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沅(1730~1797)清代官員、學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從沈德潛學于靈巖山,自號靈巖山人。鎮(zhèn)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1796)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后,贈太子太保,賜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牽連,被抄家,革世職。畢沅經史小學金石地理之學,無所不通,續(xù)司馬光書,成《續(xù)資治通鑒》,又有《傳經表》、《經典辨正》、《靈巖山人詩文集》等。
生平
僥幸奪魁
畢沅于雍正八年(1730)出生于鎮(zhèn)洋(今江蘇太倉),幼年失父,由母親張藻養(yǎng)育成人,深受其母的熏陶。后至蘇州靈巖山,拜沈德潛從學。乾隆十八年(1753),順天鄉(xiāng)試中舉,被授內閣中書,撰擬、結寫詔令。后來入值軍機處,擔任素有“小軍機”之稱的軍機章京,負責撰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畢沅參加會試。會試分三場,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場。四月發(fā)榜,畢沅榜上有名。能否登科,還得看四月二十六日的殿試。殿試時間為一白晝,未能完卷者,列入三甲之末。會試中選的人,不敢松氣,緊張地準備,以期考中。
四月二十五日夜,畢沅與同僚諸重光、童鳳三在軍機處值班。他們三人都通過了會試。明日就要殿試了,諸、童二人想回寓所準備考試,讓畢沅一人值班,說:“我倆書法好,可望奪魁。你書法不行,就別作非分之想了,替我們代勞吧!”殿試確有偏重書法的現(xiàn)象,畢沅見二位同僚如此講,也就答應了。當夜,陜甘總督黃廷桂關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下轉軍機處,畢沅詳加研讀。翌日,殿試開考,地點在太和殿的丹墀。
殿試的內容是經史時務策一道,讀卷大臣(即評卷人)于考前一日在文華殿密擬,緘封呈皇帝閱。發(fā)下后,讀卷大臣同赴內閣,在監(jiān)試御史的監(jiān)督下,內閣中書用黃紙謄寫。晚上,傳集工匠,在內閣大堂刊刻印刷。護軍統(tǒng)領帶領護軍校等在內閣門外嚴加稽查。次日凌晨印刷完畢。考卷送至太和殿,諸考生列隊跪受,然后回到各自的試桌答題。畢沅打開試卷一看,時務策正是策問新疆屯田事宜的。他胸有成竹,揮筆立就。
第二、三天,諸讀卷大臣在文華殿閱卷。畢沅的楷書不太好,但立論高深,倍受讀卷大臣的關注,列為第四名。第四天,乾隆帝在中和殿聽讀卷大臣讀卷,對畢沅的卷子極為欣賞,擢為一甲第一名。諸重光得了一甲二名,即榜眼。而童鳳三位列二甲第六名。當諸、童二人得知畢沅那晚的事后,無不嗟嘆。
仕途沉浮
