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張翰    zhāng hàn 魏晉詩人

張翰,西晉文學家,字季鷹,父親是三國孫吳的大鴻臚張儼。吳郡吳縣(今蘇州)人。生卒年不詳,葬于蘆墟二十九都南役圩。張翰性格放縱不拘,時人比之為阮籍,號“江東步兵”。齊王執(zhí)政,辟為大司馬東曹掾,見禍亂方興,以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為由辭官而歸。

本    名
張翰
所處時代
魏晉
出生地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沙區(qū)
主要作品
《思吳江歌》 《思吳江歌·秋風起兮佳景時》 《雜詩·東鄰有一樹》 《雜詩·暮春和氣應》 《贈張弋陽詩》
主要成就
第19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最具人氣男演員獎亞洲偶像盛典最具收視號召力演員獎亞洲偶像盛典最受關注男演員獎第10屆首爾電視劇大賞亞洲之星獎第1屆塞班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男配角獎

生平

早期經歷
  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其高祖趙朓、曾祖趙珽、祖父趙敬、父親趙弘殷都是當時著名的軍事家。
  趙匡胤起初投奔后漢大將郭威,因喜愛武藝,得到了郭威的賞識。
  后來,他又參預擁立郭威為后周皇帝,郭威就是周太祖,遂被重用為典掌禁軍。
  周世宗柴榮時,他又因戰(zhàn)功而升任殿前都點檢(殿前司的最高將領),掌握了后周的兵權,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歸德軍節(jié)度使,負責防守汴京。
  周世宗死后,其子周恭帝柴宗訓即皇帝位,時僅7歲。趙匡胤和其弟趙匡義(即后來的宋太宗)、幕僚趙普密謀篡奪皇位。

登基稱帝
  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fā)動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的著名兵變事件。
  后周顯德六年(959年),世宗柴榮突然一病而死,宰相范質受顧命扶助柴榮幼子柴宗訓繼立為恭帝。這時恭帝年僅7歲(一說5歲),后周出現了“主少國疑”的不穩(wěn)定局勢,一個由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策劃的軍事政變計劃正在密謀醞釀著。
  次年(960年)正月初一,風聞契丹和北漢發(fā)兵南下,后周執(zhí)政大臣范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御。正月初二,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zhèn)),兵變計劃就付諸實踐了。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布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yōu)閲Яζ茢?,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后再出發(fā)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正月初三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后改名光義即宋太宗趙炅)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皇帝登基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萬歲的聲音幾里外都能聽到,遂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卻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br />  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宣布:“回開封后,對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諸將士都應聲“諾”!”于是趙匡胤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
  守備都城的主要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過去的“結社兄弟”,得悉兵變成功后便打開城門接應。當時在開封的后周禁軍將領中,只有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在倉卒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開封。
  這時后周宰相范質等人才知道不辨軍情真假,就倉促遣將是上了大當,但已無可奈何,只得率百官聽命,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代詔書,宣布周恭帝退位。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易地奪取了后周政權,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由于趙匡胤在后周任歸德軍節(jié)度使的藩鎮(zhèn)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歷史上習慣把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王朝稱作北宋,趙匡胤死后被尊稱為宋太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這一件事,歷史上稱為“陳橋兵變”。
  接著,趙匡胤帶領大軍返回汴京。后周大臣韓通聞變,忙從內廷飛奔回家,準備組織兵力對抗。走到半路,趙匡胤部下就將他殺死。宰相范質、王溥在威脅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趙匡胤廢去柴宗訓,稱帝,建國號為宋,定都汴京,史稱北宋,建年號為“建隆”。
  趙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便對趙普說:“我睡不著覺,因為臥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盤?!保ㄋ卫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六 趙匡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在趙普的幫助謀劃下,趙匡胤首先擊潰了后周殘余勢力李筠、李重進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統一中國的策略,先后攻滅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同時又加強了對北方契丹的防御。

