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曾組詞>

曾組詞,曾字組詞,曾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曾組詞

反饋

    曾怎么組詞?一年級曾字組詞有那些?

    曾組詞語共94個,其中曾開頭的詞語61個,曾結尾的詞語20個,在中間的詞語13個。

    曾字組詞: 曾經(jīng)、 曾孫、 曾城、 曾曲、 曾華、 曾鞏、 曾暉、 皇曾祖、 外曾祖、 族曾孫、 侄曾孫、 族曾王母、 族曾祖父、 族曾祖母、 何曾、 慣曾、 可曾、 幾曾、 不曾、 遠曾、 青曾、 ... 這些曾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曾字開頭的組詞

1、曾經(jīng):(1)——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fā)生過的,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過”

2、曾孫:1.孫子的兒子。 2.對曾孫以下的統(tǒng)稱。

3、曾城:傳說中的地名。亦泛指仙鄉(xiāng)。指高大的城闕。

4、曾曲:深隱之處。

5、曾華:重疊的花朵。

6、曾鞏:(1019-1083)北宋文學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舍人。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講究章法,有《墨池記》等名篇。有《元豐類稿》。

7、曾暉:指日光。

8、曾嶺:高山。曾,通'層'。

9、曾史:曾參和史鰍的并稱。古代視為仁與義的典型人物。

10、曾逝:高飛。

11、曾喬:高聳。曾,通'層'。

12、曾飔:高風,大風。曾,通"層"。

13、曾加:層層相疊。

14、曾巢:聚集柴木以為巢。曾,通'橧'。

15、曾閔:曾參與閔損(閔子騫)的并稱。

16、曾潭:深淵。

17、曾巔:1.亦作"曾顛"。2.高山之頂。曾,通"層"。

18、曾思:反復思考。曾,通'增'。

19、曾顛:高山之頂。

20、曾玄:曾孫和玄孫。亦泛指后代。

21、曾陰:重疊的陰云。比喻其陰暗。指極陰暗之處。

22、曾青:礦產(chǎn)名。色青,可供繪畫及化金屬用。道士常用為煉丹的藥品。

23、曾繭:手掌或腳掌上磨起的多層硬皮。俗稱“老繭”。曾,通“層”。

24、曾頰:面容豐滿,頰肉若重頤。曾,通“層”。

25、曾阿:重疊的山陵。

26、曾折:屈曲貌。

27、曾顏:曾參和顏回的并稱。皆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

28、曾翁:稱他人的曾祖父。

29、曾崖:重疊的山崖。

30、曾坑:地名。在宋時福建建安北苑蘇氏園的最高處。其地產(chǎn)茶,因亦以為茶名。

31、曾經(jīng):(1)——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fā)生過的,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過”

32、曾祖:祖父的父親。

33、曾累:猶重疊累積。

34、曾門:即曾祖。

35、曾標:高標。比喻高尚的風姿。曾,通“層”。

36、曾泉:指多水之地。

37、曾穹:高空。

38、曾空:高空。

39、曾波:層疊的水波?!冻o?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

40、曾掖:猶深宮。指掖庭。

41、曾閎:高大。曾,通“層”。

42、曾飆:高風,大風。曾,通“層”。

43、曾云:層云。重疊的云層。曾,通“層”。

44、曾祝:主祭祝的重臣。

45、曾撓:曲屈貌。

46、曾父:即曾祖。

47、曾傷:深沉的悲傷。

48、曾臣:猶末臣。古代諸侯對天子自稱的謙詞。

49、曾升:曾升乃是曾頭市小郎君,白凈面盤,未有胡須,身長九尺,天資聰穎,武功蓋世,人不可當,年僅十六七歲。

50、曾今:“曾今”,是"曾經(jīng)"的筆誤。實際上是沒有“曾今”這個詞的。

51、曾國荃:人名。(西元1824~1890)?字沅甫,清湖南湘鄉(xiāng)人,曾國藩弟。輔佐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zhàn),屢著功績,穆宗同治三年六月(西元1864)?率軍入南京,滅太平天國,封一等威毅伯,官至兩江總督。卒謚忠襄。

52、曾大父:即曾祖父。

53、曾王父:即曾祖父。

54、曾祖父:祖父的父親。

55、曾祖母:即父親的奶奶;祖父(爺爺)的母親;通俗稱呼:祖奶奶。

56、曾祖妣:即曾祖母。

57、曾用名: 泛指曾經(jīng)使用過的人名、地名和科技名詞。

58、曾孫女:侄外孫女zhíwàisūnnü姐妹的孫女。

59、曾國藩: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

60、曾紀澤:曾紀澤(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字劼剛,號夢瞻,清代著名外交家,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二位駐外公使,與郭嵩燾并稱“郭曾”。

