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開頭的組詞
- 1、七魄:道家謂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見《云笈七籤》卷五四。
- 2、七竅:(1)指人頭上的七個孔,即兩眼、兩耳、兩鼻孔和口
- 3、七殺:1.兇神。元無名氏《桃花女》第三折:“今日他出門之時……又犯著金神七殺上路,又犯著太歲,遭這般兇神惡煞,必然板殭身死了也。”明王锜《寓圃雜記》卷上:“﹝李某﹞有子登景泰二年進士,立進士坊。陰陽家以為動七殺之地,其家連死五人?!?2.人命案件的七種情況。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總論》:“人命有真有假,真者不離乎七殺:曰劫殺,曰謀殺,曰故殺,曰鬭毆殺,曰誤殺,曰戲殺,曰過失殺?!?/li>
- 4、七佛:佛教語。謂釋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過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棄﹑毗舍浮和現(xiàn)在劫中四佛拘留孫﹑拘那含﹑迦葉和釋迦牟尼。諸經(jīng)中名號微異,系轉(zhuǎn)譯之訛。見《七佛經(jīng)》﹑《法苑珠林》卷八。
- 5、七伐:語出《書.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孔傳:"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為例。"后以"七伐"指四處征伐。
- 6、七九:步槍的一種。 農(nóng)歷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稱為'七九'。
- 7、七子:指春秋鄭國七大夫。 指周褒姒的七個親黨。 指漢景帝時同時起兵的吳楚等七諸侯國之王。 指漢末建安時期作家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等七人,稱建安七子。見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 明代弘治﹑正德年間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稱'前七子'。見《明史.李夢陽傳》。又嘉靖﹑隆慶時期李攀龍﹑謝榛﹑梁有譽﹑宗臣﹑王世貞﹑徐中行﹑吳國倫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稱'后七子'。見《明史.李攀龍傳》。 漢代宮中女官名。
- 8、七耀:(1)從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們分別對應(yīng)于現(xiàn)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 9、七遷:謂遷往七陵居住。
- 10、七友:指舜的七個友人。 指宋歐陽修﹑尹誅等七人。
- 11、七椀:“七椀”作為稱頌飲茶的典實。出處《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 12、七傷:中醫(yī)學名詞。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以大飽傷脾,大怒氣逆?zhèn)危瑥娏εe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懼不節(jié)傷志為七傷。同書又指生殖系的七種疾病:"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里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shù)﹑臨事不濟。"喻嘉言則以《金匱要略》之食傷﹑憂傷﹑飲傷﹑房屋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luò)榮衛(wèi)氣傷為七傷。
- 13、七商:古代燕樂中的商聲七調(diào)。
- 14、七術(shù):1.指國君駕馭群臣的七種方法。2.指越大夫文種教句踐伐吳的七種策略。3.指鬼谷子用兵七法。即威神﹑養(yǎng)志﹑實意﹑分威﹑散勢﹑轉(zhuǎn)圓﹑損兌。
- 15、七覺:即七覺分。
- 16、七盤:亦作“七槃”。古舞名。在地上排盤七個,舞者穿長袖舞衣,在盤的周圍或盤上舞蹈。指七盤嶺。在四川廣元東北與陜西寧強的交界處,上有七盤關(guān),是川陜間重要關(guān)隘之一。
- 17、七星: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鳥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顆。 2.指北斗星。 3.七個星形的黑子或飾物。 4.古樂器名,屬管樂。
- 18、七菹:指韭﹑菁﹑茆﹑葵﹑芹﹑菭﹑筍七種腌菜。
- 19、七騶:1.七個駕御車馬的吏役?!抖Y記.月令》:"﹝季秋之月﹞命仆及七騶,咸駕。"鄭玄注:"七騶,謂趣馬,主為諸官駕說者也。"說,通"脫"。駕說,謂駕車﹑脫車。孔穎達疏引皇侃曰:"天子馬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又有揔主之人,并六騶為七,故為七騶。"2.古代官員出行時,在前頭開道的七名騎卒。
- 20、七占:指星相迷信的抽簽﹑奇門﹑周易六爻﹑大六壬﹑拈卷﹑鳥銜牌﹑轉(zhuǎn)盤等七種測人兇吉之法。
