

62、襄王夢:傳說楚王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愿薦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陽臺。見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序﹑《神女賦》序。后遂以"襄王夢"為男女歡合之典。

63、燕王臺:1.指戰(zhàn)國時(shí)燕昭王所筑的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燕昭王筑臺以招納天下賢士,故也稱賢士臺﹑招賢臺。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后作為君主或長官禮賢之典。2.指冀北一帶。3.指幕府。

64、秦王女:1.指秦穆公女弄玉。

65、閻王爺:1.同"閻羅"。

66、越王頭:1.椰子的別名。

67、空王佛:1.佛教語。過去世千佛之一。

68、外王母:外祖母。

69、魏王池:池名。為唐時(shí)名勝之一。

70、五王帳:相傳唐玄宗友愛甚篤,嘗于殿中,置一大帳與五兄弟同寢。事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

71、外王父:外祖父。

72、賊王八:1.亦作"賊亡八"。亦作"賊忘八"。2.《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后泛作罵人的話。

73、越王臺:1.在今浙江紹興種山,相傳為春秋時(shí)越王勾踐登臨之處。2.在今廣東廣州越秀山,為漢時(shí)南越王趙佗所筑。

74、龍王兵:魚的別稱。

75、閻王殿:1.閻羅殿。后用以比喻兇惡勢力盤踞的地方。

76、海王宮:傳說海里龍神居住的宮殿。

77、陳王賦:指三國魏曹植的《洛神賦》。

78、楚王城:古城名。又名楚城。故址在今河南信陽西北。戰(zhàn)國時(shí)楚襄王曾遷都于此,故名。宋以后古城堙廢。

79、大王父:曾祖父。 稱祖父。

80、二王廟:又稱二郎廟。在四川省灌縣城西北玉壘關(guān)側(cè)岷江東岸,背山面江。廟前即都江堰。傳為紀(jì)念秦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功績而建。

81、西王母:(1)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她園子里的蟠桃,人吃了能長生不老。通稱“王母娘娘”

82、閻王賬:(1)口∶高利貸。也說閻王債

83、天王堂:相傳唐·天寶七載,安西守城將領(lǐng)奏有毗沙門天王現(xiàn)形助守,于是命令各道節(jié)鎮(zhèn),在州府城西北角各立天王像。后來軍營內(nèi)也設(shè)立天王堂。

84、十王宅:唐玄宗諸子年長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長安·安國寺東。

85、遵王履:指一種近乎孔子所穿式樣的履。

86、春王圃:古苑囿名。又名"春王園",在晉代洛陽宮中。

87、蜂王漿:蜜蜂喂養(yǎng)幼蜂王的乳狀液體。味酸甜,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jià)值。簡稱王漿。

88、霸王餐: 霸王餐在粵語就是吃了不給錢的餐錢的意思。

89、女王范: 在LOLI和御姐之后階段,能夠獨(dú)當(dāng)一面,成熟強(qiáng)勢,有一定的能力凌駕于所有人之上的女人,常有使喚人的人物屬性。這類人物的女性一般不會(huì)撒嬌耍賴,而是堅(jiān)強(qiáng)而勇敢,擁有領(lǐng)袖的風(fēng)范。

90、佤王宴: 至尊佤王宴是佤王用來招待部落首領(lǐng)、民族英雄、異族使節(jié)及尊貴佳賓的王府盛宴。

91、竈王爺: 灶神的俗稱?!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霸趺唇駜簜€(gè),他又外廚房里的灶王爺,鬧了個(gè)獨(dú)坐兒呢?”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六:“咱們今兒是灶王爺上西天,有啥說啥?!卞朱场兑购健啡骸巴?,臘月二十四了,送灶王爺上西天去的爆竹聲不斷,而現(xiàn)在,就用這緊張的勞動(dòng)來除舊迎新。”

92、吳王渡: 吳王渡位于山西臨猗縣西黃河?xùn)|岸,這里既有黃河奇景沙燕窩,又有傳說中的童子泉;既有千年古道,又有現(xiàn)代浮橋;既有古代軍事要塞,又有現(xiàn)代水利樞紐。

