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曹操殺楊修的故事經(jīng)過,看看楊修因為什么惹怒了曹操
都說曹操為人多疑善妒,這種“奸雄”的品格,在忌殺楊修這件事情上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殺楊修這件事情為很多的文人、士大夫所不齒,在小說中,也抱著一股怨氣和討伐之氣來寫曹操殺楊修這件事情。希望通過寫曹操殺楊修這件事情,來寫出曹操性格當中那種忌才不能忍的那樣一種性格特點。換句話來說,小說想通過寫曹操殺楊修來說明“奸雄端的忌聰明”,很忌諱聰明,但實際上這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因為咱們知道,在曹操的一方招攬了很多的文臣武將,如果曹操真正忌聰明的話,他的手下怎么能夠接納了這么多的文臣武將呢?人才濟濟,為什么能夠接納這么多的人呢?
為什么像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得等這些謀臣們都擁戴曹操,都為曹操出謀劃策呢?難道曹操都忌諱他們嗎?為什么曹操偏偏就忌諱或者妒忌了楊修呢?小說故意寫了幾個故事來寫楊修的聰明使曹操心懷不滿。
曹操建了一所花園,竣工后去視察驗收,那么不太滿意,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人都不明白這個“活”什么意思,楊修來一看就明白了,說你們門太寬了,給它改得窄一點,“門”加一個“活”不就是一個“闊”字,改一下。所以工人們一下子就明白,給它改了。改了以后,曹操就問你們怎么知道的,原來是楊修說的,所以他就開始不喜歡楊修了。
那么又說了一個故事,說塞北的地方送了一盒酥糖給曹操,曹操看了,在盒子上豎著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上。曹操睡覺了,楊修就讓大家一人一口把它吃了。曹操睡醒以后,想吃酥糖,一看沒了,問怎么回事兒?人家說了,楊修說:“丞相有命,盒子上寫著‘一人一口酥’”,豎著寫,一合,“合”是“人”字一個“口”,人一口,一人一口酥,所以“我們吃掉了”,曹操心里更討厭楊修了。
那么又寫了一件事情,曹操吩咐左右說:“吾夢中好殺人?!彼臅r候千萬不要挨著我太近了,我夢里頭經(jīng)常會殺人,曹操夢里殺人跟曹操的疑心有關系,曹操是擅疑。那么正好那天曹操午睡的時候,睡態(tài)不太好,被子掉在地下。有一位侍衛(wèi)不知道曹操有這個毛病,過來怕他著涼,拿被子給他蓋上。果然曹操跳起來,就把這個侍衛(wèi)殺了。殺完以后,躺在那兒繼續(xù)呼呼大睡。
睡醒了以后一看,一個侍衛(wèi)躺倒在他床前地下,鮮血淋淋的,曹操非常吃驚地問:“誰殺了我的近衛(wèi),近侍?”那么人家告訴曹操,是您老先生在夢里殺的。這時候曹操痛哭流涕,楊修卻來感嘆說:“不是丞相夢中殺了你,是你做夢被殺了,所以死了也是白死。
曹操聽了以后當然更不高興了,正好趕上了一件事情,曹操進攻西蜀,跟諸葛亮的軍隊長時間的對峙,這時候糧草不濟,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這時候很為難。
這天晚上,正好衛(wèi)兵來請示這天晚上的號令是什么,曹操正在吃雞肋,所以順口就說:“雞肋?!彼攒娭芯鸵浴半u肋”為口令。
那么到處都在傳“雞肋”“雞肋”,楊修聽說了,馬上吩咐軍士收拾行李,準備歸程。夏侯惇不明白,說為什么要回去呢?楊修跟他解釋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所以現(xiàn)在進也不是,退也怕人笑,所以還不如早點回去。丞...