- 21、七七:(1)舊時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盡七”、“滿七”、“斷七”
- 22、七言:指七字詩句。指七言詩。
- 23、七州:指東晉的轄境。相傳舜分天下為十二州,東晉有七,故云。
- 24、七縱:亦作'七縱七擒'。 后比喻善于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 25、七奔:《左傳.成公七年》:"子重子反于是乎一歲七奔命。"謂一歲中七次奔走應(yīng)命。后以"七奔"謂一再奔波。
- 26、七缺:漢何休稱夫道缺﹑婦道缺﹑君道缺﹑臣道缺﹑父道缺﹑子道缺﹑周公之禮缺為"七缺"。
- 27、七情:(1)中醫(yī)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這些活動過于強烈、持久或失調(diào),可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diào)而致病
- 28、七書:宋元豐間頒行的武學生應(yīng)試必讀的七種兵書。即《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wèi)公問對》,又稱'武經(jīng)七書'。
- 29、七注:即七屬。
- 30、七略:
- 31、七方:中醫(yī)指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fù)方七種方劑。
- 32、七輿:指主管諸侯副車的七大夫。
- 33、七單:記載死者殮葬時辰及七七期內(nèi)沖犯的單子。
- 34、七賦:指五谷和桑﹑麻。
- 35、七穆:指春秋鄭穆公后裔子展﹑子西﹑子產(chǎn)﹑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鄭國政權(quán)的世卿。
- 36、七雄:指戰(zhàn)國時秦﹑楚﹑燕﹑齊﹑韓﹑趙﹑魏七強國。
- 37、七輦:唐代宮廷的七種輦車。
- 38、七閩: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閩人,分為七族。
- 39、七月:《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西周農(nóng)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 40、七調(diào):古樂律高低音域,自黃鐘至中呂,稱七調(diào)。
- 41、七八:七八成。表示將近達到某種極限。 差不多;大概。 七乘八,五十六。
- 42、七教:1.古指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互相間各自應(yīng)當遵從的倫理規(guī)范。2.古指敬老﹑尊齒﹑樂施﹑親賢﹑好德﹑惡貪﹑廉讓七種道德規(guī)范。
- 43、七辭:即七體。
- 44、七政:1.古天文術(shù)語,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辭、巧、火、水、兵七者。
- 45、七地:佛教語。即遠行地。菩薩十地之七。在此階位,菩薩遠離三界生死煩惱,成就方便智慧,證得無相空寂。亦稱已作地。相當于小乘羅漢果的階位。見《大智度論》卷七五?!度A嚴經(jīng).十地品》:"菩薩摩訶薩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現(xiàn)前故,名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時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 46、七絲: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 47、七札:七層鎧甲。札,甲的葉片。
- 48、七辰:指日﹑月及五星。
- 49、七聲:(1)中國古代七聲音階中的七個級,即宮、商、角、變徵(比角高半音)、徵、羽和變宮(比羽高半音),相當于現(xiàn)行簡譜中的1、2、3、4、5、6、7
- 50、七澤:相傳古時楚有七處沼澤。后以"七澤"泛稱楚地諸湖泊。
- 51、七出:古代社會丈夫遺棄妻子的七種條款。這是封建宗法制度對婦女殘酷迫害的借口。
- 52、七夕:(1)農(nóng)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個晚上相會
- 53、七曜:(1)從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們分別對應(yīng)于現(xiàn)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 54、七隩:泛指偏遠地區(qū)。隩,水岸內(nèi)曲處。
- 55、七貴:指西漢時七個以外戚關(guān)系把持朝政的家族。隋末,洛陽人稱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郭文懿、趙長文為七貴。見《隋書?越王侗傳》。泛指權(quán)貴。
- 56、七音:1.古樂理以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音。 2.等韻之學,以唇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半舌音、半齒音七種發(fā)音為七音。
