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歷史上真實的呂布是個怎樣的人?如果不是性格缺點的話他也不會死這么快吧
縱觀三國名將,呂布可位居前列。身為一代名將,呂布之勇猛為世人驚嘆;身為一方諸侯,呂布又間接影響了漢末局勢。可以說,呂布是東漢末年舉重若輕的一位梟雄人物。可在眾多史學家眼中,呂布卻始終是一個反面教材。自陳壽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來評價呂布之后,后世學者皆深以為然。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更是在《讀通鑒論》中指出:“呂布不死, 天下無可定亂之機?!?/p>
在影響力頗為深遠的《三國演義》當中,呂布更是被塑造成一個貪財好色、忘恩負義的無恥之輩。到了近代,一些學者開始為呂布翻案,認為評價呂布要將其置于漢末亂局之中,于是便得出了陳壽評價有失公允的結論。不過在筆者看來,從呂布言行舉止來看,他固然受到當時局勢擺布,但他性格中的缺陷,才是造成日后悲劇的根源所在。
一、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拋開人品問題不談,呂布在面臨抉擇之時,的確最看重利益。初時,呂布出身于并州五原郡。這里為西南邊陲之地,又常年與羌胡往來,文化意識遠弱于中原。受此風氣影響,呂布骨子里過分推崇武力,在成年之后更是“以驍武給并州”,得到了并州刺史丁原的親待。
丁原是中原人氏,在當地并無根基,故而他籠絡以呂布、張遼、張楊為首的軍閥頭目,希望借他們之手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可以說,丁原與呂布是互惠互利。呂布原本一粗野武人,在受到丁原重用之后,竟以主薄的身份進入仕途,從而完成了身份的第一次轉變。
不久之后,丁原受何進之令進京謀誅宦官,呂布、張遼等人亦跟隨前往。不曾想到,洛陽城內發(fā)生了驚天劇變,何進、宦官先后被滅,而涼州大人出身的另一軍閥董卓卻率先丁原一步進入洛陽。為了提升自己的權柄,董卓便打算另立新帝,此舉遭到袁紹、丁原等人的強烈反對?!度龂尽す珜O瓚傳》記載:公孫瓚與袁紹交戰(zhàn),曾列后者十大罪狀,其中一條便是袁紹指使丁原縱火孟津。
也就是說,丁原反對董卓,實則是受到袁紹暗中指使。再進一步,董卓的粗暴之舉已經引起了中原士族的反感。正因如此,與董卓同樣出身邊僻之地的呂布等人,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原士族排斥自己,因此我們很難取得上升之機。
在此情形之下,呂布最終選擇與董卓合作。一方面,董卓也曾擔任過并州牧,由此可推斷出,董卓呂布之間可能有過來往。另一方面,既然無法通過和平方式取政治地位上的提升,呂布和董卓便只能采取暴力手段了。洛陽城內何進的舊部已經被董卓收攏,再加上呂布率并州軍來投,董卓自然輕松掌控了整個朝局。
上述可見,呂布殺丁原投奔董卓,應當是為了尋求更好的出路。董卓掌權后,呂布取代丁原,晉升為騎都尉,統(tǒng)領并州大軍。以同樣思路解釋,呂布殺董卓亦是如此。當以王允為首的中原士族,為了除掉董卓,向呂布釋放出好感之時,呂布便自然認為并州軍已經取得了他們的接納,故而欣然允之。不僅如此,呂布還想憑借誅殺董卓,從而扭轉自己的聲名。
除此之外,呂布反復殺掉自己的舊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提升自己的地位。呂布并不是一個甘心屈與人下之人,他先后投奔丁原、董卓等,皆是將其當做自己...