畢沅中狀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狀元例授此官。他的仕途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乾隆三十年,升翰林院侍讀學士。三十一年,遷太子左庶子,實授甘肅鞏秦階道員,即鞏昌府(府治今甘肅隴西)、秦州(州治今甘肅天水)、階州(州治今甘肅武都)一府二州的長官。曾隨總督明山出關堪查屯田。后調安肅道道員。三十五年,授陜西按察使。乾隆帝出巡,畢沅朝見,奏告甘肅大旱,乾隆帝詔賑濟,免速欠田賦400萬。三十六年,擢陜西布政使。三十八年,擢陜西巡撫。黃河、洛水、渭河泛濫成災,開倉賑濟,救了若干人的性命。募民開墾荒地80余頃。疏渠灌田。置姬氏《五經》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墓??樞奕A獄廟等名勝古跡。征集碑刻,儲藏于學宮。四十一年,賞戴花翎--這是賜給有功勛者的殊榮。四十三年,聽說有個叫高樸的官員在計爾羌私采玉石,運送回京。畢沅逮捕審訊高樸的仆人,沒有問出什么。乾隆帝降旨斥責畢沅草率。四十四年,老母去世,離職守喪。
四十五年,陜西巡撫缺員,乾隆帝詔:“畢沅在西安任職很久,在家守喪快一年了。特命畢沅署理陜西巡撫。這是特殊情況,不是開在職守喪的先例?!彼氖耆拢拭C發(fā)生內亂,畢沅會同西安將軍伍爾泰等率兵前往鎮(zhèn)壓,事平論功,乾隆帝賞畢沅一品頂戴。甘肅一些州縣謊報災情,冒領賑濟,畢沅未據(jù)實參奏,乾隆帝讓畢沅自行定罪。畢沅請罰款白銀5萬兩,以充軍餉。御史錢澧奏劾畢沅之罪應與冒賑等同,當照冒賑議處。四十七年,乾隆帝降旨,褫奪一品頂戴,降為三品。
四十八年,復為一品頂戴。守喪期滿,實授陜西巡撫。四十九年,甘肅再度發(fā)生內亂,畢沅遣兵鎮(zhèn)壓,受到乾隆帝的獎勵。五十年二月,調為河南巡撫。畢沅上疏,說黃河北岸一帶連年干旱,租稅收不上來,倉廩空虛,請截留漕糧20萬石備用。并不得私自囤積糧米,以平糧價。疏通賈魯、惠濟河以利漕運。他的奏請皆獲詔準。奉詔去調查淮水發(fā)源地,查明源自桐柏山。乾隆帝御寫《淮源記》賜他。五十一年六月,擢湖廣總督。伊陽縣(今河南汝陽)殺官首犯秦國棟等人遲遲沒有緝獲,乾隆帝降旨責斥,將他罷歸陜西巡撫。五十三年,長江在荊江決口,乾隆帝復命畢沅為湖廣總督。畢沅到任,上疏:“長江自松滋(今屬湖北)流至荊江萬城堤,折而東北流,荊水無處散泄。請筑對岸楊林洲土坎、雞嘴石壩,逼水南流,沖涮洲沙,可克壅遏?!庇终埿拗尻柕忍幍虊?,鑿四川、湖北一帶長江的險灘,便于云南鋼鐵的漕運。
五十五年,是乾隆帝的寵臣和珅的40大壽。和珅,滿洲正紅旗人,紐枯祿氏,原在鑾儀衛(wèi)當差。一次,乾隆帝看見他,覺得他很象父皇的一個妃子。雍正的這個妃子長得很美,當年還是個青年的乾隆進宮會見母后,看見那個妃子在梳頭,便從她身后捂著她的兩眼,妃子用梳子往后一甩,擊中乾隆的額頭。母后見他額頭上有個傷疤,問他是怎么回事,乾隆吱吱唔唔的。母后誤以為是那妃子調戲乾隆,遂將她賜死。乾隆想承認自己的過錯,不能責怪那妃子,但又不敢直說。那妃子死了,乾隆在她頸上按百個殊印,默默道:“是我害了你,魂若有靈,二十年后再相會?!彼姾瞳|很像那妃子,再看他頸上,果然有個印,便斷定他是那個妃子轉生,倍加寵愛,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擅權獨斷,貪贓枉法。文武百官多有討好、巴結,畢沅是其中之一。在和珅40大壽時,畢沅賦詩10首相贈。
五十九年,陜西安康、四川大寧發(fā)生叛亂,傳言來自湖北,畢沅被貶為山東巡撫,摘去花翎,罰交湖廣總督“養(yǎng)廉銀”--正俸之外按官職高低另給的銀兩--五年,山東巡撫“養(yǎng)廉銀”三年。
六十年,再授湖廣總督。湖南苗入石三保造反,奉命赴常德、荊州督餉,克盡職守,'賞戴花翎。
