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ao86.com好工具]形)(~兒;讀fúr)布帛、呢絨等的寬度:~面|單~|雙~|寬~的白布。
(2)(形)泛指寬度:~員|振~。
(3)(~兒;讀fúr)(量)用于布帛、呢絨、圖畫等:一~畫|用兩~布做一個床單兒。
名詞
(1) (形聲。從巾,畐(
)聲。從“巾”表示與布帛有關。聲符“畐”訓“滿”(參“福”字條),在字中亦兼有表義作用。布帛的寬度(廣)與“滿”有相通之處,故可以引申。本義: 布帛的寬度)(2) 同本義。古制一幅為二尺二寸。今為布帛、呢絨等寬度的通稱
幅,布帛廣也?!墩f文》
布帛二尺二寸為幅?!稘h書·食貨志》
半幅終幅?!秲x禮·士喪禮》。注:“半幅一尺,終幅二尺?!?/p>
邪幅在下?!对姟ば⊙拧げ奢摹?。注:“邪纏束,故名邪幅?!?/p>
幅巾?!逗鬂h書·符融傳》。注:“以一幅為之?!?/p>
(3) 又如:單幅,雙幅;寬幅的白布;幅裂(像布幅一樣割裂);幅巾(古代用全幅細絹裹頭的頭巾。男子用以束發(fā),也叫幞頭);幅練(成幅的白練)
(4) 引申指地面或書畫面的廣狹
幅隕既長。——《詩·商頌·長發(fā)》
幅者,所以正曲枉也。——《列女傳·母儀》
即連楮為巨幅,廣二丈,大書一“屈”字?!鳌?高啟《書博雞者事》
(5) 又如:篇幅;振幅
(6) 界限,限度 。如:幅程(范圍,尺度);幅利(使貪利之心有所節(jié)度)
(7) 指布帛或紙張
其男子衣以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綴?!稌x書》
量詞
——記述長條或方形的東西。如:一幅畫;一幅對子
動詞
覆蓋,用東西遮在…上面
一莖竹稿剔船尾,兩幅青幕幅船頭?!拙右住斗盒∨摗?/p>
形容詞
通“福”。古稱富貴壽考為福
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对姟ど添灐らL發(fā)》
幅【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墩f文》布帛廣也?!队衿凡疾瘡V狹?!稄V韻》絹幅?!稜栄拧め屘臁肪l廣充幅,長尋曰旐?!妒琛芬院谏瑥V全幅長八尺,屬於杠,名旐?!都本推]》四丈曰疋,兩邊具曰幅?!蹲髠鳌は宥四辍贩蚋唬绮疾蟹?,爲之制度,使無遷也。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疏》言用正德以爲邊幅,使有度也?!肚皾h·馬援傳》修飾邊幅?!对]》若布帛,修飾其邊幅也。
又《廣雅》匡幅,滿也。
又《廣韻》姓也。
又《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逼?!稄V韻》行縢名?!蹲髠鳌せ付辍穾逊!对]》幅若今行縢?!对姟ば⊙拧沸胺谙??!秱鳌贩?,逼也,所以自偪束也。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名曰偪者,所以自偪束也。
又《韻會》通作偪?!抖Y·內(nèi)則》偪屨著綦。
說文解字
幅【卷七】【巾部】
布帛廣也。從巾畐聲。方六切
說文解字注
(幅)布帛廣也。凡布帛廣二尺二寸。其邊曰幅。左傳曰。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爲之制度。使無遷也。引伸爲邪幅。小雅。邪幅在下。傳曰。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從巾。畐聲。方六切。古音在一部。
幅的方言集匯
◎ 粵語:fuk1
◎ 客家話:[梅縣腔] fuk7 buk7 [陸豐腔] fuk7 [客語拼音字匯] bug5 fug5 [東莞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海陸豐腔] buk7 fuk7 [寶安腔] fuk7 buk7 [臺灣四縣腔] buk7 fuk7
幅為謎底的謎語
幅字組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