查看詳情>>與“曹操殺楊修的故事經(jīng)過,看看楊修因為什么惹怒了曹操”相關的文章
曹操殺楊修是歷史的必然,楊修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
羅貫中描寫楊修的死因,為中國文學貢獻了一個相當著名的熟語“雞肋雞肋”,也為中國文學世界塑造了一個經(jīng)典的賣弄才華的形象。
但《三國演義》畢竟只是民間的通俗讀物,羅貫中總結的楊修之死在邏輯上是有致命缺陷的,更為重要的是楊修的死因并非只是因為愛耍小聰明這么簡單,羅貫中的描寫還是過于簡單化和臉譜化了。
因此,不要被《三國演義》騙了,楊修之死絕不是因為他耍小聰明,楊修這個人必定會為曹操所殺,但他的真實死因是有著更為深刻的原因的,那就是楊修參與了曹魏陣營內部的嫡庶之爭,這一點才是曹操必定要除掉他的真正原因,并且楊修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要失敗。
曹操這個人在東漢的出身并不高,他論顯赫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論血統(tǒng)也比不過“織席販履”的劉備等人,但他的能力在整個東漢末年無疑是最高的。雖然后世的文學家們都尊劉抑曹,但即便是他們如此貶低曹操,曹孟德的英雄氣概和無雙才華仍舊折服了無數(shù)人。
官渡之戰(zhàn)、倉亭之戰(zhàn)以及北征烏桓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曹操成為了中原北方的真正霸主,曹魏家族為此一直睥睨天下。即便是在赤壁之戰(zhàn)失利之后,曹操也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曹魏掌控的北方以及后來的關中地區(qū)一直是鼎立的三足中最穩(wěn)定富庶的。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的晚年心境的真實寫照,但此時的他已經(jīng)痛失兩名愛子且為偏頭痛所擾,恐怕自己時日無多的曹操自然要著手選定繼承人的問題。
長子曹昂本是曹操最為倚重的兒子,文武雙全的曹昂早就被曹操選定為自己的最佳繼承人,但曹操因為沒管住自己的下半身害死了他。建安二年,曹昂隨曹操出征張繡所在的宛城,張繡打開城門投降曹操,但曹操竟然要納張繡的嬸嬸為妾,張繡為此便萌生了殺機。
得意忘形的曹操被張繡搶先一步下手,曹昂為了救曹操而死,大將典韋斷后被張繡部下所殺,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死于這場嘩變。
宛城之戰(zhàn)可以說是曹操心中永遠的痛,他的愛妻丁夫人在得知此事之后更是回到了娘家,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回到曹操的身邊。曹昂死后的12年后,曹操再一次失去了他喜愛的小兒子曹沖,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稱象的曹沖,他和砸缸的司馬光、讓犁的孔融等人一樣,是歷史上著名的神童。但曹沖在13歲的時候突發(fā)疾病去世,《三國志》和《資治通鑒》對于曹沖的死有著相當不同的看法,前者只是簡單地陳述了曹沖因突發(fā)疾病而死,但后者似乎有所指地表示曹沖的死與當時的候選人曹丕有直接關系,很多人也認為曹沖是曹丕害死的。曹沖是否是曹丕害死的,這一點在歷史上都沒有定論,但痛失兩個愛子的曹操在此時是相當痛苦的。曹操一生頗為風流,他一共生育了25個兒子,但只有5個人真正地入得了曹操的法眼,這五個人分別是曹昂、曹沖、曹植、曹丕、曹彰,其中曹昂和曹沖已經(jīng)撒手人寰。曹操對曹彰頗為器重,他曾經(jīng)還特意向劉備夸耀:“我有這個黃須兒,你劉備連子嗣都沒有?!钡苷玫臈l件距離成為曹魏的當家人還很遙遠,因此曹植和曹丕便成為了兩個最佳的候選人,曹操的搖擺不定...