去世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里,與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49歲。
  太平興國二年四月二十五(公元977年)[2],葬于永昌陵(位于鄭州鞏義)。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軍政人事都委托趙匡義代理。趙匡義白天處理朝政,晚上去萬歲殿探望兄長。癸丑日傍晚,天上下著大雪,趙匡義還在御書房批閱奏章。一個太監(jiān)急匆匆地趕來傳旨,說皇上召他快快去萬歲殿。他連忙趕去,只見趙匡胤在床上氣喘急促,朝著他一時講不出話來,只是睜大眼望著門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趙匡義命令在床邊侍候的太監(jiān)退出。太監(jiān)們在門外遠處站著,只聽見殿內似乎是太祖在和趙匡義說什么話,聲音隱約,時斷時續(xù),難以聽清。過了一會兒,又見殿內燭光搖曳著映在墻上,時明時暗,象是趙匡義在躲閃著什么。接著有斧子戳地的聲響,繼而是太祖激動的聲音:“你好好去做!”這時,趙匡義跑到門口傳呼太監(jiān)即速去請皇后,皇子前來?;屎蟆⒒首于s來之時,太祖已經死去。據此,后人有種種猜疑,有的說趙匡義進殿后,趁太祖昏睡時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費氏。太祖醒來,見狀大怒,拋出斧子去擊趙匡義,趙匡義閃開,斧子戳地;有的說太祖覺得有鬼纏身,趙匡義替他舞斧驅鬼,所以有斧子著地之聲;有的認為是趙匡義謀殺太祖。至今這燭影斧聲仍為千年疑案。

鐵事:杯酒釋兵權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采取了許多英明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請禁軍將領石守信等人。飲到一半,宋太祖說:“要不是靠眾將擁立;我不會有今日。但是,當了天子,日子也實在難受,還不如當節(jié)度使逍遙自在。如今我?guī)缀鯖]有一夜睡得安穩(wěn)?!笔匦诺热藛柕溃骸氨菹氯缃褓F為天子,還有什么憂慮?”宋太祖道:“我這個位置,誰不想坐啊”石守信等聽出話中有話,忙表白說:“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太祖苦笑著說:“你們雖然不會有異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將黃袍披到你們身上,你們即使不想做皇帝,恐 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聽,大驚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著淚說:“我們實在愚蠢,沒有想到這一點,請陛下為我們指出一條生路?!壁w匡胤說道:“—個人的壽命,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人生在世,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享受安樂罷了。我為你們打算,不如交出兵權,去地方上當官,購置些良田美宅,為子孫后代留下份產業(yè),自己也可以天天飲酒作樂;快活一輩子。我再與你們聯姻。這樣,在君臣之間就沒有了猜疑,上下相安,豈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人聽了這一番恩威兼施的話,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權的故事。這就是傳說中的“杯酒釋兵權”,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事,歷來的史學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廣泛流傳。但也有學者經過考證,對這件事下了這樣的評價:故事性強、子虛烏有。從這之后不久,太祖以同樣的手段剝奪了王彥超等節(jié)度使的兵權,又將地方上的行政權,財政權收歸中央。這些措施,基本上結束了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地方割據局面。趙匡胤還重視農業(yè)生產,注意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趙匡胤是一位有作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內守外”,重文輕武,導致北宋日后“內重外輕”、“積貧積弱”的局面。

  趙匡胤雖然登上了皇帝寶座,但他卻不敢高枕無憂。通過這次兵變,他深刻地認識到,武將們在廢立皇帝、改朝換代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將的身份和實力去推翻國君,其它將領不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推翻他嗎?想到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脅的,是一些聲望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將,為了防患于未然,趙匡胤決計拿他們開刀。

  首先,太祖廢除了殿前都點檢一職,接著就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喜劇。一日,禁軍大將石守信等奉召來到后花園,太祖設宴相待。酒過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狀,開口說道:“我要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這個地步,但做皇帝太艱難了,實在不如做節(jié)度使快樂,我整個晚上都不敢安枕而臥??!”石守信等忙問其故,太祖就說:“這不難知道,誰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聽,驚恐萬狀,紛紛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不然!”太祖斷然說道,“你們雖無異心,然而倘若你們部下希求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盡管你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眾將一聽,都嚇得離席叩頭,請求太祖指示一條“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駒過隙,求富貴者,不過想多積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免遭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地方,方多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不可動的產業(yè),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再同你們結為婚姻之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不很好嗎?”眾將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齊下拜說道:“陛下關心臣等,真可謂生死而肉骨??!”第二天都稱病職。太祖大喜,安排他們到地方做節(jié)度使。趙匡胤幾杯美酒,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大將專軍權的問題,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成為千古佳話。

