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止。
(2)(動)haO86.com停留:~工|~車。
(3)(動)停放;停泊:~靈|~航。
(4)(名)總數(shù)分成相同幾分;其中一份叫一停兒:十~兒有九~兒是好的。
動詞
(1) (形聲。從人,亭聲。本義:停止,止息)
(2) 同本義
停,定也,定于所在也。——《釋名·釋言語》
潢汙行潦之水。——《左傳·隱公三年》。注:“潢汙,停水?!?/p>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難》
琵琶聲停欲語遲?!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時方冬停遣。——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執(zhí)行刑罰);停步(停止前進(jìn))
(4) 停留,暫時居住
停數(shù)日?!獣x· 陶淵明《桃花源記》
停于大室之隅?!啤?李朝威《柳毅傳》
(5) 又如:停留長智(耽擱久了,自會想出主意來);停佇(停留佇立);停逗(停留);停眠(停留住宿);停待(等待;停留);停緩(停留緩行);停蓄(停留蓄積);停積(停留蓄積)
(6) 停放;停泊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拍痢渡叫小?/p>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崔顥《長干行》
(7) 又如:停喪掛孝(停棺在家等待吊喪,懸掛孝幛,戴孝盡禮);停柩(停靈。停放靈柩或在埋葬前暫時停放)
(8) 蓄積 。
(9) 如:停蓄(停積);停食(積食);停浸(聚積);停涵(停蓄沉浸);停塌(屯積);停潦(積水)
(10) 撫育 。
(11) 如:停育;停毒(化育;養(yǎng)育)
(12) 聳立 。
(13) 如:停停(聳立貌;高貌)
(14) 停滯 。
(15) 如:停陰(集結(jié)不散的陰云);停云(停止不動的云);停云落月(在信中表示對友人的思慕)
名詞
(1) 成數(shù),總數(shù)分成幾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
(2) 如: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3) 通“亭”。行人停留宿食的處所 。
(4) 如:停傳(宿站);停落(驛亭村落);停居(租寓之所)
形容詞
(1) 停當(dāng)。妥貼;妥當(dāng) 。
(2) 如:停妥(停當(dāng)妥貼);停穩(wěn)(妥貼);停騰(停當(dāng));停脫(停當(dāng));停停當(dāng)當(dāng)(妥妥貼貼);停停脫脫(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
(3) 平均的 。
(4) 又如:停分(均分,各據(jù)一半);停勻(勻稱);停直(勻而直)
(5) 正值
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端?jīng)注·江水》
持缽安行,出彼祗樹,不逾停午,以福眾生?!骸?沈約《千僧愿會文》
(6) 又如:停午(正午)
?!咀蛹小俊救瞬俊?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夺屆吠?,定也。定於所在也?!锻蹂鲆讉鳌钒素詮?fù)位,六爻遷次,周而復(fù)始,上下不停。
又《關(guān)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又葉徒當(dāng)切,音唐?!俄n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jīng)盟津,出入行澗岡?!稄?fù)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說文解字
?!揪戆恕俊救瞬俊?/p>
止也。從人亭聲。特丁切
說文解字注
(亭)民所安定也。亭定?韻。周禮。三十里有宿。鄭云。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百官公卿表曰??h道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xiāng)。鄉(xiāng)有三老。有秩嗇夫。後漢志曰。亭有長以禁盜賊。風(fēng)俗通曰。亭、畱也。葢行旅宿會之所館。釋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謂居民於是備盜賊、行旅於是止宿也。亭定?韻。亭之引伸爲(wèi)亭止。俗乃製停渟字。依釋名則漢時巳有停字。而許不收。徐氏鉉云。低債價停僦伺六字皆後人所加。是也。亭有樓。故從高。從高省。丁聲。特丁切。十一部。
停的方言集匯
◎ 粵語:ting4
◎ 客家話:[陸豐腔] tin3 [梅縣腔] tin2 [東莞腔] tin2 [客語拼音字匯] tin2 [寶安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臺灣四縣腔] tin2 [沙頭角腔] tin2 [海陸豐腔] tin2
停字組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