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勒組詞>

勒組詞,勒字組詞,勒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勒組詞

反饋

    勒怎么組詞?一年級勒字組詞有那些?

    勒組詞語共167個,其中勒開頭的詞語37個,勒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30個。

    勒字組詞: 勒派、 勒掯、 勒石、 勒逼、 勒花、 勒馬、 勒緊、 敕勒歌、 跋勒國、 彌勒佛、 彌勒榻、 三勒漿、 馬勒口、 敕勒術(shù)、 勾勒、 貝勒、 叩勒、 彌勒、 羅勒、 掯勒、 鬏勒、 ... 這些勒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勒字開頭的組詞

1、勒派:強(qiáng)行攤派。

2、勒掯:[lēiken]:lēikèn的又音。義同“勒掯lēikèn”。[lēikèn]:(方)(動)強(qiáng)迫,故意刁難。

3、勒石:在石上刻字。

4、勒逼:(1)強(qiáng)迫;逼迫

5、勒花:1.抑止花開。

6、勒馬:(1)拉緊馬韁繩,使馬或奔馳向前,或緩步徐行,或回頭轉(zhuǎn)向,或臨崖急剎

7、勒緊:(1)用帶子系得很緊

8、勒面:1.古代馬面飾。用白黑二色的熟皮制成。

9、勒迫:1.強(qiáng)迫。

10、勒令:(1)不管對方愿意與否,強(qiáng)令從事

11、勒兵:1.整治、指揮軍隊(duì)。 2.猶陳兵。

12、勒勛:1.記載功勛。

13、勒休:令官員退休。

14、勒竹:1.即竻竹。竹名。

15、勒卒:部署﹑操練士卒。

16、勒畢:古小說中的國名。傳說其國之人善言。

17、勒崇:1.在金石上勒名,表示尊崇。

18、勒取:1.強(qiáng)行索取。

19、勒停:1.強(qiáng)制停止。2.勒令停職。

20、勒姐:漢時羌族之一部。

21、勒抑:(1)強(qiáng)行壓抑物價(jià) (2)勒榨抑制

22、勒限:1.規(guī)定期限。

23、勒子:舊時婦女頭上的飾物,如帽絆﹑帽箍之類。

24、勒銘:1.鐫刻銘文。2.指刻在金石上的銘文。3.喻建立功勛。

25、勒帛:絲織腰帶。

26、勒功: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勛。

27、勒索:(1)以威脅強(qiáng)迫手段索取財(cái)物

28、勒達(dá):勒達(dá)lèdá廷達(dá)瑞俄斯的妻子,斯巴達(dá)王后。

29、勒痕:勒傷痊愈后留下的疤痕。

30、勒詐:勒索敲詐:勒詐錢財(cái)。

31、勒戒:(1)勒令戒毒

32、勒脖子:(1)粗暴地掐住脖子

33、勒燕然: 《張璠后漢紀(jì)·和帝紀(jì)·永元二年》692,竇憲字伯度,拜車騎將軍,與北單于戰(zhàn)于稽落山,大破之。憲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紀(jì)漢功,紀(jì)威德也。

34、勒腳歌: 壯族歡體民歌形式之一。勒腳,壯語是復(fù)唱的意思。

35、勒拿河:勒拿河(英語:Lena;俄語:Лена;雅庫特語:?л??нэ),屬北冰洋水系,是俄羅斯境內(nèi)的河流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其他兩個是鄂畢河和葉尼塞河),是俄羅斯第二大河。

36、勒馬者: 到了危險(xiǎn)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的人。

37、勒克斯:勒克斯(lux,法定符號lx)是照度(luminance)的單位。



勒字中間的組詞

1、敕勒歌:樂府雜歌篇名。北朝民歌。東魏高歡在一次兵敗后,曾令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勵士氣。歌辭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备柚姓宫F(xiàn)了北方草原的遼闊景象,富于雄壯之美。

2、跋勒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國名。

3、彌勒佛:佛教大乘菩薩。

4、彌勒榻:用于坐禪習(xí)靜的一種短榻。如彌勒佛坐榻狀,故稱。

5、三勒漿:酒名。唐時從波斯傳入。

6、馬勒口:(1)轡,用以御馬和約束馬的馬首挽具,包括絡(luò)頭、嚼子(口銜)、韁繩,還有其他附屬物

7、敕勒術(shù):驅(qū)鬼術(shù)。道士畫符咒制鬼必書敕令二字以約勒鬼神,故稱。

8、紅勒帛:1.用紅帛制的腰帶。2.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一》:"士人劉幾累為國學(xué)第一人,驟為怪崄之語,學(xué)者翕然效之,遂成風(fēng)俗。歐陽公深惡之,會公主文,決意痛懲……有一舉人論曰:'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公曰'此必劉幾也',戲續(xù)之曰:'秀才剌,試官刷。'乃以大朱筆橫抹之,自首至尾,謂之紅勒帛,判'大紕繆'字榜之,既而果幾也。"后因謂以朱筆涂抹文字為紅勒帛。

