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名)古代的Hao86.com一種旗子;旗桿頂上用五色羽毛做裝飾。
(2)旌表。
名詞
(1) (形聲。本義: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2) 同本義
旌,游車載旌析羽?!墩f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抖Y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秶Z·吳語》
(3)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4) 古代旗的總稱
旌蔽日兮敵若云?!冻o·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鑒》
(5)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幡);旌頭(旗桿頂端的矛頭)
(6) 旌節(jié),古代使者所持的節(jié)
王婆道:“眼望旌節(jié)至,耳聽到消息?!薄督鹌棵贰?/p>
動詞
(1) 表彰
旌其所為。——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又如:旌書(表彰的文書);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節(jié)烈(表彰節(jié)婦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3) 識別
誠應(yīng)寵賞,以旌其美。——曹操《表論田疇功》
(4) 又如:旌別(識別;區(qū)別)
(5) 發(fā)揮。如:旌智(發(fā)揮智慧)
(6) 表識;表明。如:旌信(表明誠意)
旌【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說文》析羽注旄首,所以進(jìn)士卒?!稜栄拧め屘臁吩]旄首曰旌。《註》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旂?!妒琛缝簲缯?,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爲(wèi)之總稱?!稄V雅》天子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釋名》旌,精也。有精光也?!对姟む{風(fēng)》孑孑干旌。《周禮·春官·司?!肺鲇馉?wèi)旌?!队帧窋遘囕d旌。
又《周禮·天官·掌舍》爲(wèi)帷宮設(shè)旌門?!对]》樹旌以表門。
又《周禮·地官·掌節(jié)》道路用旌節(jié)?!对]》今使者所擁節(jié)是也。
又《禮·曲禮》武車綏旌,德車結(jié)旌?!对]》武車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內(nèi),故纏旌於竿。
又《書·畢命》旌別淑慝?!秱鳌费援?dāng)識別頑民之善惡。《疏》旌旗所以表識貴賤,故傳以旌爲(wèi)識。
又《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旌,章也。
又《周語》故爲(wèi)車服以旌之?!对]》旌,表也。
又《後漢·胡廣傳》德以旌賢?!对]》旌,明也。
說文解字
旌【卷七】【?部】
游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jìn)士卒。從?生聲。子盈切
說文解字注
(旌)游車載旌。司常職文。注云。游車木路也。王以田以鄙。析羽注旄首也。司常職曰。析羽爲(wèi)旌。爾雅釋天曰。注旄首曰旌。李巡注爾雅曰。以氂牛尾著旌首。郭云。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鄭注周禮云。全羽、析羽皆五采。繫之於旞旌之上。所謂注旄於干首也。周禮舉羽以晐旄。爾雅舉旄以晐羽。許、鄭則兼舉之。合周禮、爾雅以立文。鄭云。明堂位曰。夏后氏之緌。緌以旄牛尾爲(wèi)之。綴於橦上。所謂注旄於干首者。葢夏后氏但用旄牛尾。周人加用析羽。夏時徒緌不旒。周人則注羽旄而仍有縿旒。先有旄首而後有析羽注之。故許云析羽注旄首。孫炎云。析五采羽注旄上也。孫、郭皆云。其下亦有旒縿。庸風(fēng)。孑孑干旄。傳云。孑孑、干旄之皃。注旄於干首。大夫之旃也。此可證大常旂旃旗旟旐七者。皆得注羽旄於首矣。左傳言晉人假羽旌於鄭。言范宣子假羽旌於齊。則在春秋時諸侯少有此者。所?精進(jìn)士卒也。精旌曡韻。釋名曰。旌、精也。有精光也。引伸爲(wèi)凡表異之偁。從?。生聲。子盈切。十一部。
旌的方言集匯
◎ 粵語:sing1 zing1
◎ 客家話:[梅縣腔] zin1 [海陸豐腔] zin1 [客語拼音字匯] jin1 [陸豐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寶安腔] zin1 [臺灣四縣腔] z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