- 57、七校:指漢代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虎賁七校尉。《漢書.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粵,內(nèi)增七校。"顏師古注引晉灼曰:"《百官表》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凡八校尉。胡騎不常置,故此言七也。"一說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不領(lǐng)兵,不在七校之列。見清沈欽韓《漢書疏證》。后泛稱各軍將領(lǐng)。
- 58、七始:1.古代樂論,以十二律中的黃鐘﹑林鐘﹑太簇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呂﹑應(yīng)鐘為春夏秋冬之始,合稱"七始"。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紺珠.律歷.七始》。2.作為樂曲名。
- 59、七志:書名。繼劉歆《七略》之后的一部圖書目錄分類專著。南朝齊王儉撰。其書分圖書為經(jīng)籍﹑諸子﹑文翰﹑軍事﹑陰陽﹑術(shù)藝﹑圖譜七類。另附道﹑佛各一類。今佚。
- 60、七絕:(1)“七言絕句”的簡稱。一種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的格律詩
- 61、七獻:獻酒七次。周代諸侯來朝時,天子舉行享禮獻酒的次數(shù)?!吨芏Y.秋官.大行人》:"諸侯之禮……饗禮七獻,食禮七舉。"祭祀宗廟亦用七獻。《禮記.禮器》:"一獻質(zhì),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孔穎達疏:"七獻神者,謂祭先公之廟,禮又轉(zhuǎn)尊,神靈尊重也。"
- 62、七等:1.特指公羊家所謂孔子作《春秋》寓褒貶的七個等級,即州﹑國﹑氏﹑人﹑名﹑字﹑子。2.泛指七個等級。
- 63、七賢:1.指魏晉時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個名士。2.指東漢袁秘﹑封觀﹑陳端﹑范仲禮﹑劉偉德﹑丁子嗣﹑張仲然七人。3.佛教指調(diào)心順道的七個階次或七賢人。4.泛指七位賢人。
- 64、七海:佛教指一小世界中位于妙高山與七金山之間的七大海水。傳說海上盛開香花。亦名內(nèi)海,與外海即咸海相對。
- 65、七事: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覲﹑會同﹑賓客﹑軍旅﹑田役﹑喪荒。指天﹑地﹑民與四時之務(wù)。唐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指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同'七件事'。
- 66、七觀:1.儒家稱《尚書》可供借鑒的七個方面。《尚書大傳》卷五:"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洪范》可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皋陶謨》可以觀治,《堯典》可以觀美。"《孔叢子.論書》亦提"七觀",但內(nèi)容﹑次序與《尚書大傳》略有不同。2.辭賦篇名。元袁桷作。見"七觀帖"。
- 67、七誥: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誥》二十卷,分為《運題象》﹑《甄命授》﹑《協(xié)昌期》﹑《稽神樞》﹑《闡幽微》﹑《握真輔》﹑《翼真檢》七篇。后因以"七誥"泛稱道教經(jīng)典。
- 68、七輔:傳說輔助黃帝的七個人:風后﹑天老﹑五圣﹑知命﹑窺紀﹑地典﹑力墨(亦作力牧)。見舊題晉陶潛《集圣賢群輔錄》上。
- 69、七煞:金神方位上的兇神。
- 70、七支:佛教語。十惡的前七種。包括三種身業(yè):殺生﹑偷盜﹑邪淫;四種口業(yè):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 71、七均: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為宮音,以律為宮所建立的七種音階,稱為"七均"。
- 72、七律:(1)“七言律詩”的簡稱。一種每首八句,每句七個字的格律詩
- 73、七精:指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星。
- 74、七國:1.指戰(zhàn)國時秦﹑楚﹑燕﹑齊﹑韓﹑趙﹑魏七國。2.指漢景帝時吳﹑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七個諸侯國。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時發(fā)動武裝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 75、七弦:1.亦作"七弦"。2.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 76、七寶:1.佛經(jīng)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jīng)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jīng)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2.佛教語。七種王者之寶。 3.泛指多種珍寶。 4.用以形容用多種寶物裝飾的器物。 5.比喻卓異杰出的人物。 6.指七種特殊的功用。 7.稱以各種佐料合成之物。參見“七寶茶”、“七寶五味粥”、“七寶羹”。
