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běi

注音:ㄅㄟˇ,ㄅㄟˋ

筆順讀寫:豎、橫、提、撇、豎彎鉤

北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5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UXN
部外筆畫: 5
吉兇寓意:
統(tǒng)一碼: 5317
倉(cāng)頡: LMP
鄭碼: TIRR
四角: 12110
電碼: 0554
區(qū)位: 1717
筆順編號(hào): 21135
姓名學(xué):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英語翻譯: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異體字: ??北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對(duì)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duì):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duì))。北極星(出現(xiàn)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克鎰e方向)。北國(guó)(指中國(guó)北部)。

2. 打了敗仗往回逃:【hao86.com好工具】敗北。

名詞

(1) 方位名。與“南”相對(duì)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

萬物負(fù)陰而抱陽?!独献印?。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于說萬物負(fù)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巍?蘇軾《石鐘山記》

沛公北向坐?!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又北向?!鳌?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2) 又如: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xiāng)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xiāng)試稱“南闈”);北里(妓院);北闕(皇宮。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邊邑);北雍(北京的國(guó)子監(jiān));北邙鄉(xiāng)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敗逃的軍隊(duì)

燕兵獨(dú)追北,入至 臨淄?!稇?zhàn)國(guó)策·燕策一》

(4) 姓

動(dòng)詞

(1) 敗北

連戰(zhàn)皆北?!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魯人從君戰(zhàn),三戰(zhàn)三北。——《韓非子·五蠹》

(2) 敗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獫h· 賈誼《過秦論》

北【子集下】【匕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3畫

〔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huì)》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墩f文》乖也。從二人相背?!缎煸弧饭哉?,相背違也?!妒酚洝斨龠B傳》士無反北之心?!队衿贩矫!妒酚洝ぬ旃贂繁狈剿?,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shí)爲(wèi)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zhàn)三北。

《集韻》補(bǔ)妹切《韻會(huì)》蒲妹切,??音背?!都崱愤`也?!墩崱贩之愐??!稌に吹洹贩直比??!对]》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說文解字

北【卷八】【北部】

??也。從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從北。博墨切

說文解字注

(北)??也。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guó)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爲(wèi)北方。尙書大傳、白虎通、漢律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陽氣在下。萬物伏藏。亦乖之義也。從二人相背。博墨切。一部。凡北之屬皆從北。

北字的近反義詞

反義詞

北的方言集匯

◎ 粵語:baak1 bak1
◎ 客家話:[沙頭角腔] biet7 [海陸豐腔] bet7 [梅縣腔] bet7 [東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陸豐腔] bet7 [客語拼音字匯] bed5 [臺(tái)灣四縣腔] bet7 [寶安腔] bet7
◎ 潮州話:bag4 (pak)

北字的同部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