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哭組詞>

哭組詞,哭字組詞,哭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哭組詞

反饋

    哭怎么組詞?一年級哭字組詞有那些?

    哭組詞語共75個,其中哭開頭的詞語31個,哭結(jié)尾的詞語35個,在中間的詞語9個。

    哭字組詞: 哭靈、 哭訴、 哭泣、 哭號、 哭嚎、 哭窮、 哭廟、 生哭人、 大哭仔、 貓哭老鼠、 啼哭郎君、 濕哭干啼、 欲哭無淚、 二黃哭板、 巷哭、 代哭、 助哭、 卒哭、 長哭、 反哭、 嚎哭、 ... 這些哭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哭字開頭的組詞

1、哭靈:(1)在死者靈柩或靈位前痛哭

2、哭訴:(1)哭著訴說或控訴

3、哭泣:(1)有聲稱哭,無聲稱泣;泛指小聲地哭

4、哭號:大聲哭叫。

5、哭嚎:大聲哭叫。

6、哭窮:(1)向別人訴說自己窮困,多指向人裝窮

7、哭廟:清代皇帝死后,地方官吏士紳到萬壽宮或廟宇等處哭奠,稱哭廟。

8、哭臉:(1)〈方〉哭 (2)哭鼻子

9、哭鳥:啼聲如哭的鳥,如鴟鵂。

10、哭喪:[kūsāng]:一種以哭的形式表達(dá)哀思的禮俗。[kūsang]:〈動〉心里不痛快,臉上流露出不高興的神色。

11、哭臨:帝后死喪,集眾定時舉哀叫哭臨。 泛稱人死后集眾舉哀或至靈前吊祭。

12、哭嫁:舊時地方民俗。嫁女時,家人或請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兒離去。

13、哭奠:哭吊祭奠。

14、哭竹:相傳三國吳孟宗母嗜食筍,值冬無筍,宗入竹林悲泣哀嘆,忽見有筍生出,得以供母。事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裴松之注引《楚國先賢傳》。

15、哭庭:春秋楚國伍員,因家族被楚王誅滅而奔吳,謂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復(fù)楚國!"包胥曰:"子能復(fù)之,我必能興之。"后伍率吳兵破楚,申包胥乞師于秦。秦王不許。申"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為所感,遂救楚。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世以"哭庭"為請兵抒國難之典。

16、哭踴:喪禮儀節(jié)。邊哭邊頓足。

17、哭主:即苦主。命案中被害人的家屬。

18、哭腔:戲曲演唱中表示哭泣的行腔。

19、哭啼:哭哭啼啼kūkū-títí不間斷地哭泣

20、哭諫:用哭的方式來勸導(dǎo)某人。

21、哭鼻:哭(含詼諧意):輸了不許哭鼻子。

22、哭喪臉:形容不高興或神情沮喪的面孔。比喻陰天。

23、哭喪棍:見“哭喪棒”。

24、哭鼻子:(1)口∶哭(含詼諧意)

25、哭喪棒:(1)舊時在為父母發(fā)喪時,“孝子”須手扶一根“孝杖”,以表示悲痛難支

26、哭昭陵:唐制,臣民有冤者,可到昭陵(太宗墓)哭訴。唐李洞逸句:"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后因以"哭昭陵"為哭訴冤恨之典。

27、哭秦庭:春秋楚國伍員,因家族被楚王誅滅而奔吳,謂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復(fù)楚國!"包胥曰:"子能復(fù)之,我必能興之。"后伍率吳兵破楚,申包胥乞師于秦。秦王不許。申"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為所感,遂救楚。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為請兵抒國難之典。

28、哭道兒: 地方方言,俗語??蓿蛲纯嗷虮Ф鳒I發(fā)聲;哭道兒,指專門為喪事家屬在出殯送葬時嚎啕大哭的人。

29、哭唧唧: 就是說愛哭鬧,整天哭哭啼啼的,這個詞語偏向于貶義,就是有點(diǎn)讓人討厭的意思。

30、哭作貓: 江、浙、滬一帶方言,形容詞。

31、哭秋風(fēng):(1)悲秋,對著秋風(fēng)哭泣。



哭字中間的組詞

1、生哭人:1.詈詞。對活著的人哭喪。意謂糾纏,找麻煩。

2、大哭仔: 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客家閩南話胖子的音譯,在講客家閩南話的地帶泛指大胖子的意思。

