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liǎo

注音:ㄌㄧㄠˇ,ㄌㄨˋ

筆順讀寫:橫、豎、豎、橫折、點(diǎn)、提、橫折、點(diǎn)、提、撇、捺、撇、撇、撇

蓼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14
結(jié)構(gòu): 上下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ANWE
五行:
部外筆畫: 11
統(tǒng)一碼: 84FC
倉頡: TSMH
鄭碼: EYOP
四角: 44202
電碼: 5578
區(qū)位: 6204
筆順編號(hào): 12254154134333
姓名學(xué):
英語翻譯: smartweed, polygonum
異體字: ??蓼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披針形,花小,白色或淺紅色,果實(shí)卵形、扁平,生長(zhǎng)在水邊或水中。莖葉味辛辣,可用以調(diào)味。全草入藥。亦稱“水蓼”。

1. 形容植物高大。

名詞

(1) 蓼屬植物的泛稱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白色或淺紅色,生長(zhǎng)在水邊或水中。葉味辛,可用以調(diào)味

(2) 春秋古國名

(3) 在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

(4) 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有蓼城岡,即古蓼國之地

(5) 古縣名 。南朝梁置。在今河南省固始縣

(6) 姓

形容詞

(1) 形容植物高大

蓼蓼者莪?!对姟ば⊙拧まな挕?/p>

(2) 又如:蓼蓼(長(zhǎng)大的樣子);蓼蕭(指君王恩澤及于四海)

(3) 另見liǎo

蓼【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盧鳥切《韻會(huì)》朗鳥切,??音了。《說文》辛菜。《詩·周頌》予又集于蓼?!侗静荨め屆忿ゎ愋越燥w揚(yáng),故字從翏,高飛貌。

國名。《左傳·文五年》楚子燮滅蓼?!对]》蓼國,今安豐蓼縣。

水名?!端?jīng)注》蓼水出襄山蓼谷。

亭名?!端?jīng)注》漳水東南過蓼亭。

姓?!稘摲蛘摗奋燹そ耘V陶之後也。

《集韻》魯皓切,音老。摎蓼,搜索也。《張衡·西京賦》摎蓼浶浪。

《唐韻》力竹切,音六?!对姟ば⊙拧忿まふ咻?。《傳》蓼蓼,長(zhǎng)大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註》力糾切,音鏐。糾蓼,相引也?!洞笕速x》糾蓼叫奡。

《通鑑》蓼侯孔臧。《史炤·釋文》蓼音六?!逗≡弧贰蛾懙旅鳌そ?jīng)典釋文》蓼音了,未嘗有六音,史炤誤?!队衿酚肿?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21e5b81d54d7bd68468cb2df90ddefb7.png" alt="??" class="lm_img" />?!杜逵劶匪鬃鬓?。蓼字下從??作。

說文解字

蓼【卷一】【艸部】

辛菜,薔虞也。從艸翏聲。盧鳥切

說文解字注

(蓼)辛菜。句。薔虞也。蓼爲(wèi)辛菜。故內(nèi)則用以和。用其莖葉。非用實(shí)也。薔虞見下文薔字下。此云蓼、薔虞也。下文云薔虞、蓼也。是爲(wèi)轉(zhuǎn)注。正與蘇桂荏也、桂荏蘇也同。特以篆籒異其處耳。顏?zhàn)⒓本推嗽?。虞蓼一名薔。叔重云蓼一名薔虞。非也。夫釋艸一篇。許君偁用異其讀者往往而是。其萌虇蕍爲(wèi)夢(mèng)灌渝也。鎬矦莎爲(wèi)莎鎬矦也。藄月爾爲(wèi)藄土夫也。蕦葑蓯爲(wèi)葑須從也。何所疑於蓼??薔虞哉。某氏、孫炎、郭樸皆薔爲(wèi)句。虞、蓼爲(wèi)句。蓼借爲(wèi)蓼蕭之蓼。長(zhǎng)大皃。從艸。翏聲。盧鳥切。古音在三部。

蓼字組詞造句

蓼的方言集匯

◎ 粵語:liu5 luk6
◎ 客家話:[寶安腔] liau3 | luk7 [臺(tái)灣四縣腔] liau5 liuk8 [梅縣腔] liau3 [海陸豐腔] liau6 liuk8 [客英字典] liau3 liuk8 [客語拼音字匯] liau4

蓼的字源演變

別人正在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