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組詞
反饋借怎么組詞?一年級借字組詞有那些?
借組詞語共180個,其中借開頭的詞語100個,借結尾的詞語64個,在中間的詞語16個。
借字組詞: 借代、 借鑒、 借口、 借徣、 借路、 借助、 借筯、 租借地、 通借字、 長借馬、 假借義、 建借間、 租借法、 三班借職、 賃借、 周借、 假借、 不借、 庇借、 撮借、 叚借、 ... 這些借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借字開頭的組詞
1、借代:(1)一種修辭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說的事物名稱說出來,而用跟它有關系的另一種事物的名稱代替它。如:“紅領巾參加植樹勞動”中的“紅領巾”就是代替“少先隊員”
2、借鑒:(1)把別的人或事當鏡子,對照自己,以便吸取經(jīng)驗或教訓
3、借口:(1)假托某種理由 (2)假托的理由
4、借徣:1.借出。2.借取置辦。
5、借路:借道。
6、借助:(1)憑借別人或事的幫助以達到目的
7、借筯:(1)喻代別人出謀劃策
8、借單:(1)借據(jù)
9、借紙:借據(jù)。
10、借意:借同音的字表示雙關的意義。
11、借道:征得別國同意后從其境內(nèi)通過。 指盜賊買通兵弁得以自由通過其防地。
12、借對:1.借音為對。 2.借義為對。
13、借賃:租借。
14、借據(jù):(1)借用別人的財物時所立的字據(jù)
15、借重:(1)借別人的權勢、名望為己謀利
16、借壽:舊時迷信者在尊長或親愛者病重時禱告于神,愿減己之壽以延病者之壽,稱為"借壽"。
17、借光:(1)原指分沾他人的利益或榮耀 (2)現(xiàn)用作向人詢問或請人給予方便的套語
18、借問:(1)敬辭,用于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19、借賬:(1)借債
20、借鏡:見“借鑒”。
21、借券:1.借據(jù)。2.指國家或企業(yè)為籌款而發(fā)行的有價證券。
22、借榻:借人床榻睡覺。猶借宿。
23、借款:(1)借用的錢
24、借逕:謂依靠他人傳遞情況或意見。
25、借使:假設連詞。假如,倘若。假設連詞。即使,縱然。
26、借故:(1)假借某種原因
27、借一:與敵人作最后的決戰(zhàn)。猶言借用一年。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有德政官吏。參見:借寇
28、借倩:暫借;借用。
29、借商:謂向商人借錢。
30、借以:(1)作為憑借,以便做某事
31、借裝:1.假扮,裝扮。
32、借貣:謂監(jiān)守者將自己保管的官物非法送人。
33、借用:(1)為了當時或臨時的使用而借別人的東西用 (2)引用,抄錄
34、借箸:(1)喻代別人出謀劃策
35、借擬:謂假如作某種打算。
36、借字:(1)通假字,如借“公”為“功”,借“果”為“敢”,借“崇”為“終”
37、借誼:即假借義。
38、借約:借據(jù)。
39、借詞:(1)從別的語言中吸收過來的詞 (2)假托的理由;托詞
40、借潤:指請求別人幫助。猶借水以潤物。
41、借翫:借取賞玩,翫,同"玩"。
42、借方:(1)會計“貸方”的對稱賬戶中登記借記金額的那一欄 (2)在出租出借業(yè)務中,指借入方或承租方
43、借銜:利用他人的名望地位。
44、借貸:(1)借進貸出
45、借端:(1)以某件事為借口
46、借職:僅有虛銜而非實授的官職。
47、借資:1.謂利用別人的某種心理,作為自己進身之資。2.指借用,取資。3.借助,憑借。
48、借換:1.向人借貸。2.漢字書法。為結體美觀而省并變換筆劃或移易偏旁位置,稱為"借換"。
49、借韻:五﹑七言近體詩,如首句入韻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韻,稱為借韻。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有借韻。'原注:'如押'七之'韻﹐可借'八微'或'十二齊'韻是也。'郭紹虞校釋:'此當指宋時《廣韻》或《集韻》韻目通用之例。'清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借韻》:'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唐詩'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中'﹐《廣韻》屬'東'韻;'濃'﹐屬'鐘'韻 ﹐'錦幃初卷衛(wèi)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李商隱《牡丹》詩。'人'﹐《廣韻》屬'真'韻;'君'﹐屬'文'韻 ﹐始啟其端。至皮 皮日休 ﹑陸 陸蒙 《松陵集》﹐則舉之不勝舉矣。宋人借韻尤多。近代名家以此為戒﹐此后生之勝于前賢者。'
50、借徑:謂依靠他人傳遞情況或意見。
51、借飾:謂粉飾,美化。
52、借春:1.唐時皇帝于冬至日賜百官辛盤,表示迎新之意,謂之"借春"。參閱唐李淖《秦中歲時記》。2.借取春光。3.謂憑借﹑依靠春光。
