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組詞
反饋族怎么組詞?一年級族字組詞有那些?
族組詞語共229個,其中族開頭的詞語85個,族結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44個。
族字組詞: 族婣、 族系、 族閥、 族叔、 族兄、 族戚、 族子、 水族館、 土族語、 氏族志、 民族鄉(xiāng)、 民族學、 貴族政治、 民族自決、 九族、 大族、 丑族、 胄族、 冠族、 語族、 巷族、 ... 這些族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族字開頭的組詞
1、族婣:1.亦作"族婣"。2.家族和姻親。
2、族系:1.家族的世系。
3、族閥:1.猶家世。
4、族叔:族父中年少于父者。亦稱同族中與父同輩而年少于父者。
5、族兄:同高祖兄弟的兄輩。亦泛指同族同輩中年較長者。
6、族戚:家族和親戚。
7、族子:同族兄弟之子
8、族滅:謂一人犯罪﹐整個家族﹑親屬被誅滅。
9、族云:1.凝聚的云氣。
10、族徽:表示某個宗族或家族的標志。
11、族絫:1.六畜疫病。
12、族帳:1.指我國古代北方和西北少數(shù)民族聚族而居的帳幕。2.指我國古代北方和西北設帳聚族而居的部族。
13、族姻:1.亦作"族婣"。2.家族和姻親。
14、族譜:(1)宗族或家族的譜系
15、族人:(1)同宗的人;同一家族的人
16、族談:聚語。
17、族孫:1.同族兄弟的孫子。
18、族蠡:1.見"族絫"。
19、族聚:同族的人聚在一起。
20、族嗣:后嗣。宗族中的繼承者。
21、族女:1.同族兄弟之女。
22、族長:(1)一個宗族中行輩、地位最尊的人
23、族生:叢生。
24、族氏:1.宗族姓氏。
25、族分:本族繁衍下來的人。
26、族侄:同高祖從兄弟之子。唐高適有《宋中送族侄式顏》詩。唐韓愈有《贈徐州族侄》詩。
27、族紳:族里的紳士。
28、族正:清時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選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決本族事務﹐名為"族正"。
29、族癳:1.亦作"瘯癳"。2.皮膚病。
30、族親:(1)同族的親屬
31、族庖:眾庖。指一般的廚師。
32、族誅:族滅。
33、族鹽:古代樂曲的一種。
34、族姬:宋政和間對縣主的改稱。
35、族食:謂與族人宴飲。
36、族夏:1.周代樂章名。為鐘鼓樂九夏之一。
37、族類:(1)指同族或同類
38、族嬴:1.宋徽宗時對縣主的改稱。
39、族鬼:古時博戲的一種。
40、族厲:稱古大夫死而無后者。
41、族權:(1)宗法制度下,族長對家族的支配權力,或家長對家庭成員的支配權力
42、族姓:1.指同姓的親族。2.指家族姓氏。3.指世族大姓。
43、族世:猶世代。
44、族地:1.一姓一族的土地。
45、族約:1.舊稱封建社會宗族或家族的規(guī)約。2.族正之副。
46、族師:周代官名。地官之屬。百家之長?!吨芏Y.地官》有"族師"﹐"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鄭玄注引鄭司農曰:"百家為族。"
47、族黨:聚居的同族親屬。
48、族父:同族兄弟之父。亦泛指同族伯叔父。
49、族尊:(1)宗族中地位或輩分高的人
50、族貫:1.家族籍貫。
51、族落:聚族而居的村落。
52、族法:宗族或家族的法規(guī)。
53、族產:(1)舊指家族公有的財產,如土地、宗祠等
54、族居:1.群居;聚居。2.叢生。3.猶言姓氏籍貫。
55、族從:同族及從兄弟。
56、族母:族兄弟之母。亦泛指同族伯叔之妻。參見"族父母"。
57、族罪:謂罪及父﹑母﹑妻三族。
58、族胤:1.即族裔。
59、族舉:并舉。
60、族殺:即族滅。
61、族祖:即族祖父。
62、族死:族滅。
63、族弟:同高祖兄弟的弟輩。亦泛指同族同輩中年較少者
64、族味:1.鵪鶉的別名。
65、族規(guī):(1)宗法制度下家族的法規(guī),用來約束本家族成員
66、族爺:一族中的長輩。
67、族田:(1)舊時指某一個宗族所共有的田地
68、族屬:同族的親屬。
69、族裔:1.宗族的后代。
70、族位:在宗族中的地位。
71、族望:1.有聲望的名門大族。2.在宗族中的聲望。
72、族夷:族滅。
73、族葬:同一高祖的子孫葬在一塊墓地。
74、族群:指人類歷史以來區(qū)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族群含義在20世紀后有轉變,從原來以少數(shù)民族或少數(shù)族裔的意思,到后來以文化特征區(qū)分,而最新的看法則認為民族是社會過程后的產生的結果。因此,民族可能因歷史及時空環(huán)境,基于歷史、文化、語言、地域、宗教、血緣祖先認同、行為、生物/外貌特征而形成“一群”與其它有所區(qū)別的群體。這些區(qū)別我者和他者的民族性特質可能包括“客觀”及“主觀”。
75、族昆弟:1.亦作"族晜弟"。2.同高祖的兄弟。亦泛稱同族同輩之人。
76、族晜弟:1.見"族昆弟"。
77、族人炊:神名。
