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聉】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tuǐzhuó

注音:ㄨㄚˋ,ㄊㄨㄟˇ,ㄓㄨㄛˊ

筆順讀寫:橫、豎、豎、橫、橫、提、豎折/豎彎、豎、豎、豎折/豎彎、豎

部首:
筆畫數(shù): 11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BBMH
部外筆畫: 5
統(tǒng)一碼: 8049
倉(cāng)頡: SJUU
鄭碼: CEZZ
四角: 12472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無知意。

1. 〔聉顡〕癡呆癲狂的樣子。

1. 聾。

動(dòng)詞

沒聽說過

聉,無知意也,從耳出聲?!墩f文》

聉【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五滑切,瓦入聲?!墩f文》無知意也。

《廣韻》魚乙切,音屹。義同。

《廣韻》《集韻》??吐猥切,音腿。聉顡,癡癲貌。

《廣韻》丁滑切,音娺。無所聞也。

說文解字

聉【卷十二】【耳部】

無知意也。從耳出聲,讀若孽。五滑切

說文解字注

(聉)無知意也。此意內(nèi)言外之意。無知者其意、聉者其?也。方言曰。聾之甚、秦晉之閒謂之??。注曰。言聉無所聞知也。疑方言之正文本作謂之聉。今本譌。從耳。出聲。讀若孼。五滑切。十五部。

聉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