鐵事:降低相權

  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個個匯報自己的工作,接著退到殿外。

  走到最后的是后周老宰相范質。當范質快要走出殿門時,宋太祖突然傳話,說:“范老愛卿,請稍稍留步,朕有一事與你相商。”

  聽到傳話,范質轉過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來,在中國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著說話。人們常說宰相是一人之下,萬民之上的官兒,就是皇帝對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讓禮三分。因此在上朝君臣議事的時候,宰相是可以坐著跟皇帝說話,而其他官員只能夠站著。

  范質坐下來以后,宋太祖遞給他一份大臣匯報的奏折,范愛卿,你看這事如何解決才好?范質接過奏折仔細地看了起來。

  這時宋太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向后宮走去。

  宰相范質看完奏折后,心里已經想好解決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見皇帝出來,右等也不見皇帝出來,范質實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

  此刻,宋太祖走了出來,范質連忙坐下,可是回頭一看,椅子沒有了。

  原來,趁范質起身不注意時,身邊的侍衛(wèi)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范質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著和宋太祖說話。

  以后再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樣只能站著和皇帝說話,這一制度后來被各朝所沿用。這說明了宋太祖要獨攬大權。

評價

總評
  《宋史》:“昔者堯舜以禪代,湯武王、以征伐,皆南面而有天下。四圣人者往,世道升降,否泰推移。當斯民涂炭之秋,皇天眷求民主,亦惟責其濟斯世而已。使其必得四圣人之才,而后以其行事畀之,則生民奔馳之期,殆無日也。五季亂極,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踐九五之位,原其得國,視晉、漢、周亦豈甚相絕哉?及其發(fā)號施令,名藩大將,俯首聽命,四方列國,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來,釋藩鎮(zhèn)兵權,繩贓吏重法,以塞濁亂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錄、幕職,躬自引對。務農興學,慎罰薄斂,與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禮作樂。在位十有七年之間,而三百余載之基,傳之子孫,世有典則。遂使三代而降,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于漢、唐,蓋無讓焉。烏呼,創(chuàng)業(yè)垂統之君,規(guī)模若是,亦可謂遠也已矣!”

功績和遺憾
  一、宋太祖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qū)的統一,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長達200年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戰(zhàn)亂局面。飽經戰(zhàn)火之苦的民眾終于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文化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我國歷史上有兩次名副其實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國,作為五代十國的終結者和大宋王朝的開拓者,趙匡胤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
  二、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chuàng)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yǎng)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稱的上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后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三、趙匡胤通過采取“收起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谷”的三大綱領,巧妙的“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干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一舉鏟平了藩鎮(zhèn)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所以宋朝300年的歷史中從不曾發(fā)生大的內亂和地方割據。
  四、以宋太祖為首的宋初領導集團集體發(fā)奮圖強,勵精圖治,使宋初的社會經濟迅速呈現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減輕徭役,賦稅專收,以法治國,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澄清吏治,勸獎農桑,移風易俗等一系列英明決策,不僅盡快醫(yī)治了200年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五、后晉石敬瑭兵敗,自稱兒皇帝,將十六州即近代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了契丹,史稱燕云十六州。此后,燕云十六州一直沒有得到收復,不僅使中原失去大片領土,而且使契丹輕易占領了長城一帶的險要地區(qū),此后,契丹便可以長驅直入到黃河,中間沒有了天然屏障。然而趙匡胤“重文輕武”的政治策略,并沒有使局面有所好轉,使得北宋對北方的控制一直顯得非常被動和薄弱,這也是趙匡胤執(zhí)政期間留給后世最大的隱患。

為人處事
  一、宋太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于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jié)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而且深為后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二、與歷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創(chuàng)建的宋朝以其鮮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國文治盛世的頂峰,可謂中國君主專制史上的最開明的一個王朝,因此,盡管宋朝300年的基業(yè)中,長期積弱,但在民間卻享有盛譽,并對后世歷代產生深遠影響。

