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于禁和龐德被蜀軍抓住,龐德選擇被殺而為什么于禁卻選擇投降
關(guān)羽水淹七軍,將于禁和龐德擒獲,于禁投降,龐德不降被殺。像于禁這種戰(zhàn)場上生里來死里去的人為什么會投降,是不是他為了?;顜兹f將士的生命而不惜自毀名節(jié)?又或者他還真是貪生怕死從而導(dǎo)致晚節(jié)不保呢?
一、于禁投降是不是已經(jīng)不得曹操重用
于禁在曹操軍營中屬于一等大將,為五子良將之一。他們當(dāng)中,就在曹操軍中的資歷來說,于禁僅次于樂進,軍職位次低于樂進,高于其他三人。封侯時間也是這樣。于禁最為曹操看重的是征討張繡之戰(zhàn)。曹操征討張繡,張繡投降,后來又叛變,并對曹操發(fā)起了突然襲擊。這時各軍已經(jīng)是亂哄哄的敗逃,一邊尋找著曹操一邊跑,只有于禁帶著自己手下數(shù)百人且戰(zhàn)且退。等到張繡的隊伍追擊稍稍慢了一點,他這才整頓隊伍退了回來。回來的路上看到有幾個人被青州兵搶了個精光,于禁將這些搶劫兵殺了。剩下的那些人跑到曹操那兒告狀去了。青州兵原來是黃巾軍,曹操收編后將其中的精銳編成自己的隊伍,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曹操起家的本錢之一,所以他們有點兒有恃無恐。有人勸他趕快到曹操那兒申辯,而于禁則認(rèn)為曹操是一個聰明人,即便是他們誣告曹操也不會信。于是先立營壘,過了一會兒才到曹操那兒去。到了曹操那兒,于禁只是把當(dāng)時的情況說了說,反而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贊揚。也就是在這次事件之后,于禁被封為亭侯,僅僅在樂進之后。官渡之戰(zhàn)中,于禁的功勞僅次于張遼(曹家將除外),因為張遼副將關(guān)羽斬殺了袁紹大將顏良。
平定河北以后,于禁單獨征討過昌豨,開始沒有攻破城池,后來曹操派夏侯淵幫助,昌豨投降。昌豨和于禁曾經(jīng)有舊交,他是到了于禁的軍營投降的,于禁按照曹操已有軍令將他殺了。為了避嫌還是真的嚴(yán)守軍令?不得而知。這是于禁一次不太完美的軍功吧!還有一次,于禁征討將軍梅成,張遼、張郃等討伐將軍陳蘭。于禁到達(dá)時,梅成和他的三千兵一起投降了。不久,這個梅成又叛變了,拉著隊伍和陳蘭合兵一處,后來被張遼所殺。
那么,是不是因為這兩次事件說明曹操不太信任于禁了呢?結(jié)論為不是。先說昌豨事件,并不一定是于禁能力不足才攻不破昌豨之城,而更可能是攻城兵力少。等夏侯淵支援,大軍來了,昌豨守城的意志沒有了,這才投降。有時候,一座城池的攻守雙方是要比拼意志的,你不停地增兵,這是勢在必得;我沒有外援,沒有了指望,守不下去了,投降吧。反過來,我城中兵精糧足,你還是那些兵,耗下去你必定撤兵,那就堅決地守。夏侯淵的到來,更多的是給了昌豨以威懾,并不是證明于禁能還是不能。對于梅成的降而復(fù)叛,有梅成詐降的原因,也有于禁預(yù)料不及的原因,但曹操對這件事情并沒有過多看法,仍然是對于禁相信并看重。就這件事本身,張遼和陳蘭形成了相持,也是于禁給張遼運送糧食,這才斬了梅成和陳蘭。
怎么能說明曹操對于禁沒有看法呢?因為在殺掉昌豨這件事情上,曹操不僅更加看重于禁,于禁也正式成了雜號將軍——虎威將軍。而這時候的張遼只是代理中堅將軍。梅成陳蘭雖然是張遼所斬,但于禁也增加了封地的賞賜,這說明曹操是認(rèn)為他...
查看詳情>>與“于禁和龐德被蜀軍抓住,龐德選擇被殺而為什么于禁卻選擇投降”相關(guān)的文章
搜索更多內(nèi)容
推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