53、借秦:借秦朝亂亡為喻,以論治政之道。語出《漢書.賈山傳》:"賈山,潁川人也……孝文時,言治亂之道,借秦為諭,名曰《至言》。"
54、借名:借用某一名義或名稱。
55、借喻:(1)比喻 (2)為了活躍或強調(diào)一個意思使用與原意上不相同的一個詞或一種表達
56、借取:(1)征得別人同意暫用別人的財物
57、借讀:(1)通常由于戶口等原因不能作為正式接受的學生在學校同其他正式接受的學生一起上學
58、借債:(1)借錢
59、借麾:舊指大臣自請出任州郡長官。
60、借親:猶借吉。
61、借補:1.用補充缺額的名義授予某種官職。2.指候補官員因本職額滿,暫以高品之官銜補低品之缺。
62、借音:指通假字改變聲調(diào)以從本字的讀音。
63、借言:猶借口,假托的理由。
64、借力:1.借用其力。
65、借譽:借重他人或其他事物以博取聲譽。
66、借兌:1.借支。
67、借詞:(1)從別的語言中吸收過來的詞 (2)假托的理由;托詞
68、借巧:借用技巧。
69、借或:即或,即使。
70、借與:借給。
71、借籌:指為人謀劃。
72、借寵:利用別人的寵榮。
73、借契:(1)借用別人財物時所立的契約
74、借樞:把全局的關鍵交給別人去掌握。
75、借寇:《后漢書.寇恂傳》載恂曾為潁川太守,頗著政績,后離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囂,恂從行至潁川,百姓遮道謂光武曰:"愿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76、借宮:北曲的套數(shù)是由同一宮調(diào)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規(guī)則聯(lián)綴而成的。在雜劇的套數(shù)中有時借用相近宮調(diào)的曲子入套,稱為借宮。散曲的套數(shù)不借宮。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套數(shù)的曲調(diào)是正宮,但其所用曲子中屬于正宮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等幾支;后面的《上小樓》《滿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邊靜》等屬于中呂宮,《耍孩兒》《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屬于般涉調(diào)。這種現(xiàn)象,即稱借宮。參閱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涂宗濤《詩詞曲格律綱要》第三章第三節(jié)。
77、借觀:1.借閱。2.猶借鑒。3.猶言試看,有引以為例之意。
78、借緋:唐宋時規(guī)定官員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許服緋,稱為'借緋'。緋,大紅色。
79、借宿:(1)借別人的地方暫時住宿
80、借住:(1)借他人的地方暫住
81、借位:(1)減法中被減數(shù)中一位數(shù)不夠減時向前一位借一,化成本位的數(shù)量,然后再減,這種運算法叫作借位
82、借命:(1)偷生
83、借留: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績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84、借勢:(1)依靠別人的勢力 (2)乘機;乘勢
85、借如:1.假設連詞。假如,如果。2.即如,例如。
86、借聽:1.借別人的耳朵去聽。2.指按照別人的話行事。
87、借胎:迷信說法,謂神仙鬼怪為某一目的而借人的肉身降生世間。
88、借若:猶假如。
89、借訓:1.借音義相通的字解釋別的字。2.古人解經(jīng)舊注中,凡不見于《說文》而又不知其所出的義訓,謂之借訓。
90、借孝:舊指在服喪期間因故暫時穿著吉服。
91、借定:謂臆測加以斷定。
92、借索:以借的名義索取。
93、借條:(1)便條式的借據(jù)
94、借令:1.假設連詞。即使。2.假設連詞。假如。
95、借辦:1.借取。2.明代都城居民的雜項科派之一,即按規(guī)定向官府無償?shù)毓承┢魑镉闷贰?/p>
96、借便:1.猶得便,得到方便的機會。2.官吏因地方急需而就便支借官庫錢物。
97、借火:(1)抽煙時向別人借點火東西或用別人的火來點火
98、借紫:唐宋時規(guī)定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許服紫,稱為"借紫"。
99、借票:借據(jù)。
100、借交:亦作“借客報仇”。亦作“借身報仇”。亦作:借客報仇借身報仇
借字中間的組詞
1、租借地:一國以租借名義在他國暫時取得使用、管理權的地區(qū)。租借地的所有權仍屬于出租國,租借期滿交還。
2、通借字:1.即通假字。
3、長借馬:1.指唐代翰林學士初入翰林院時﹐官府所贈的馬。
4、假借義: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義,叫假借義。如“而”原意為胡須,借用為連詞義;“來”原意為小麥,借用為來去的“來”的意義。