查看詳情>>與“歷史上真實的呂布是個怎樣的人?如果不是性格缺點的話他也不會死這么快吧”相關的文章
歷史上的呂布是個怎樣的人?呂布的性格缺點導致了他的滅亡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么一句話,叫“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所謂“人中呂布”說的不僅是呂布這位猛將武藝高強,所向無敵,是三分時代的第一勇士,他比其他武將要高出一個層次去,獨立巔峰,睥睨天下。同時還包含另一層意思:呂布的外形出眾,相貌英俊,高大矯健,如玉樹臨風。拿現在話說,呂布不僅是實力派,而且還是個偶像派。
上天不僅賜予呂布一身出眾的本領,良好的外貌,使其成為了天下第一勇士,還擁有了天下第一寶馬赤兔火焰駒,懷擁著天下第一美人貂蟬。如此人生,真可謂上天厚待。
我們都知道,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先后認丁原、董卓為義父,在他戎馬生涯中,曾經效力過的人有:丁原、董卓、王允、袁紹,還投附過劉備,向袁術示過好,但都反過來傷害過這些人,白門樓被俘后,呂布又欲屈膝于曹操,卻未被容納遭到殺害。
確實挺可惜。呂布白門樓殞命后,世間就再無能夠以一己之力獨戰(zhàn)兩名“超級猛將”而不落下風的英雄了。
咱們來分析一下呂布的性格和所作所為,看看他是個怎樣的一個人:
呂布很驕狂自負。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吾有畫戟、赤兔馬,誰敢近我?”他的本領也助長了他的這種囂張氣焰,天不怕,地不怕(除了那個又臭又硬的張飛)。
呂布一生都是在背叛和被背叛中。他殺丁原,誅董卓,棄袁紹,投劉備,奪徐州,擊袁術,戰(zhàn)曹操,呂布自視甚高,不肯屈就人下,總認為世界所有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應該屬于他,不僅是寶馬良駒:如花美眷,還有雄兵堅城、權力寶座和金色的王冠,如果得不到,就忿忿不平,一意背叛欲取而代之。
呂布總是自認為很聰明。他麾下有張遼這樣的帥才,高順、臧霸這樣的將才,陳宮這樣的謀士,八健將這樣的勇將。卻每次都自以為是,拒絕接受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一意孤行,導致在很多關鍵決策上犯下重大錯誤,使自己陷入難以扭轉的境地。
呂布放縱不羈,缺乏良好的自制。呂布貪圖享樂,縱情酒色,從來不抑制自己的欲望。他得過且過,缺少為遠大雄心抱負而付出犧牲的覺悟和克制力。
呂布性情率真,思想也特別簡單。胸中的喜怒毫無掩飾,心底的貪婪也都掛在臉上,讓人一望即知。他沒有劉備那樣喜怒不形于色的深厚城府,也沒有曹操那樣表面嘻笑,實則殺心頓起的袖底藏刀。呂布像一泓淺水,心中隱藏不住主意,眼中掩飾不住貪欲。如陳宮所言:“不善詐偽。”
通過以上對呂布的種種分析,其實我們不難發(fā)現:呂布其實就是個孩童心性。想得到自己的想要的一切,得不到就不高興;天真率直,容易被物欲所誘惑,被人欺騙;喜歡聽別人夸贊和表揚,難以接受批評;缺乏克制力,貪圖享樂;情緒易變,意志薄弱,沒有做人做事的底線。他就像一個永遠都長不大的孩子。
對于任何一個主公級別的梟雄來說,像呂布這樣的一個人,若要想留為我所用,那太難了。不能忤逆他,還要滿足他不斷增長的欲望,寵著他,還很難調教,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心生叛逆。如果他沒本事也就算了,養(yǎng)著也無所謂,但呂布可是個很厲害的家伙,沒有什么鐵籠能困住的猛虎,一旦反噬,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查看詳情>>與“歷史上的呂布是個怎樣的人?呂布的性格缺點導致了他的滅亡”相關的文章