查看詳情>>與“曹操殺楊修是歷史的必然,楊修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相關的文章
曹操殺楊修是因為個人恩怨嗎?都因為楊修站錯了隊伍
楊修,三國時期頗有文學才華的人物,出身世家,可惜站錯隊伍,跟錯人,最終引來曹操殺身之禍。
楊修之死,最為重要的一點,不是楊修為袁紹之外孫,禍不及后人,何況曹操也是個寬宏大量之人,楊修之父楊彪也對曹操的政治地位也沒什么影響。
楊修在初任丞相主簿時,應該說還是比較為曹操所信任的,據(jù)《三國志》:“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又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并爭與交好”。觀這兩段,說明兩個問題,一,楊修才華出眾,所以才會為曹操任以“總知外內”的主薄一職,而且“事皆稱意”,這樣來說,曹操在這個時候應該是對他比較看重而且是信任的,不然,不會把這個職位交給他。二,由“自魏太子已下,并爭與交好”一句可見,當時連魏太子曹丕也要巴結他,而其中的“并”“爭”二字,又說明有很多人在巴結他,非是太子一人,可以想見他當時地位之重要。反過來說,這個又可以證明楊修這個時候應該深得曹操信任和倚重的府吏,而且關系比較密切,不然無由出現(xiàn)“自魏太子已下,并爭與交好”的情況。
所以最為重要的一點,還是楊修站錯了隊伍,進入曹植和曹丕儲位之爭中。政治角度出發(fā),曹操考慮到了曹植和曹丕爭嗣的后果不容小視,因為兩人周圍都有一群謀士,而曹操是深知謀士力量的,所以終于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在救曹仁的軍中將楊修估計是隨便按了個什么罪名就斬首了?!度龂尽肥沁@樣說的:“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這恐怕對曹操本人來說,非自本意,只巧妙找了個理由。
魏國可是曹操一場一戰(zhàn)打下來的,面對劉備,孫權,曹操都時常戒備,曹操可不想自己家內幾個兒子為了儲位之爭而鬧得雞犬不靈而讓別人笑話,其次,曹植和曹丕雖然在文學才華上是曹植占優(yōu),在政治和軍事才能上應該說曹丕要勝一籌。而且兩人身邊團體構成也不一樣,曹丕這邊是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都是一群老謀深算的人,《晉書》云這四人在曹丕身邊號稱為四友,這四人中,司馬懿、陳群的政治才能以及謀略應該說公認是漢魏謀士和大臣中的上上之選,吳質心計深沉,文才也佳,朱鑠官位是中領軍。而曹植門下文士居多,沒有什么政治和軍事經(jīng)驗,遠不如司馬懿、陳群、吳質之流。
曹操殺楊修,不在個人恩怨,而是為整個魏國做長久安定的考慮,而后繼人選,從實際意義上來說,曹丕更為合適,殺楊修,削弱曹植勢力,必為其之。
與“曹操殺楊修是因為個人恩怨嗎?都因為楊修站錯了隊伍”相關的文章
曹操殺楊修的背后藏著什么?楊修真正的死因沒那么簡單
說到楊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曹操身邊的主簿,所謂主簿就是現(xiàn)代的秘書,主要負責抄抄寫寫的工作,而楊修是個十分聰明的人,最終卻被曹操給殺了,曹操在門上寫一個"活"字,楊修就猜到曹操嫌門太寬了,曹操寫"一盒酥"他就知道叫沒人一口,最終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所殺。
其實雞肋事件發(fā)生在漢中之戰(zhàn)期間,當時曹操與劉備交兵,雙方相持不下,曹操說出"雞肋"的口令,楊修便說:"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雖然當時楊修看穿了曹操的心思,但曹操并沒有殺他,當時兩軍交戰(zhàn),曹操哪有時間理會楊修呢?
楊修真正的死因,是他曾幫助曹植,曹操為了選立儲君猶豫不決,主要在曹丕和曹植兩人當中選擇,然而楊修公開幫助曹植,曹操數(shù)次考研曹植的治國才能,楊修竟然提前寫好答案,讓曹植背下來,后來事情泄露,曹操對楊修十分惱怒,就把他給殺了。
雞肋事件并非楊修的直接死因,充其量是個輔佐作用而已,按照曹操的說法,殺楊修是因為他"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前者是指他暗中幫助曹植奪權,而后者才是曹操殺他的主要原因,乃是"交關諸侯",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結黨營私,搞小團體。
楊修是漢朝太尉楊彪之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后,仍舊有許多人反對他的做法,所以曹操致死都不敢稱帝,而曹操在前方東征西討的時候,許昌始終有一顆定時炸彈,即漢獻帝,說不準漢獻帝什么時候就跳出來,在曹操背后插他一刀,反曹勢力一直都存在。
楊修作為當時的門閥士族家庭,如果太謀反的話,對曹操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了,所以曹操說他"交關諸侯",就是說他跟各大家族有牽扯,其實細細算起來,楊修跟袁術還有點親戚關系,袁術是楊修的舅舅,對于這一點,曹操心里自然也明白,所以他懷疑楊修有謀反的嫌疑,殺了他正好。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時,敢于稱帝的只有一人,即袁術,不過袁術是個二百五,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很快就被滅掉了,袁術死后,楊修應該夾起尾巴做人,不應該太過張揚顯擺自己,但他性格使然,時時愛炫耀自己的才能,而且事事針對曹老板,被殺也是理所當然了。
在曹操看來,楊修是終于漢室的,就算他不忠于漢室,而自己殺了他舅舅袁術,楊修心里或多或少對自己有些不滿,如果楊修這些不滿被放大,就會去聯(lián)合漢獻帝,自己豈不是要糟嗎,所以楊修這人還是殺了比較好。
查看詳情>>與“曹操殺楊修的背后藏著什么?楊修真正的死因沒那么簡單”相關的文章
曹操為何殺楊修?楊修之死的另一種可能你知道嗎
曹操,是三國相關故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蘇軾形容他是“一世之雄”,民間說他唯才是舉,所以有曹操身邊“謀臣如云,武將如雨”的說法。楊修,也是三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筆,曹操身邊屢出奇策的謀士數(shù)不勝數(shù),楊修卻是那個畫風最出眾的,沒了楊修,不知會少了多少軼事!