78、族祖父:族父的父親。即自己祖父的堂兄弟。
79、族父母:族父和族母。
80、族祖母:1.族父的母親。即自己祖父堂兄弟之妻。
81、族家子:即族子。
82、族兄弟:即族昆弟。
83、族外婚: 外婚制。
84、族內婚: 內婚制。
85、族曾孫: 1.族曾孫本義,指的是自己的親兄弟的曾孫,是兒子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孫子,即兒子的堂侄孫,是孫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侄孫的兒子,即孫子的從侄,是曾孫的族兄弟。
族字中間的組詞
1、水族館:(1)飼養(yǎng)和展出水生動、植物的場所
2、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十三世紀記錄蒙古語的文獻中出現(xiàn)的首輔音h(現(xiàn)代蒙古語已經(jīng)失落),在土族語中主要是f﹝f﹞或h﹝x﹞。由于詞的第一音節(jié)元音失落而形成了詞首復輔音。漢語借詞和藏語借詞較多。
3、氏族志:記載宗族譜系的著作。
4、民族鄉(xiāng):民族鄉(xiāng),行政區(qū)劃級別與街道、鎮(zhèn)、鄉(xiāng)、蘇木、民族蘇木、縣轄區(qū)相同,是中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設立的鄉(xiāng)級行政區(qū),由縣級行政區(qū)管轄。
5、民族學:“民族學”1一詞,起源于古希臘文,由’γos〔ethnos〕和λγos〔logos〕兩字組成,是指研究民族共同體的學問。英文的Ethnology、法文的Ethnologie、德文的Vlkerkunde都是民族學的意思。
6、貴族政治:貴族政治,是指奴隸制國家和封建制國家由世襲貴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權的一種統(tǒng)治形式。
7、民族自決:民族自決(有時被誤寫成民族自覺,兩者皆可同義通用)倡言全世界各大小民族,皆可自行決定自己歸屬的政府體制、執(zhí)政政黨組織、政治環(huán)境與命運等。而這些決定不得為他國或其他政權決定。一般來說,此主義來自1918年1月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
8、民族獨立:民族獨立,在一定階級的領導下,受壓迫和剝削的民族通過革命運動的形式,徹底推翻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統(tǒng)治秩序,獲得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上的獨立主權;或人民群眾反抗侵略和剝削,通過武裝起義奪取政權,取得民族的獨立。
9、民族同化:一個民族或其一部分喪失本民族的特征而變成另一個民族的現(xiàn)象。
10、民族自治: 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民族問題的理論,結合我國具體情況而制定的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根據(jù)這個政策,各少數(shù)民族以自己的聚居區(qū)域的大小不同而建立自治區(qū)、自治州和自治縣等自治機關,在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下,除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職權外,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
11、民族語言: 民族語言,漢語詞匯,是指一個民族的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聯(lián)系時所使用的語言,它是民族穩(wěn)定的基本特征之一
12、種族革命:1.即民族革命。
13、種族歧視:封建統(tǒng)治階級或資產階級敵視﹑迫害和不平等對待其他種族和民族的行為。
14、侗族大歌:侗族民歌的一種。侗語稱“嘠老”或“嘠瑪”,多在節(jié)日或招待賓客時演唱。
15、錯立族談:1.離開本位﹐聚集在一起議論。立﹐通"位"。
16、民族主義:資產階級對于民族的看法及其處理民族問題的原則。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民族運動中,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運動中,民族主義有一定的進步性。但資產階級把本民族的利益實際上就是本民族中資產階級的利益放在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歧視、壓迫其他民族,制造民族糾紛,并企圖以民族斗爭掩蓋階級斗爭,這是民族主義反動的一面。三民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參見“三民主義”。