- 77、七軍:唐代軍隊出征時,中軍一軍,左﹑右虞候各一軍,左﹑右?guī)鞫?,共七軍?泛指七支軍隊。
- 78、七臣:1.《孝經(jīng).諫諍》:"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鄭玄注:"七人謂三公及左輔﹑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爭謂諫也。"后以"七臣"泛指諫臣。2.七種人臣。即法臣﹑飾臣﹑侵臣﹑諂臣﹑愚臣﹑奸臣﹑亂臣。3.七位人臣。
- 79、七元:指日﹑月﹑五星運行的周期。 指日﹑月﹑五星。 舊律歷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虛,二元起奎,三元起畢,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稱七元。參閱清《協(xié)紀辨方書》卷一引《考原》。 道家指耳﹑目﹑鼻﹑口七竅的元氣。
- 80、七葉:七世;七代。 見'七葉樹'。
- 81、七郊:統(tǒng)稱古代在郊外祀五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及天地的祭禮。
- 82、七舍:指室﹑堂﹑庭﹑門﹑巷﹑術(shù)﹑野七處所。
- 83、七識:佛教語。法相宗謂從根本識中派生的七種精神和感覺現(xiàn)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稱七轉(zhuǎn)識。
- 84、七祖:1.七代祖先。2.佛教稱傳法相承的七代。華嚴宗以馬鳴﹑龍樹﹑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為七祖。禪宗南宗以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會為七祖。禪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為六祖,普寂為七祖。
- 85、七録:1.書名。是繼漢劉歆《七略》﹑南朝齊王儉《七志》之后的一部圖書目錄分類專著,南朝梁阮孝緒撰。它在一定程度上總結(jié)了前代目錄學的成就,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書已失傳,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廣弘明集》卷三中。2.宋代福建莆田鄭寅分列所收藏的圖書為七錄:曰經(jīng),曰史,曰子,曰藝,曰方伎,曰文,曰類。見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
- 86、七卿:明代以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為七卿。見《明史.七卿年表》。
- 87、七兵:1.七兵尚書的省稱。2.指由七情所產(chǎn)生的各種雜念。
- 88、七醢:古代的七種肉醬。
- 89、七亡:古謂導(dǎo)致生靈涂炭的七種原因。
- 90、七戎:古代泛稱我國西部的少數(shù)民族。
- 91、七步:相傳三國魏曹植七步成詩,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 92、七歷:指古代《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三統(tǒng)歷》七種歷法。
- 93、七辯:佛教謂解說佛法的七種辯說之才。亦泛指種種無礙辯才。語本《大智度論》卷五五:"于一切法無礙故,得捷疾辯。有人雖能捷疾,鈍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辯。說諸法實相無邊無盡故,名樂說無盡辯。般若中無諸戲論故,無能問難斷絶者,名不可斷辯。斷法愛故,隨眾生所應(yīng)而為說法,名隨應(yīng)辯。說趣涅盤利益之事故,名義辯。說一切世間第一之事,所謂大乘,是名世間最上辯。"
- 94、七筴:七種作交易媒介用的寶物。
- 95、七羽:古代燕樂中的羽聲七調(diào)。
- 96、七廟:(1)帝王的宗廟,供奉太祖及三昭三穆共七代祖先。一般指代國家
- 97、七字:指七言詩。
- 98、七典:七部儒家經(jīng)典。漢代提倡"孝治",宣揚宗法封建思想,貴族子弟先授《論語》﹑《孝徑》,連同《詩》﹑《書》﹑《禮》﹑《易》﹑《春秋》五經(jīng),合稱七經(jīng)或七典。
- 99、七命:周代官爵的第七級,賜國侯伯。 借指封疆大吏。 猶言七名。
- 100、七眾: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
七字中間的組詞
- 1、滑七擦:形容在泥水里走動的情狀和聲響。
- 2、連七紙:連史紙的一種。
- 3、二七齋:舊時,人死后第十四日請僧道念經(jīng)打醮,謂“二七齋”。
- 4、三七齋:舊俗指人死后第二十一日為之舉辦的佛事。
- 5、鳩七咤:雞的別名。
- 6、十七史:《舊唐書?經(jīng)籍志》乙部正史類有《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后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共十三史。
- 7、三七分:見“三七開”。