而把曹操和楊修放在一起看,那典故就多了,什么“一人一口酪”,“門上加活”“絕妙好辭”,最出名的就是“雞肋說”,公認這是楊修惹怒曹操自取其禍的直接原因。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曹操一向愛才惜才,會只是因為楊修看透自己的計策而惱羞成怒嗎?當然不會。
曹操要是這么輕易就被激怒了,史學家才不會這么大方地贊譽他是“超世之杰”呢。而后世對楊修的評價也頗高,《三國志》里直接點明“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兩個人還是君君臣臣,相安無事過一陣子的。然而,不過幾年,楊修卻因“擾亂軍心”被曹操斬了,這是為什么?
建安23年,劉備大舉北伐,鎮(zhèn)守漢中的夏侯淵還被蜀將黃忠斬殺。很快,曹操親臨漢中指揮作戰(zhàn)。因蜀軍集中兵力,扼險據(jù)守,曹操接連敗北,只好退兵斜谷關。其后魏軍士卒軍糧不接,逃亡頗多,士氣低落。在這樣背景下,有一次曹操用“雞肋”作為軍令,卻被楊修指明其中蘊含的退兵意圖,曹操震怒之下將他斬首示眾,以定軍心。
曹操真是因為被楊修吐槽心事而殺了他的嗎?這可是濫殺,但曹操寧愿自己背上這種罵名,也要殺了楊修,背后或許大有深意。至于楊修,政治仕途最初堪稱是順風順水,卻為何慘淡謝幕呢?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就從情報諜戰(zhàn)的角度,給我們展現(xiàn)了楊修之死的另一種可能。
魏軍在定軍山失利,夏侯淵戰(zhàn)死,接著有連續(xù)敗北,仿佛是有人泄露了軍情,魏軍內部風聲鶴唳。人人自顧不暇的時候,偏偏楊修依舊我行我素,到處亂逛,不是與人飲酒,就是和裨將賭錢,這種目中無人的行為,使得曹軍內部更加人心惶惶,混亂動蕩。
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看到楊修這種放蕩不羈的舉動讓魏軍惶恐不安,聯(lián)想到定軍山之敗的情報泄露,立即懷疑楊修是否別有目的。于是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扣到了楊修頭上,實則是開始調查楊修與情報泄露的關系。
楊修為何會在曹營中如此膽大妄為,蠱惑人心?
和曹操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不同,楊修想做的,就是為了恢復漢室,是恢復文人儒士備受推崇的朝代。如果說,當年與董卓等人對抗,曹操尚且還有匡扶漢室之心。那么現(xiàn)在的魏王曹操,則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謀逆之心昭然。
然而楊修的志向一直沒變,這么多年過去,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曹操已然成為了繼董卓之后的又一個企圖謀反漢室的勢力,繼續(xù)為曹操做事,不但是助紂為虐,更別提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所以,楊修開始謀劃削弱曹魏勢力的辦法,以主簿的身份獲取到魏軍情報傳遞給蜀軍,以致曹魏連連敗退。楊修又在軍營中散步謠言,以擾亂軍心達到削弱曹操勢力的目的。這如何不會會惹怒“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于是曹操借“雞肋”之說將間諜楊修斬首,也就順理成章了。
查看詳情>>與“曹操為何殺楊修?楊修之死的另一種可能你知道嗎”相關的文章
聰明絕頂?shù)臈钚薇徊懿贇⒌?,其中的原因令人吃驚
無論是讀三國志,還是看野史,都很清楚的顯示楊修是個極聰明的一個人,然而愛惜人才的曹操為什么要殺了他呢?
