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組詞
反饋右怎么組詞?一年級右字組詞有那些?
右組詞語共152個,其中右開頭的詞語86個,右結(jié)尾的詞語38個,在中間的詞語28個。
右字組詞: 右派、 右翼、 右姓、 右客、 右牽、 右遷、 右哨、 座右銘、 操右券、 左右選、 左右翼、 左右人、 坐右銘、 左右督、 左右、 豪右、 阿右、 開右、 鼎右、 海右、 隴右、 ... 這些右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右字開頭的組詞
1、右派:(1)反對改革現(xiàn)存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秩序維護傳統(tǒng)觀念和習慣,或主張通過革命或其他暴力手段建立獨裁的政治秩序的人或團體
2、右翼:1.?一個組織中持保守的、傳統(tǒng)的或有時是獨裁主義的觀點的政策的派別。 2.?一個集團(如政黨)中相信鼓吹右派的理論和實踐的分支。 3.?軍隊作戰(zhàn)部署面向敵方的右邊。
3、右姓:豪族大姓。
4、右客:尊貴的客人。
5、右牽:《禮記.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孔穎達疏:"馬羊多力,人右手亦有力,故用右手牽掣之也。"后因以"右牽"指進獻馬﹑羊之禮。
6、右遷:升職。
7、右哨:明成祖時五軍營組成部分之一。
8、右邊:(1)靠右的一側(cè)
9、右武:崇尚武功。
10、右耳:漢字偏旁。
11、右榜:元代選舉制度,凡中選的舉人和進士都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稱右榜;漢人﹑南人一榜,稱左榜。
12、右契:1.右券。
13、右傾:(1)思想、觀念僵化;對反動勢力表現(xiàn)軟弱、忍讓
14、右轄:1.星官名。軫宿的輔官。2.右丞的別名。左右丞管轄尚書省事,故右丞稱右轄。
15、右饗:謂享受祭獻,佑助降福。
16、右文:崇尚文治。漢字形聲字中右旁兼聲義者稱為右文。宋代宮殿名。
17、右選:宋代吏部四選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選,掌右選者負責武官的銓敘選授。
18、右地:1.西部地區(qū)。對"左地"而言。2.特指西域。3.猶要地。
19、右揆:1.右丞相。揆,指宰相之位。
20、右堂:1.即吏目。清代州官佐吏之一,佐理緝捕﹑刑獄及文書等官署事務。
21、右個:右側(cè)的偏室;西廂。
22、右學:即太學。
23、右援:援助;引薦。
24、右掖:1.唐時指中書省。因其在宮中右邊,故稱。掖,皇宮的旁垣或邊門。2.明成祖時五軍營組成部分之一。
25、右藏:帝王的內(nèi)庫之一。
26、右職:重要的職位。 指武職。
27、右部:指戶部。
28、右手:(1)右邊的手 (2)右首
29、右袒:(1)對一方偏向、袒護
30、右更:秦·漢爵位名。第十四級。星官名。
31、右垣:即右掖。唐時指中書省。
32、右飛:本為唐代殿中省六廄之一,后因以稱飼養(yǎng)良馬之廄。
33、右?。禾拼袝〉膭e稱。以其在宣政殿廊廡右面,故稱。
34、右驂:1.星官名。位于房星北面。
35、右史:1.古代史官名。2.唐以后為中書省起居舍人的別稱。3.復姓。
36、右座:指李林甫。因作右相,故稱。
37、右舷:(1)朝前頭看時,船或飛機的右邊
38、右移:1.向右轉(zhuǎn)移;向右轉(zhuǎn)頭。2.猶右遷。升職。
39、右衽: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因此右衽成為漢族的象征符號之一。 2.泛指衣襟。
40、右橫:指主位右邊的座位。
41、右軍:1.周制,天子有三軍,稱中軍、左軍、右軍。亦泛指右翼部隊。 2.晉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后稱羲之為“右軍”。 3.相傳王羲之愛鵝,后以“右軍”作為鵝的別名。
42、右列:1.指先賢,有德才的前輩。2.指吏部。為尚書省六部之首。班列次序,居各部之上,故稱。3.指武官。古代武官居于朝班之右。
43、右相:官名。春秋齊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漢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齊﹑北周設(shè)左右丞相。唐玄宗開元初年改左右仆射為尚書左右丞相,天寶初復其舊,乃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設(shè)左右丞相,后廢。
44、右賢:猶先賢。有才德的前輩。 尚賢,尊崇賢能。 漢時匈奴貴族有左賢王﹑右賢王之號,右賢王亦省稱為'右賢'。
45、右尹:復姓。春秋楚有右尹子革。見《國語.楚語上》。
46、右拒:布于右翼的方形軍陣。
47、右券:古代刻木為契,分為左右兩半,雙方各執(zhí)其一,作為憑信。左半叫左券,右半叫右券。券,契據(jù)。
48、右符:符信的右半。古代調(diào)動軍隊或任免州郡長官等時使用。雙方各執(zhí)其一,左右合符,以為憑信。以竹﹑木﹑銅等制作。魚形符的右半亦稱"右魚"。