呂布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為什么劉備卻不同于呂布呢
三國的人物中,評價非常割裂的當屬呂布,絕大多數人對于呂布的勇武是非常認可的,所以才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對于呂布的戰(zhàn)力也非常推崇,所以《三國演義》中才有三英戰(zhàn)呂布,這當然并不是真正的歷史,真實的歷史中呂布的戰(zhàn)力也是非常強的。
但是對于呂布的道德,幾乎所有的人都是不屑一顧的,所以對呂布才有三姓家奴這樣的說法,而對于呂布不斷反叛的行為,在三國甚至后來的歷史上都是為人所不齒的,《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呂布的評價是: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陳壽對于呂布的評價非常的中肯,肯定他的英勇,但對于他反復無常也是做出了批判,北宋的司馬光也是有這樣的看法:布者反覆亂人,非能輔佐漢室,而又強暴無謀,敗亡有證。呂布的反復無常,讓他走向了滅亡之路。
但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其實劉備也曾經效力過五個人,軍閥混戰(zhàn)開始,劉備在擔任高唐令的時候被黃巾軍打敗,于是劉備就到了師兄公孫瓚門下,身份是別部司馬,公孫瓚算是劉備效力的第一個人。194年公孫瓚命令劉備和田楷支援青州再援徐州,劉備攜帶自己的近萬部隊接受陶謙邀請,駐軍小沛,陶謙再送4000精銳丹陽兵,陶謙是劉備效力的第二個人。
陶謙死后,陳登和孔融勸說,劉備接任徐州牧,成為一方軍閥,不過此時的劉備并不具備守住徐州的實力,徐州被呂布所奪,劉備又回到小沛,隨后,劉備被呂布擊敗以后投靠了曹操,之后曹操通過漢獻帝任命劉備為豫州牧,曹操是劉備效力的第三個人。
劉備借攔截袁術的機會,離開曹操,后來投奔了袁紹,袁紹是劉備效力的第四個人,又脫離袁紹去汝南招安劉辟等,再次成為獨立勢力。201年劉備被曹操擊敗逃去荊州,劉表待之上賓,請屯兵新野作為抵御曹操,劉表算是劉備效力的第五個人。
也就是說劉備曾經先后效力五個人,而呂布原來是丁原部將,后來殺丁原投靠董卓,與董卓約為父子,被司徒王允唆使殺了董卓,呂布也因此被稱為三姓家奴,那么為什么劉備效力五個人沒人說,而呂布就被稱之為三姓家奴呢?
呂布的這個稱呼其實并不是貶損他,而實際上他就是如此做派,我們首先來看家奴的釋義:簽下賣身契,屬于個人的下人,奴屬于某人私有財產,雖然呂布沒有給給丁原和董卓簽賣身契,但是呂布的行為已經跟家奴無異,他只聽丁原、董卓、還有王允的,并沒有皇帝,而且由于他多次反叛追隨之人,所以造就了呂布三姓家奴的惡名,其實呂布后面還效力過袁紹、張楊、劉備,但由于跟之前的丁原、董卓不同,所以這三個人就沒有算進去。
反觀劉備就不一樣了,劉備每次效力的人都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真正投靠,不管是陶謙還是曹操,劉備效力的身份都類似門客,而不是部下,像曹操手下的郭嘉、荀攸這些人,都是稱呼曹操為主公的,也就確定了關系,而曹操也是想真正的讓劉備為自己效力,所以才有了曹操煮酒論英雄,但是劉備并非久居人下之人,劉備始終有自己的勢力,所以這些人都明白,也就無法真正收服劉備。
劉備也是一心想單干...