名人評價
  范仲淹:“祖宗以來,未嘗輕殺一臣下,此盛德之事?!薄拔姨婊实蹜祉樔耍芏U于周,廣南、江南、荊湖、西川,一舉而下,罷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無禍亂之憂。”
  富弼:“藝祖臨軒之初,一歲之內,下澤潞,平揚州,威令之行,如破竹之勢,則其余藩鎮(zhèn),自是束手而聽命矣。又于樽酒之間,酬對之際,折其氣,伏其心,罷節(jié)旌,授環(huán)衛(wèi),謦欬之易。其故何哉?御得其道故也。后周世宗號為英武之君,而藩臣來朝。喜見于色。推此,則知五代綱紀之不立也。太祖、太宗圣圣相承,修明憲度,肅清寰宇。”
  蘇軾:“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余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br />  程頤:“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亂,不戮一人,自古無之,非漢、唐可比,固知趙氏之祀安于泰山。”
  楊侃:“太祖以神武獨斷,太宗以圣文誕敷,平江表,破蜀都,下南越,來東吳,北定并、汾,南取荊、湖。是故七國之雄軍,諸侯之陪臣,隨其王公,與其士民,小者十郡之眾,大者百州之人,莫不去其鄉(xiāng)黨,率彼宗親,盡徙家于上國?!?br />  葉夢得:“太祖英武大度,初取偕偽諸國,皆無甚難之意?!?br />  呂祖謙:“一舉而平荊湖,再舉而平蜀漢,三舉而平劉鋹,四舉而平李煜。兵鋒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無不隕滅者,蓋藝祖閱習之功,有以先之地?!?br />  呂中:“以我太祖立國之初,規(guī)模廣大如漢高帝,謀深慮遠如漢光武,而正心符印,密契三圣之傳于數千載之上。”
  朱元璋:“惟宋太祖皇帝順天應人,統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臨天下,繼承中國帝王正統,伏念列圣去世已遠,神靈在天,萬古長存,崇報之禮,多未舉行,故于祭祀有闕。是用肇新廟宇于京師,列序圣像及歷代開基帝王,每歲祀以春、秋仲月,永為常典。今禮奠之初,謹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鑒。尚享!”
  王夫之:“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嗚呼!若此三者,不謂之盛德也不能?!?

家族狀況

世系
高祖父:宋僖祖文獻皇帝趙朓
曾祖父:宋順祖惠元皇帝趙珽
祖父:宋翼祖簡恭皇帝趙敬

父母
父親:宋宣祖趙弘殷
生母:昭憲太后杜氏(即杜太后)
庶母:陳國夫人耿氏

兄弟姐妹
大哥:曹王趙匡濟
三弟:宋太宗趙匡義(趙光義、趙炅)
四弟:魏王趙廷美
五弟:岐王趙光贊
姐姐:名失考,追封陳國長公主,后改封荊國大長公主、恭獻大長帝姬

后妃
孝惠皇后賀氏,生魏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燕懿王趙德昭
孝明皇后王氏,生秦康惠王趙德芳
孝章皇后宋氏

兒子
長子 滕王趙德秀,早亡
次子 燕懿王趙德昭,其九世孫為宋理宗趙昀
三子 舒王趙德林,早亡
四子 秦康惠王趙德芳,早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賢王原型),其六世孫為宋孝宗趙昚

女兒
申國公主,早亡
成國公主,早亡
永國公主,早亡
魏國大長公主(初封昭慶公主,進封鄭國公主,改封秦國公主。進封秦國長公主。后改封魏國大長公主。政和年間改封賢肅大長帝姬)
魯國大長公主(初封延慶公主,進封許國公主。改封晉國公主。進封晉國長公主。進封晉國大長公主。改封魯國大長公主。政和年間改賢肅大長帝姬)
陳國大長公主(初封永慶公主,進封虢國公主。改封齊國公主。進封許國長公主。追封許國大長公主。改封陳國大長公主。政和年間改賢惠大長帝姬)

延伸
  北宋除趙匡胤外,其他皇帝皆為其弟趙匡義(宋太宗)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趙構、宋正安帝趙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趙匡胤之后代:趙匡胤之子趙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懷宗(宋幼主、宋帝昺、宋祥興帝)。

典故

  1.有一次,他設宴招待群臣。其中有一個翰林學士,名叫王著,原是后周的臣子,這時喝醉了酒,思念故主,當眾喧嘩起來。群臣大驚,都為他捏一把汗。太祖卻毫不怪罪,命人將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風后面大聲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攙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說王著當眾大哭,思念周世宗,應當嚴懲。太祖說:“他喝醉了。在世宗時,我和他同朝為臣,熟悉他的脾氣。他一個書生,哭哭故主,也不會出什么大問題,讓他去吧?!?/p>