17、民族英雄:捍衛(wèi)本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利益,對外來侵略者進行英勇頑強的斗爭,作出貢獻,令人欽敬的人。
18、公族大夫:掌管公族及卿大夫子弟的官職。
19、民族形式:適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會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賞習慣,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氣質特點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20、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
21、家族制度:生產資料為家庭所有,法律、禮教以保護家庭為基礎,一切由家長支配的制度。
22、收族傳重: 重大權利的把持與使用。
23、民族意識: 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之一。亦稱“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xiàn)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tài)。
24、藏族醫(yī)學: 以藏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在漫長的醫(yī)療實踐中創(chuàng)造發(fā)展起來的傳統(tǒng)醫(yī)學。
25、民族氣節(jié):一種高尚品德。
26、民族曲式:古曲及民族樂器的結構形式
27、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兩個對等的民族經(jīng)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民族之間的共性逐漸增多。
28、土族民歌: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余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
29、民族團結:各民族之間和各民族內部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結成的友好互助的關系。
30、羌族舞蹈: 羌族普遍信仰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們在祭祀時以舞蹈娛神。
31、民族體育: 各民族帶有顯著民俗特點的體育活動。如蒙古族的賽馬、朝鮮族的蕩秋千等。
32、種族主義:大民族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系上的表現(xiàn)。產生于奴隸社會,以后逐步發(fā)展。以本民族人口多,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而自居,否定其他民族有平等權利。對內壓迫、歧視較小民族,謀取和維護民族特權;對外主張民族擴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各個民族對其他較小的民族都可能表現(xiàn)出大民族主義傾向。
33、皇族內閣:1911年5月,清政府撤銷軍機處,改設內閣,任慶親王奕為內閣總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為協(xié)理大臣,善耆、載澤等為各部大臣。閣員十三人,滿族占九人,其中皇族又占七人,軍政大權均被皇室和貴族掌握,故稱“皇族內閣”或“親貴內閣”。
34、民族資本: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自由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
35、回族齋月:該月名字意為“禁月”,是穆斯林封齋的一個月,是真主安拉Allah將古蘭經(jīng)Quran下降給穆罕默德圣人的月份。
36、豪族地主: 漢初,高祖“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徙者十余萬口”。
37、傣族故宮: 說我們的官,享有“傣家故宮”和“中國最大的傣族王宮”的美譽,是研究云南少數(shù)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藝術等的重要實物資料,是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是千百年來土司制度的“活化石”。
38、蒲氏族譜: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39、壯族土戲: 土戲
40、貴族茶道:中國茶道流派之一