3、貓哭老鼠:(1)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4、啼哭郎君:譏辦事無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5、濕哭干啼:哭哭啼啼。

6、欲哭無淚: 欲哭無淚,讀音yùkūwúlèi,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想哭可是沒有淚水、哭不出來。

7、二黃哭板: 京劇音韻指的是京劇獨(dú)特的語音系統(tǒng)。有的書稱京劇音韻為京劇字韻,大體都是指京劇語音系統(tǒng)的意思。

8、濕哭乾啼:哭哭啼啼。清趙翼《七十自述》詩:“羲之樂死從今定,濕哭乾啼總不知。”參見“乾啼濕哭”。

9、暴風(fēng)哭泣:形容很夸張很大程度上的哭泣。



哭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巷哭:在里巷中聚哭。舊時常用作稱頌官吏生前有善政者。

2、代哭:謂古代舉喪時,服喪者依次更替號哭,以免喪主過哀而傷身。

3、助哭:舊俗,客來靈前吊喪,喪主命人號哭以助哀,謂之助哭。

4、卒哭:古代喪禮,百日祭后,止無時之哭,變?yōu)槌σ豢蓿麨樽淇蕖?/p>

5、長哭:1.大哭。

6、反哭:古代喪葬儀式之一。安葬后,喪主捧神主歸而哭。

7、嚎哭:(1)大哭 (2)以痛哭哀悼或哀訴

8、啼哭:(1)放聲地哭

9、號哭:痛哭。

10、行哭:放聲哭;且行且哭。

11、喪哭:謂遭親喪而哭泣致哀。

12、陪哭:(1)為他人助行哭禮。也稱“代哭”

13、哀哭:悲傷地哭泣,痛哭。

14、歸哭:謂回家奔喪。

15、吊哭:吊祭且哀哭之。

16、痛哭:(1)盡情地哭

17、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種表示。

18、邪哭:1.謂心傷的人無故而哭。

19、干哭:(1)沒有眼淚的哭

20、嘆哭:嘆息痛哭。

21、撫哭:撫尸哀哭。

22、送哭:謂哀哭而送葬。

23、悲哭:悲痛號哭。

24、絕哭:悲痛哭泣。謂傷心之極。

25、驚哭:受驚而哭泣。

26、歌哭: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強(qiáng)烈的感情。

27、止哭:將祭時止住哭聲。古代祭禮中的儀節(jié)。

28、節(jié)哭:猶節(jié)哀。

29、泣哭:哭泣。

30、慟哭:(1)放聲痛哭,號哭

31、拗哭:幼兒數(shù)日內(nèi)啼哭不止。

32、鬼夜哭:傳說倉頡造字時鬼怕為書文所劾﹐因而夜哭。

33、楊朱哭:臨歧路而哭。

34、一家哭:宋·范仲淹為相,銳意改革吏治,取諸路監(jiān)司名冊,將不稱職者姓名一筆勾去。

35、窮途哭: 阮籍“時率意獨(dú)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怮哭而反。”后遂以“窮途哭”等喻指對世事極度悲觀。



  • 拼音
  • 注音ㄎㄨ,
  • 筆劃10
  • 繁體
  • 五筆KKDU
  • 五行

基本釋義

〈動〉(會意。甲骨文字形,從(xuān),表示號呼;中間象一人擗踴的樣子。本義:悲痛出聲,聲淚俱下)同本義(有聲有淚)哭,哀聲也?!墩f文》哭聲震天動地?!獜埐段迦四贡洝非夭胤即?,向師而哭?!蹲髠鳌べ夜辍峰渴逯优c師,哭而送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犊琳陀诨ⅰ酚秩纾嚎蘅匏凰?邊哭邊喊);哭嘮叨(方言。邊哭邊訴說);哭踴(哭泣踴跳。為古代喪禮的一種儀節(jié));哭臨(到現(xiàn)場啼哭。古代帝王的喪事,往往集眾舉哀叫哭臨)吊唁,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則哭以厭之?!稘h書·王莽傳》。注:“哭者所以告哀也?!庇秩纾嚎尴茸娓栉粲洪T子以哭見于孟嘗君?!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哭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