49、右府:宋代樞密使和樞密院的別稱。
50、右貂:指冠的右方加飾貂尾。漢侍中﹑中常侍和唐右散騎常侍﹑中書令的冠飾。漢應劭《漢官儀》卷上:"侍中,左蟬右貂。"又:"中常侍,秦官也。漢興,或用士人……光武以后,專任宦者,右貂金珰。"《后漢書.宦者傳序》:"自明帝以后……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黃門亦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領(lǐng)卿署之職。"《新唐書.百官志二》:"右散騎與中書令為右貂。"后因以為右散騎常侍的代稱。
51、右側(cè):(1)右邊
52、右面:右邊。
53、右族:豪門大族。
54、右?guī)煟合惹貢r官名。 右軍,右翼部隊。 復姓。
55、右署:高級官職。
56、右口:中醫(yī)學名詞。右手寸口。
57、右仗:猶尚武。謂好私斗。仗,兵仗,兵器的總稱。
58、右趾:謂砍掉右足。漢代酷刑之一。
59、右與:佑助,幫助。
60、右魚:符信的右半。古代調(diào)動軍隊或任免州郡長官等時使用。雙方各執(zhí)其一,左右合符,以為憑信。以竹﹑木﹑銅等制作。魚形符的右半亦稱"右魚"。
61、右廣:1.春秋楚軍制,分左右廣,各有兵車十五乘。一說各有三十乘。
62、右席:1.指宰相之位。
63、右臂:人大多慣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64、右寢:帝王寢宮中的西堂。
65、右科:指武舉。
66、右臆:右翼。
67、右序:輔助;佑助。
68、右戚:皇家貴戚。
69、右輔:1.右內(nèi)史的別稱。西漢主管京畿右內(nèi)史地區(qū)的官。2.漢三輔之一。右扶風的別稱。因在京兆尹之西,故稱。今為陜西鳳翔。3.泛指京西之地。4.指右牙。
70、右宰:春秋時衛(wèi)國官名。
71、右主:復姓?!秴问洗呵铮斮p》有右主然,高誘注:"秦守塞吏也。"
72、右行:1.春秋晉國軍制名。三行之一。2.復姓。春秋晉有右行辛。見《國語.晉語七》。
73、右首:(1)右邊(多指坐位) (2)也作“右手”
74、右扶風:官名。亦指其所轄政區(qū)名。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其地在今陜西長安縣西,為拱衛(wèi)首都長安的三輔之一。參見"三輔"。
75、右丞相:(1)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
76、右侍郎:(1)官名。侍郎為唐以后中央六部的副長官。明清時設(shè)左右二侍郎
77、右執(zhí)法:星官名。在太微右垣,即今室女座β星。
78、右勢下:右邊;右側(cè)。
79、右文說:文字學上一種從聲符求字義的學說。形聲字大都聲旁在右。
80、右壁廂:1.右邊;右側(cè)。
81、右撇子: 狹義指習慣性使用右手進行各種日?;顒拥娜祟?,廣義指習慣性使用右前肢進行各種日常活動的動物。
82、右對齊: 意義是使文章右側(cè)文字具有整齊的邊緣。
83、右利手: 指某些人習慣使用右手,或稱為右撇子。
84、右仆射: 右仆射為官名。
85、右娥英: 古代妃嬪封號之一。
86、右庶子: 清詹事府右春坊之主官,庶子即眾子之意,有大事則帥眾子為太子所用,性質(zhì)與皇帝左右的侍中相似,滿、漢各一人,正五品。
右字中間的組詞
1、座右銘: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銘文。泛指可作為格言以自勵的文辭。
2、操右券:即操左券。
3、左右選:宋朝吏部銓敘官吏,以文選為左選,武選為右選。
4、左右翼:作戰(zhàn)時在正面部隊左﹑右兩側(cè)的部隊。因其如鳥之兩翼,故稱。 清代分八旗兵為左右翼,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為右翼。 政黨﹑社會力量中的左﹑右派。 指足球競賽中前鋒線上的左﹑右邊鋒。
5、左右人:方言。指妾婦。
6、坐右銘:置于座右,用以自勉自戒的格言。
7、左右督:(1)即正副都督。都督,鎮(zhèn)兵元帥
8、隴右道: 唐貞觀元年置。
9、于右任: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漢族,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斗口于村,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10、左搖右擺:左右來回游移。比喻思想觀點等游移不定。
11、左搖右晃:身體搖搖晃晃的,不平衡。
12、左右通政:(1)官名。明朝在兩京設(shè)置通政司,司設(shè)有通政使、左右通政等官
13、左祖右社:記述了一套營建國都的規(guī)制,目前考古已知將左祖右社納入都城規(guī)劃設(shè)計的最早實例出現(xiàn)在東漢洛陽城的城南禮制建筑群。
14、上者右行: 運氣術(shù)語。指天之氣右旋。
15、左沖右撞:左沖右撞,找不到目標地亂撞。左:左邊。
16、左看右瞧: 左看右看的意思。瞧同看。
17、左抵右擋:形容拒絕來人或事情,忙于應付。
18、左肝右肺:中醫(yī)里一種全憑功能氣象定位的藏腑定位。