三國志里有那么多人的傳記,卻沒有楊修的傳記,我猜可能一是楊修本身并沒有特別出彩的政治業(yè)績和軍事業(yè)績,曹魏執(zhí)行的策略是唯才是舉,賞罰分明,論功行賞。二是后來曹魏一統(tǒng)天下,對不喜歡的個人,懶得多做記錄。
楊修,字德祖,今陜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楊修學問淵博,極聰慧,任丞相府主簿。史書記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楊修的祖上都是當官,四代都官至太尉,是掌管兵權的,這樣當官世家,楊修從小就快人一步,當然楊修是非常聰慧的一個人,非常善于揣摩的心思的一個人。
年輕的楊修,有著優(yōu)秀的家世,又富有才學,于是就當了曹操的秘書,這是辦事能力極強的秘書,只有一點不合曹操心意,那便是他太精明了,太會揣摩人心了。
楊修在政治上毫無建樹,這其他史類書籍也沒有記載,《三國志,陳思王傳》記載了,曹丕與曹植的太子之爭,就有楊修的參與。再者就是《后漢書》有關于楊修的一段記載,其中說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雞肋”事件。這兩個事件,都透露了,曹操要殺楊修的原因。
雞肋事件,曹操攻打劉備,親自率兵去攻打漢中,由于自然條件限制和當時客觀環(huán)境,曹操進攻撈不到好處,退又害怕被人恥笑,影響自己的權威,這是進退兩難之境。
當晚的口令,曹操隨口說了個雞肋,本來這是只有曹操自己知道其中難處的。偏偏楊修說,雞肋,吃起來沒肉吃,丟掉了又覺得可惜,曹操已經(jīng)決定撤兵了。
楊修做為領導的秘書,猜透了領導的心思,應該幫助領導去解決這個進退兩難之境。這時候,楊修該想著曹操一個臺階來下,需要一個事件來說明撤兵了合理性。
結果呢?精明的楊修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幫著解決,反而將領導的難題說給眾人聽。這行為只是顯示了楊修很聰明,但并不高明,從這個事件上來說,楊修是一個缺乏大智慧的人。
曹操作為軍隊的最高領導,是軍隊的靈魂,曹操一向賞罰分明,將軍出征,無功必要受罰,且當時環(huán)境,曹操無法進攻,這是對領導智慧極大的考驗。
進攻無法有所進,劉備守著地勢,況且漢中那地方,軍隊補給也是難事,損兵損糧,退害怕影響自己的權威,需要合理的撤退理由,這對曹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此時楊修又背后捅了一刀,害他失了威儀,曹操怎么不氣?曹操本來心胸并不寬闊,楊修的行為便是曹操不能忍受的。
《后漢書》記載,除了魏太子以外,其余人,無不巴結楊修,楊修是秘書,雖說權利不大,可是楊修能觀察到領導的一舉一動,其他人巴結楊修,不過是想通過楊修來獲得曹操的信息和曹操的心理算計。
《三國志,陳思王傳》說了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曹操顧慮曹植的勢力太大會成為后患,因為楊修有才能有智謀,又是袁術的外甥,于是羅織罪名殺了楊修。
曹操殺掉楊修之后,還是非常善待楊修他們一家人,按照中國人斬草要除根的思維,應當把和相關的直系親屬全部殺掉,曹操沒有這么做,曹操是個很愛才的人,也并沒...
查看詳情>>與“聰明絕頂?shù)臈钚薇徊懿贇⒌簦渲械脑蛄钊顺泽@”相關的文章
惜才如命的曹操為何殺掉才華橫溢的楊修?曹操為什么厭惡他
在《三國演義》當中,曹操不是一個正面角色,他陰險狡詐,冷酷無情,不過羅貫中還是為他保留一個優(yōu)點:求賢若渴。曹操曾著詩《短歌行》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以表達他對于賢才的渴望。
演義當中的楊修亦是一位聰明絕頂?shù)娜宋?,羅貫中稱贊他道:“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綿帛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弊阋钥梢?,楊修的確才華橫溢。然而奇怪的是,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曹操,遇到才華橫溢的楊修,卻沒有產(chǎn)生化學反應,最終曹操甚至將楊修誅殺。那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曹操對楊修這個人才如此厭惡呢?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你知道嗎?