61、曾孝谷:曾孝谷(1873~1937)中國近代話劇活動家,名延年,一字少谷,號存吳。



曾字中間的組詞

1、皇曾祖:對已故曾祖父的敬稱。

2、外曾祖:母親的祖父。宋蘇軾有《跋外曾祖程公逸事》文。

3、族曾孫: 1.族曾孫本義,指的是自己的親兄弟的曾孫,是兒子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孫子,即兒子的堂侄孫,是孫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侄孫的兒子,即孫子的從侄,是曾孫的族兄弟。

4、侄曾孫: 自己的親兄弟的曾孫,是兒子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孫子,即兒子的堂侄孫,是孫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侄孫的兒子,即孫子的從侄,是曾孫的族兄弟。

5、族曾王母:族曾祖母、父親的從祖祖母。

6、族曾祖父:父親的從祖祖父。

7、族曾祖母:族曾祖母、父親的從祖祖母。

8、族曾王父:亦稱'族曾祖父'。 父親的從祖祖父。

9、未曾相識: 從沒見過的意思。

10、未曾謀面: 沒有見過面。

11、從曾祖父: 1.從曾祖父本義,指的是曾祖父的親兄弟,是祖父的伯叔父,是父親的伯叔祖父(即從祖祖父)。

12、外曾祖父: 母親的祖父,也即外祖父的父親。

13、不曾弄險:不做危險的事。



曾字結尾的組詞

1、何曾:(1)反問表示未曾

2、慣曾:猶經(jīng)常。

3、可曾:1.可愛。 2.曾否;是否。

4、幾曾:(1)何曾;何嘗

5、不曾:(1)沒有,從來就沒有

6、遠曾:猶遠祖。

7、青曾:青石。

8、高曾:高祖和曾祖。 泛指遠祖。

9、也曾:曾經(jīng)。

10、無曾:猶不曾,沒有。

11、歐曾:宋散文大家歐陽修與曾鞏的并稱。

12、未曾:(1)不曾

13、似曾:(1)好像曾經(jīng)

14、多曾:多次。

15、孫曾:孫子和曾孫,泛指后代。

16、孔曾:1.孔子與其弟子曾參的并稱。

17、阿曾:方言??稍o曾否。

18、顏曾:孔子弟子顏回和曾參的并稱。

19、世不曾:從不曾。

20、馬師曾:馬師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魯,號景參,廣東廣州府順德縣桂洲馬地橋人(今屬廣東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地區(qū)),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



  • 拼音zēng,céng
  • 注音ㄗㄥ,ㄘㄥˊ,
  • 筆劃12
  • 繁體
  • 五筆ULJF
  • 五行

基本釋義

曾〈副〉(形聲。從八,從曰。本義未明。副詞。用來加強語氣)過去發(fā)生過——表示有過某些行為或情況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啤ぐ拙右住稇浗稀沸标柌輼洌瑢こO锬?,人道寄奴曾住?!巍ば翖壖病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酚秩纾涸?不曾);幾年前我曾見過他一面;我曾去過杜坪鄉(xiāng)已經(jīng)——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進行。如:似曾相識〈形〉通“層”。重疊有虞之王,燒曾藪,斬群害,以為民利。——《管子·輕重戊》大廈曾架,擬于昆侖?!痘茨献印け窘?jīng)》蕩胸生曾云。——杜甫《望岳》另見zēng曾〈形〉重。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關系自此而曾焉。——清·洪亮吉《治平篇》曾元時不分。計高曾之時。視高曾之時。高曾時為一戶者。又如:曾翁(稱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孫和玄孫)謙詞。猶“末”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蹲髠鳌酚秩纾涸?末臣)高舉的樣子曾逝萬仞之上?!獎病痘茨献印び[冥》〈動〉“增”的本字。增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曾欷歔余郁邑兮?!冻o·離騷》又如:曾思(反復思考);曾折(曾撓。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強);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飛遠去)〈副〉乃,竟曾不若孀妻弱子?!读凶印珕枴吩荒芗沧摺!稇?zhàn)國策·趙策》曾不慘然?!濉S宗羲《原君》長曾不盈寸?!鳌の簩W《核舟記》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湯問》表示相承,相當于“則”、“是”、“就”我曾無閭里之聞,窮巷之知者何?——《淮南子》表示疑問,相當于“何”、“怎”。如:曾奈(怎奈)〈名〉姓另見céng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曾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