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古代取火的器具。
(2)(名)古代報警的hao86.com烽火臺。
名詞
(1) (會意。從火,遂聲。本義:古代取火器)
(2) 同本義
燧,塞上亭守烽火者。——《說文》
燧,以取火于日?!队衿?/p>
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俄n非子·五蠹》
鉆燧取火?!墩撜Z·陽貨》
命夙駕載燧?!蹲髠鳌の墓辍?/p>
鉆燧取火,以化腥臊。——《人類的出現》
幽王為熢燧?!妒酚洝ぶ鼙炯o》。正義:“炬火也?!?/p>
(3) 又如:燧(銅)鏡(古代用以向日取火)
(4) 火炬之類
前驅舉燧,后乘抗旌。——曹植《應詔詩》
(5) 烽火臺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6) 古代邊防報警的信號。白天放煙告警叫“烽”,夜間舉火告警叫“燧”
幽王欲悅之,數為舉燧火?!逗鬂h書·孽嬖傳》
有寇則燃火,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煙,曰燧。晝則燔燧,夜則舉烽?!逗鬂h書·光武紀》注
(7) 又如:燧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燧堡(烽火臺)。后泛指報警的烽火,不分晝夜
與城上烽燧相望?!赌印ぬ柫睢?/p>
(8) 守望烽燧的基本組織 。燧是最基本的組織,專司本烽燧的守望職責,設燧長,其秩位相當于亭長
動詞
燃
燧松明而識淺,散星宿于亭皋?!巍?蘇軾《中山松膠賦一首》
燧【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徐醉切,音遂?!队衿芬匀』痨度??!抖Y·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对]》金燧取火於日。木燧鑽火也?!蹲髠鳌の氖辍访眈{載燧。
又《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zhí)燧象,以奔吳師。《註》燒火燧繫象尾。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对]》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又《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燧人氏。
又作遂。《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对]》夫遂,陽遂也?!妒琛啡』痨度?,故名陽遂。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又《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队衿吠?。亦作鐆。
燧的方言集匯
◎ 粵語:seoi6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3 sui5 [海陸豐腔] sui6 [客語拼音字匯] sui4 [寶安腔] sui5 [梅縣腔] su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