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新華字典>Q>qing>>綮是什么意思

綮怎么讀

拼音:qìng

注音:ㄑㄧㄥˋ,ㄑㄧˇ

筆順讀寫:點、橫折、橫、撇、撇、橫、撇、捺、撇折、撇折、點、豎鉤、撇、點

綮的筆順

hao86教你查字典: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q聲母,再找音節(jié)ing韻母,聲中找綮(qǐ)字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部首查字法先查字部首,再查畫找到字和與之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綮的部首:
綮的筆畫數(shù): 14
綮的結(jié)構(gòu): 上下
綮的繁簡對應(yīng):
綮的五筆: YNTI
綮的五行:
綮的部外筆畫: 8
綮的統(tǒng)一碼: 7DAE
綮的倉頡: HKVIF
綮的鄭碼: WMMZ
綮的四角: 38903
綮的電碼: 4851
綮的區(qū)位: 8476
筆順編號: 45133134554234
英語翻譯: embroidered banner
異體字: ????
綮是什么意思
綮字基本解釋

1. 〔肯綮〕見“肯”。

2. 筋骨結(jié)合處;比喻事物的關(guān)鍵。

1. 古同“棨”,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

2. 細緻的繒帛。

綮字詳細解釋

名詞

(1) 細密的繒帛

綮,致繒也?!墩f文》。段玉裁注:“凡細膩曰致?!?/p>

(2) 戟衣。綮戟,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導(dǎo)的儀仗。也作“棨”

如今百腳旗用以前導(dǎo)者,即有衣之戟謂之棨也?!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

(3) 另見qìng

(1) ——“肯綮”(kěnqìng):

(2) 筋肉結(jié)節(jié)處

(3) 喻事物的關(guān)鍵

(4) 另見

綮字康熙字典

綮【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康里切《集韻》《韻會》遣里切《正韻》祛禮切,??音啓。《說文》?繒也。一曰徽幟信也,有齒?!队衿逢乱??!稄V韻》戟支。

《集韻》詰定切,音罄。肯綮,肋肉結(jié)處也。《莊子·養(yǎng)生主》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

《集韻》棄挺切,音謦。壹計切,音翳。義??同。

綮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綮【卷十三】【糸部】

?繒也。一曰幑幟,信也,有齒。從糸??聲??刀Y切

說文解字注

(綮)致繒也。致、送詣也。凡細膩曰致。今之緻字也。漢人多用致、不作緻。致繒曰綮。未聞其證。一曰幑識信也。有齒。各本識作幟。俗字也。今正。巾部曰。幑者、幑識也。幑識信葢謂棨?。棨綮通用也。漢匈奴傳曰。棨?十。師古曰。棨?、有衣之?也。以赤黑繒爲之。古今注曰。棨?、殳之遺象。以木爲之。後世滋僞。無復(fù)典?。以赤紬韜之。亦謂之紬?。亦謂之棨?。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qū)。按用赤黑繒、故曰綮。其用同幑識、故曰幑識信。從糸。啟省聲。各本作??聲。??不成字。按木部棨下曰啟省聲。則此亦當云啟省聲。今依韻會正??刀Y切。十五部。

綮的方言集匯

◎ 粵語:hing3 kai2
◎ 客家話:[海陸豐腔] ki3 [梅縣腔] ki3 [臺灣四縣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 潮州話:ki2

綮的字源演變

別人正在查的字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i_view_9ba01143ac9ba01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