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dòng))逃跑;亂跑:流~。
(2)(動(dòng))Hao86.com改動(dòng)(文字):~改。
動(dòng)詞
(1) (會(huì)意。從鼠,從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隱匿”、“逃竄”。簡化為“竄”,形聲,從穴,串聲。本義:躲藏)
(2) 同本義 。如:竄跡(遁跡;隱跡);竄身(藏身)
(3) 奔逃
(4) 又如:逃竄(逃跑流竄);竄亡(逃亡;逃跑);竄走(逃跑;潛逃。奔走;亂跑)
(5) 放逐 。如:竄投(放逐);竄死(貶逐而死);竄官(流放的官員)
(6) 刪改 。如:竄句(改易文字);竄削(猶刪改);竄易(改動(dòng));竄附(改動(dòng)和增益);竄益(改動(dòng)和增益);竄寄(更改并混入)
(7) 羼雜;混入 。如:竄言(參與議論);竄雜(攙雜;混雜)
(8) 騷擾 。如:竄撓(猶“騷擾”)
(9) 跳;往上沖 。如:竄動(dòng)(激烈地跳動(dòng))
(10) 慫恿 。如:竄掇(勸誘;慫恿);竄謀(暗中謀劃)
竄【午集下】【穴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3畫
〔古文〕《唐韻》七亂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取亂切,
音爨?!墩f文》匿也,逃也?!吨苷Z》不窋自
于戎翟之閒?!肚皾h·蒯通傳》奉頭?竄。
又《廣韻》放也,誅也。《書·舜典》竄三苗于三危。
又藏也,隱也。《賈誼·弔屈原文》鸞鳳伏竄兮,鴟鴞翱翔。《晉語》可以竄惡?!对]》隱也。
又《爾雅·釋詁》竄,微也。《疏》竄行之微也。《晉語》敏能竄謀。《註》微也。
又《史記·倉公傳》卽竄以藥,旋下病已?!对]》竄,以藥薰之也。
又改易也。《韓愈詩》漬墨竄古史。
又《廣東新語》增城謂屋曰竄。
又《集韻》七丸切,爨平聲。入穴也。
又《韻會(huì)小補(bǔ)》誘人爲(wèi)惡曰竄。俗曰攛掇。
又葉倉甸切,音茜?!短K轍·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以變。遙想彼中人,狀類麖鹿竄。
又《集韻》《韻會(huì)》取外切,音襊。亦逃也。
說文解字
竄【卷七】【穴部】
墜也。從鼠在穴中。七亂切
說文解字注
(竄)匿也。周易逋竄、左氏無所伏竄是也。堯典?三苗于三危。與言流、言放、言極一例。謂放之令自匿。故孟子作殺三苗。卽左傳蔡叔之
。
爲(wèi)正字。竄殺爲(wèi)同音叚借。從鼠在穴中。漢書曰。奉頭鼠竄。七亂切。古音在十五部。
竄的方言集匯
◎ 粵語:cyun3
竄字組詞造句
竄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