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掩埋死者遺體:埋~|haO86.com安~。
(2)(名)泛指處理死者遺體。
動(dòng)詞
(1) (會(huì)意。小篆字形。從“死”,在“茻”(
)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指人死后蓋上草席埋藏在叢草中。薦,草席覆蓋。本義:人死用草覆蓋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2) 同本義
葬,臧也?!墩f(shuō)文》
葬也者,藏也。——《禮記·檀弓》
故葬埋敬藏其形也?!盾髯印ざY論》
賜錢(qián)二百萬(wàn)以葬?!稘h書(shū)·李廣蘇建傳》
分其湯肉葬之?!獣x· 干寶《搜神記》
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以衣冠葬之?!濉?全祖望《梅花嶺記》
(3) 又如:葬堂(為古代我國(guó)南方少數(shù)民族處置死者遺骨的一種方式);葬式(葬禮);葬虞(葬禮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
(4) 泛指處理尸體的方式 。如:火葬;海葬
葬【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huà):15畫(huà),部外筆畫(huà):9畫(huà)
〔古文〕??
《唐韻》《集韻》《正韻》
則浪切,音髒。《說(shuō)文》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抖Y·檀弓》國(guó)子高曰:葬者,藏也。
又《集韻》才浪切,音臓。義與藏同。
又《正韻》茲郞切,音臧?!吨芏Y·地官》族師,以相葬埋。劉昌宗引《漢書(shū)·尹賞傳》枯骨後何葬,協(xié)乎聲讀?!俄崒W(xué)集成》或作塟,見(jiàn)《三輔黃圖》。
說(shuō)文解字
葬【卷一】【茻部】
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兑住吩唬骸肮胖嵴?,厚衣之以薪?!眲t浪切〖注〗??、、
、
,古文。文四
說(shuō)文解字注
(葬)臧也。見(jiàn)檀弓。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薦之。薦各本作薦。今正。薦、艸席也。有藉義。故凡藉於下者用此字。易曰。古者葬、厚衣之以薪。此引易辭。說(shuō)從死在茻中之意也。上古厚衣以薪。故其字上下皆艸。茻亦聲。此於?韻得之。則浪切。十部。
葬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zong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ong5 [東莞腔] zong5 [沙頭角腔] zong5 [陸豐腔] zong5 [臺(tái)灣四縣腔] zong5 [客英字典] zong5 [寶安腔] zong5 [客語(yǔ)拼音字匯] zong4 [梅縣腔] zong5
葬為謎底的謎語(yǔ)
葬字組詞造句
葬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