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褮】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yīng

注音:ㄧㄥ

筆順讀寫:點、撇、撇、點、點、撇、撇、點、點、橫撇/橫鉤、點、橫、撇、豎提、撇、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16
結(jié)構(gòu): 上下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OOPE
部外筆畫: 10
統(tǒng)一碼: 892E
倉頡: FFBYV
鄭碼: UOSR
四角: 99732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古代小殮時,在死者【好工具hao86.com】臉上覆蓋的巾帕。古人又稱鬼衣。

褮【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於營切《集韻》娟營切,??音縈?!墩f文》鬼衣也。

汙莖切,音甖。義同。

元扃切,音螢?!稜栄拧め屍鳌沸徶^之褮。

《類篇》縈定切,音鎣。衣襉也。

說文解字

褮【卷八】【衣部】

鬼衣。從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於營切

說文解字注

(褮)鬼衣也。鬼衣猶?衣。明器之屬也。鬼部曰。鬾、鬼服也。引韓詩傳鄭交甫逢二女鬾服。釋器曰。袕謂之褮。郭云。衣開孔。非許義也。從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之袾當作之靜。於營切。十一部。

褮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