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庢】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zhì

注音:ㄓˋ

筆順讀寫:點(diǎn)、橫、撇、橫、撇折、點(diǎn)、橫、豎、橫

部首:
筆畫數(shù): 9
結(jié)構(gòu): 半包圍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YGCF
部外筆畫: 6
統(tǒng)一碼: 5EA2
倉頡: IMIG
鄭碼: TGHB
四角: 00214
筆順編號: 413154121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名)河hAo86.com流彎曲處。

庢【寅集下】【廣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陟栗切,音窒?!墩f文》礙止也。《枚乗七發(fā)》發(fā)怒庢沓?!对]》言初發(fā)怒,礙止而涌沸。

《廣韻》縣名。在京兆?!跺居钣洝飞角槐T,水曲曰庢?!鸢础肚皾h·地理志》作厔。

說文解字

庢【卷九】【廣部】

礙止也。從廣至聲。陟栗切

說文解字注

(庢)礙止也。石部曰。礙者、止也。凡庢礙當(dāng)作此字。今俗作窒礙。非也。七發(fā)曰。發(fā)怒庢沓。言水初發(fā)怒、礙止而涌沸也。又右扶風(fēng)有盩庢縣。山曲曰盩。水曲曰庢。從廣。至聲。陟栗切。十二部。

庢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