嘉慶元年,枝江(今屬湖北)人聶人杰等造反,破??担ń?a target="_blank" href="/shici_view_9bf8f043ac9bf8f0/">后湖北)、來鳳(今后湖北)、竹山(今屬湖北),圍攻襄陽。畢沅自辰州(州治今湖南沅陵)趕赴枝江彈壓,當陽(今屬湖北)又落入聶人杰手中。嘉慶帝詔罷畢沅官。詔令未到,畢沅攻克當陽,嘉慶帝又下詔復畢沅職,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畢沅擒獲石三保、吳半生、吳八月等人,惟叛亂者的首領石柳鄧還沒捉拿到。畢沅上疏,請撤各省軍隊,留二、三萬兵分守苗疆要隘。未被允許。不久石柳鄧被浮,嘉慶帝命畢沅赴湖南鎮(zhèn)撫。嘉慶二年(1797)六月,畢沅手足麻木不仁,嘉慶帝賜“活絡丸”藥。七月,病死湖南辰州軍營中,享年六十七歲,歸葬于靈巖山的東北麓。嘉慶聞奏,詔贈畢沅太子太保。但說他在湖廣總督任內失察過多,沒加謚號。趙翼曾挽以聯(lián)云:羊祜惠猶留峴首 馬援功未競壺頭。嘉慶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去世,嘉慶帝查辦太上皇的寵臣和珅,抄了他的家,把他賜死。畢沅曾巴結過和珅,嘉慶聞悉,下令虎奪世職,籍沒家產。一說為朝廷追究其鎮(zhèn)壓白蓮教不力,濫用軍需。
學問大家
做官從政之暇,畢沅辛勤筆耕,著作等身,“雖官至極品,鉛槧未曾去手。”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史杰作,博采典籍,考證甄選,剪裁熔鑄,成一家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但就時間來看,前后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補續(xù)的,代有其人。就下續(xù)的來看,南宋有李燾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劉時舉的《續(xù)宋編年資治通鑒》等。明代薛應旗、王宗沐各著有《宋元資治通鑒》。清代康熙年間,徐乾學等編成《資治通鑒后編》。這些續(xù)編在史事記錄、年月編排上,錯誤百出。乾隆三十七年,畢沅開始編纂一部新的《續(xù)資治通鑒》。他廣延英?。ㄖT如邵晉涵、章學誠等),博稽群書,歷時20年,完成220卷的《續(xù)資治通鑒》。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乾隆五十三年,畢沅任河南巡撫時,開始編寫《史籍考》,這項工程一直進行到他病死,尚未完稿。章學誠、潘錫恩相繼續(xù)補,最后成書300卷?!独m(xù)資治通鑒·宋紀》中的《岳飛》一文曾被選入初中教材。
畢沅博學多才,潛心研攻經史敬重文士,尤好扶植后進,“一時名儒,多招至幕府”,據(jù)其門下洪亮吉記載,畢沅生平最愛禮賢下士,“畢沅愛才尤篤,人有一技之長,必馳幣聘請,唯恐其不來,來則厚資給之。”(《更生齋集文甲集》),著名學者章學誠、孫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受知其門下。畢沅精通經史,旁及語文學、金石學、地理學,并善詩文,一生著作頗豐。他在其幕賓的襄助下,搜求善本古籍,??陛嬝?,編纂了許多有價值的著作,尤其在經學與史學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經學方面著有《傳經表》、《通經表》等,并撰《墨子集注》,直接指明誹墨始于孟子,提出《墨子》作為一種古代典籍,“不可忽也”。另注疏《道德經考異》、《晏子春秋注》、《呂氏春秋注》等。