9、玉勒吏:馭馬的小吏。

10、富勒烯: 碳的同素異形體,由60個碳原子構(gòu)成,結(jié)構(gòu)為球形三十二面體。因該結(jié)構(gòu)是受建筑學(xué)家富勒(BuckminsterFuller)的球形薄殼結(jié)構(gòu)啟發(fā)提出,所以叫富勒烯。摻雜有鉀、銣、銫的富勒烯有超導(dǎo)性。

11、疏勒國: 疏勒國(梵Kha^sa,藏Shu-lig、Shu-lik)為西域古國,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12、加勒鄉(xiāng): 位于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的結(jié)合部,屬南羌塘大湖盆區(qū)。

13、喀勒麻: 16位整數(shù)序列。

14、都勒姓: dūlè,ㄉㄨㄌㄜˋ,單一淵源:源于滿族,出自明朝時期黑龍江女真都勒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15、派勒斯: 少花錢。

16、追官勒停:1.指追回官銜,勒令停職。

17、呼畢勒罕:1.亦作"呼必勒罕"。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zhuǎn)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zhuǎn)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18、那不勒斯:(1)意大利南部的一個海港城市,風(fēng)景優(yōu)美

19、扎腳勒手:1.卷起褲腳和衣袖。

20、梅勒章京:1.亦稱"梅勒額真"。亦稱"梅楞章京"。2.滿語。清代八旗官名。順治十七年后改稱副都統(tǒng)。

21、呼必勒罕:1.亦作"呼必勒罕"。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zhuǎn)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zhuǎn)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22、加勒比海:(1)中美洲和南美洲交界處的大西洋海域

23、梅勒額真:1.亦稱"梅勒額真"。亦稱"梅楞章京"。2.滿語。清代八旗官名。順治十七年后改稱副都統(tǒng)。

24、巴勒斯坦:西亞國家。在地中海東岸。整個巴勒斯坦地區(qū)面積為  萬平方千米。人口 萬 年 。 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巴勒斯坦地區(qū)實(shí)行分治,成立猶太國 現(xiàn)為以色列 和阿拉伯國。其后整個巴勒斯坦先后被以色列占領(lǐng)。 年巴勒斯坦國成立,其疆界尚未確定。并宣布定都耶路撒冷。

25、蝎勒虎子:方言。即壁虎。亦以喻不法的高級官員。

26、侯魯勒派: 伊斯蘭教對極端教派的統(tǒng)稱。

27、不勒個是: ‘不勒個是’又叫‘不了個是’,是最近網(wǎng)絡(luò)比較流行的詞匯。是一種調(diào)侃的語氣,是‘不是吧’的意思。

28、加扎勒河: 左岸支流。

29、杜奇勒姓:源于滿族,出自黑龍江女真杜奇勒氏族,屬于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

30、書籍勒口: 書籍勒口是平裝書的封面前口邊大于書芯前口邊寬約20~30mm,再將封面沿書芯前口切邊向里折齊的一種裝幀形式。



勒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勾勒:(1)用線條描畫出輪廓 (2)用簡練的文筆敘述大概情況

2、貝勒:[bèilè]:貝勒bèilè全稱“多羅貝勒”。滿語,貴族稱號,相當(dāng)于王或諸侯,地位次于親王、郡王,是清代貴族的世襲封爵。又[閻]見貝勒,挺立不屈。

3、叩勒:猶控制。

4、彌勒:(名)佛教菩薩之一,胸腹袒露,滿面笑容。

5、羅勒:(1)俗稱“矮糠”。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花、葉略帶紫色,莖、葉芳香,用作香料或入藥

6、掯勒:勒索;刁難。

7、鬏勒:假髻。

8、鞍勒:鞍子和套在馬頭上帶嚼口的籠頭。

9、敕勒:(1)又名鐵勒,我國古代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

10、鋚勒:1.馬嚼子或韁繩上的裝飾品。用金銅制成。《石鼓文》有"田車既安﹐鋚□勒馬"句。

11、韁勒:馬韁繩和籠頭。

12、軋勒:強(qiáng)制勒逼。

13、寶勒:1.裝飾華貴的馬絡(luò)頭。2.借指裝飾華貴的馬。

14、渠勒:漢西域諸國之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洛浦縣境。

15、鞭勒:比喻督促控制。

16、鉤勒:①中國畫技法名。用線條勾描形象輪廓的畫法。用筆順勢為鉤,逆勢為勒;或稱單筆為鉤,復(fù)筆為勒。若不分順、逆、單、復(fù),則統(tǒng)稱“勾勒”,又叫“雙鉤”。鉤勒之后,一般都填色。與“沒骨”、“點(diǎn)簇”相對。②描寫,刻畫:鉤勒得維妙維肖|簡單鉤勒幾筆。

