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新華字典>J>jiao>>噭是什么意思

噭怎么讀

拼音:jiàoqiàochī

注音:ㄐㄧㄠˋ,ㄑㄧㄠˋ,ㄔ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撇、豎、橫折、橫、橫、點、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

hao86教你查字典: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j聲母,再找音節(jié)iao韻母,聲中找噭(chī)字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部首查字法先查字部首,再查十三畫找到字和與之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噭的部首:
噭的筆畫數(shù): 16
噭的結(jié)構(gòu): 左右
噭的繁簡對應(yīng):
噭的五筆: KRYT
噭的部外筆畫: 13
噭的統(tǒng)一碼: 566D
噭的倉頡: RHSK
噭的鄭碼: JNSM
噭的四角: 68040
噭的電碼: 8189
英語翻譯: shout
異體字: ????
噭是什么意思
噭字基本解釋

1. 古同“叫”,呼喊,鳴叫。

1. 牲畜的口,一般指牲畜的后竅,即肛門:“馬蹄噭千?!?/p>

1. 古同“吃”。

噭字詳細(xì)解釋

名詞

同“叫”。呼喊,鳴叫

毋噭應(yīng)?!抖Y記·曲禮上》

形容詞

形容聲音響亮 。如:噭應(yīng)(高聲呼應(yīng));噭嗥(野獸號叫;高聲叫呼);噭哮(高聲長鳴);噭號(叫喊,號叫);噭啕(號哭)

噭字康熙字典

噭【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正韻》古弔切《集韻》《韻會》吉弔切,??音叫。《說文》吼也。一曰噭呼也。《廣韻》噭噭,深聲。《禮·曲禮》毋噭應(yīng)。《註》噭號,呼之聲也?!妒琛穱勚^聲響高急,如叫之號呼也。

《揚(yáng)子·方言》啼極無聲,楚謂之噭咷?!肚皾h·韓延壽傳》噭咷楚歌。

《公羊傳·昭二十四年》昭公于是噭然而哭?!对]》噭,哭聲。

《集韻》詰弔切,音竅??谝病!肚皾h·貨殖傳》馬蹏噭千?!对]》師古曰:噭,口也。蹄與口共千,則爲(wèi)馬二百也?!兑袅x》噭,江弔反。

口弔反。

《集韻》詰歷切。與喫同,詳前喫字註。

吉歷切,音激。聲之激也?!妒酚洝窌穯龂勚暸d而士奮。

《公羊傳·噭然釋文》噭,古弔反,一音古狄反,二音皆可讀。

噭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噭【卷二】【口部】

吼也。從口敫聲。一曰噭,呼也。古弔切

說文解字注

(噭)口也??谒妆咀F吼。今正。史、漢貨殖傳皆云。馬蹄噭千。徐廣曰。噭、馬八髎也。小顏云。噭、口也。蹄與口共千則爲(wèi)馬二百也。按以口釋噭。此必本說文。說文以口建首。下噭噣喙吻字皆與口字轉(zhuǎn)注相接。此全書之例也。通俗文、埤倉皆曰。尻骨謂之八髎。惟史記噭字從口。故徐以八髎釋之。尻亦得謂之口也。各本史記作躈。乃誤字耳。噭與竅音義相同。俗本說文作吼者、葢或識孔字於口字之旁。因誤倂爲(wèi)一字。從口。敫聲。徐廣苦弔反。小顏江弔口釣二反。唐韻古弔切。二部。一曰噭、呼也。此別一義。呼當(dāng)作嘑。字之誤也。嘑、號也。曲禮。母噭應(yīng)。鄭曰。噭、號呼之聲也。呼亦當(dāng)作嘑。俗寫通用耳。昭卄五年公羊傳曰。昭公於是噭然而哭。注。噭然、哭聲皃。釋文皆古弔反。

噭的方言集匯

◎ 粵語:giu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giau5 [客語拼音字匯] giau4 [梅縣腔] giau3 [臺灣四縣腔] giau5 kieu5 [客英字典] giau5

噭的字源演變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i_view_9b8e2e43ac9b8e2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