- 8、后七子:明代嘉靖、隆慶年間文學家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七人的合稱。他們繼承了“前七子”的擬古主張,故稱。
- 9、三七開:(1)三成七成的比例 (2)三分錯誤,七分成績
- 10、殷七七:1.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稱七七﹐以善幻術(shù)著名。
- 11、十七帖:草書碑帖。東晉王羲之書。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書書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館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書法體勢縱橫,神采飛動,為王羲之草書代表作。歷代翻刻頗多,今存宋拓本。
- 12、一七令:詞牌名。
- 13、十七八:十分之七八。指十七八歲。
- 14、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間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強調(diào)“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形成一個復(fù)古的文學流派。因有后起的李攀龍、王世貞等后七子,故稱他們七人為前七子。參閱《明史?文苑傳二》。
- 15、八怪七喇:稀奇古怪的事。
- 16、七七事變:(1)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fā)動大規(guī)模侵略戰(zhàn)爭的開始。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軍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附近連續(xù)舉行挑釁性軍事演習。7月7日晚10時,日軍在北平近郊蘆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索。當?shù)伛v軍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正交涉間,日軍竟炮轟宛平縣城,并向蘆溝橋進攻
- 17、伯倫七輩:指晉劉伶等竹林七賢。亦借指隱逸之士。
- 18、橫七豎八:(1)橫豎錯雜。形容雜亂無章,極不整齊
- 19、八子七婿:形容子、婿眾多。
- 20、夾七夾八:(1)夾雜甚多,比喻含糊混亂
- 21、建安七子:漢末建安(獻帝年號)時期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和劉楨七人,同時以文學齊名,曹丕《典論?論文》云:“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焙笫酪蚍Q為“建安七子”。又以同居鄴中,也稱“鄴中七子”。
- 22、六家七宗:佛教語。
- 23、東坡七集:別集名。北宋蘇軾著。一百一十卷。有《東坡集》、《后集》、《續(xù)集》、《奏議集》、《外制集》、《內(nèi)制集》、《應(yīng)詔集》七種。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華書局出版的孔凡禮點校的《蘇軾詩集》(1982年)、《蘇軾文集》(1986年)。
- 24、爛七八糟:雜亂貌。
- 25、鄴中七子:即建安七子。東漢建安中的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以文學齊名,同居鄴中,故稱。
- 26、壘七修齋:亦作“壘七追齋”。
- 27、嘎七馬八:(1)〈方〉指毫無條理,亂七八糟 (2)也作“嘎七雜八”
- 28、北斗七星:星座名。由七顆星組合排列在北方的天空中,形狀很像古代舀酒的斗,故稱為「北斗七星」。
- 29、江南七子:清·王昶、王鳴盛、吳泰來、錢大昕、趙文哲、曹仁虎、黃文蓮七人,乾隆間以詩文著稱,因皆江蘇人,時稱“江南七子”。也稱“吳中七子”。
- 30、瞎七搭八:謂做事,說話等胡亂盲目。
- 31、三師七僧:佛教語。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師七僧之制。三師指戒和尚、羯磨師和教授師。七僧指七名作證的和尚。也稱為“三師七證”。參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三。
- 32、攪七念三:1.方言。猶胡鬧。
- 33、十七字詩:誹諧詩體。全詩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組成。末句二字點明詩的主題,多含譏諷之意。相傳始于宋代山東·張山人·壽,流行于元祐·紹圣間。
- 34、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會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選出了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領(lǐng)導(dǎo)工作的臨時中央政治局。這次會議對于挽救大革命失敗所造成的危局,實現(xiàn)黨的戰(zhàn)略轉(zhuǎn)變起了重要作用。