其實說曹操厭惡楊修是不準確的,嚴謹?shù)恼f,曹操一開始對楊修還是比較信任和欣賞的。楊修起初任丞相主薄,這個職位可謂是曹操的心腹,曹操讓他坐在這個位置上,足以可見他一開始對楊修還是非常看重與信任的。而楊修的能力也確實出眾,他做事干練,凡事都做的滴水不漏。按理說這樣的人才應該是曹操夢寐以求的,那他又為何將楊修殺掉呢?演義中的楊修之所以走到這一步,可以說是自尋死路。
《三國演義》里的楊修可謂驚才艷艷,單論他揣摩曹操心思,其心智堪比諸葛亮。曹操的興趣愛好以及內心當中的想法,楊修都能猜到。比如在演義當中,曹操過藍田的時候到蔡文姬家里,看到曹娥碑,碑的背面刻著“黃絹幼婦,外孫鎣臼”八字,曹操轉身問楊修道:“解不?”楊修立刻自信的答道:“解?!辈懿僮寳钚尴葎e說答案,他先自己想。當行三十里以后,曹操讓楊修寫出答案,然后與自己對照,最后發(fā)現(xiàn)答案一致。曹操嘆息道:“我的才華遠不如你?!?/p>
其實諸如此類的故事在《三國演義》當中極多,比如“闊字謎”。在楊修擔任主簿期間,宮里修建相國門,曹操觀看以后命人在門上作“活”字,隨后離去。眾人不解其意,唯獨楊修看出曹操的意思,說道:“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于是楊修下令將門毀掉重建。
當然,要提楊修對于曹操心思的揣摩,就不得不提起《三國演義》當中的經(jīng)典橋段:一人一口酥。小說當中寫道: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羅貫中用一句“操雖喜笑,而心惡之”來表現(xiàn)出曹操內心的陰沉以及他對于楊修的厭惡。那么問題來了,曹操為什么要厭惡聰明絕頂?shù)臈钚弈?,他最喜歡的不就是人才嗎?
曹操喜歡人才不假,但他喜歡的是能為己用,且對自己不會產(chǎn)生威脅的人物。《三國演義》里的曹操性格狠辣無情,羅貫中將他描繪成忘恩負義之輩,他殺了呂伯奢一家,對陳宮說道:“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邀請劉備煮酒論英雄時用龍比喻他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吐霧興云,翻江攪海;小則埋頭伏爪,隱介藏身;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秋波之內。此龍陽物也,隨時變化。”這說明曹操心目中的英雄,不是...
查看詳情>>與“惜才如命的曹操為何殺掉才華橫溢的楊修?曹操為什么厭惡他”相關的文章
曹操為何殺楊修?楊修真的是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所殺嗎
曹操一生殺人無數(shù),這其中有該死的、也有冤殺的,更有錯殺的,也有莫名其妙被殺的,呂伯奢、華佗、楊修之死就有些冤得慌,曹操的“奸雄手段”亦讓人望之心驚。
有人說“亂世須用重典”,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不可過于苛責彼時的歷史人物,因為人不可能超越其所處的時代,更無法超脫其所處的環(huán)境,自古干大事者必不拘泥于小節(jié),再超拔流俗之人身上也有歷史的局限性,對于這位三國達人,歷來是頗具爭議,見仁見智的,至今不絕如縷。
東漢末期聞名遐邇的大知識分子、以博學睿智著稱于世、似乎能登高望遠、有未卜先知本領的奇人楊修就死于曹操之手,這樣一位才調絕倫的人竟會成為以愛才、惜才著稱的曹操手中之犧牲品,讓人在惋惜之余也有些始料未及,任誰都會為之掬一把同情淚的。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曹操的小兒子曹植自幼異于常兒,他天資聰穎,稟賦超然,曹操為了讓自己的小兒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將早已名滿天下的學者楊修請到家里作了曹植的老師,按理說,才識過人的楊修與曹家有了這一層特殊關系,就等于為自己的未來投了雙保險,似乎一個能盡情施展才華的人生大舞臺就在不遠處等待他的光臨,而事實是,他卻因為與曹植的師徒之誼而埋下禍根,最后甚至丟了性命。
關于楊修之死,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里著墨甚多,堪稱這部鴻篇巨制中比較經(jīng)典的章節(jié),看過這部小說的人大都耳熟能詳。
小說中的楊修,高瞻遠矚,料事如神,而且他說話直來直去,并且敢于說真話,一副不把領導放在眼里的架勢,楊修屢屢看穿曹操的居心,曹操肚里的那點小九九總逃不過楊修的那對鷹眼,弄得曹操萬分尷尬,而且他口無遮攔,一次次點破玄機,不曾想犯了曹操之大忌。
楊修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而且他快人快語,卻因直言取禍,被曹操懷恨在心,最后因“雞肋”事件被借題發(fā)揮而慘遭曹操誅殺,小說中楊修一副先知先覺的智者形象,而且他直言不諱,處處表現(xiàn)得比領導高明,一點也不把領導放在眼里,完全是“作死得死”的節(jié)奏;曹操則是一副小肚雞腸,嫉賢妒能,睚疵必報、心狠手毒的奸雄嘴臉。