5、建借間: 是日本的神話傳說之一。
6、租借法:指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軍火和物資上援助盟國的法律。1941年3月實施。此法授權總統(tǒng)向與增強美國國防有重大關系的國家出借或出租武器、彈藥及其他物資,戰(zhàn)后清帳。到1945年10月1日止,對反法西斯的盟國提供租借援助總額達四百余億美元。
7、三班借職:宋代武臣的最低職級。詳“三班奉職”。
8、譯形借聲:漢字演變過程中的現(xiàn)象。謂改易字形﹐同聲假借。
9、民間借貸:主要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相互之間,以貨幣或其他有價證券為標的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10、好借好還: 就是比如你借別人錢了,說好了啥時候還。然后還了,那下次再借錢就不難就是,人只有有信用,才可以立足社會,否則時間久了沒有人愿意幫助。
11、龍宮借寶:告誡人們不能貪婪
12、以資借鑒: 以這個來提供借鑒,資的解釋五種。
13、可資借鑒:借鑒jièjiàn[benefitfromsth ;drawlessonsfromcertainexperiences;useforreference]把別的人或事當鏡子,對照自己,以便吸取經(jīng)驗或教訓借鑒外國的經(jīng)驗
14、馬借之電: 是凱奧斯的雙從人格中的殘暴面。
15、擔保借款: 有一定的擔保人作保證或利用一定的財產(chǎn)作抵押或質(zhì)押而取得的借款。
16、拆借資金: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在經(jīng)營過程中相互調(diào)劑頭寸資金的信用活動。
借字結尾的組詞
1、賃借:租借。
2、周借:周轉性的借貸,沒有利息。
3、假借:(1)利用某種名義、力量等來達到目的 (2)六書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義的詞 (3)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4)容忍 (5)寬容
4、不借:草鞋。絲制者稱履,麻制者稱不借。不顧;不惜。
5、庇借:保護幫助。
6、撮借:1.借取。
7、叚借:猶假借。
8、籌借:設法借用;籌劃借款。
9、憑借:(1)依恃;用…的手段
10、息借:1.出利息借債。
11、雇借:1.雇用。
12、括借:搜括征借。
13、卡借:謂故意刁難,卡住不借。
14、求借:(1)求人借給
15、挪借:(1)暫時借用別人的款項
16、仰借:依靠,借助。
17、貸借:1.借貸;借債。2.寬恕。
18、祈借:求借。
19、邑借:1.古代辰韓國官職名。
20、恩借:1.謂帝﹑后給予的恩惠和寬容。
21、饒借:1.寬容,容讓。
22、襃借:獎許推重。
23、稱借:1.稱許。
24、寵借:謂給予榮寵和獎勵。借,獎借。
25、關借:謂行文征借。
26、容借:寬容。
27、告借:(1)告貸
28、阿借:逢迎寬容。
29、墊借:墊付,暫借。
30、勸借:1.明初用以代替徭役的一種額外征收的雜稅。2.告借。
31、寬借:寬容;寬縱。
32、推借:推許薦引。
33、下借:假借,寬假。下,通"假"。
34、拆借:(1)按日計息的短期借貸
35、賒借:猶賒貸。
36、商借:商量借用。
37、換借:借貸。
38、豫借:預先借貸。
39、探借:預借。
40、優(yōu)借:1.優(yōu)待,借重。2.寬容,寬假。
41、揭借:1.借貸。
42、薄借:即不借。一種麻制的草鞋。
43、奬借:勉勵推許。
44、出借:(1)可供借用;把東西借出去
45、抵借:以財產(chǎn)貨物等作押向人貸款。
46、通借:1.互相借用。2.猶通假。
47、租借:(1)租用 (2)出租 (3)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向盟國提供戰(zhàn)爭物資(如飛機、坦克、卡車等)以及其他補給(包括食品和勞務)的方法
48、乞借:求借。
49、枝借:猶寄居,棲身。
50、預借:指官府向民間預先借支各種賦稅。宋代成為加稅之一。 指預支谷物﹑俸錢等。
51、資借:憑借,借助。
52、醵借:1.籌借。
53、舉借:(1)borrow(largesums)money借貸;借進巨額款項
54、浮借:指時借貸。
55、那借:挪移借貸。
56、摘借:(1)因急用而臨時借錢
57、轉借:托請他人借取。 謂另外找人借取。 把借來的東西借給別人。
58、流借:暫借。即現(xiàn)代所謂貨幣流通。
59、支借:借用。借貸;預支。
60、趁借:趁機,借助。
61、一借:后漢·寇恂為河內(nèi)太守,征入朝為金吾。時光武至穎川,百姓遮道曰:“愿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事見《東觀漢紀》、《后漢書》本傳。后因以“一借”為百姓留戀好官之典實。
62、續(xù)借:(1)準予或獲得新的使用期
63、慰借:安慰。
64、典借:(1)以財產(chǎn)作抵押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