93、饒王佛: 佛名,指具云世饒王佛。

94、法王子: 法王子為大菩薩的尊稱,因大菩薩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夠傳承佛法。

95、五王姓: 復(fù)姓,源于媯姓,出自戰(zhàn)國時(shí)期田齊國王族之后,屬于以先祖官爵稱謂為氏。

96、西王姓: 源自于西域夷族,出自漢朝時(shí)期西域各國君主,屬于以先祖稱號為氏。

97、帝王妻: 帝王的嫡妻、帝王的妻妾。即:帝王的所有配偶。

98、威王姓: 姓氏。

99、通王城: 通王城又稱大吳哥,是吳哥王朝的首都,多次毀于戰(zhàn)火,后幾經(jīng)重修。先今一直是12世紀(jì)末、13世紀(jì)初由柬王攝耶拔摩七世所建。吳哥通王城,也稱“大吳哥,吳哥通城,吳哥城,洲城”,Thom讀“通”,是“大”的意思,按照梵文原意,Angkor是“城市”的意思,那么AngkorThom就是“大城市”的意思。

100、成王姓: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時(shí)期周成王之后,屬于以帝王謚號稱謂為氏。



王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國王:(1)一國之長。古代稱諸侯封地為國,一國之長稱王。自漢以后,則以國王為最高封爵。宋、元又作為封號,清則改稱親王?,F(xiàn)代某些君主制國家元首的一種名稱

2、輪王:佛教語。"轉(zhuǎn)輪王"的略稱。

3、海王:海上的霸王;海上的首領(lǐng)。指海上主權(quán)。憑借海的有利條件而成王業(yè)。

4、廢王:興衰。王,通"旺"。

5、帝王:(1)帝國的君主或最高統(tǒng)治者,實(shí)行終身制和世襲制

6、盛王:1.盛世有德的帝王。

7、龍王:(1)神話傳說中在水里統(tǒng)領(lǐng)水族并掌管行云降雨的神

8、穆王:1.指周穆王。

9、鐙王:佛教菩薩名。即須彌燈王。語本《維摩經(jīng).不思議品》﹕"東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xiàn)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yán)飾第一。"

10、迭王:更替成就王業(yè)。

11、大王:[dàwáng]:(名)①指壟斷某種經(jīng)濟(jì)事業(yè)的財(cái)閥:石油~|鋼鐵~|汽車~。②指長于某種事情的人:數(shù)學(xué)~|故事~。[dàiwang]:戲曲、舊小說中對國王或強(qiáng)盜首領(lǐng)的稱呼。

12、釀王:唐汝陽王李琎的自稱。

13、嗣王:繼位之王。

14、亳王:古代西戎君主的名號。

15、闖王:1.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高迎祥﹑李自成的稱號。高迎祥率饑民起義時(shí)自稱闖王。他犧牲后,所部共推李自成為闖王。又稱李闖王。參閱《明史.流賊傳.李自成》。

16、格王:至道之王;圣王。

17、伯王:霸王。霸者的尊稱。伯,通"霸"。

18、勤王:(1)盡力于王事 (2)臣下發(fā)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19、小王:年輕受封為王者。受封為王者的謙稱。復(fù)姓。漢時(shí)西域·康居國封爵名。指晉代書法家王獻(xiàn)之。指三國·魏·王弼。

20、蟻王:(1)在螞蟻或白蟻中專司產(chǎn)卵的雌蟻

21、蝦王:傳說中的蝦中之王。

22、人王:指帝王。

23、圣王:古指德才超群達(dá)于至境之帝王。 為對皇帝的諛稱。

24、寧王:1.謂開國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稌笳a》:"用寧王遺我大寶,紹天明。"孫星衍注引鄭玄曰:"受命曰寧王。"孫星衍疏:"鄭注見《書》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鄭注云'寧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誥》云'周公謂文王為寧成王亦謂武王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說,寧王指文王,"寧"當(dāng)作"文"。參閱曾運(yùn)干《尚書正讀》。2.指唐李憲。睿宗長子,封寧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為讓皇帝。3.明朱權(quán)。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寧,稱寧王。自號臞仙,又稱涵虛子﹑丹丘先生,著《通鑒博論》﹑《漢唐秘史》﹑《太和正音譜》,以及雜劇十二種。