  2.趙匡胤有一次乘駕出宮,經過大溪橋時,突然飛來一支冷箭,射中黃龍旗。禁衛(wèi)軍都大驚失色,太祖卻拍著胸膛說:“謝謝他教我箭法?!辈粶式l(wèi)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沒事了。

  3.邯鄲一趙姓大戶人家,人稱趙員外。趙員外家境殷實,樂善好施,五代十國混戰(zhàn)時期,南征北戰(zhàn)的趙匡胤,戰(zhàn)傷累累,一次征戰(zhàn)邯鄲,戰(zhàn)傷加上傷寒病襲身,暈死在邯鄲火磨廟,幸被趙員外和家人救起,好生照料,尤其是趙家秘制的酥魚和酥魚湯,滋補強身,趙匡胤半個月恢復如常人,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開封府黃袍加身,登基做了皇帝后,念念不忘趙員外的救命之恩,親派嫡系大將石守信豪修趙府大院,官賜三品。趙匡胤多次提起,沒有趙員外,就沒有大宋江山。

  4.趙匡胤雖是一員武將,卻很喜愛讀書,常手不釋卷。他跟從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時,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說,他用幾輛車運載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財寶。世宗派人去檢查;車中卻只有幾千卷書籍。世宗問他:“你是武將,要書有什么用!”趙匡胤回答說:“我沒有好的計謀貢獻給陛下,只能多讀些書以增加自己的見識?!壁w匡胤稱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讀書人。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疑難問題,問宰相趙普,趙普回答不出。再問讀書人,學士陶轂、竇儀準確地回答出了,趙匡胤深有體會地說:“宰相須用讀書人!”對于讀書不多的文臣武將,趙匡胤也總是鼓勵他們要多讀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趙普正是在他的鼓勵下才變得手不釋卷的。趙匡胤用人不問資歷。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選拔有才能而缺少資歷的人擔當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隨時留心內外百官,見誰有什么長處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記在本子上。每當官位出缺,他就翻閱本子,選用適當的人去擔任。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趙匡胤頗有膽略。在他稱帝之初,節(jié)度使的勢力很盛,驕橫難制。有一天,趙匡胤將他們召來,授給他們每人一把佩劍,一副強弓,一匹駿馬,然后他也單身上馬,不帶衛(wèi)士,和這些節(jié)度使一起馳出皇宮。到了固子門的樹林之中,又與他們一起下馬飲酒。飲了幾杯酒以后,趙匡胤突然對他們說:“這里僻靜無人,你們之中誰想當皇帝的,可以殺了我,然后去登基。”這些節(jié)度使都被他的這種氣概鎮(zhèn)住了,一個個拜伏在地,戰(zhàn)栗不止,連稱“不敢,不敢”。趙匡胤再三詢問,他們嚇得只是埋頭不語。趙匡胤就訓斥他們說:“你們既然要我做天子,就應當各盡臣下的職責,今后不準再驕橫不法,目無天子!”節(jié)度使們都三呼萬歲,表示順從。

  5.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后回師進入汴京皇宮時,見宮妃抱著一個嬰兒,就問是誰的兒子?;卮鹫f是周世宗子。當時,范質、趙普、潘美都在一旁,趙匡胤問他們怎么處理。趙普等回答說:“應該除去,以免后患?!壁w匡胤說:“我接人之位,再要殺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這嬰兒送給潘美撫養(yǎng),以后也沒再問起過,潘美也一直沒有向太祖提起這嬰兒。這嬰兒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6.陳橋驛在陳橋和封丘(均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處)之間。趙匡胤兵變時,陳橋守門官閉門防守,不放趙匡胤軍通過。趙匡胤只得轉道封丘,封邱守門官馬上開門放行。趙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晉升了陳橋守門官的官職,稱贊他忠于職守,并斥責封丘守門官臨危失職,將他斬首。

  7.趙匡胤喜歡在后園彈鳥雀。一次,一個臣子聲稱有緊急國事求見,趙匡胤馬上接見了他。趙匡胤一看奏章,不過是很平常的小事,甚為生氣,責問他為什么要說謊。臣子回答說:“臣以為再小的事也比彈鳥雀要緊?!壁w匡胤怒用斧子柄擊他的嘴,打落了他的兩顆牙齒。臣子沒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齒置于懷中。太祖怒問道:“你拾起牙齒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說:“臣無權告陛下,自有史官會將今天的事記載下來?!碧嬉宦?,頓然氣消,知道他是個忠臣,命令賜賞他,以示褒揚。