查看詳情>>與“呂布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為什么劉備卻不同于呂布呢”相關的文章
“三姓家奴”指的是誰?這一詞從古至今都是挖苦呂布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人
其實三姓家奴指的是:呂,丁,董三姓。這是一句貶損人的話,出自《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呂布這個人,大家都知道,先是拜丁原作干爹,按理來說呂布應改姓丁,之后背棄丁原跟隨董卓,又改姓董。于是“三姓家奴”一詞就成了挖苦呂布反復無常的意思。
呂布早先跟隨丁原時,主子待他不薄,視作親子。但呂布唯利是圖,薄情負恩。董卓僅用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一千兩黃金,數十顆明珠,一條玉帶,便令呂布動了心,起了反叛的心思,最后殺了丁原,拿著首級屈服于董卓座下,拜為干爹。有了天下第一豪杰的投靠,奸賊董卓如虎添翼,越來越目中無人。
于是為了誅滅董卓,司徒王允利用這對父子的弱點設下一連環(huán)計,讓父子二人陷入搶奪美人的騙局。經過“風儀亭”事件,父子兩人矛盾進一步加深。董卓首先翻臉,向呂布擲戟。但呂布也不是什么好人,為了貂蟬更是一步不讓,不惜與董卓反目,最后殺了董卓,奪回貂蟬。這就是“三姓家奴”的由來。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歌頌仁義的小說,劉、關、被作者視為忠義善的化身。而呂布,確是薄情寡義、沒頭腦的武夫,是劉、關、張的對立面,被作者無情抨擊,在書中屢次被作者罵為“三姓家奴”。在那個崇尚忠孝善良、的封建社會,背叛是最讓人無法忍受的事。于是三英戰(zhàn)呂布時,張飛挺著丈八蛇矛,大喝道:“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對呂布的品格進行極致侮辱。
于是到了現代社會,人們依然怨恨那些有錢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的人,所以呵斥為“三姓家奴”真是無比貼切。另外對那些毫無節(jié)操、極易受利益誘惑的人、咱們也描述其為“三姓家奴”。
查看詳情>>與““三姓家奴”指的是誰?這一詞從古至今都是挖苦呂布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人”相關的文章
呂布曾好心救過劉備,為何劉備反而最后還要害呂布呢?
劉備曹操兩人為什么都要殺呂布?呂布怎么死的?曹操在白門樓捉住呂布時,曾有意受降他。問劉備有何建議,備曰:“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便殺了呂布。
呂布曾“轅門射戟”救過劉備,而劉備反要害呂布。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有萬夫不擋之勇,看"三英戰(zhàn)呂布",像關羽、張飛這樣的頂尖的搏殺高手,再加上劉備,對他也是奈何不得,這就不能不讓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說,這樣一位大英雄,可以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的,可呂布沒有實現自己的愿望,他最終成為一個流星,還落得了一個無情無義的惡名。人常說,讀三國流眼淚,替古人擔憂,呂布被殺,確實令一些人大流眼淚的。
呂布是亂世英杰。西漢末年,群雄并起,大家各有各的旗號,割據一方。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只不過多了一個漢獻帝牌子而已,以此想充正宗,但是很多人還是不買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諸英雄想跟誰打天下,那就得憑自己的判斷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跟著感覺走。那時,時興"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事",其實就是說,你看準了誰是好主子就可以去投靠誰,不滿意時可以背棄原來的主子投靠新的主子。
所以在當時,很多英雄豪杰都是背叛了原來的主子,投靠新主子才得到了重用。曹操最擅長吸納英雄豪杰,所以,他的手下,很多人都是投誠過來的人才,有文臣有武將。按說,人都想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誰都想獲得榮華富貴,在當時,要想實現自己的愿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各軍事集團的興衰很難判斷。所以,呂布經過幾次換主子,是當時很時髦的做法,并不是只有他才這樣做。
問題是,呂布走了極端,違背了做人的基本游戲規(guī)則。他嗜殺成性,心狠手辣,不停地對他的主子制造血案,這就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了。當時刺使、騎尉丁原任用呂布為主簿,對他十分信任,也厚待了他。因為呂布武藝高超,董卓想收買他當助手,于是董卓以高官厚祿引誘呂布殺死丁原,呂布見利忘義,幾乎沒有做什么思想斗爭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腦袋,丁原死得莫名其妙。
就是這樣一個此見利忘義之人,董卓竟然奉為寶貝,還認他為義子。他沒有想到,丁原對呂布也不錯,最后讓呂布一刀結果了性命,你董卓有什么可以例外的。認為義子就保險了,這不是掩耳盜鈴嗎?果然,呂布想換主子的時候,董卓落得了和丁原同樣的下場。董卓死后,呂布受到了董卓手下人的報復。呂布兵敗長安后,想投奔袁紹,這時袁紹還是清醒的,他知道呂布的反復無常的性格,所以沒有接納他。
呂布后來投靠了劉備又背叛了劉備,投靠了曹操又背叛了曹操。呂布變成了一點信義也不講的人。其實,他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種禍害,沒有人敢把他當朋友。呂布的手下陳登曾這樣比喻呂布,他說:"待將軍如同養(yǎng)虎,應當讓他吃飽了肉,若不吃飽了就要吃人。"呂布就是這樣的一只虎,所以沒有人再肯相信他。
曹操極其愛惜將才,他捉到呂布后,有心想收降他,為自己所用。當時,大將張遼也是被俘的將領,曹操還是重用了他??墒?,對于呂...