25、陳王:指三國魏曹植。

26、猴王:猴群中的首領(lǐng)。 特指孫悟空。

27、閻王:(1)同“閻羅”

28、邠王:指周代創(chuàng)業(yè)的始祖周太王。周先人公劉建都于邠地,故稱。

29、副王:1.位次于君主的王。

30、衰王:1.見"衰旺"。

31、鄂王:中國古代王爵之一。很多人以為是岳飛獨(dú)有的封號,其實(shí)不然。

32、見王:現(xiàn)居王位者。

33、君王:(1)古稱天子或諸侯

34、盧王:初唐文學(xué)家盧照鄰與王勃的并稱。

35、癖王:1.唐詩人盧仝的自號。

36、頿王:指周靈王。相傳其生而有髭,故名。

37、二王:1.指兩個(gè)天子。2.指封王爵的二人。3.同時(shí)齊名的王姓二人。(1)晉王戎和王衍。《晉書.羊祜傳》:"戎衍并憾之每言論多毀祜。時(shí)人為之語曰:'二王當(dāng)國,羊公無德。'"(2)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xiàn)之父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雜藝》:"梁氏秘閣散逸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唐羅隱《寄酬鄴王羅令公》詩之一:"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fēng)流。"清姚鼐《王禹卿七十壽序》:"書法則如米元章﹑董元宰之嗣統(tǒng)二王。"(3)南齊王延之與王僧虔。《南齊書.王延之傳》:"延之與尚書令王僧虔中立無所去就,時(shí)人為之曰:'二王持平,不送不迎。'"

38、雁王:1.亦作"鴈王"。2.佛教語。領(lǐng)頭的大雁。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39、賊王:1.《宋書.始安王休仁傳》:"休仁及太宗﹑山陽王休佑,形體并肥壯,帝(前廢帝)乃以竹籠盛而稱之,以太宗尤肥.號為'豬王'.號休仁為'殺王',休佑為'賊王'。"后因以"賊王"貶稱昏庸﹑可惡的侯王。2.賊人的頭領(lǐng)。

40、辟王:1.邪僻的君王。

41、曹王:曹植、王粲的并稱。

42、淮王:指漢淮南王劉安。

43、孱王:1.懦弱的君王。

44、思王:三國魏曹植封陳思王,簡稱"思王"。

45、先王:(1)古代帝王。一般特指歷史上堯舜禹湯文武幾個(gè)有名的帝王 (2)已逝的前代君主

46、霸王:(1)古時(shí)指霸和王,也用來尊稱霸主,特指西楚霸王項(xiàng)羽 (2)比喻非常蠻橫的人

47、民王:1.民眾之王。2.清代親王受貶黜被銷除屬籍后的一種稱號。

48、不王:謂不來朝見天子。猶不旺,謂精神萎靡。

49、梵王: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諸天之王。

50、讓王:1.辭讓王位。《莊子》有《讓王》篇﹐陳鼓應(yīng)題解﹕"'讓王'﹐辭讓王位。篇中多借辭讓王位而寫生命的可貴﹐輕視利祿名位﹐取此意為篇名。"2.指讓去帝王之位的人。

