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川組詞>

川組詞,川字組詞,川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川組詞

反饋

    川怎么組詞?一年級川字組詞有那些?

    川組詞語共225個,其中川開頭的詞語76個,川結尾的詞語97個,在中間的詞語52個。

    川字組詞: 川軍、 川芎、 川華、 川岡、 川劇、 川域、 川資、 瘴川花、 臨川派、 媚川都、 冰川湖、 秦川女、 冰川期、 銅川市、 閩川、 山川、 河川、 潁川、 四川、 百川、 八川、 ... 這些川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川字開頭的組詞

1、川軍:(1)即大黃,是猛烈的瀉藥。舊稱“將軍”,四川省出產(chǎn)的最好,所以叫川軍

2、川芎: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復葉,花白色,果實橢圓形。生長在四川、云南等地。根狀莖入藥。也叫芎?。

3、川華:浪花。

4、川岡:河畔的山岡。

5、川?。?1)中國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四川全省及貴州、云南部分地區(qū)

6、川域:河水流經(jīng)的地域。

7、川資:(1)盤纏,旅費

8、川陸:水陸。亦指水陸路途。

9、川瀆:泛指河流。

10、川騖:江河奔馳。形容迅疾。

11、川巖:山川,山水。

12、川奠:水產(chǎn)品用于祭享者。

13、川梁:橋梁。

14、川沚:水中的小洲。

15、川程:旅途。

16、川岳:山川。

17、川堂:即穿堂。兩個院子間供穿行的房間,也可于此設座會客。

18、川岫:山川。

19、川砥:河邊平地。

20、川祇:河神。

21、川氣:河面的水氣﹑霧氣。

22、川禽:指水生動物。

23、川蜀:指四川省。古為蜀國之地,故稱。

24、川湄:河邊。

25、川府:指萬物蘊積之所。

26、川渚:水中小洲。

27、川坻:河岸。

28、川阜:猶山川。

29、川川:鈍重遲緩貌。

30、川衡:《周禮》官名,為地官之屬,掌川澤之禁令。

31、川靈:指河神。

32、川甽:河流。

33、川黨:宋哲宗時舊黨三派之一。以蘇軾為領袖。亦稱蜀黨。

34、川鱗:指河魚。

35、川守:川吏。

36、川涂:亦作'川涂'。亦作'川涂'。 道路,路途。 指水路。

37、川墨:古指四川出產(chǎn)的墨。宋代曾享譽東南。

38、川壑:河谷。

39、川澤:河川和湖沼。泛指江河湖泊。

40、川鹽:四川產(chǎn)的井鹽。

41、川歸:謂如百川歸海般地匯集一處。

42、川谷:1.河流。2.河谷。

43、川色:川光。

44、川師:《周禮》官名,為夏官之屬。

45、川貝:(1)中藥川貝母的簡稱

46、川地:平曠的地帶。川地是黃土高原上主要地形類型之一,它是指下切在黃土區(qū)中的河谷。

47、川塞:河防要塞。

48、川費:旅費。旅居或旅行所需的費用。

49、川途:亦作'川涂'。亦作'川涂'。 道路,路途。 指水路。

50、川吏:掌管水路的官吏。

51、川館:謂闖蒙館,打秋風。川館者多為浪游四方的落魄士子。

52、川菜:(1)以麻辣為主的四川特色菜肴,為中國名菜派之一

53、川岑:猶言山澤﹑草野。

54、川境:指地域。

55、川原:1.江河之源。2.指江河。3.河流與原野。4.指原野。

56、川?。?1)中國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四川全省及貴州、云南部分地區(qū)

57、川河:河流。

58、川口:河口。

59、川室:古代宮中養(yǎng)蠶之處。為敦勸桑事,后妃定期在此舉行親蠶儀式。語本《禮記.祭義》:"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陳澔集說:"公桑,公家之桑也。蠶室,養(yǎng)蠶之室也。近川,便于浴種也。"

60、川路:水路。

61、川紅:海棠的別名。

62、川人:舟民,水居之民。

63、川流:河水流動。喻層見疊出,盛行不衰。河流。

64、川水:江河之水。

65、川逝:河水流逝。喻時光消逝。語本《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66、川藪:川澤。