死亡謎案

斧聲燭影
  趙匡胤靠“陳橋兵變”建立了大宋王朝,然后南征北戰(zhàn)、苦心經營,眼瞅著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大,天下一統的局面馬上就要形成,他卻在自己事業(yè)最鼎盛的時候,莫名其妙地駕崩了。按照封建王朝的慣例,這老皇帝死了,接他位子的一般都是他的兒子,大兒子趙德昭已經二十九歲了,也算是個壯漢了,接老爸的位子完全沒問題。但是趙匡胤死后第二天,大臣們卻發(fā)現坐上皇帝寶座的不是趙匡胤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這趙光義就是后來的宋太宗。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北宋開始,就已經有人懷疑趙光義是通過謀殺親哥手段上臺的,其中最著名的說法就是“斧聲燭影”謎案。那這“斧聲燭影”到底是怎么回事?趙匡胤究竟是壽終正寢還是被謀害的?
  趙匡胤病逝,總歸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自己病死,一個是被他人殺害。我們如果把趙匡胤的死當作一個案子來看待的話,首先要給這個案子定性——到底是病死還是他殺?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用排除法,把趙匡胤因病去世的可能性排除掉。

無病史
  趙匡胤死于開寶九年十月,在駕崩前的一段時間里,史書上沒有留下任何有關他生病的記錄。有的觀眾可能要提問了,皇帝的身體健康情況是個人隱私,根本沒有必要寫到史書上搞得滿世界都知道。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啊,但是我告訴大家,不是這樣的。古代皇帝身邊總是跟著幾個專門記錄他言行的秘書,當然你叫他們史官也可以。這些人一天到晚別的事兒不干,就專門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然后再整理成冊,提供給專門機構存檔。而這之中,記錄皇帝的身體健康情況,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古代皇帝的健康情況不是個人隱私,而是典型的公眾事件,但凡有個頭痛腦熱的,往往要在史書上記一筆的;如果身體出現大問題,那還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絕對不能對歷史隱瞞。我們不用看別的王朝的皇帝,我們就拿北宋皇帝說事,趙匡胤之后的太宗、真宗、仁宗,什么時候身體出現問題了,史書上都記得清清楚楚,那史官為什么單單隱瞞趙匡胤的病歷?顯然不合情理。
  只看趙匡胤沒有生病記錄還不行,要證明他這一年身體沒問題,我們還要找些旁證。開寶九年三月,趙匡胤跑到西京洛陽去祭祀天地,順便拜祭了祖宗的陵墓,尋訪了自己的故居。并且憑著超群的記憶力,居然準確地找到了自己小時候藏起來的玩具——一匹小石頭馬,四十多年前他怕別人搶去玩,就把這匹石馬埋在家門口的巷子里。四十多年前的事情,還記得清清楚楚,顯然腦子沒有糊涂,各項功能是正常的。
  這還不算,他還在拜祭祖宗墳墓的時候,拉弓射箭,給自己選了塊墳地。據史料記載,這一箭竟射出400步的距離,宋朝時期的一步相當于一米半的樣子,趙匡胤射箭的距離如果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大概有600多米,一里多地,這一箭射得可真不近,沒有相當的膂力,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從洛陽回到開封后,趙匡胤也沒閑著。六月里,他步行跑到弟弟趙光義家里,看到弟弟家里吃水問題沒解決好,就親自下令在金水河安裝水車,把水直接車到弟弟家里,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他還多次到工地檢查工程進度。七月里,他不僅跑到趙光義家里驗收了一下自來水工程,就在這個月之內,他還到另外一個弟弟趙廷美家里跑了三次。趙匡胤如果有個什么病啊災啊的,他也不可能在開封城最熱的月份里,這么頻繁地到處串門去啊。
  最離奇的是,就在趙匡胤駕崩的十多天前,他還高興地專門去視察了京城的部隊,觀看了士兵們的攻城演習。開封城的十月已經不暖和了,他還能在寒冷的條件下去觀摩部隊訓練,沒有一個好身體,這事也是做不來的。
  這些證據往桌面上一放,趙匡胤因身體不好而去世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我們離“斧聲燭影”的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自殺
  趙匡胤會自殺嗎?
  就算是身體棒棒的,那趙匡胤會不會自殺?這個事情聽起來比較荒謬,但是無論中國還是歐洲,皇帝自殺不是沒有先例。但是為了徹底揭開趙匡胤死亡之謎,我們還是把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拿出來分析一下。