51、灶王:1.灶神的俗稱。

52、睡王:1.契丹主述律的綽號。

53、鐘王:三國魏書法家鐘繇和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并稱。

54、東王:1.春秋時(shí)周敬王的別稱。2.指仙人東王公。3.太平天國楊秀清的封號。

55、今王:周代稱諸侯無謚號者。

56、來王:指古代諸侯定期朝覲天子。

57、豬王:對身體肥胖的權(quán)勢者的蔑稱。

58、楚王:楚國的君王。文學(xué)作品中多指在陽臺夢遇巫山神女的楚懷王或楚襄王。

59、豪王:指有權(quán)勢的王爺。

60、皇王:指古圣王。后亦泛指皇帝。

61、空王:佛教語。佛的尊稱。佛說世界一切皆空﹐故稱'空王'。

62、兩王: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xiàn)之的合稱。

63、親王:(1)皇帝或國王的親屬中封王的人 (2)皇族的男成員

64、哲王:賢明的君主。

65、季王:1.王朝末代的君主。

66、郡王:爵位名。其名始于西晉。

67、三王: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湯﹑周武王。《谷梁傳.隱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范寧注:"三王,謂夏﹑殷﹑周也。夏后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會(huì)。"(2)夏禹﹑商湯﹑周文王?!睹献樱孀酉隆?"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趙岐注:"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是也。"(3)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湯復(fù)于湯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羈于王門;越王棲于會(huì)稽,秦穆公敗于崤塞,齊桓公遇賊,晉文公出走,故三王資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3.王姓三名人之合稱。(1)漢之王奉光﹑王商﹑王鳳?!稘h書.王商史丹等傳贊》:"自宣﹑元﹑成﹑哀外戚興者,許﹑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將。"顏師古注:"三王,謂邛成侯及商﹑鳳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漢之王尊﹑王章﹑王駿?!稘h書.王吉傳》:"先是京兆有趙廣漢﹑張敞﹑王尊﹑王章,至駿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趙﹑張,后有三王。'"晉潘岳《西征賦》:"趙張三王之尹京,定國釋之之聽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書.王珣傳》:"﹝王方翼﹞子珣,字伯玉,與兄玙﹑弟瑨以文學(xué)稱,時(shí)號'三王'。"4.(4)唐之王勃﹑王緒﹑王仲舒。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清錢謙益《寄侯豫章督學(xué)江西》詩:"勵(lì)俗蒸嘗先兩廟,采風(fēng)詞翰繼三王。"清趙翼《陔馀叢考.四三王》:"唐滕王閣有三王﹑則王勃作序,王緒作賦,王仲舒作修閣記也。"

68、孝王:古代帝王祭祀時(shí)對祖先的自稱。

69、漢王:秦末項(xiàng)羽入關(guān)后給劉邦的封號。

70、陸王:古代理學(xué)家宋陸九淵﹑明王守仁的并稱。

71、魔王:(1)佛家語。天魔之王;比喻極端兇惡而殘無人性的人 (2)兇暴的惡人

72、木王:古代五行學(xué)說。謂春季草木萌發(fā)生長,以五行中的"木"為主宰。

73、賓王:亦作'賓王'。 謂輔導(dǎo)帝王。賓,通'儐'。語本《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王弼注:'居近得位,明習(xí)國儀者也,故曰利用賓于王也。' 指輔佐帝王的高官近臣。

74、覺王:佛的別稱。

75、鳥王:古印度傳說中的神鳥。即舍翅鳥神迦樓羅,為"天龍八部"中的護(hù)法神之一。

76、師王:宋韓侂胄因太師封平原郡王,當(dāng)時(shí)趨炎附勢者諛稱為"師王"。

77、應(yīng)王:漢末建安時(shí)文人應(yīng)玚﹑王粲的并稱。

78、追王:1.謂給死者追加王號。

79、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通'藩'。 古代對外族或異國首領(lǐng)的泛稱。蕃,通'番'。

80、龍王:(1)神話傳說中在水里統(tǒng)領(lǐng)水族并掌管行云降雨的神

81、入王:入朝晉見天子。

82、山王:晉山濤和王戎的并稱。南朝宋顏延之作《五君詠》,述竹林七賢,以山濤﹑王戎顯貴而不予列入。見《宋書.顏延之傳》。 舊指瑤族頭領(lǐng)。 指老虎。 指山神。 佛教語。最高的山。