67、川光:1.波光水色。

68、川界:水際;水域。

69、川游:泅水渡河;游泳。

70、川后:傳說中的河神。

71、川防:河堤。

72、川土:1.猶言水土。2.舊指四川省所產(chǎn)的鴉片煙土。

73、川貨:1.指四川土產(chǎn)。

74、川芎茶: 四川的特產(chǎn),川芎性溫味辛。

75、川粉散: 組成:川山甲、鉛粉、輕粉各等分。

76、川槿皮: 呈不規(guī)則的粗絲。



川字中間的組詞

1、瘴川花:花名。

2、臨川派:明代傳奇文學的一種流派。萬歷年間﹐臨川湯顯祖創(chuàng)作《牡丹亭》等傳奇﹐著重刻劃人物﹐講究詞藻﹐影響頗大。

3、媚川都:五代南漢劉鋹據(jù)嶺南,于海門鎮(zhèn)置兵八千人,專以采珠為事,號為"媚川都"。至宋開寶五年詔罷置。

4、冰川湖: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其中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湖泊稱為冰蝕湖;冰川堆積作用形成的湖泊稱為冰磧湖。中國冰川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5、秦川女:1.指晉竇滔妻蘇氏。蘇氏﹐名蕙﹐字若蘭﹐始平人﹐地屬秦川﹐故稱。苻堅時滔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zhuǎn)循環(huán)以讀之﹐詞甚凄惋。見《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后以泛指感念夫君的女子。

6、冰川期:亦稱'冰河時代'。亦稱'冰河期'。 地質(zhì)上的一個時期,在新生代的第四紀,當時氣候非常寒冷,歐洲和美洲北部都被冰川所覆蓋。

7、銅川市:在陜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咸銅鐵路通此。1958年設市。人口428萬(1995年)。盛產(chǎn)煤炭。有煤炭、陶瓷、水泥、機械、化學等工業(yè)。為陜西省重要工業(yè)城市。

8、輞川圖:1.唐詩人王維繪的名畫。繪輞川別業(yè)二十勝景于其上,故名。2.借指風景幽勝之處。

9、晴川閣:古閣名。在今湖北省武漢市龜山東麓,隔江與黃鶴樓相對。明建。唐崔顥《黃鶴樓》詩有'晴川歷歷漢陽樹'句﹐閣名本此。

10、潁川集:東漢時陳寔﹑荀淑兩家享名當時,均為潁川人,兩家父子同游或聚會,稱為"潁川集"。后代詩文中常用作典故,詠賢士相聚或出游。因事涉星象,故亦借以詠星。

11、玉川子:唐詩人盧仝的號。

12、冰川學: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冰體的科學。研究對象包括山岳冰川、大陸冰川、海冰、河冰、湖冰、地下冰、季節(jié)性結冰以及積雪和運動中的雪等。可分為冰川物理學和冰川水文學等。

13、海川螺:酒器名。

14、樊川翁: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自稱。

15、伊川翁:宋理學家邵雍的自號。雍字堯夫,后徙居河南洛陽,臨伊川,故稱。

16、玉川奴:唐詩人盧仝,自號玉川子,家甚貧,僅破屋數(shù)間。有奴一,長須,不裹頭;婢一,赤腳,老無齒。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盧仝》。后因以“玉川奴”泛指仆役。

17、巨川材:謂濟世大才。

18、四川?。核拇?,簡稱川或蜀,是中國 個省之一,省會成都。位于中國西南地區(qū)內(nèi)陸,地處長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為中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古蜀文明發(fā)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xiàn)地。

19、深川市: “深的河川”。

20、銀川市: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府。在區(qū)境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包蘭鐵路經(jīng)此。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45年設市。人口54.4萬(1995年)。市郊溝渠縱橫,農(nóng)業(yè)發(fā)達,向有“塞上江南”之稱。特產(chǎn)栽絨毯、枸杞酒、賀蘭石雕。有賀蘭山、西夏王陵、玉皇閣、拜寺口雙塔、海寶塔、西塔等名勝古跡。

21、東川市:在云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支流小江流貫。1958年設市。人口28.7萬(1995年)。盛產(chǎn)銅礦,所產(chǎn)之銅,稱為“云銅”。為云南省新興的工礦城市,中國重要的銅礦基地之一。

22、荊川紙: 一種竹子制成的紙,薄而略透明,類似桃花紙。

23、陵川話: 陵川話即通行于山西晉城陵川縣一帶的方言,屬于晉語口語邯新片獲濟小片。

24、三川門: 寺廟主體的第一棟建筑物。

25、洛川會議: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國共產(chǎn)黨在陜北洛川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了堅持全面抗戰(zhàn)路線,反對國民黨的片面抗戰(zhàn)路線。指明了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具體道路。會議針對黨內(nèi)已經(jīng)發(fā)生和可能發(fā)生的投降主義傾向,強調(diào)指出黨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領導權問題。會議確定在敵后放手發(fā)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爭,建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為了團結各階層一致抗日,會議確定在農(nóng)村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戰(zhàn)時期解決農(nóng)民土地問題的基本政策。

