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孫亮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

諸葛亮并不是草船借箭的開創(chuàng)者,這位姓孫的老板才是開創(chuàng)者

草船借箭真正的人是誰
諸葛亮草船借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相

諸葛亮草船借箭,婦孺皆知。不過,資深三國迷都知道,在真實歷史中,草船借箭的原型并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這還沒有刨到根兒,其實《三國演義》里,在諸葛亮之前十六年,已經(jīng)有人用船借過箭,那才是真正鼻祖,這估計只有“發(fā)燒級”三國迷才知道了。

孫權不是借箭,只是平衡船只

賣個關子,先說說孫權借箭。裴松之引用《魏略》記載,“(孫)權乘大船來觀軍,公(曹操)使弓弩亂發(fā),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p>

嚴格地說,孫權并不是借箭,只是因為船的一面受箭太多,船體傾斜沒法開了,孫權讓船轉(zhuǎn)向180度繼續(xù)受箭,然后等船的兩邊平衡后,再開船回營。

孫權的借箭過程,不是一次軍事行動,而是在軍事偵察過程中遇到的意外事件。當然孫權膽子也是夠大的,在危急情況下,居然還能想出這樣的辦法。

危險也是夠危險的,如果曹操當時派船出擊的話,孫權的船在負重之下,船速肯定大受影響,說不定會被曹軍當場俘獲。

孫堅借箭,才是真正的軍事謀略

雖然正史中,孫權是用船借箭的原型。但是,在《三國演義》里,用船借箭真正的鼻祖另有其人。他就是,孫堅。比諸葛亮草船借箭整整早了16年(諸葛亮借箭是208年,孫堅借箭和他被射殺發(fā)生在192年同一年)。

《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磐河戰(zhàn)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寫道,孫堅興兵伐劉表,準備戰(zhàn)船進攻樊城。劉表這一方派黃祖防守。

“黃祖伏弓弩手于江邊,見船傍岸,亂箭俱發(fā)。(孫)堅令諸軍不可輕動,只伏于船中來往誘之。一連三日,船數(shù)十次傍岸。黃祖軍只顧放箭,箭已放盡。(孫)堅卻拔船上所得之箭,約十數(shù)萬。當日正值順風,(孫)堅令軍士一齊放箭。岸上支吾不住,只得退走。”

以上就是孫堅借箭的原文。這當中實實在在體現(xiàn)了孫堅的軍事謀略。孫堅知道強攻樊城肯定不行,于是設法引誘黃祖放箭,數(shù)十次靠岸,但只是讓兵士藏在船艙中,并不急著進攻。這樣此消彼長(一連三日),黃祖的箭越來越少,孫堅的箭越來越多。最后,孫堅乘一天順風,命令軍士集中放箭,黃祖抵擋不住,只能退走。

由此看來,孫堅的借箭謀略絲毫不亞于諸葛亮??上?,孫堅“輕佻果躁”(陳壽語),孤身犯險追擊黃祖,被伏兵射殺。

諸葛亮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什么不放火箭?

為什么防守方不用火箭

當然,還有一個小問題,有不少三國迷經(jīng)常問,為什么防守方不用火箭?如果都用火箭的話,不管是草船、木船,都會被火燒透,更別說借箭了。

原因很簡單,古代對火器的掌握并不像現(xiàn)代那么方便。尤其如果防守方也是在船上的話,稍有不慎,很容易把防守方的船也給點燃了。

曹操進攻江東,為避免北方兵士不習水戰(zhàn)的短板,還用鏈鎖把船連在一起,如果不慎著火的話,火勢就會蔓延到整個船隊,因此他們自然不敢輕易冒險用火箭。

查看詳情>>
2

孫權的幼子孫亮年幼即位,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孫亮
孫權
孫權幼子孫亮

孫亮,字子明,三國英豪孫權的幼子。孫亮早先沒機會繼承皇位,但由于大哥孫登、二哥孫慮早逝,三哥孫和被廢,四哥孫霸自盡,五哥孫奮、六哥孫休均為庶出,加上老父愛幼子,故孫亮有幸被立為太子。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四月,孫權駕崩,孫亮即位,為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十歲登基,此后四年,朝政相繼被輔臣諸葛恪、孫峻掌控。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孫峻病死,孫綝掌權。

孫綝是孫峻的堂弟,其“兇豎盈溢”(見《三國志》)與孫峻如出一轍。眾臣原本就對孫峻以宗室身份獨攬大權所不滿,而今,孫綝繼續(xù)憑借這種優(yōu)勢壟斷朝廷大權,繼續(xù)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間,更引起了眾臣的強烈反感和忿恨。呂據(jù)、滕胤等其他輔政大臣瞧不起孫綝,也不想皇帝淪為傀儡,出于忠君思想和個人政治前途考慮,試圖分割孫綝的權力,防止他擅權專政,不料,遭到了孫綝的血腥鎮(zhèn)壓。

控制住局面后,孫綝自任大將軍,手握軍權,封賞黨羽,廣樹親信,更加不可一世,甚至“負貴倨傲,多行無禮”,根本不把孫亮放在眼里。對于孫綝的專權和僭越,孫亮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煎熬中隱忍度日,他在等待時機,也在考慮辦法。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四月,十五歲的孫亮“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見《三國志》),內(nèi)心也變得強大起來,一場皇帝和權臣的明爭暗斗,也隨即展開。

“綝所表奏,多見難問”,這是孫亮使出的第一招,畢竟軍權在孫綝手中,孫亮不敢冒險造次。此外,孫亮還多次拿出府藏書冊,閱覽先帝孫權時的舊事,“先帝數(shù)有特制,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先帝常常親自書寫詔書,而如今大將軍奏事,為什么只讓我簽字認可就完事了呢?言辭中,流露著對孫綝的諸多不滿。孫亮“親覽政事,多所難問”,讓孫綝感到“甚懼”(見《三國志》)。

單憑刁難、質(zhì)問和怨言,并不能撼動孫綝。于是,孫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為之將帥?!侦对分辛曆伞?,孫亮暗養(yǎng)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奪權,并聲稱要“欲與之俱長”(見《三國志》),一同見證勝利。然而,這些勇士“連日續(xù)夜,大小呼嗟,敗壞藏中矛戈五千余枚”(見《孫綝廢孫亮表》),孫亮操練勇士日以繼夜,動靜不小,矛戈都使壞了五千余桿,消息很快就傳到孫綝耳中,一招不慎滿盤輸。

孫綝聞訊后,知道孫亮必將有非常之舉。為求自保,狡猾的孫綝“返自鑊里(今安徽巢縣西北),遂稱疾不朝”(見《資治通鑒》),并在朱雀橋南修建房舍,自此遠離國都,不敢再入朝和孫亮見面,以防中招。此外,孫綝還讓他的弟弟威遠將軍孫據(jù),進入蒼龍門擔任宿衛(wèi),武衛(wèi)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干、長水校尉孫闿,分別駐守各軍營,嚴陣以待,以防孫亮。應該說,孫亮的那三千勇士確實給孫綝造成了很大壓力。

看到孫綝變成縮頭烏龜,孫亮欲殺不能,非常懊惱,便借口朱公主枉死事件,殺掉與孫綝關系匪淺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損兄弟二人。孫亮此舉,是要先翦除孫綝黨羽,再除掉孫綝,孫綝“由是益懼”,二人之間的矛盾也上升...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