畢沅極注重歷史和地理的關系,廣征博采,完成了王隱《地道記》和《太康三年地志》的輯佚、《山海經新校注》等書。在金石學上,他廣加收集銅銘碑刻,編輯成《關中金石記》、《中州金石記》、《山左金石志》、《三楚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等書。對先秦諸子,也素有研究,他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有《靈巖山人詩集》傳世。同時,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華岳廟,翻修了司馬遷祠,修繕了蘇東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橋等。
藏書故實
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授翰林院修撰,調任甘、陜等地為官。乾隆五十三年(1788),升任湖廣總督。與學者章學誠交往極深。 同年底,章學誠到武昌署投入他的幕下,他在武昌水陸街擇一公館,出其私人藏書20萬卷,讓章學誠編書修志。修成有《麻城通志》、《湖北通志》、《史籍考》等。他于經史、書畫、小學、金石、詩文、地理之學,無不貫通。為編撰《關中金石記》,搜羅秦中文獻1 500余種。家有“經訓堂”、“靈巖山館”,是藏書之所。編撰有《經訓堂書目》。輯刊《經訓堂叢書》,收書21種,是輯者注釋、校訂重要古籍的匯刻,由洪亮吉、孫星衍等共同校理,因名家所校,刻印質量高,被藏書家稱為善本收藏。其中《山海經》、《呂氏春秋》、《釋名疏證》等校本,尤為精善。其他如《長安志》、《晉泰康三年地記》,流傳極少,是考證西北古史地所必備之書??虉D書數(shù)種。藏書印有“畢沅審定”、“秋帆珍賞”、“經訓堂珍藏印”、“秋帆書畫圖章”、“畢沅鑒藏”、“畢沅一字湘蘅”等。著有《傳經表》、《續(xù)資治通鑒》(二書多出自章學誠之手)、《山海經晉書地理書校注》、《西安省志》、《關中勝跡圖記》、《關中中州山左金石諸記》、《靈巖山人詩文集》等。弟畢瀧,字澗飛,號竹癡,亦富于藏書,多宋元明人珍品,藏書印有“婁東畢瀧澗飛氏藏”、“畢瀧校定本”、“畢瀧真賞圖書”、“太倉畢氏靜逸庵圖記”等。
軼事典故
才子全靠慈母教
畢沅幼年就失去父親,全靠母親張藻培育成人。張藻是當時頗有名氣的才女,不僅能詩,而且學問淵博,著有《培遠堂集》。畢沅在她的調教下,6歲能讀《詩經》、《離騷》,10歲便通曉聲韻,善作詩文。隨后,張藻又親自把畢沅送到蘇州靈巖山,拜著名學者、詩人沈德潛和經學大師惠棟為師,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后來,畢沅中狀元當官,離開京城到陜西任巡撫,張藻還以母親特有的情懷,作54句270言《訓子詩》,殷切期望兒子“不負平生學,弗存溫飽志;上酬高厚恩,下為家門庇”。張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賜御書“經訓克家”四字褒揚。畢沅為了銘記母親和皇上的恩賜,特將室名稱作“經訓堂”,將自己的詩文集名為《經訓堂集》。
代人值班忠厚得福