查看詳情>>與“呂布曾好心救過劉備,為何劉備反而最后還要害呂布呢?”相關的文章
呂布為何會被自己的手下給背叛最后死于曹操之手?全因呂布這人太過于愚蠢
三國中猛將無數,但武力值最高的想必應該非呂布莫屬了。呂布在歷史上雖然是一位難得的猛將,但是由于他的善變以及喜歡叛變以致于到后來都沒人敢于收留他。沒辦法只能自己當老大,幸好他身邊還有位謀士陳宮為他出謀劃策。否則他在三國中下線時間應該還要再早幾天。而他最終死于白門樓的原因,還是因為不聽謀士之言,總覺得自己有方天畫戟,有赤兔馬就沒人能殺得了他。他最終也為自己的愚蠢買單。
呂布當初占據徐州,被曹操討伐,逃至下邳城。呂布在下邳城中,覺得城中糧草充足,而且有泗水之險,認為只要安心固守,就能萬無一失。陳宮說:“曹操大軍剛來,勞師遠征,而且城寨也還沒有建好,現在出擊,一定能夠致勝。”呂布因為被曹操屢次打敗,不聽陳宮的話,說:“我軍屢次敗于曹操,現在不能主動出擊。等他們來攻打,我們將他們擋在泗水之外就好了?!?/p>
過了幾天,曹操城寨都已經建好。陳宮又獻計說:“曹操是遠征過來的,糧草肯定不能持久。將軍可以帶領一批人馬屯在城外,建起城寨互成犄角之勢。如果曹操攻打將軍,我就能攻擊他的后方;如果他來攻打我,將軍你就能攻打他的后方。這樣可以拖住曹操更多的時間,等他糧草耗盡,就能一鼓作氣擊破曹軍?!?/p>
呂布說:“好主意!我現在就去安排?!庇谑撬突馗惺帐靶醒b。那時正值冬天,天氣寒冷,呂布命人多帶點衣服。后來呂布的妻子嚴氏看到了說:“將軍收拾行裝,想去哪啊?”呂布就將陳宮的話告訴了嚴氏。嚴氏說:“將軍舍棄了全城,拋棄了妻子,孤軍出城,如果城中有變那怎么辦呢?”呂布聽了這話,在那思考再三,三天時間都沒出城。
陳宮知道了來見呂布說:“曹軍現在四面圍城,如果不早點出去,就被困在城中出不去了?!眳尾颊f:“我思考再三覺得還是在城中死守比較好,他一樣不能攻進來?!标悓m又說:“我得到消息曹操軍糧已經不足,現在派人去往許都調糧,早晚都會回來。將軍可以帶一支精兵前往截斷。”呂布聽完又回去和嚴氏說了這個計謀。嚴氏哭著說:“將軍如果出城了,陳宮、高順能守住城池嗎?如果有什么差池怎么辦啊?”呂布聽完說:“你不用擔心,我有方天畫戟、赤兔馬,沒人能傷我。”于是出去和陳宮說:“曹操詭計多端,這個消息不能信?!标悓m悲嘆說:“死定了!”