那么,歷史上真實的楊修究竟因何而死?真的是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所殺嗎?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雞肋事件”在歷史上真的發(fā)生過,只不過結局迥然不同,話說當初曹操率軍與劉備在漢中對峙,雙方勢均力敵,你來我往多個回合,誰也無法一舉擊潰對方,就在雙方勢呈膠著,相持不下之時,曹操突然頒布了一條夜間用以警戒、行軍的口令:雞肋。
大家聽到后都沒啥反應,只有楊修聽出了這看似尋常之口令中蘊含的深意,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嘛,看來,曹丞相已經(jīng)無意纏斗下去,是走是留,內心正在激烈斗爭,但他認定耗下去已無必要,這點是顯而易見的,楊修洞若觀火,他四處嚷嚷著這仗打不下去了,大家還是加緊捆扎行李,隨時準備撤軍吧,免得到時手忙腳亂,同僚們將信將疑,誰知命令下來后大家都驚呆了,曹操果然要布下疑陣迷惑蜀軍,然后鳴鑼收兵,溜之乎也。
正史中的楊修雖然猜到了曹操的用...
查看詳情>>與“曹操為何殺楊修?楊修真的是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所殺嗎”相關的文章
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在于楊修的政治立場的突然轉變
楊修之死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他不該參與宮廷斗爭,曹植與曹丕的世子之爭,因為“袁家譚尚”的前車之鑒,是曹操晚年最忌諱的事情,而楊修卻不知蕭墻之輕重,屢助曹植,使得曹操深怨于他。
在《三國演義》中,楊修之死的原因被歸結于“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書里面提到楊修犯了六次“忌”;改建花園大門、分食塞北酥餅、夢中殺人、告發(fā)曹丕陰事、教曹植斬門吏、為曹植作《答教》。其中,前三件事情屬于日常生活的范圍,后三件事情屬于政治活動的范圍。
前三件事既是楊修向曹操證明自己才華的過程,也是楊修了解曹操其人的過程。通過前三件事,楊修不會不憂傷而惶恐地發(fā)現(xiàn):在妒才忌能的曹操治下,其官也只能是做到主簿了?!笆硕鴥?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才華橫溢的楊修又怎甘自己的仕途凋零呢?因此也才有了后三件事:楊修做出了自己人生一次無比重大的決定,他毅然地轉身投靠了更欣賞其才的曹植,并且積極地輔助曹植競選曹操的繼承人。因為只有這樣,他的仕途才是無量的,才有出人頭地之日。
對于楊修不再熱衷于曹操賞識的另一個有力的佐證是:在前線,當楊修知道了“雞肋”的夜間口號(也知道北京富家女胡雅捷了曹操內心的糾結,也知道了曹操將要退兵的想法)時,他并沒有像以前那樣忙著跑到曹操的帳里去證明自己的才華,而僅僅是教手下的軍士做好歸程的準備而已。從才華的肆意張揚到才華的低調處理,這不能不充分地說明了楊修的政治立場的劇烈轉變。這個“雞肋”事件才是楊修被殺的真正原因。
楊修生于官宦世家,楊家?guī)状硕际菨h朝大官,祖先楊喜,漢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楊賜、父楊彪四世歷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與東漢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駕齊驅,聲名顯赫?!逗鬂h書·楊震列傳》中評論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yè)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太尉”在漢代是管理全國軍政的要員,從楊修的高祖到他的父親,出了四個太尉,很厲害!那么,這么厲害的官宦世家對于后代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不可能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一定會傳授很多為人和為官的規(guī)則。
楊修如此聰明,從小耳濡目染,長輩言傳身教,要說他不懂得官場的規(guī)矩,要說他世事不洞明、人情不練達,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曹操和楊修的故事。有一次曹操和楊修路過曹娥碑,在碑的背面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曹操問楊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楊修說:“知道?!辈懿僬f:“你先不說,等我考慮一下。”結果行了三十里地,曹操才猜出是“絕妙好辭”,于是曹操嘆道:“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逼鋵嵾@句話一方面表示了曹操的謙虛,另外一方面還透著一股兩人關系很鐵的味道呢!可惜由于后人先入為主的思想在作祟,總認為是曹操在嫉妒楊修的才智。
