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伎組詞>

伎組詞,伎字組詞,伎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伎組詞

反饋

    伎怎么組詞?一年級伎字組詞有那些?

    伎組詞語共88個,其中伎開頭的詞語25個,伎結(jié)尾的詞語60個,在中間的詞語3個。

    伎字組詞: 伎倆、 伎荷、 伎能、 伎巧、 伎癢、 伎人、 伎女、 遢伎兒、 聲伎兒、 鬼蜮伎倆、 奏伎、 倡伎、 騁伎、 故伎、 家伎、 才伎、 效伎、 ... 這些伎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伎字開頭的組詞

1、伎倆:(1)手段;花招 (2)技藝;本領(lǐng)

2、伎荷:出水面的荷花。伎,通"企"。

3、伎能:技能。

4、伎巧:技術(shù),技藝。 指精美奇巧的工藝品。 指工藝匠人。

5、伎癢:1.亦作"伎懩"。2.謂有所擅長,遇機(jī)會即欲表現(xiàn),如癢難忍。3.泛指欲望強(qiáng)烈。

6、伎人:指女歌舞藝人。

7、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藝人。

8、伎樂:1.音樂舞蹈。 2.指歌舞女藝人。 3.一種樂舞。

9、伎藝:1.技藝,指手藝或藝術(shù)表演等。2.指有技藝的人。

10、伎苛:謂治事煩苛。

11、伎數(shù):方伎數(shù)術(shù)。

12、伎家:指以歌舞或出賣色相為職業(yè)的女子。

13、伎術(shù):技藝方術(shù)。

14、伎力:技能與勇力。

15、伎曲:謂以己之才智曲從無道之君。

16、伎坊:教坊。

17、伎道:方術(shù)。

18、伎作:指手藝人。

19、伎兒:指歌舞藝人。

20、伎工:在宮廷中供奉的歌舞藝人。

21、伎船:以歌舞色相為業(yè)的游船。

22、伎懩:1.亦作"伎懩"。2.謂有所擅長,遇機(jī)會即欲表現(xiàn),如癢難忍。3.泛指欲望強(qiáng)烈。

23、伎伎:行步舒展貌?!对姡⊙牛≯汀?"鹿斯之奔,維足伎伎。"毛傳:"伎伎,舒貌。謂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鄭玄箋:"鹿之奔走,其勢宜疾,而足伎伎然舒,留其群也。"一說"伎伎"為速行之貌。參閱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卷二十。

24、伎術(shù)官:指醫(yī)官﹑太史官等有某種技藝或術(shù)數(shù)的官吏。

25、伎術(shù)人:有某種技藝或術(shù)數(shù)的人。



伎字中間的組詞

1、遢伎兒:1.儇薄子。

2、聲伎兒:1.見"聲兒"。

3、鬼蜮伎倆:(1)蜮是一種名叫短狐的蟲。指鬼蜮能害人。比喻作惡之人以陰險的手腕陷害他人



伎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奏伎:(1)表演技藝 (2)也說“奏藝”

