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定風波蘇軾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1、

蘇軾寫的一首名詞《定風波》賞析,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態(tài)度?

蘇軾寫的詩
蘇軾的作品
蘇軾的詩句

《定風波》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遵睛,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寫于元豐五年(1082)三月,即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從詞的小序看,作者是“為時”、“為事”而作,是“有感”而發(fā)的。詞中通過沙河道中遇雨這一件極為平常的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隨遇而安的坦蕩胸懷。

詞一開頭,作者就以爽朗之筆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睂Α按┝执蛉~”的驟雨,作者的態(tài)度是“莫聽”,一面“吟嘯”,一面“徐行”,無所畏懼。這兩句看似平淡,卻很逼真地寫出了作者在急迫的境遇中處之泰然的神態(tài)。而下面“竹杖芒鞋輕勝馬”句,又進一步作了具體的說明。這一句有司馬圖“杖藜行歌”的境界。途中遇雨,別人狼狽不堪,作者自己卻如履空靈之境,覺得竹杖草鞋別有其趣。劉腺載認為,蘇軾作品的主要特點是“遇他人以為極艱苦之境,而能外形骸以理自勝。”

是頗有見地的?!罢l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敝械摹盁熡辍闭Z意雙關(guān),既是自然界的風雨,也是政治上的風雨。作者斬釘截鐵地表示:“誰怕?”用一反詰語,增強了表情的力量?!耙凰驘熡耆纹缴?,意思是說即使一生出沒于煙雨,也任憑它去,沒啥了不起。氣概何其豪邁!這一句,是蘇軾坎坷生活的小結(jié),也是他一生立身行事的寫照。

他雖遭受政治風雨的無情襲擊,熬過冤獄和貶謫的生涯,可是他不頹喪,不動搖,從來不改變自己的主張。這里,也隱約地透露了他隨時準備以聽其自然的態(tài)度,來對付陰晴不定、吉兇莫測的政治氣候。

詞的下片寫他雨后放睛的感受?!傲锨痛猴L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弊髡卟坏珗孕棚L雨終將過去,而且預言“斜照”定然相迎。盡管春風料峭,“微冷”,他都迎著夕陽前進,精神狀態(tài)始終是樂觀、昂揚的。

結(jié)尾幾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庇删捌鹋d,發(fā)出哲理的沉思?!耙矡o風雨也無晴”,既是寫實也帶象征意味。風吹雨打,他安之若素;斜陽復照,他無意外之喜。這種感情,不僅是當前直接看到的客觀對象所引起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作者坎坷的生活經(jīng)歷孕育起來的對人生和對事物的看法。

蘇軾是位有政治抱負的人,只是他的理想在現(xiàn)實的厚壁上碰得鼻青臉腫以后,不得不從清靜無為、超然物外的佛老思想去尋求慰藉。他在政治逆境中,壯志未消,對世事未能忘情,又不與之奮斗,而是采取一種超然物外,忘懷得失的遲觀態(tài)度,這無疑是他的佛老思想的一種表現(xiàn)。

這首詞在取材和表現(xiàn)手法上頗有獨到之處,給人以文學藝術(shù)所不可缺少的新鮮感。山林遇雨,“已而遂晴”,這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景象,而感覺特別敏銳的詩人卻獨具慧眼,從中提煉出詩意來,寫成這首詞,既使人感到熟悉,又使人感到新鮮。

作者善狀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這首詞,你說是寫景?是詠懷?是言理?都是,又...

查看詳情>>
2、

品讀各位詩詞大家的《定風波》,蘇軾最為經(jīng)典

定風波
定風波蘇軾

唐代教坊曲。敦煌曲子詞聯(lián)章兩首,其中有“誰人敢去定風波”及“便知儒士定風波”句,這兩首詞為武將與儒士回答,定風波以喻平定社會動亂,詞風豪健,為此調(diào)之始詞。

此體始自五代歐陽炯,為通用之正體。從始詞來看,此調(diào)宜于表現(xiàn)社會重大題材,亦宜言志與酬贈。歐陽炯、孫光憲、蔡伸、陳允平等也用以寫閨情。魏夫人一首寫暮春感懷,詞情極為婉約;歐陽修詞六首,多寫人生感慨,可見此調(diào)適應(yīng)之題材較廣。但因韻律復雜,其中之兩字句很難處理,用此調(diào)時應(yīng)注意格律與詞意之轉(zhuǎn)折變化。

〔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簡樸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景,表現(xiàn)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深得道家曠達豪放的精神。

〔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這首詞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藝,并著重歌頌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該詞風格柔中帶剛,情理交融,空靈清曠,細膩柔婉。蘇軾曾問”何處是吾鄉(xiāng)“,歌女柔奴說“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正好解答了蘇軾的難題。

〔唐〕閻選

江水沉沉帆影過,游魚到晚透寒波。渡口雙雙飛白鳥,煙裊,蘆花深處隱漁歌。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深夜無風新雨歇,涼月,露迎珠顆入圓荷。

這首詞是五代時期后蜀平民閻選所作,著意描繪了蕭索的秋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含蓄地流露了詩人的無限感懷。晚清著名文學家俞陛云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評注:“此詞純是寫景,惟‘人去’二字見本意。在陸則莎滿徑荒,在水則露寒月冷,一片蕭寥之狀,殆有感于王根,樊重之家,一朝零落,人去堂空,作者如燕子歸來憑吊耶?”

〔宋〕黃庭堅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guān)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這首詞是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的作品。主要通過重陽即事,寫出了黃庭堅在窮困險惡的處境中,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fā)了一種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fā)的豪情。

〔宋〕辛棄疾

聽我尊前醉后歌,人生無奈別離何。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寄語石頭城下水:居士,而今渾不怕風波。借使未如鷗鳥伴;經(jīng)慣,也應(yīng)學得老漁蓑。

這首詞寫送行而不流于感傷。明快爽朗,開人心胸。一起點明離宴,似悲實曠。上下兩片,渾然相融,以此短篇而寫尋常事,而能見出作者之性情、思想,而有特出之“神味”。

〔宋〕范仲淹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蘆花花映浦。無盡處?;腥簧砣胩以绰?。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shù)。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慶歷六年,范仲淹任鄧州知州,營建了百花洲和花洲書院,本...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