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歅】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yānyīn

注音:ㄧㄢ,ㄧㄣ

筆順讀寫:橫、豎、橫折、豎、豎、橫、橫、豎、提、撇、橫撇/橫鉤、撇、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13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SFQW
部外筆畫: 9
統(tǒng)一碼: 6B45
倉頡: MGNO
鄭碼: FJBR
四角: 17182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1. 古同“湮”,淤塞;凝滯。

1. 古人名用字。

歅【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人名?!肚f子》有九方歅,善相者,一曰善相馬,秦穆公時人。或作諲。《淮南子》作九方臯。

《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

《集韻》煙奚切。音鷖。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