41、漢族秧歌:秧歌簡介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以熱鬧非凡。
42、畬族音樂:畬族居住在中國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5省的部分山區(qū),人口368832人。
43、閔氏族譜: 閔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2位。閔源出有一:出自姬姓,以謚號為氏。上古周朝時,魯國君魯莊公死后,他的兒子名叫啟,后繼位為君,是為泯公。
44、壯族播棋: 玩石子窩,是流傳于壯族的播棋類。
族字結尾的組詞
1、九族:(1)血緣相近的親族,宗族
2、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豪門家族。
3、丑族:1.猶丑類。指壞人﹑惡人。
4、胄族:著名的世族。
5、冠族:顯貴的豪門世族。
6、語族:(1)指包含所有可證明從一個單一祖先語言傳下的有聯(lián)系的語言,而這個祖先語言本身不和別的任何語言有聯(lián)系
7、巷族:謂鄰里鄉(xiāng)黨。
8、親族:(1)同一家族的成員
9、三族:有幾種說法。謂父﹑子﹑孫。 謂父族﹑母族﹑妻族。 謂父母﹑兄弟﹑妻子。 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指上古帝鴻﹑少暤﹑顓頊之不才子,即渾沌﹑窮奇﹑梼杌。
10、彝族:(1)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地
11、侗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人口251萬(1990年)。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等省區(qū)交界地區(qū)。有本民族語言,多通漢語文。1949年后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各級自治地方。
12、家族:(1)具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
13、民族:(1)指歷史上形成的、處于不同社會發(fā)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14、壯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古稱“西甌”、“駱越”、“烏滸”、“俚”、“僚”,宋始稱“撞”。后稱為“僮族”,1956年改“僮”為“壯”。主要分布在廣西,少數(shù)居住在云南、廣東。人口近一千四百萬。
15、湛族:滅族。
16、貴族:(1)權貴的家族。多指帝王的內外親族,或中央或地方的大豪族。也叫“華族” (2)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以及現(xiàn)代君主國家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有特殊權位或世襲權位
17、睦族:和睦親族。語出《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18、畬族:(1)居住在中國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間的內地邊界山區(qū)的民族
19、傣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省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紅河與高黎貢山、怒山、云嶺等山川交錯的河谷地區(qū)。
20、種族:(1)人種
21、門族:1.宗族;家族。2.猶門第。
22、佤族:(1)緬甸東北部佤族各邦和中國云南省鄰近地區(qū)的部族,他們保留了古老的文化特點——亦稱“佧佤族”
23、戚族:(1)親族;外戚
24、滅族:(1)一人犯罪,誅滅全族
25、畬族:1.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自稱"山客",古稱"輋人"或"畬民"。
26、邑族:1.封地和宗族。
27、非族:1.非同族之人。
28、賤族:卑賤的門族或種族。
29、鉅族:豪門大族。
30、百族:百姓。 古代府史以下的吏役。
31、漢族:(1)中國人數(shù)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
32、匯族:族類。
33、苗族:1.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相傳為三苗的后裔。 2.后裔;子孫
34、洪族:大族,名門望族。
35、望族:(1)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
36、零族:(1)過去認為化合價為零的一族元素,包括氦、氖、氬、氪、氙、氡等