26、臨川四夢: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所著《紫釵記》、《還魂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的合稱。

27、冰川地貌:冰川對地表物質(zhì)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貌。

28、德川家康:(1542-1616)日本江戶幕府的創(chuàng)立者。原為織田信長部將。后又隨豐臣秀吉征戰(zhàn),成為關東八州的大領主。1598年豐臣秀吉死后,部下分為兩派。1600年9月,在美濃的關原(在今岐阜縣不破郡)擊敗對立的豐臣氏軍隊。1603年任“征夷大將軍”,建立江戶幕府。后擊滅豐臣氏殘余勢力,建立幕藩體制。

29、利川小曲:1.曲藝曲種。曾流行于湖北利川的茶興﹑南坪一帶?,F(xiàn)知曲牌有《龍?zhí)ь^》﹑《龍擺尾》﹑《銀紐絲》等近三十個,聯(lián)曲體。有坐唱和走唱兩種形式。傳統(tǒng)曲目有《十二月》﹑《罵保長》等。此曲種于解放前即已湮沒,解放后被重新發(fā)掘。

30、冰川運動:指冰川的移動。運動速度極為緩慢,一般為每年前進幾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國西藏東南冰川運動速度較快,每年可達300米左右。大陸冰川邊緣伸出的巨大冰舌,斷裂后進入海洋成為飄移的冰山。

31、德川幕府:即“江戶幕府”(540頁)。

32、潁川四長:指東漢荀淑﹑韓韶﹑陳寔﹑鍾皓四縣令。淑等皆潁川人,并以清高有德行聞名于世。

33、冰川作用:冰川對地表形態(tài)的破壞和建設作用。包括冰川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冰川侵蝕形成冰蝕地貌,侵蝕下來的物質(zhì)經(jīng)冰川搬運,最后因冰川融化而沉積下來,形成冰磧地貌。

34、練川三老:明代繼歸有光之后以文著稱的三位老人。

35、共川鼻飲:古駱越族的習俗﹐父子同川而浴﹐以鼻飲水。

36、四川盆地:(1)中國四川省東部的紫砂巖盆地,又稱“紅色盆地”。四周山地環(huán)繞,面積18萬平方公里,盆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盆地西部有成都平原,地勢低平,土地肥沃,西北部灌縣有都江堰水利工程,農(nóng)業(yè)發(fā)達,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產(chǎn)糧區(qū)

37、伊川先生:宋理學家邵雍的別號。宋理學家程頤的別號。

38、石川達三:日本小說家。

39、山川秀麗:指達官貴人的奢華榮耀。亦作:[[錦繡被原野]]。

40、瀨川瑞紀:瀬川瑞紀《強殖裝甲》人物之一。

41、四川大學:四川大學(SichuanUniversity),簡稱“川大”,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強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lián)席會會員、醫(yī)學“雙一流”建設聯(lián)盟成員、自主劃線高校,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

42、銀川平原:又稱“寧夏平原”。在寧夏北部、賀蘭山以東。為斷層陷落后經(jīng)黃河沖積而成。海拔1100銀川平原1200米。氣候干旱。二千多年前即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西北重要農(nóng)業(yè)區(qū),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稱。

43、青川花菇:青川花菇——青川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菇紋開暴花,白色,菇底呈淡黃色。

44、山川修阻:修,長、高

45、萬川一月:形容升遷極快。亦作:一月九遷

46、四川抗戰(zhàn):抗戰(zhàn)時期,四川是中國參戰(zhàn)人數(shù)最多、犧牲最慘烈的幾個地區(qū)之一。

47、樊川文集:《樊川文集》是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詩文集,作者是(唐)杜牧,由陳允吉校點。

48、百川灌河:《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

49、星奔川鶩:像流星盡馳,如江河涌流。形容迅疾。

50、四川揚琴:四川揚琴是四川省的地方傳統(tǒng)曲藝說唱藝術代表性曲種之一,主要流行于成都、重慶、瀘州、自貢等城市和地區(qū)。

51、河川沼澤: 意指河川與沼澤交會的地方。

52、金川鎳礦:在甘肅金昌市。



川字結尾的組詞

1、閩川:指閩地的河川。

2、山川:(1)山岳、江河

3、河川:(1)大小河流的總稱

4、潁川:1.漢將灌夫的代稱。夫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使酒,家財千萬,食客日近百人,曾稱霸潁川。2.漢黃霸的代稱。霸曾任潁川太守,有政績。后常用作稱頌有政績官吏之典。3.漢荀淑家子弟的代稱。淑,潁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為時賢,故稱。