在軍機處任職的時候,畢沅與同事諸重光、童鳳三等人都是舉人身份。為了有個更好的前程,他們三人都參加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禮部會試。考試結束后,他們照?;氐杰姍C處辦理公務。會試發(fā)榜的前一天晚上,本該輪到諸重光值夜班,但諸重光急于打聽考試的結果,就毫不客氣地對畢沅說:“今天夜班還須請你代勞?!碑呫洳唤?,便問:“為什么呢?”諸重光提高嗓門說:“問題明擺著的,要中狀元書法必須過關。我的書法比你好,明天放榜倘若高中,還有殿試奪魁的希望,得早做準備。你的書法屬中下水平,即使明天榜上有名,難道還想去奪一甲前三名嗎?”畢沅盡管心里也非常想乘空探聽一下消息,但覺得諸重光的分析不無道理,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傍晚值班時,接到陜甘總督黃廷桂一份有關新疆屯田的奏折,畢沅閑坐無事,便饒有興致地將這篇奏折反復看了幾遍,其內容已是爛熟于心。第二天會試發(fā)榜,畢沅與諸重光、童鳳三均中貢士。數(shù)日之后,他們一起去參加殿試。當時新疆初定,乾隆皇帝準備在那里搞屯田,于是親自出了與新疆屯田有關的“策問”題。對此,一般士子半天摸不著邊,可畢沅因心中有底,答得特別順手,寫得格外詳實得體,很得主考官們的好評,只因書法稍差,初擬名次時,僅排在第四位。乾隆皇帝閱讀前十名貢士卷時,發(fā)現(xiàn)前三名的卷子都不太滿意,讀到第四名畢沅的卷子時,覺得頗對胃口,大加贊賞,便親自改為第一甲第一名,而書法頗佳的浙江余姚人諸重光卻屈居第二位。人們都說,畢沅中狀元是忠厚得福。
禮賢下士著述等身
畢沅性情儒雅和易,愛才若渴,身邊常名士云集。當時的著名詩人黃景仁由于不愿當官,又不知理財,生活貧寒。一天,畢沅讀到他“一家俱在西風里,九月寒衣未剪裁”的詩句,馬上派人送去銀子50兩。黃景仁病逝后,畢沅又出資撫養(yǎng)其老母,還為他整理出版詩集。祖籍歙縣的著名文人汪中與畢沅沒有見過面,有一次跑到畢沅的衙門,遞給門衛(wèi)一張小紙條,只說住在某某客店,轉身便走。門衛(wèi)將紙條呈送畢沅,只見紙條上寫道:“天下有汪中,先生無不知之理;天下有先生,汪中無窮困之理。”畢沅看罷,哈哈大笑,立即派人送去白銀500兩。在任陜西巡撫的時候,畢沅有一次路過一座寺院,老僧出來熱情招待,談得十分投機,畢沅忽然開玩笑地問道:“一部《法華經》,不知有多少個阿彌陀佛?”老僧從容應道:“我一個破廟老和尚,非常慚愧生成鈍根。大人是天上文曲星,非同一般,不知一部《四書》有多少個‘子曰’?”畢沅不禁一愣,非常佩服老和尚思維敏捷、談吐風雅,于是捐銀為寺里添置田產,還把寺院整修一新。
結交名伶性向成謎
有說畢沅是同性戀者,與名伶李桂官交好,趙翼與袁枚均有詩歌描述李桂官與畢沅之間的情感:趙翼作《李郎曲》,而袁枚為李桂官的《勸畢公習字》一文作序時也寫了長歌。
死后抄家
嘉慶元年(1796年),湖北省荊州、襄陽爆發(fā)了白蓮教農民起義,規(guī)模浩大,得快蔓延到南方各省,前后歷經九年,才被清朝廷鎮(zhèn)壓下去。為此清朝廷耗用軍費二億兩白銀,相當于四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嘉慶元年,清朝廷派兵對湖北的白蓮教農民起義進行鎮(zhèn)壓,軍隊的軍需錢糧委派湖北省安襄鄖荊道道員胡齊侖負責管理。胡齊侖自負責管理軍需錢糧以后,任意侵貪、克扣,致使領取軍響的清軍官兵多有怨言。于是兩湖總督景府對胡齊侖經管的軍費收支進行了審計清查。經過審訊得實:胡齊侖在嘉慶元年至二年間,掌管湖北省軍需錢糧,在發(fā)放湖北襄陽軍隊的軍餉時,每發(fā)一百兩軍餉,扣除戶部在撥款時已少撥的四兩“短平”銀外,又報請當時的湖廣總督畢沅批準再扣除四兩,以備支付按規(guī)定不準報銷的款項,此外胡齊侖還利用職權私自加扣二兩。如此三扣兩扣,每發(fā)一百兩軍餉,官兵們實得九十兩。胡齊侖經手發(fā)放的襄陽軍隊的軍餉一百四十余萬兩,他私自扣留二萬九千兩,饋送給各營將軍、督撫們花用,其中僅送給一名叫永保的領兵大員就達六千兩。