17、申勒:明令約束。

18、減勒:從簡。

19、控勒:勒住馬韁。猶控制。

20、羅勒:(1)俗稱“矮糠”。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花、葉略帶紫色,莖、葉芳香,用作香料或入藥

21、韉勒:鞍韉與籠頭。泛指馬具。

22、鳩勒:聚合統(tǒng)率。

23、詐勒:訛詐勒索。

24、勑勒:謂畫符念咒以制伏鬼神。

25、耑勒:1.亦作"端泐"。2.書信用語。謂專為某事而寫信。勒﹐本為銘刻﹐引申為書寫。清葉封《與人書》:"尚容端勒馳申燕賀。"清沈荃《與人書》:"弟以塵韁碌碌,未遑端泐蕪緘,一慰孝履。"常用于信尾﹐意為特地寫此信。

26、浮勒:額外的勒索。

27、誡勒:告誡約束。

28、摩勒:1.即紫磨金。金之最美者。

29、銘勒:鐫刻。

30、模勒:仿照原樣雕刻。亦指雕刻之文。

31、鈐勒:1.節(jié)制約束。

32、柑勒:1.柑與勒皆制馬之具。喻指控制﹑約束的手段。

33、逼勒:(動)強(qiáng)迫;逼迫。

34、摧勒:摧折壓制。

35、整勒:操練。

36、刻勒:銘刻。

37、御勒:橫于牲口嘴里的小鐵鏈,兩端連在韁繩上,以便于駕御,故名。又稱嚼子。

38、斡勒:1.女真族姓。金有斡勒忠。見《金史》本傳。

39、捉勒:中國畫術(shù)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如南唐郭干暉的《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的《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

40、遏勒:強(qiáng)制;控制。

41、彌勒:梵語Maitreya音譯,意譯"慈氏"。著名的未來佛。我國的彌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帶笑容。傳說五代時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42、鐵勒:1.古族名。漢時稱丁零﹐北魏時稱敕勒或鐵勒。隋時鐵勒各部分布于東至獨(dú)洛河(今土拉河)以北﹑西至西海(今里海)的廣大地區(qū)﹐分屬東﹑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與回紇為最著。