曹操作為東漢末年建安時期(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公元196—220年)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他有特別值得驕傲的兩個兒子:一個是曹丕,另一個是曹植;父子三人并稱建安文學界的“三曹”,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
查看詳情>>與“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在于楊修的政治立場的突然轉變”相關的文章
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楊修為人處世情商太低
在《世說新語》中有這么幾個曹操和楊修的故事,有一天曹操在府里新做的門中,寫了一個活字,楊修就叫人把這門給改小了,一個門一個活不就是闊字嗎,還有,某一天有人送給曹操一盒點心,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一個合字,楊修拿起來就吃還分給眾人,合字人一口嗎,最后就是“雞肋”了,古人言事不過三,楊修的小命就不保了。
很多人都說楊修是因為能看透曹操的心思,因此曹操才把他給殺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說被看透心思,曹操就要殺人,那曹魏就沒人才了,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除了出謀劃策,就是研究人心了,曹操的心思早被人看透八回了?!皸钚拗馈币恢北灰暈樵谏纤久媲八!靶÷斆鳌弊魉赖姆疵娼滩?。楊修之死的原因除了曹操出于政治立場的考慮還源于他的情商。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你知道嗎?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東)人。東漢末期文學家,太尉楊彪之子,以學識淵博而著稱。建安年間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后為漢相曹操主簿。楊修出身于世家望族,《后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而楊震正是“四知”拒賄(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故事的主角,以清廉彪炳歷史。所以楊修則憑官宦世家之資及才略名氣,躋身曹氏政治集團,做了曹操幕僚兼曹植至交,在封建社會門閥制度的背景下,是完全不足為怪的。這既體現(xiàn)了曹操攏士愛賢的姿態(tài),也成全了楊修世襲名門的夢想。
然而,這位漢末名士,精英級的人才,其情商高低如何呢?讓我們先了解什么是情商吧。
情商是近年來從西方引進的一個新概念,并逐漸被國人所接受。簡單的說,如果智商代表的是一個人的聰明程度的話,那么情商則代表一個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其核心指數(shù)是自我控制能力。楊修面對的是詭計多端、陰險歹毒的曹操,如何處理和自己頂頭上司曹操的關系,是他的首要任務。在他和曹操的交往中,其自控力又怎樣呢?
“活”字謎事件
曹操曾叫人建造花園一所,建成后親自去檢查,不置褒貶,在門上書一“活”字離去,打了一個啞謎。工匠們迷惑不解,不知丞相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正當左右為難之際,楊修揭開謎底:“門”內添“活”,乃“闊”字耳,丞相嫌門太小。大伙恍然大悟,立馬擴建,曹操果然滿意。但曹操了解到是楊修猜中謎語,心里便不暢快。按理來說,楊修點明丞相用意,曹操高興才對,何故不痛快呢?依我看來,曹操打個啞謎,無非是想表現(xiàn)自己的才智,展示領導的深沉。工匠們猜不出,肯定前來討教,那時曹操定會欣然道出謎底。沒想到,這個“風頭”讓楊修搶了,他怎能高興呢!
分食“一盒酥”事件
曹操收到塞外贈送的酥一盒,便親書“一合酥”三字置案頭。楊修見之,自作主張,和同事們分而食之,還自作聰明的解釋: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曹操雖一笑置之,內心卻極其反感。吃掉一盒酥事小,不把領導放在眼里事大,賣弄小聰明,更是讓人生厭。我想,曹楊二人的關系已經(jīng)有了微妙的變化。
揭穿“夢中殺人”事件
曹操為人奸詐多疑,擔心遭人暗算,便稱自己好夢中殺人。果然有天晚上,曹操...
查看詳情>>與“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楊修為人處世情商太低”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