37、逆族:逆黨。
38、豪族:(1)舊時指勢力強大的家族
39、婚族:有婚姻關系的家族。
40、邦族:1.邦國宗族。2.籍貫姓氏。
41、鄙族:鄙賤的門族。多用為自謙之辭。
42、獷族:野蠻的民族。
43、齒族:語本《禮記.祭義》:"壹命齒于鄉(xiāng)里,再命齒于族,三命不齒;族有七十者,弗敢先。"因用"齒族"表示族人相聚,以年齡大小為序。
44、悴族:衰微的家族。
45、顇族:1.貧賤之族。
46、皇族:(1)帝王的家族
47、近族:血統(tǒng)關系較近的宗族。
48、舊族:指舊時曾有一定社會政治地位的家族。
49、靈族:眾仙靈。
50、覆族:1.滅族。
51、救族:保全眷屬。謂避免災禍。
52、滿族:(1)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北京和內蒙古
53、貫族:冠族;望族。貫,用同"冠"。
54、海族:海生生物的總稱。
55、內族:指皇家宗室。
56、寒族:1.寒微的家族。2.謙稱自己的家族。
57、萬族:1.猶萬類。
58、八族:指三國·吳八大家族。
59、殼族:1.指貝類﹑介類等有殼動物。
60、名族:1.著名的家族。 2.名字姓氏。
61、鄉(xiāng)族:家鄉(xiāng)氏族。
62、血族:(1)構成同一血緣的一個整體的家族或種族
63、黨族:1.黨與和親族。2.古代居民的基層組織。
64、糾族:1.亦作"糺族"。2.糾集全族。
65、亂族:1.指家族內部的淫亂。2.搞亂親族關系。
66、圮族:1.毀害族類。2.指衰敗的舊家族。
67、破族:猶滅族。
68、認族:1.謂同姓不宗而認成同族。
69、同族:(1)同一血緣親族內。亦指同族的人 (2)同一種類 (3)周期表上同一族中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如鹵族元素)
70、沈族:滅族。封建時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全族受誅。語本《書?泰誓上》:“罪人以族?!?/p>
71、鬼族:舊時泛指邊遠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
72、六族:1.指西周初﹐周王分給魯國的殷民六族。2.指春秋時晉國之六卿。3.指六親。
73、羌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自稱“爾瑪”。十九萬八千余人。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和松潘縣南部。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文字。主要從事農業(yè),兼事畜牧。解放前處于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解放后經(jīng)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經(jīng)濟文教衛(wèi)生事業(yè)有很大發(fā)展。
74、藏族:(名)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肅、云南等地。
75、王族:(1)指王室(皇室)出身的成員
76、合族:1.聚集全族的人。2.全族,全族的人。3.猶聯(lián)宗。謂同姓而非一族的人聯(lián)合為一族。
77、國族:1.帝王的宗族和賓客。2.國家民族。
78、梟族:梟鳥的族類。喻邪惡之輩。
79、盛族:豪門大族。
80、節(jié)族:猶節(jié)奏。
81、壯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古稱“西甌”、“駱越”、“烏滸”、“俚”、“僚”,宋始稱“撞”。后稱為“僮族”,1956年改“僮”為“壯”。主要分布在廣西,少數(shù)居住在云南、廣東。人口近一千四百萬。
82、赤族:誅滅全族。
83、貧族:貧苦的族人。
84、兇族:原指與堯舜部族敵對的四個部落。后亦泛稱敵對的民族或惡人。
85、賜族:猶賜氏。
86、毛族:1.指獸類。
87、別族:1.從原來的氏族﹑家族中分離出去。2.某一氏族的分支。3.區(qū)別氏族。
88、單族:寒微的家族。
89、昌族:家族昌盛。
90、分族:小宗之族。
91、公族:諸侯或君王的同族。指公族大夫。
92、氮族:(1)構成周期表第V族主族的有關元素氮、磷、砷、銻、鉍
93、富族:擁有大量資財?shù)募易?富家。
94、胤族:猶嗣族。
95、回族:(1)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河南、河北、青海、山東、云南、安徽、新疆和遼寧
96、氏族:(1)原始社會由血統(tǒng)關系聯(lián)系起來的人的集體。氏族內部禁婚,生產資料公有,集體生產和集體消費
97、清族:清廉的家世。
98、姓族:1.大族,望族。2.姓氏家族。
99、右族:豪門大族。
100、宦族:謂官宦之家。常指世代為官入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