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86.com動)抵觸;沖突;不順從。
動詞
(1) 相逢
重華不可牾兮,孰知余之從容?!妒酚洝でZ生列傳》
(2) 背逆
牾,逆也?!墩f文》
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與牾?!稘h書·嚴延年傳》
(3) 又如:抵牾(矛盾。也作牴牾);牾逆(違逆,觸犯)
牾【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獸名?!虬磫?,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字彙云:五故切,與忤同,謬甚。
說文解字
啎【卷十四】【午部】
逆也。從午吾聲。五故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啎)屰也。屰各本作逆。今正。逆、迎也。屰、不順也。今則逆行而屰廢矣。相迎者必相屰。古亦通用逆爲屰。攷儀禮之梧受。爾雅、釋名之梧丘。太史公書之魁梧、枝梧。漢書之抵梧。皆是啎之譌字。啎、屰也。迎也。遻也。不識啎字、乃多妄改。管子七臣七主篇。事無常而法令申。不?。則失國勢。戰(zhàn)國策有樓?。呂覽明理篇。亂世之民長短頡?百疾。高注。?、迎也。字皆左吾右午。啎之或體也。姚宏云。字書無之。過矣。從午。吾聲。五故切。五部。
牾的方言集匯
◎ 粵語:ng5
◎ 客家話:[梅縣腔] ng3 [陸豐腔] ngu6 [客語拼音字匯] ngu4 [臺灣四縣腔] ngu2 [客英字典] ngu5 [海陸豐腔] ngu2
牾為謎底的謎語
牾字組詞造句
牾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