5、四川:(1)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省,簡稱川或蜀。面積57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省會成都。東部為四川盆地,西部為川西高原。水力資源、天然氣、云母、井鹽儲量豐富。稻米、油菜籽產(chǎn)量居全國首位。重慶為中國西南部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城市

6、百川:河流的總稱。

7、八川:古代關中地區(qū)灞、浐(產(chǎn))、涇、渭、酆(豐、灃)、鎬(滈、鄗)、潦(澇)、潏(泬)八條河流的總稱。

8、輞川:水名。即輞谷水。諸水會合如車輞環(huán)湊,故名。在陜西省藍田縣南,源出秦嶺北麓,北流至縣南入灞水。唐詩人王維曾置別業(yè)于此。指《輞川圖》。參見“輞川圖”。借指唐詩人王維。

9、行川:流水。 經(jīng)行的江河。

10、蛉川:1."蜻蛉川"的省稱。2.在云南。隋開皇時史萬歲用兵"爨蠻"﹐取道蜻蛉川﹐即此。

11、堤川:1.堤防河川。

12、晴川:1.晴天下的江面。 2.晴川是詩歌中的詞匯,出自唐崔顥的《黃鶴樓》。

13、樊川:1.水名。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南。其地本杜縣的樊鄉(xiāng)。漢樊噲食隊_此,川因以得名。2.唐詩人杜牧的別稱。杜牧別業(yè)樊川,有《樊川集》,故稱。

14、蛟川:水名。荊溪的別稱。在今江蘇省宜興市南。晉周處于此斬蛟﹐故稱。

15、涇川:即涇溪。

16、兩川:東川和西川的合稱。唐肅宗至德二年,劍南道置東川﹑西川兩節(jié)度使,因有兩川之稱。

17、徂川:流水。亦比喻流逝的歲月。

18、洛川:洛水。即今河南省洛河。

19、浚川:疏通河道。

20、平川:(1)廣闊平坦之地

21、寒川:寒天的河流。

22、三川:1.三條河流的合稱,所指不一。(1)西周以涇﹑渭﹑洛為三川。《國語.周語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韋昭注:"三川,涇﹑渭﹑洛,出于岐山。"(2)東周以河﹑洛﹑伊為三川?!稇?zhàn)國策.秦策一》:"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文選.鮑照》:"五都矜財雄,三川養(yǎng)聲利。"李善注引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2.指洛陽。

23、口川:《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川'喻禁輿論之害。

24、橫川:數(shù)字三的隱語。"三"字,橫則為川。

25、江川:江河,河流。

26、閱川:晉陸機《嘆逝賦》:'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后以'閱川'比喻年華。

27、二川:東川和西川的合稱。指四川。

28、防川:制止洪水的泛濫。 泛指防止水患。

29、長川:(1)長流 (2)連續(xù)不斷地;常川

30、名川:大的河流。

31、通川:流通的河川。

32、玉川:清澈的河水。本為井名。在河南·濟源縣·瀧水北。

33、川川:鈍重遲緩貌。

34、南川:1.指四川南部,即川南地區(qū)。2.泛指南方的河川。

35、霸川:即灞水。

36、釣川: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呂尚坐芧以漁﹐文王勞而問焉。呂尚曰﹕'魚求于餌﹐乃牽其緡﹔人食于祿﹐乃服于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后用為典故。

37、泗川:指泗水。

38、裸川:水名。以其地風俗男女共川而浴,故名。

39、云川:表示很廣很大的意思,概指銀河。

40、秦川:古地區(qū)名。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因春秋﹑戰(zhàn)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 河川名。源出甘肅省清水縣的湯峪,西南流納后川河,注入渭水。地名。今陜西、甘肅二省。

41、穣川:獲得豐收的平原地方。宋王禹偁《感流亡》詩:“試問何許人,答云家長安,去年關輔旱,逐熟入穰川?!?/p>

42、逝川:1.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 2.比喻流逝的光陰。

43、九川:九州的大河。出自《書·益稷》。

44、穰川:獲得豐收的平原地方。

45、蜀川:1.蜀地的川流。2.指蜀地。

46、霅川:即霅溪。

47、霞川:指道士隱居之地。

48、緑川:猶綠水。

49、銀川:(1)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府。臨黃河,市區(qū)面積1,457平方公里,市區(qū)人口36萬。銀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之稱,是古老的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煤儲量豐富,為自治區(qū)的煤炭基地