隨后的日子里,呂布整天和嚴氏、貂蟬飲酒作樂。一天拿鏡子照了下臉,驚嘆說:“喝酒傷身啊!”下令城中不得喝酒,違令者重罰。一天,侯成和眾將偷偷喝酒聚會,不料被呂布發(fā)現了。呂布說:“你們明知故犯,理應斬首?,F在用人之際,重打五十大板。”
隨后,侯成對眾將士說:“呂布不仁,就不能怪我們不義了。不如抓了他獻給曹操,怎么樣?”于是他們就先將赤兔馬盜走了,而后趁夜晚,呂布還在睡夢中,將呂布綁了送于曹操。一代猛將沒死于戰(zhàn)場,死在了溫柔鄉(xiāng)中。
只能說呂布死于自己的愚蠢,在生死關頭不聽諫言,沉溺溫柔鄉(xiāng),而且還打罵手下。最后都沒能死在戰(zhàn)場上。只能說有點愧對他這三國第一猛將的身份了。
查看詳情>>與“呂布為何會被自己的手下給背叛最后死于曹操之手?全因呂布這人太過于愚蠢”相關的文章
三國歷史中的呂布是一位怎樣的人?他的行為導致了他最后死在曹操手上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包頭)人,東漢末年的名將。他幼年習文,年長習武,在戰(zhàn)場上堪稱千人不敵,萬夫難擋,故時人語“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上?,呂布雖然驍勇善戰(zhàn),卻為人無謀,反復多變。他不斷換主投靠,又不斷加以背叛離棄,最后軍中上下離心,不敵曹劉聯軍,被絞死于白門樓。呂布一生輕狡反復,多變無端,這與他的誠信缺失癥有著不可忽視的關聯。
誠信缺失是一個人非道德化的表現
首先,誠信屬社會道德范疇。所謂誠,即代表實事求是,做人做事真誠可靠;所謂信,即講信用重信譽,言必行、行必果,說出做到。以誠待人,以信取人,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之一。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市場經濟的熏陶,有些人反而摒棄了誠信這個立身之本。
在心理學上,誠信缺失是一個人非道德化的表現,它泛指一個人的道德評價或標準不再起指導、約束作用。日常生活中,誠信缺失綜合徵突出表現為:1)言過其實,夸夸其談,對自己的所言不當回事,缺乏應有的責任感;2)對于自己的承諾不積極履行,百般藉口,萬般推卻,言而無信;3)夸大自身的功勞苦勞,對存在問題避而不談,試圖掩人耳目,乃至謊報情況;4)言行舉止缺乏固定性和持續(xù)性,朝秦暮楚,朝令夕改;5)弄虛作假,偽劣假冒,以次充好,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天縱英才和父母寵愛是呂布少信寡誠的根源
呂布的誠信缺失有著其個人和歷史的特殊性。首先,從呂布的個人成長可以推測出,他從小就有強烈的個人中心傾向。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呂布之父呂良繼任其祖父的事業(yè),留守邊關。呂布之母親黃氏則是一大戶富豪財主之女,聰明賢惠,知書達理。照理說,呂布的童年應該是非??鞓泛蜏剀暗?。但是呂布出生之前,黃氏已生有四女,苦于無子。所以呂布的出生,滿足了父母對兒子的長久期待。史稱,呂布是誕生在染織作坊的布匹上的,臍帶自斷,雙目有神,兩拳緊握。他父親知道后,大快曰:“吾兒神也?!币蚨鴧尾家积i生就受盡了父母的寵愛和呵護,這很有可能會強化其自我中心傾向。
此外,呂布的天縱英才也給了他個人中心的資本。呂布從小就隨母習文作畫,聰慧好學,過目不忘,但他生性好斗,力大過人,同齡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敬而遠之。同伴的敬畏亦強化了呂布的優(yōu)越感,令其自我感覺凌駕于他人之上。到了青少年時,呂布喜歡舞槍弄棒,熱衷于表現自己的勇勐。史書記載,呂布十一歲就撂倒了族內的大力士,從此五原地區(qū)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他也甚引以為豪。
在心理學上,自我中心是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個必經階段,也是人類從幼年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而走出自我中心,學會與人溝通,則是兒童走向成熟的標志。相反,如果兒童的自我中心延續(xù)到青少年,將不利于其社會認知能力及社交能力的發(fā)展,并會出現漠視他人與人際關係的問題。事實上,呂布后來變得唯利是圖,缺乏誠信,這很可能與其早年父母的過分縱容有莫大關係。而其天生的才華出眾,又強化了他對誠心的不在乎、不珍惜,為人處事只考慮自身的意愿和利益,不考慮其可能給...
