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新華字典>S>shi>>史是什么意思

史怎么讀

拼音:shǐ

注音:ㄕˇ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撇、捺

史的筆順

hao86教你查字典: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sh聲母,再找音節(jié)i韻母,聲中找史(shǐ)字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部首查字法先查字部首,再查畫找到字和與之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史的部首:
史的筆畫數(shù): 5
史的結(jié)構(gòu): 獨體
史的繁簡對應(yīng):
史的五筆: KQI
史的五行:
史的部外筆畫: 2
史的吉兇寓意:
史的統(tǒng)一碼: 53F2
史的倉頡: LK
史的鄭碼: JOS
史的四角: 50006
史的電碼: 0670
史的區(qū)位: 4223
筆順編號: 25134
姓名學(xué): 姓,常用字
英語翻譯: 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異體字: ?
史是什么意思
史字基本解釋

(1)(名)歷史:~學(xué)。

(2)(名)古[hao86.com好工具]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

(3)姓。

史字詳細解釋

名詞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簡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來表示掌管文書記錄。本義:史官)

(2) 古官名。職別各異

史,記事者也。——《說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閃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屬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書者亦稱史。凡府史,皆其官長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內(nèi)史友。——《書·酒誥》。鄭注:“大史內(nèi)史?!?/p>

用史巫紛若。——《易·巽》

辭多則史。——《禮記·聘禮記》

史載筆?!抖Y記·曲禮》

史狐書賊?!豆攘簜鳌ば辍?/p>

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抖Y記·玉藻》

(3) 殷代為駐守于外的武官。卜辭:“在北史其獲羌?!?/p>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擔(dān)任祭祀、星歷、卜筮、記事等職

遷有良史之才?!稘h書·司馬遷傳贊》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覡);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職(史官的職務(wù));史家(史官或歷史學(xué)家);史胥(掌管文書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簡稱

自去史職,五載復(fù)還?!逗鬂h書·張衡傳》

(7) 史冊,歷史

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幼而讀書,好《楚辭》;諸子經(jīng)史多所涉獵。——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8) 又如:史鑒(歷史書);史文(歷史文獻);史績(歷史功績);史錄(歷史的文字紀(jì)錄)

(9) 古代官府的佐吏

或佐之史?!对姟ば⊙拧べe之初筵》

(10) 中國古代圖書四大類別之一,包括各類歷史書籍

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缎绿茣に囄闹尽?/p>

(11) 畫師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肚f子》

(12) 姓

史字康熙字典

史【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2畫

〔古文〕?《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使?!墩f文》記事者也?!队衿氛茣僖??!妒辣尽伏S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稌ち⒄分芄粼唬禾匪?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5241c88b541ab6c0b394c1ab7e4a2131.png" alt="??" class="lm_img" />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对姟ば⊙拧窋⒅O(jiān),或佐之史?!抖Y·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鸢础吨芏Y》凡官屬皆有府史。

《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洞汗佟反笫氛平ò钪?,小史掌邦國之志,內(nèi)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御史,長史,刺史,??漢官名。

太史,九河之一。《爾雅·釋水》太史?!妒琛防钛苍疲河泶笫雇叫\(zhòng),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姓?!稄V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葉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zāi),罹宮悲苦?!墩f文》本作?。從又持中。中,正也。

史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史【卷三】【史部】

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屬皆從史。疏士切〖注〗?,古文史。

說文解字注

(史)記事者也。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不云記言者、以記事包之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君舉必書。良史書法不隱。疏士切。一部。凡?之屬皆從?。

史的方言集匯

◎ 粵語:si2
◎ 客家話:[海陸豐腔] sii3 [臺灣四縣腔] sii3 [沙頭角腔] su5 [東莞腔] su3 [梅縣腔] se3 [寶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3 [客語拼音字匯] si3 [陸豐腔] sii6

史的字源演變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i_view_9b93be43ac9b93b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