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zòng

注音:ㄗㄨㄥˋ

筆順讀寫:點、撇、橫、豎、撇、點、撇、點、豎折/豎彎、豎、撇、點、撇、橫撇/橫鉤、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15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OQBT
部外筆畫: 9
統(tǒng)一碼: 7CC9
倉頡: FDUCE
鄭碼: UFOR
四角: 92947
電碼: 4740
英語翻譯: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糉【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蘆葉裹米角黍也。《風(fēng)土記》以菰裹黏米。《續(xù)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區(qū)曲白日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dāng)見祭,可以楝葉塞筒上,以綵絲纏之,二物蛟龍所憚也。今人作粽,幷戴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俗。《集韻》或作粽。

糉的方言集匯

◎ 粵語:zung2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ung5 [客英字典] zung5 [臺灣四縣腔] zung5 [梅縣腔] zung5

糉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