查看詳情>>與“三國歷史中的呂布是一位怎樣的人?他的行為導致了他最后死在曹操手上”相關的文章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什么會被殺?曹操曾經這樣評價過他
呂布是三國時的一代健將。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其他民間文學作品中,呂布都以勇猛果敢的形象示人。在時局動蕩,爭端四起,戰(zhàn)火連綿的東漢末年,呂布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馳騁疆土,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也賺足了或羨艷或欽佩的眼球。世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在當時的風光威武可見一斑。
呂布最初效力于董卓,因為他擅長騎射,武藝超群,人賜外號“飛將”。董卓非常器重他,提拔他為中郎將,封都亭侯,甚至還和他結為父子。但因為董卓愛猜忌他人,所以呂布擔心自己有天性命不保。于是,他和王允同謀,誅殺了董卓。
呂布原本想投靠袁術,但是袁術對他自恃有功就驕恣妄為、恣兵抄掠的囂張態(tài)度很是不滿。于是呂布轉而投奔袁紹。在常山呂布會戰(zhàn)敵方許多精兵,呂布騎著赤兔馬騰躍城墻、飛跨壕溝和手下健將并肩殺敵,連續(xù)十多天的作戰(zhàn),終于打敗了張燕的軍隊?!叭酥袇尾迹R中赤兔”也由此而來?!恫懿m傳》中曾有云:呂布梟勇,且有駿馬。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可是,這樣威風的一個人物,為什么沒有走到最后,甚至在三國鼎立中分得一杯羹呢?究其根本,還是呂布的人格弱點所致。曹操曾說過呂布十分多變,捉摸不定。
呂布也確實居功自傲,目無上主,縱使是有才之人,誰人敢用?
呂布怎么死的
相信大家對呂布這個人并不陌生了,他是三國時期的知名將領,是如今的內蒙古省人,由于他勇猛善戰(zhàn),但是為人又很勢利,性格多變,所以,百姓們都稱呼他為“三姓家奴”。
呂布之前有個義父,他是并州的刺史,呂布就在他的手下當都尉。在漢靈帝駕崩之后,他的義父就偷偷進京和當時的大將軍勾結在一起,掌控著軍政大權。當時恰逢董卓進京,他私下收買呂布,讓他殺掉自己的義父,呂布照做,所以,董卓勢力龐大之后,就把呂布收在了自己身邊,當了義子,還封他做了都亭侯。大家都知道,其實董卓的脾氣很差,和呂布之間的關系并沒有想象中的穩(wěn)固,后來,在司徒氏的挑唆下,呂布殺了自己的義父。事后,他被進封為將軍。經記載,呂布和董卓的一個奴婢私交甚密,在《三國演義》中,她叫貂蟬,之后成了呂布的妻子。
在呂布殺死董卓之后,他的舊部下打進了京城,呂布帶著貂蟬逃走。逃亡的路上他投靠了很多人,其中有袁術,袁紹,劉備等人,還和曹操交戰(zhàn)數次。就在建安三年,呂布又一次和曹操的對戰(zhàn)中,由于呂布的自負,沒有聽謀士的建議,從而導致了幾個部下同時反叛,最后,他被曹操在白門樓下殺掉。在臨死前還不忘向曹操示好,表明投奔的意向,卻被一旁的劉備戳穿,說此人品行不正。最后還是被毫不猶豫的殺死。一員大將就這么結束了他的一生。
查看詳情>>與“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什么會被殺?曹操曾經這樣評價過他”相關的文章