19、黃金右手: 形容一個人的右手發(fā)揮到極限,或者在某個領(lǐng)域使用右手達到一定高度,無人能及。
20、左右拾遺:唐代諫官名。
21、左支右拙:指應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夠。
22、左睇右盼:左顧右盼zuǒgù-yòupàn不斷向左右兩邊看他走得十分慢,左顧右盼,像在尋找什么似的
23、王右丞集:《王右丞集》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集,因王維曾任尚書右丞,所以得名。
24、左右顧盼:指離開話題,回避難以答復的問題。
25、左吉右兇:是古時候的一種判斷事情吉兇的一種方法,它在古代是很盛行的一種預測方法。
26、左行右立:“左行右立”是人流量不多的地區(qū),在交通低峰時期乘搭扶手電梯時靠右站,留出空間給趕路的乘客在左邊走動的一種習慣。
27、左零右火:電氣安裝的規(guī)范、規(guī)定。
28、左右逢緣: 就是得心應手,做什么都很順。
右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左右:(1)左和右兩方面 (2)附近;兩旁 (3)身邊 (4)近臣;隨從 (5)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6)反正 (7)用在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概數(shù) (8)支配;控制
2、豪右:(1)豪門大族。漢以“右”為上,故稱“豪右”
3、阿右:偏私袒護。
4、開右:引導扶助。
5、鼎右:猶鼎司。
6、海右:指黃河、東海以西地區(qū)。方位以西為右,故稱。
7、隴右:1.古地區(qū)名。泛指隴山以西地區(qū)。古代以西為右,故名。約當今甘肅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一帶。 2.甘肅省舊時別稱之一。
8、車右:古時車乘位在御者右邊的武士。
9、戎右:周代陪乘之官。出軍或田獵時,坐君主之右,執(zhí)武器,擔任保衛(wèi)工作。
10、河右:河西的別稱。古代泛指黃河以西的地區(qū),相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甘肅省一帶。
11、權(quán)右:權(quán)門右族。指顯貴。
12、享右:古代祭祀儀式之一。享,向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獻酒食;右,向尸勸食。
13、啟右:亦作'啟右'。亦作'啟右'。 開導佑助。
14、袒右:1.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標志。2.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時表示參加起事的標志。3.漢呂后死,太尉周勃入北軍,"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皆左袒。"周勃遂率兵盡殺呂黨。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后遂以"袒右"表示對舊勢力的擁護。
15、端右:指宰輔重臣。亦特指尚書令。
16、庭右:舊時書信中對人的敬稱。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從而稟告之。
17、髧右:古代指女童或青年女子右邊頭發(fā)下垂的發(fā)式。亦借指青年女子。
18、卜右:以占卜選擇在戰(zhàn)車右側(cè)陪乘的人。
19、朝右: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大官。
20、遼右:即遼西。
21、江右:(1)江西省的別稱,古時在地理上以西為右,江西以此得名
22、鄰右:亦作“鄰佑”。
23、長右:1.傳說中山名。2.傳說中獸名。
24、保右:亦作"保佑"。
25、尚右:以右為尊。詳"尚左"。
26、山右:山的西側(cè)。特指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右,故稱。
27、擁右:1.見"擁右"。
28、道右:道路的右側(cè)。
29、三右:指周朝六卿中的太宰﹑太宗﹑太士。參見"三左"。
30、座右:座位的右邊。古人常把所珍視的文﹑書﹑字﹑畫放置于此。
31、坐右:1.曲右足而坐。2.座位的右邊。
32、關(guān)右:指潼關(guān)以西。在地理上古人以西為右。
33、極右:(1)極端保守;極端保守主義
34、群右:古代驂乘之諸勇士。
35、啓右:亦作'啟右'。亦作'啓右'。 開導佑助。
36、向右:意思是向右對齊。
37、閭右:居住于閭巷右側(cè)的人家。借指富豪。
38、左麗右: 左麗右銀飾是用銀制成的各種各樣的裝飾品,銀為貴金屬之一,銀白色,銀飾采用各種加工工藝,加工成的銀飾品種類繁多,基本分為耳飾、頸飾、手飾、足飾和服飾5個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