2、倡伎:古稱以歌舞雜戲娛人的男女藝人。娼妓。

3、騁伎:1.亦作"騁伎"。2.施展技藝,施展才能。

4、故伎:(1)曾玩過的花招、手法

5、家伎:見“家妓”。

6、才伎:亦作"才技"。

7、效伎:亦作“效技”。

8、奇伎:見“奇技”。

9、末伎:古指工商業(yè)。不足道的技藝。

10、口伎:1.見"口技"。

11、淫伎:無益的技藝。指制造奢華物品的技藝。

12、逞伎:1.亦作"逞伎"。2.施展技藝。

13、歌伎:以歌舞為業(yè)的女子。

14、雜伎:1.見"雜技"。

15、仙伎:謂非凡的技能﹑本領(lǐng)。

16、燈伎:以燈彩為道具的舞蹈。

17、工伎:1.技藝方術(shù)。2.指從事各種技藝的人。

18、方伎:舊時總稱醫(yī)、卜、星、相之類的技術(shù)。

19、進(jìn)伎:進(jìn)獻(xiàn)歌舞。

20、材伎:1.亦作"材技"。

21、國伎:猶國樂。

22、手伎:(1)手藝 (2)雜技的一種,運用手的技巧拋接、耍弄各種物件

23、賤伎:1.卑微的技藝。亦指從事卑微技藝的人。2.特指妓女。

24、音伎:1.亦作"音伎"。2.伎﹐通"技"。音樂的技能。

25、鬻伎:亦作'鬻伎'。 出賣技術(shù)。 以技藝謀生。 賣弄本領(lǐng),炫耀高明。

26、游伎:指出游的歌妓。

27、絕伎:(1)獨一無二、超群的技藝;極高的技藝;別人很難學(xué)會的技藝

28、營伎:亦作'營伎'。 古代軍中的官妓。

29、曲伎:亦作“曲技”。

30、女伎:見“女妓”。

31、馬伎:馬戲,人騎在馬上所做的各種表演。雜技的一種。

32、繩伎:1.亦作"繩技"。亦作"繩妓"。2.雜技之一種。俗稱走索。3.指繩技藝人。

33、聲伎:亦作'聲妓'。舊時宮廷及貴族家中的歌姬舞女。 亦作'聲技'。指歌舞等技藝。

34、神伎:1.亦作"神伎"。2.神妙的技藝。

35、作伎:1.亦作"作妓"。2.謂表演歌舞或演奏音樂。

36、伎伎:行步舒展貌?!对姡⊙牛≯汀?"鹿斯之奔,維足伎伎。"毛傳:"伎伎,舒貌。謂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鄭玄箋:"鹿之奔走,其勢宜疾,而足伎伎然舒,留其群也。"一說"伎伎"為速行之貌。參閱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卷二十。

37、薄伎:薄技。

38、百伎:1.各種伎倆。2.各種伎藝。

39、邯鄲伎:邯鄲郭公(北齊后主高緯)的伎倆。

40、緣竿伎:古代百戲雜技中的爬竿節(jié)目。亦稱'緣竿伎伎'﹑'緣竿伎戲'。

41、蹴瓶伎:1.亦作"蹵瓶伎"。2.古代雜技名。

42、都盧伎:古代爬竿雜技。

43、辟邪伎:1.古代裝扮成辟邪獸形的舞伎。

44、龜茲伎:樂舞名。指擅長龜茲樂舞的歌伎。

45、高絙伎:1.亦作"高縆伎"。2.指雜技中走索的藝人。

46、清商伎:隋時清樂名。

47、高麗伎:隋時七部樂之一。采用高麗樂曲,配以十四種樂器,由十八人演奏。

48、鼓舞伎:舞樂名。

49、擔(dān)幢伎:表演擔(dān)幢雜技的人。

50、高縆伎:1.亦作"高縆伎"。2.指雜技中走索的藝人。

51、婆猴伎:1.亦作"婆侯伎"。2.雜技名。相傳周成王時南方有扶婁國,其人善機(jī)巧,能易形改服及神怪變幻。后世樂府皆傳其技,俗謂之婆猴伎。"婆猴"即"扶婁"之音變。參閱晉王嘉《拾遺記·周》。

52、倒舞伎:表演倒立雜技的藝人。

53、坐部伎:唐玄宗時宮廷燕樂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稱坐部伎。

54、吞劍伎:我國傳統(tǒng)雜技之一。

55、正聲伎:指清商三調(diào),包括平調(diào)﹑清調(diào)﹑瑟調(diào)。即宮調(diào)﹑商調(diào)﹑角調(diào)。

56、婆侯伎:1.見"婆猴伎"。

57、椀珠伎:1.古雜技。猶今舞碟弄碗之戲。

58、立部伎:唐代宮廷燕樂之一。與坐部伎相對。

59、歌舞伎:日本所獨有的一種戲劇。

60、三部伎:唐玄宗分宮廷樂伎為三部:堂下立奏為立部伎,堂上坐奏為坐部伎,又選坐部伎教于梨園為法曲部,故后世有"三部伎"之稱。



  • 拼音jì,qí
  • 注音ㄐㄧˋ,ㄑㄧˊ,
  • 筆劃6
  • 繁體
  • 五筆WFCY
  • 五行

基本釋義

伎〈名〉(形聲。從人,支聲。本義:黨與,同黨的人)同本義伎,與也?!墩f文》。段玉裁注:“《舁部》曰:‘與者,黨與也?!思恐玖x也?!蓖凹恕?。歌女,舞女伎女樓上,坐而擇食?!堵尻栙に{(lán)記》卷四城西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劉禹錫《蜀先主廟》又如:伎人(女歌舞藝人);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藝人)泛指歌舞表演雜伎,藝以為珩?!獜埡狻端夹x》。舊注:“手仗曰伎?!庇秩纾杭看?以歌舞色相為業(yè)的游船);伎樂(古代俳優(yōu)所奏的音樂);伎伎(形容奔走的樣子)舊指醫(yī)卜歷算之類方術(shù)。如:伎道(方術(shù));伎數(shù)(方伎數(shù)術(shù));伎坊(教坊)通“技”。技藝,本領(lǐng)無他伎。——《書·秦誓》案謹(jǐn)募選閱材伎之士?!盾髯印ね踔啤饭适ト酥幨?,不逆有伎能之士?!痘茨献印さ缿?yīng)》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额伿霞矣?xùn)·勉學(xué)》卜者,世之余伎也?!啤ち谠斗菄Z上·卜》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斗ㄑ浴ぞ印酚秩纾杭堪W(極想施展本領(lǐng);動心);伎力(技能與勇力)才智;才能。如:伎藝(技能;才藝);伎曲(以己之才智曲從無道之君) [查看更多]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uci/伎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