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chāchàchǎchá

注音:ㄔㄚ,ㄔㄚˊ,ㄔㄚˇ

筆順讀寫:橫撇/橫鉤、捺、點(diǎn)

叉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3
結(jié)構(gòu): 獨(dú)體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CYI
五行:
部外筆畫: 1
吉兇寓意:
統(tǒng)一碼: 53C9
倉頡: EI
鄭碼: XSS
四角: 77403
電碼: 0643
區(qū)位: 1870
筆順編號(hào): 544
英語翻譯: crotch; fork, prong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叉子,一端有兩個(gè)以上長(zhǎng)齒,用以刺取物體的器具:魚~。鋼~。

2.用叉子刺?。?span>~魚。

3.像叉的形狀。也指叉形符號(hào):交~。打~號(hào)。

劈叉,兩腿分開成一字形落地,是戲曲、雜技、體操、武術(shù)等的一種動(dòng)作。

分開:~著腿。

堵住;卡?。?span>路口~住了。

動(dòng)詞

(1) (指事。小篆為“又”(即手)上加一點(diǎn),指出叉手的動(dòng)向。本義:交錯(cuò),交叉)

(2) 手指相交錯(cuò)。也泛指一般的交錯(cuò)、交叉

叉,手指相錯(cuò)也?!墩f文》。段注:“謂手指與物相錯(cuò)也。凡布指錯(cuò)物間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p>

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度圃娫挕?/p>

(3) 又如:叉手

(4) 刺;扎取 。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魚

名詞

(1) 古代的一種兵器,頭有分杈

紅漆了叉?!?睢景臣《哨遍·高祖還鄉(xiāng)》

(2) 叉子

挺叉來往?!段倪x ·潘岳·西征賦》。注:“叉,取魚叉也?!?/p>

(3) 又如:魚叉;糞叉;叉竿(帶叉頭的竿)

(4) 兩短直線相交所成的圖形 。如:打個(gè)叉

(5) 另見chá;chǎ;chà

動(dòng)詞

(1) 擋住,卡住

那大師傅就叉著門,不叫我們走?!秲号⑿蹅鳌?/p>

(2) 另見ch??;chǎ,chà

動(dòng)詞

(1) 分開,成叉形 。如:叉著腿站著;拇指和食指叉成個(gè)“八”字

(2) 另見ch??;chá;chà

動(dòng)詞

(1) 用同“岔”。分岔 。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與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進(jìn)、談話的方向偏向另一邊 。如:急忙叉開說;路沒選中,一下叉到別地方去了

(3) 另見chā;chá;chǎ

叉【子集下】【又部】 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1畫

《唐韻》初牙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初加切,??音差。《說文》手指相錯(cuò)?!队衿分赶嘟灰??!对鲰崱匪缀艄笆衷徊媸??!读谠姟啡肟ぱU郏耆耸直M叉。

《酉陽雜俎》蘇都識(shí)匿國有夜叉城,城舊有野叉,其窟見在?!短茣た崂魝鳌繁O(jiān)察御史李全交酷虐,號(hào)鬼面夜叉。

《唐韻》楚佳切《集韻》初佳切《正韻》初皆切,??音釵。義同。

《正韻》婦人??笄,同釵。

《正韻》兩枝也。

說文解字

叉【卷三】【又部】

手指相錯(cuò)也。從又,象叉之形。初牙切

說文解字注

(叉)手措相錯(cuò)也。謂手指與物相錯(cuò)也。凡布指錯(cuò)物閒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是以首筓曰叉。今字作釵。魚部鰸下云。大如叉股。譙周異物志曰。涪陵多大龜。其甲可以?。其緣中叉似瑇瑁。俗名曰靈叉。劉逵注蜀都賦、常璩述華陽國志、郭樸注爾雅皆用其語。緣中叉、謂緣可爲(wèi)釵也。今爾雅注譌作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爲(wèi)靈龜。自賈公彥周禮疏所引巳然矣。從又一。此字今補(bǔ)。象指閒有物也。象叉之形。初牙切。古音在十六部。

叉的方言集匯

◎ 粵語:caa1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 ca1 [陸豐腔] ca1 [梅縣腔] za5 ca1 [寶安腔] ca1 [客英字典] ca1 [臺(tái)灣四縣腔] ca1 [沙頭角腔] ca1 [海陸豐腔] ca1 [東莞腔] ca1
◎ 潮州話:cê1 ca1 (chhe t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