- 35、竹林七賢:魏·晉之間陳留·阮籍、譙郡·嵇康、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時人號為“竹林七賢”。見《三國志?魏志?嵇康傳》“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崇奇任俠”裴松之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
- 36、壘七追齋:見“壘七修齋”。
- 37、馬七馬八:方言。十分之七八;大概。
- 38、露七露八:方言。猶言沒頭沒腦。
- 39、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時期七個強大的諸侯國。即秦、齊、楚、燕、韓、趙、魏。
- 40、三七分開:見“三七開”。
- 41、武經(jīng)七書:也稱《武學七書》。宋代官方頒行的中國第一部軍事教科書。收錄中國古代七部著名的軍事著作,有《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尉繚子》、《三略》、《李衛(wèi)公問對》。
- 42、炒炒七七:1.猶言吵吵鬧鬧。
- 43、瞎七瞎八:謂做事、說話等胡亂盲目。
- 44、七留七力:1.亦作"七留七力"。2.悄悄地;慢慢地。
- 45、七貧七富:1.亦作"七貧八富"。2.形容貧富變化無常。
- 46、歪七豎八:(1)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樣子
- 47、嘉靖七子:指明·嘉靖年間的李攀龍、王世貞、謝棒、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因其前尚有李夢陽等七人稱前七子,故亦稱后七子。參閱《明史?文苑傳三》。
- 48、雜七麻八:(1)形容十分混雜
- 49、胡七雜八:1.見"胡七亂八"。
- 50、零七碎八:猶言零七八碎。零碎而紛亂。
- 51、十七弟子:指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孟仲子、公都子、陳臻、高子、徐辟、樂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陳代、彭更、萬章、屋廬子、告子、桃應(yīng)、充虞、周霄十七人。參閱明·張九韶《群書拾唾》。
- 52、雜七夾八:(1)形容十分混雜
- 53、竹林七子:魏·晉之間陳留·阮籍、譙郡·嵇康、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時人號為“竹林七子”。見《三國志?魏志?嵇康傳》“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崇奇任俠”裴松之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
- 54、五祖七真:道教語。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見元·李道謙《七真年譜》。
- 55、西京七族:西漢皇后的七個家族。指呂氏﹑霍氏﹑上官氏﹑丁氏﹑趙氏﹑傅氏﹑王氏。晉庾亮《讓中書監(jiān)表》:"向使西京七族,東京六姓,皆非姻黨,各以平進,縱不悉金,決不盡敗。"一說,指呂氏﹑竇氏﹑衛(wèi)氏﹑上官氏﹑霍氏﹑許氏﹑王氏。
- 56、胡七亂八:亂七八糟﹐胡亂。
- 57、七留七林:1.亦作"七留七力"。2.悄悄地;慢慢地。
- 58、鋼七郎當:1.方言。指鋼制的家伙。
- 59、五家七宗:佛教禪宗宗派。五家,指溈仰、臨濟、曹洞、云門、法眼五宗。臨濟宗后又分為黃龍、楊歧兩派,與上述五家并稱“七宗”。
- 60、三師七證:見“三師七僧”。
- 61、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中在“左”的思想指導(dǎo)下對黨政機關(guān)干部進行勞動改造的場所。毛澤東1966年5月7日給林彪寫信,提出各行各業(yè)以本業(yè)為主,兼學工、學農(nóng)、學軍,同時堅持批判資產(chǎn)階級。
- 62、善友七事:菩薩示現(xiàn)于世間,為利樂一切眾生所為之七事。
- 63、三脈七輪: 在西藏密宗里關(guān)于氣脈的理論,與醫(yī)學觀點不同。
- 64、三國七祖:日本凈土真宗開創(chuàng)者親鸞圣人認為印度的龍樹菩薩、天親菩薩和中國的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善導(dǎo)大師以及日本的源信僧都、法然上人正確地傳承了阿彌陀佛的本愿,故稱“三國七祖”,又名“七高僧”。
- 65、五姓七族:唐朝初期的士族家族代表,五個姓氏,七個家族,分別為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
- 66、搞七捻三:隨便發(fā)生男女關(guān)系。 意思為胡鬧、糾纏不清、說昏話。
- 67、年上七煞: 命理學的專業(yè)術(shù)語。
- 68、蒼龍七宿: 蒼龍七宿又稱東方青龍七宿,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 69、拐七趔八: 走路不穩(wěn),幾乎要跌倒的樣子。
- 70、中風七穴:治療中風的七個經(jīng)驗效穴。
- 71、歪七竪八:(1)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樣子
- 72、橫七竪八:比喻文章寫得快。
- 73、三七灰土:灰土系用一定量的石灰與土拌合夯壓而成。
- 74、大七孔橋: 七孔橋又名雙溪橋,位于貴州省王蒙鄉(xiāng)孟塘村附近的孟塘河(又名打狗河)上,有七個橋孔,高7米、寬4.5米、長35米,橫跨東西。