50、靈川:河流的美稱。

51、斜川:古地名。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縣縣境。瀕鄱陽湖,風景秀麗,晉陶潛曾游于此,作《游斜川》詩并序。 古地名。泛指游覽勝地。 古地名。在河南省郟縣境,宋蘇軾子蘇過的居所名。蘇過移家潁昌,營湖陰水竹數(shù)畝,名為小斜川,自號斜川居士,并名其所著曰《斜川集》。

52、遼川:泛指古遼東一帶地方。

53、支川:川流的分支。

54、鏡川:指鏡湖。

55、琴川:江蘇常熟的別名。

56、一川:一條河流。一片平川;滿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57、常川:(1)連續(xù)不斷,如川流不息

58、錦川:即錦江。

59、巨川:大河。

60、麗川:映照于川中。

61、青川:碧綠的水流。

62、湘川:即湘江。

63、盤川:(1)〈方〉路費;旅費

64、流川:謂川水流動。江河的流水。

65、枝川:支流。

66、迷川:猶迷津。

67、渭川: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 樂曲名。

68、稚川:道家傳說的仙都﹐為稚川真君所居。

69、濟川:1.猶渡河。后多以“濟川”比喻輔佐帝王。 2.濟川位于福建省仙游縣石蒼境內(nèi),古名“漈坑”,又名濟水,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漢代古村落。

70、吸川:形容狂飲。語本唐杜甫《飲中八仙歌》:'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

71、冰川:(1)在高山和兩極地區(qū),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塊稱為冰川

72、瑤川:1.形容冰雪覆蓋的河。

73、中川:中等的河流。江中。

74、禊川:1.古人修禊事活動所濱臨的水流。

75、回川:回旋的河流。

76、玄川:指黑河,即張掖河,在今甘肅省。

77、經(jīng)川:1.流動不息的河川。

78、伊川:古地名。指伊水所流經(jīng)的伊河流域。宋·程頤的別號。參見“伊川先生”。

79、驚川:1.震動原野。2.洶涌澎湃的水流。

80、臨川:(1)今江西省撫州市

81、隄川:堤防河川。

82、潁川:漢將灌夫的代稱。 漢黃霸的代稱。 漢荀淑家子弟的代稱。

83、沈釀川:水名。相傳漢代鄭弘于沈釀埭遇友無酒,投錢水中,酣飲而醉,因更此水名為“沈釀川”。

84、汶陽川:指汶水。

85、傍矣川:隋唐時我國西南部部族名。公元八世紀中葉并于南詔。

86、星宿川:意思為星宿海。

87、謝臨川:指南朝宋謝靈運。因其曾為臨川內(nèi)史﹐故稱。

88、米糧川:(1)產(chǎn)糧米豐富的平川

89、地平川:平地。

90、武陵川:見“武陵源”。

91、玉雞川:原指洛水。傳說漢高帝母含始(昭靈后)游于洛水,有玉雞銜赤珠出,含始吞珠而生帝,故指洛水為玉雞川。事見《宋書?符瑞志上》。后泛指皇城之護城河。

92、納百川: 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93、駁頭川: 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94、祀山川: 古代吉禮的一種。

95、大秦川: 秦川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

96、大金川:1.土司名。明屬金川寺演化禪師﹐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撫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轄境相當今大金川流域。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流﹐置阿爾古直隸廳﹐四十四年并入美諾廳。2.水名。大渡河的上游﹐在四川省西北部。參見"大渡河"。

97、劉麗川:劉麗川(1820—1855),香山縣溪角鄉(xiāng)人(今中山市沙溪鎮(zhèn)溪角村),原名阿源,小字阿混。



  • 拼音chuān
  • 注音ㄔㄨㄢ,
  • 筆劃3
  • 繁體
  • 五筆KTHH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義:河流)同本義川,貫川通流水也?!墩f文》。按,象水直達之形。水之出于他水,溝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豆茏印ざ鹊亍酚写ê狻!吨芏Y·地官》利涉大川?!兑住ば琛钒俅ǚ序v。——《詩·小雅·十月之交》如川之方至?!对姟ば⊙拧ぬ毂!反ㄛ諡闈??!蹲髠鳌ば辍非绱v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揞棥饵S鶴樓》又如:川源(河川的源頭);順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崗(河畔的山崗)平地;平野敕勒川,陰山下?!背瘶犯峨防沾ā酚秩纾浩酱?米糧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曠的地帶)四川省的簡稱。如:川鹽;川墨;川貨;川蜀(四川省)旅途。如:川費(旅費);川程(旅途)〈形〉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如:川丸子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川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