接到審案官關干胡齊侖一案的審訊結論報告,嘉慶帝為此特發(fā)上諭,嚴厲痛斥貪污軍餉的行為,他說:自鎮(zhèn)壓白蓮教以來,至今已有四年了,所耗用的款項達七千萬兩之多。白蓮教起自湖北,而清軍的行賄饋送之風也起自于湖北。前任兩湖總督畢沅,公然將軍需錢糧,任由胡齊侖一人經理,恣意侵扣,實為罪魁禍首,畢沅現(xiàn)已去世,倘若他還活著,我將立即把他處死,以正國法。即便如此,畢沅死后,家產還是遭到藉沒,全部充公。也就是《清史稿·畢沅傳》所寫的那樣:“(嘉慶)四年,追論沅教匪初起失察貽誤,濫用軍需幣項,奪世職,籍其家?!?/p>
相較《清史稿》,《清史列傳》的內容的記載則更為詳細。嘉慶四年九月,嘉慶帝發(fā)布上諭稱:“迄今匪徒蔓延,皆由畢沅于教匪起事之初,辦理不善,其罪甚重。昨又據(jù)倭什布查奏胡齊侖經手動用軍需底帳,畢沅提用銀兩及饋送領兵各大員銀數(shù)最多。畢沅既經貽誤地方,復將軍需帑項任意濫支,結交饋送,執(zhí)法營私,莫此為甚。倘畢沅尚在,必當重治其罪。今雖已身故,豈可復令其子孫仍在官職?”故將其作官的兒子就地免職。至十月,“追產入官”。
關于這一點,梁啟超曾以同情的口吻寫道:“獨軍旅非所長,且馭下太寬,未免蒙蔽,卒坐是被累,身后遭籍沒,論者惜之。”其實,畢沅遠非一個潔身自好者。乾隆末年,當時他為湖廣總督,福寧為湖北巡撫,陳淮為湖北布政使,這三人即官官相護,千方百計婪索民財。當?shù)匕傩招稳菟麄內苏f:“畢如蝙蝠,身不動搖,惟吸所過蟲蟻;福如狼虎,雖人不免;陳如鼠蠹,鉆穴蝕物,人不知之。” (昭連:《嘯亭雜錄》卷一O《湖北謠》)
還有一個記載可以對畢沅的人品做一個補充。錢泳《履園叢話》載,和珅當權時,“欲令天下督撫皆欲奔走其門以為快,而(畢沅)先生淡然置之”。但到和珅四十歲生日時,“自宰相而下皆有幣帛賀之”,畢沅也坐不住了,賦詩十首,“并檢書畫銅瓷數(shù)物為公相壽”。錢泳問他:“公將此詩入《冰山錄》中耶?”畢沅“默然,乃大悟,終其身不交和相”。錢泳所說的《冰山錄》當是《天水冰山錄》,明朝權相嚴嵩被革職,他的被查抄沒收的全部財產,登在《天水冰山錄》中,換言之,那是一份贓物的詳細清單。錢泳的意思很明白,他已經預見了日后和珅的倒臺,于是給畢氏一個忠告;畢氏接受了,遂保持了氣節(jié)。
可惜,這只是錢氏的一家之言。清人陳康祺早就指出:“秋帆(畢沅)制府愛古憐才,人所共仰,其交和珅,懾于權勢,未能泥而不滓,亦人所共知?!碑吳锓篮蟊怀?,也和卷入和珅貪污案有莫大關系。在陳康祺看來,作為“畢氏客”的錢泳,對這件事不要提就算了,“惟欲以拒絕權門,歸功于一言之諫沮,其然,豈其然乎?”欲蓋彌彰,倒是弄巧成拙了。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好86網為您提供畢沅簡介,畢沅是哪個朝代的詩人,畢沅古詩大全,畢沅的詩,畢沅作品目錄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ren_view_9bb68343ac9bb68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