呂布其實心底里是個好人?那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呂布雖然名聲不好,但心地里確實一個好人,只不過為人太過實在,成了人家的“替罪羊”。反倒是像劉備那樣一直以仁德自居的人,確是生活中最危險的。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武功蓋世,人物風流,天下英雄莫不仰望。但就是這樣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卻因為名聲太臭,最終留下了一個“三姓家奴”的罵名。尤其是張飛,一見面不是怒目圓睜,就是要列著架子與呂布決一死戰(zhàn)。即使那極度愛才的曹丞相,也是心存顧忌,不敢輕用。不像對待關羽等人,不惜矮下身子也要將其收入麾下。
按照曹操的說法,呂布是“猛虎”。既然不能為己所用,也不可放虎歸山,最終曹操還是將呂布縊死于白門樓。呂布至死都不明白,自己這樣的實在人,怎么就那么的不受待見呢。但事情發(fā)展到這種局面,已經沒有了挽回的余地,呂布只能無限幽怨地盯著“救命稻草”一樣的劉備,說出了一生之中最亮堂、也最為無奈的一句話:“是兒最無信者?!?/p>
呂布的一生就這樣轟轟烈烈而又悄無聲息地落下了帷幕,多少有些令人惋惜。當年虎牢關獨戰(zhàn)劉關張的大英雄,竟然死得如此不清不白、毫無意義,這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其實,縱觀呂布的人生經歷,也并非全然如流傳和大家想象的那樣——無信無義,冷血無情。至少在其內心深處,也是很想做個好人的。只不過頭腦簡單,不善偽裝,加之情勢所迫,身不由己,才將呂布推上了道德的審判臺。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多數時候的呂布還是有其可愛之處的。其他的不說,單從以下幾件事上就足以看出呂布并不是天性邪惡。
當年,董卓亂政,天下英雄皆欲殺之而后快。但礙于呂布勇猛,十八路諸侯也無可奈何。后來,司徒王允定下“美人計”,以此挑撥董卓和呂布的關系,才將董卓成功誅殺。按一般的說法,董卓被誅是因為呂布見貂蟬美貌,才在爭風吃醋的激情下對董卓痛下殺手的。其實這種說法有其一定的道理,卻也不全盡然。愛慕貂蟬只是呂布的正常反應,生理需要,并不足以讓其陡起殺機,倒戈相向。更可靠、也最可能的就是,此時的呂布動了惻隱之心。這個惻隱之心,應該就是王允的那一番半真半假的話:“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留名,萬古不朽;將軍若扶董卓,乃反臣也,史官下筆,罵名萬代?!?/p>
人,生來都是有些正義感的,呂布也不例外?;蛟S,正是王允的這一席話,才讓呂布有了“青史留名,萬古不朽”的期盼。換句話說,是“做忠臣”的信念,才讓呂布堅定地站在了王允的一邊。試想,假如沒有呂布的“浪子回頭”,怎么可能有王允的功成名就呢??上У氖牵@么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功勞,最終卻強加到了王允一人身上,而真正起關鍵作用的呂布不僅從此沒有了立足之地,反倒留下了為人不忠、為人不義的千古罵名。
誅殺國賊,呂布功不可沒。而呂布的另一舉動同樣表現得可圈可點,難能可貴,那就是兩軍交戰(zhàn),從不禍及家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很“爺們”。卻說當年,呂布被曹操打敗,眼看走投無路,就前去投奔劉備。初時,劉備倒沒什么,不料關、張兩兄弟卻對呂布一百個瞧不起,一千個看不慣。尤其是張飛,面對眾...
查看詳情>>與“呂布其實心底里是個好人?那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相關的文章
搜索更多內容
推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