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書法文字 書法賞析

黃庭堅書法風格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1、

師從“二王”,黃庭堅書法在創(chuàng)新中落筆從容不拘一格

黃庭堅
黃庭堅書法風格

學習書法,由臨摹古代文人墨客的書法字開始,先烙以深刻的印象,將臨摹技藝徹底熟練之后,再全部打散,融入自己對書法的理解,不斷創(chuàng)作。能寫出好書法的,難以避免要將他人的成功轉化成為自己的作品,而各家書法字體也就是在這樣不斷重組的工程中,日益豐富多彩。黃庭堅寫書法,由學習王羲之的字體而來,又成功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

右軍名跡,合有數(shù)首。而黃庭堅就是極其癡迷于王羲之字體,為學好“王體”,黃庭堅深練臨帖,日后更是形成了高超的“黃體”。黃庭堅學習書法,運用的就是書法“異變”的方式。找準一家書體,取其精華,結合自身手法有所提煉,集百家之所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黃庭堅的書法以其行書撇捺開張、字形扁闊、字勢上揚,草書劍拔弩張、字態(tài)輕狂、疏闊灑脫為特色,深受書家追捧。

黃庭堅學“王體”究竟是怎樣演變出自己的神韻的呢?原因有三。一是從點畫上跌宕起伏,組建不受束縛的書寫體。黃庭堅較為注重書法點畫縱橫舒展,改變傳統(tǒng)的書寫風格,極力突出書法的疏密布局,空間結構的整合。二是運用線條的提按收放,形成有節(jié)奏的書寫韻律,使書法既有流動性,又具有連續(xù)性。三是學有所長,又有所改。黃庭堅學書法,由古代經典開始,學古、用古、改古,敢于創(chuàng)新改變,為創(chuàng)作書法注入新的精華。

王羲之書法布局排列緊密,字字利落,點畫圓潤,盡顯飄渺灑脫之意。黃庭堅書法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且自成一家,雖比不上王羲之出神入化,但也別有一番風味。黃庭堅書法亦可以閑情淡雅、落筆從容,也可以折戟沉沙、剛毅滄桑,這種絕不拘泥于一格的神采,愈加迷人。

有關黃庭堅的書法特點,自然不僅如此,身為北宋著名書法家的黃庭堅與蘇軾齊名,有著“蘇黃”的稱號。黃庭堅所“變”的書法特點還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極大的舒展筆畫的長度、字形變化多樣不受束縛、三點水的最后一點不挑起、突如其來的縮短和上收形成強烈對比。動靜結合,既不拘泥于古法,也能夠使書法作品整體和諧。

查看詳情>>
2、

黃庭堅書畫以韻為主,學書法須要胸中有道義

黃庭堅
黃庭堅書法風格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晩號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書法家。

黃庭堅的書學理論,大多見于他的題跋、書札中,其論述精辟客觀、視角獨到,不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令人大開眼界。我們總結出了他經常論及的三個方面,即臨摹、用筆、韻。

臨?。核J為這是書家的基本功,臨摹可以得形似,可以通過臨摹向古人借鑒學習書法的要旨。但是,臨摹僅是一種手段,不能當成學書的目的,目的是為了學得古人的神韻,因而他說:“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于壁間,觀之人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字既成,且養(yǎng)于心中無俗氣,然后可以作示人為楷式。凡作字須熟視魏晉人書,會之于心,自得古人筆法也?!?/p>

用筆:黃庭堅曾說:“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古人工書無它異,但能用筆耳?!庇纱丝梢娖鋵τ霉P的重視。并且,他還認為用筆應該“鋒在筆中,意在筆前",要做到沉厚而不輕浮,爽快而又利落,這樣才能達到“落筆奇?zhèn)?,豐勁多力”。另外,“筆意”也是黃庭堅經常提到的字眼。點畫的姿態(tài)、字體的結構都能體現(xiàn)書家的意趣與氣韻,即筆意,這決定著一幅作品的好壞。因此,應多向古人學習,去體驗古人的筆意。

韻:即氣韻、神韻,這是黃庭堅書論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他說:“書畫以韻為主?!睆乃麕煆闹茉?0年,后來認為俗氣太多而盡廢前法即可看出其對“韻”的重視。“韻”是黃庭堅對書法進行評價的一個主要標準,他在《題東坡字后》中說:“東坡簡札,字形溫潤,無一點俗氣?!彼苑Q東坡書為宋朝第一。并且,他認為要達到韻的上升階段,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廣博的學識,他在《論書》中說:“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p> 查看詳情>>

3、

黃庭堅草書一改唐人舊法,形成迥然不同的書法風格

黃庭堅
黃庭堅草書

黃庭堅,北宋詩人、書法家、詞人,與蘇軾、米芾、蔡襄合稱為宋四家。

黃庭堅書法《廉頗藺相如傳》白紙本,縱32.5厘米,橫1822厘米。此卷為黃庭堅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文中有節(jié)略。卷尾無書寫紀年和史款,約書于紹圣二年(1095年)。卷內鈐有“ 內府書印”、“紹興”連珠印、 “內省齋”、“秋壑圖書”、歐陽玄印”、“項子京家珍藏”、等印鑒,還有項元汴跋。此卷是傳世黃書中的名跡,《式古堂書畫會考》、安歧的《黑緣會觀》等書均有著錄。

草書發(fā)展到盛唐,狂草成熟,在流動中求得筆法、節(jié)奏、線條、結構的豐富變化,成為草書不可移易的定則。黃庭堅是欽服唐人狂草的,對張旭、懷素都有會心之論,自言“得藏真(懷素)自敘于石楊休家,諦觀數(shù)日,恍然自得,落筆便覺超異”。

無疑,黃庭堅對草書筆法的深刻認識和掌握,當是“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的。他在《跋此君軒詩》中寫道:“近時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可,不知蝌蚪、篆、隸同法同意。數(shù)百年來,唯張長史、永州狂僧懷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蘇才翁有悟處而不能盡其宗趣,其余碌碌耳?!?/p>

以黃庭堅的穎悟與才力,不至領會不到唐人草書的要義,然而他的草書卻一改唐人舊法,速度放慢,略加頓挫,在許多地方放棄線條的連續(xù)而著意于空間的擺布,結果形成與唐人迥然不同的一種風格,“草書之法,至此又一變矣”(姜夔語)。黃庭堅的草書,線條中奔放的氣勢當然不能與唐人相比,但空間結構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度和變化的豐富性,卻不讓于唐人。

黃庭堅不飲酒,其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筆。然其參禪妙悟,雖多理性使筆,也能大開大合,聚散收放,進入揮灑之境。而其用筆,相形之下更顯從容嫻雅,雖縱橫跌宕,亦能行處皆留,留處皆行。

有學者評:“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黃庭堅所作諸草書帖,乃真得其妙理,也正由此,黃庭堅開創(chuàng)出了中國草書的又一新境。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