83、天王:(1)天子 (2)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自封天王 (3)某些威力很大的天神

84、雄王:1.猶高昂﹐旺盛。

85、元王:大王。

86、甘王:傳說中的兇神。

87、驕王:驕傲縱恣的君王。

88、梁王:指漢·梁孝王·劉武。

89、仁王:1.佛教用語,對佛祖的尊稱。 2.出自《仁王經(jīng)》中所說的“仁王”,即對印度當(dāng)時(shí)十六國國王的尊稱。

90、藩王:藩國之王。

91、象王:象中之王。佛經(jīng)中常用以比喻佛的進(jìn)退威儀。 佛教語。喻佛或菩薩。 引申為像佛那樣救世的人。

92、興王:1.勵(lì)精圖治﹐勤于王業(yè)的君主。2.指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君主。

93、鄭王:經(jīng)學(xué)家鄭玄與王肅的并稱。

94、闇王:1.昏昧的君主。

95、蟲王:傳說中的蟻王。

96、女王:(1)女性的國王

97、五王:指唐明皇兄弟讓皇帝·憲、惠莊太子·?、惠文太子·范、惠宣太子·業(yè)、隋王·隆悌。指唐代張柬之、敬暉、崔玄暐、袁恕己、桓彥范。復(fù)姓。指堯、舜、禹、成湯、周文王。

98、齇王:北魏王氏數(shù)世齄鼻,人稱齄王。見《魏書.王慧龍傳》。

99、百王:歷代帝王。

100、公王:君主。



  • 拼音wáng,wàng
  • 注音ㄨㄤˊ,ㄨㄤˋ,
  • 筆劃4
  • 繁體
  • 五筆GGGG
  • 五行

基本釋義

王〈動(dòng)〉統(tǒng)治、領(lǐng)有一國或一地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对姟ご笱拧酚蹶P(guān)中?!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秦地可盡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纷骰实?,稱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睹献印す珜O丑上》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異勢,而皆可以王?!渡叹龝穭龠^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yuǎn)矣?!薄肚f子》另見wáng王〈名〉(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為斧鉞之形,斧鉞為禮器,象征王者之權(quán)威。本義:天子、君主)殷周時(shí)代對帝王的稱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姟ば⊙拧け蓖痢穮柾跖埃瑖酥r王。——《國語·周語上》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薄墩f文》王,天子也。——《釋名》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周衰,列國皆僭號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為皇帝。漢有天下,因秦制稱帝,封同姓為王,名始亂矣?!读鶗省饭拾偻踔ú煌?。——《荀子·王霸》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谠斗饨ㄕ摗芬酝趺壑??!啤ち谠恫渡哒哒f》又如:王公(天子與諸侯;泛指達(dá)官貴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宮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車(王之車乘)春秋時(shí),楚、吳、越等諸侯國國君也開始稱“王”,戰(zhàn)國時(shí)各諸侯國國君普遍稱“王”越王勾踐棲于會(huì)稽之上?!秶Z·越語上》請勾踐女女于王。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孟子·梁惠王上》又如:王人(國君);王女(古時(shí)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國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國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從秦代開始,天子改稱“皇帝”,“王”便成了對貴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諸侯王賜號稱王?!稘h書·李廣蘇建傳》王侯以下?!逗鬂h書·張衡傳》又如:西漢初,劉濞被封為吳王;韓信先被封為齊王,后改為楚王朝廷。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務(wù)(朝廷的公事);王機(jī)(朝廷的政事);王體(朝廷的大政方針)王朝。如:王軌(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靈(王朝的威德)首領(lǐng);同類中最突出者王久不至?!啤だ畛读銈鳌酚秩纾呵苜\先擒王;樂器之王;拜他為王中國古代對祖父母的尊稱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王父之考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稜栄拧方y(tǒng)治者,主宰者。如:王化(以仁義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職官)冠軍。如:拳王姓另見wàng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王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