- 75、經(jīng)書七義:經(jīng)書七義為古代科舉用語。
- 76、小七氣湯:是一種藥物,主治七情郁結(jié),心腹絞痛。
- 77、碎七寶器:本則。
- 78、地動七因:地動七因[出法華經(jīng)疏]一仿諸魔生怖魔有多種。
- 79、三徵七辟:謂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
- 80、十七度線: 1954年日內(nèi)瓦會議《關(guān)于越南停止敵對行動的協(xié)定》所規(guī)定的臨時軍事分界線。
- 81、亂七八槽: 形容無秩序,無條理,亂得不成樣子。
- 82、嶺南七子:“嶺南七子”是指清代廣東以詩文并稱的七人。即:梁佩蘭、程可則、陳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等七人。
七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三七:二百十年。二十一歲。人死后廿一日。三魂七魄。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 2、五七:人死后三十五天。舊時喪禮,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經(jīng),有頭七、三七、五七等。約計數(shù)目之詞。
- 3、累七:1.佛教語。人死后每七日齋祭一次,至七七日止。也稱齋七。
- 4、斷七:(1)舊時迷信風俗,人死后每七天叫一個“七”,滿七個“七”即四十九天時叫“斷七”,常請和尚道士來念經(jīng)超度亡魂
- 5、十七:十分之七。
- 6、懺七:舊俗人死七日,延僧尼為之誦經(jīng)懺度,謂之"懺七"。
- 7、七七:(1)舊時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盡七”、“滿七”、“斷七”
- 8、四七: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歲。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東漢開國功臣云臺二十八將。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宿。 舊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為忌日,祭奠一次。第四個忌日稱'四七'。
- 9、頭七:指人死后的第一個七天或第七天。
- 10、秦七:1.北宋詞家秦觀輩行第七﹐故稱。
- 11、田七:(1)見“三七”
- 12、柳七:宋柳永排行第七,人以此稱之。
- 13、二七:即十四。見“二七齋”。
- 14、過七:舊俗人死后每七天舉行一次吊祭儀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斷七。
- 15、開七:六十一為七十紀數(shù)的開始,因稱六十一歲為"開七"。
- 16、做七:1.舊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稱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 17、一七:舊時稱人死后的頭一個第七天。故亦稱頭七。 猶一周。泛指七天。
- 18、齋七:舊時人死后每隔七日延僧做佛事,至七七止。齋七的次數(shù)依死者的身分及年齡做七次﹑五次﹑三次不等。
- 19、兩七:舊時謂人死后每隔七天為一忌。死者亡故第十四天謂之兩七。
- 20、理七:一種齋祭亡魂的迷信儀式。舊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為之齋供一次,并請和尚誦經(jīng),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稱為理七。最后一次叫"斷七"。
- 21、雙七:十四。 指農(nóng)歷七月初七日。
- 22、連七:連史紙的一種。
- 23、元七:陰歷正月初七日。即人日。
- 24、首七:人死后的第七日。
- 25、祭七:舊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 26、逢七:每逢七天。舊時喪俗:人死后,其家屬每七天舉行祭奠。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 27、美七:美七是漢語詞匯,典出于【全唐詩】的七律《封泰山樂章·舒和》。
- 28、打七:'打',舉行的意思。
- 29、錢七:形容松松垮垮的船、車等在運作過程中所發(fā)出的聲音,類似“錢七”、“錢錢七七”,因此也引申來形容設(shè)備破舊不堪的車輛。
- 30、第七:數(shù)字的排列順序。
- 31、不堪七:謂才能不稱。
- 32、七月七:農(nóng)歷七月初七日。是夜為七夕。
- 33、閑聒七:1.閑談;空說;嘮叨。
- 34、殷七七:1.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稱七七﹐以善幻術(shù)著名。
- 35、打佛七: “如來所以興出世,惟說彌陀本愿?!?。
- 36、峨三七: 別名芋兒七,為雙子葉植物藥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肉質(zhì)直根。
- 37、紅三七:稀毛金線草為多年生草本。
- 38、昏古七: 就是“昏過去二十次了好么”。
- 39、人血七: 人血草,多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