43、駐勒:猶駐馬。

44、句勒:1.用線條畫出輪廓。2.用簡約的文字描寫事物的大致情況。

45、格勒:頂著太陽。

46、鞅勒:套馬的皮帶和勒馬的韁繩。

47、部勒:部署;約束。 喻對文章的謀篇布局。

48、鐫勒:在金石上雕刻文字。多用于表彰人物的功業(yè)﹑事跡。

49、瑑勒:猶刊刻。

50、羈勒:馬絡(luò)頭。束縛。駕馭。管束。

51、轡勒:駕馭牲口用的韁繩和帶嚼子的籠頭。

52、龍勒:黑白雜色的馬絡(luò)頭。

53、迫勒:1.勒逼,強(qiáng)迫。

54、強(qiáng)勒:猶強(qiáng)迫。強(qiáng)行勒迫。

55、刊勒:1.雕刻(碑文)。2.刊印;刻印。

56、捶勒:猶控制。

57、箝勒:馬嚼子與馬絡(luò)頭。比喻控制約束。

58、撰勒:編定﹐鐫刻。

59、克勒:清禮烈親王代善駿馬名。 象聲詞。

60、鳳勒:華美的馬絡(luò)頭。

61、澀勒:竹的一種。

62、表勒:謂刻石記載。

63、封勒:封禪刻石。

64、金勒:1.金飾的帶嚼口的馬絡(luò)頭。2.借指坐騎。3.借指騎馬的人。

65、摹勒:1.依樣描字刻石。2.亦作"摹泐"。描摹勾勒。3.模仿。

66、宣勒:申令制止。

67、偪勒:猶勒索。

68、登勒:1.方言。呆在;停留。

69、需勒:勒索。

70、嚴(yán)勒:嚴(yán)加約束。

71、磨勒:1.唐傳奇中昆侖奴名。曾夜負(fù)崔生入勛臣宅,與舞妓紅綃相會,促成二人結(jié)合。亦用以喻俠士。2.鐫刻。3.折磨。

72、抑勒:1.強(qiáng)逼;壓制。2.勒索;克扣。

73、纂勒:1.集合統(tǒng)率。

74、謹(jǐn)勒:1.亦作"謹(jǐn)泐"。2.敬謹(jǐn)書寫。

75、鉗勒:鉗制約束。

76、習(xí)勒:1.謂嚴(yán)格訓(xùn)練。2.部署,部勒。

77、拑勒:將銜勒放入馬口。喻嚴(yán)加約束。

78、玉勒:玉飾的馬銜。指馬。

79、率勒:猶統(tǒng)率。

80、紅勒:謂以朱筆勾涂文字。

81、逸勒:超群出眾的馭手。

82、檢勒:檢點(diǎn)約束。

83、馬勒:(1)轡,用以御馬和約束馬的馬首挽具,包括絡(luò)頭、嚼子(口銜)、韁繩,還有其他附屬物

84、隔勒:1.阻撓﹔制止。

85、糾勒:聚集統(tǒng)率。

86、抹勒:涂掉。

87、銜勒:1.馬嚼口和馬絡(luò)頭。2.法紀(jì)?!洞蟠鞫Y記.盛德》:"德法者御民之銜勒也。"因借以指道德法紀(jì)。3.控制;限制。

88、譴勒:猶譴責(zé)。

89、繩勒:1.約束抑制。

90、約勒:猶約束。

91、邀勒:強(qiáng)迫;逼勒。

92、珠勒:1.珠飾的馬絡(luò)頭。2.指馬。

93、疏勒:古西域諸國之一。

94、鞴勒:猶備馬。給馬加上鞍具和嚼子。

95、特勒:1.特殊的勤務(wù)。 2.指執(zhí)行特殊勤務(wù)的人。 3.突厥﹑回紇官名,以可汗子弟及宗室充任。

96、失勒:謂騾﹑馬脫離轡頭。

97、銀勒:銀飾的帶嚼口的馬絡(luò)頭。

98、教勒:管教約束

99、專勒:zhuānlè,亦作“專泐”。

100、曲勒:江湖春點(diǎn)中的詞語、黑話,指的是“腳”的意思。



  • 拼音lè,lēi
  • 注音ㄌㄜˋ,ㄌㄟ,
  • 筆劃11
  • 繁體
  • 五筆AFLN
  • 五行

基本釋義

勒〈語〉同“嘞”現(xiàn)在漲到五十塊了,聽說還要漲勒。——巴金《豬與雞》另見lè;lēi勒〈名〉(形聲。從革,力聲。從“革”,表示與皮革有關(guān)。本義:套在馬頭上帶嚼子的籠頭)同本義勒,馬頭絡(luò)銜也?!墩f文》勒面績總?!吨芏Y·巾車》案勒一具。——《漢書·匈奴傳》。注:“馬轡也?!惫赴袄铡!逗鬂h書·烏桓鮮卑傳》纓轡貝勒?!秲x禮·既夕禮》又如:馬勒;勒面(古代馬面飾)對數(shù)能量損失,中子能量損失的一種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與在慢化過程中任一點(diǎn)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對數(shù)值勒克司的簡稱(照度單位)姓?!磩印导s束;收緊韁繩以止住馬騾等或使馬轉(zhuǎn)身勒騏驥而更駕兮,造父為我操之。——《楚辭·九章·思美人》揚(yáng)桴上隴坂,勒騎下平原?!菔滥稀冻鋈酚秩纾豪振R;勒帛(系帛作腰帶);勒限(給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帶嚼口的籠頭);勒子(婦女用的,由形如兩片葉子連接起來的帽圈)雕刻。如:勒功(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銘(勒碑,勒石。鐫刻銘文);勒巧(把記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統(tǒng)率勒兵,下令軍中?!妒酚洝の汗恿袀鳌酚秩纾豪毡?治軍,操練或指揮軍隊(duì),陳兵。檢閱軍隊(duì));勒卒(部署、操練士卒);親勒六軍強(qiáng)迫;強(qiáng)制。如:勒取(強(qiáng)行索取);勒迫(強(qiáng)迫);勒停(強(qiáng)制停止;勒令停職)割,劃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端疂G傳》勒索。如:勒掯(掯勒、累掯。勒索,克扣)挑動,挑逗。如:勒戰(zhàn)(挑戰(zhàn))另見lēi;lei勒〈動〉∶捆住;套住;或捆住或套住后再用力拉緊(多單用)擅直勒死平民?!P(guān)漢卿《竇娥冤》又如:勒緊褲帶另見lè;lei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勒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