  人類自殺的理由千奇百怪,但是有兩個最為常見,第一個是身體出現沒法治療的大病,喪失生活信心,想來想去還是死了比較好過一點。比如初唐大詩人盧照鄰,就是因為身體久病不愈,實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跳水自殺了。通過上面的分析,趙匡胤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能射箭、能串門、能觀摩軍事演習,那身體絕對差不了。
  那另外還有比較常見的一種自殺原因,要么遇到挫折抑郁了,或者現實壓力太沉重了,實在沒有辦法去面對,比如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人家李自成打到家門口了,自己想打打不過,想跑跑不了;古羅馬著名的暴君尼祿,被元老院宣布是“人民公敵”了,是個人就可以抓住他殺了他——曾經的權力、曾經的榮耀,統統被剝奪得一干二凈,神馬都成了浮云了,幸福指數歸零了,干脆吧,自殺。
  那趙匡胤在開寶九年的幸福指數怎么樣呢?首先,到這一年,他已經當了十七年的皇帝了,大宋王朝之前的整個五代,共有十三個皇帝,平均在位時間才四年多,和美國大選差不多,這里面還沒有一個做得像他一樣長久,可以說,趙匡胤每多當一天皇帝都誕生了一個新紀錄,他有什么好抑郁的?而且這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垂淚對宮娥”,哭哭啼啼地被大宋的部隊押到開封,趙匡胤醞釀了多年,終于把南唐這塊大肥肉放到碗里,對一個皇帝來說,還有什么比征服敵對政權更開心的事情?二月里吳越國王錢俶親自來朝見趙匡胤,趙匡胤當了17年皇帝,錢俶是第一個沒有通過戰(zhàn)爭手段逼迫,而主動進京朝見的割據政權首領。放眼望去,江南的大片土地,基本上都納入大宋朝的版圖了,趙匡胤覺得心情特別舒暢。
  再加上頭年里,遼國那邊不斷地向大宋政權拋媚眼,宋遼兩國雖然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但多年以來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削弱了,相對而言,大宋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比剛成立之初寬松多了。剛剛建立宋朝的時候,四周遍布敵對政權,搞得他經常晚上失眠,他曾因為睡不著覺,半夜跑到大臣家里去嘮嗑,向人家抱怨“一榻之外,皆人家也”,意思是,自己只有一張床那么丁點大的地方,周圍都是敵人。現在不同了,十八年的南征北戰(zhàn)——他終于有張大床,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如果說趙匡胤這個時候沒有幸福感,除非他是個火星人。
  關于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于世,認為“趙匡胤被趙光義所殺”。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開國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當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剛剛50歲。雖說,官修《宋史》對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種各樣的遮掩和粉飾,但仍通過形形色色的破綻證明:趙匡胤是被親弟弟趙光義謀殺的。
  宮廷疑案,玄機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只能在故紙堆里摸“狐貍尾巴”。老謀深算的趙光義怎么能躲開這些窮追猛打的詰問呢?說他是“竊國大盜”,自然有幾分道理。

趙匡胤之死,趙光義的嫌疑最大。
  《宋史·本紀》熱情洋溢地贊頌這哥兒倆如何情深意長、肝膽相照。趙光義病了,趙匡胤親自到床頭去服侍,燒艾草熱灸的時候,哥哥惟恐燙壞了弟弟,就先在自己身上燒幾下——手足深情,令人感喟。
  趙匡胤常對身邊的近臣夸贊趙光義說:我這位兄弟,降生的時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樣,仔細瞧瞧,他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將來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還謙虛地表示:“福德吾所不及?!彼纬实墼趺戳??“一把手”居然給“二把手”拍馬屁!令世人狐疑的是,春秋鼎盛、耳聰目明的趙匡胤,竟然在一夜之間暴亡?好端端一個男子漢,為什么說沒就沒了呢?
  官方的記錄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殯于殿西階……”至于死因,壓根兒沒提。坊間的猜測五花八門:有的說,死于飲酒過度,還有的說,因腹下腫瘡發(fā)作而病亡……其實,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趙匡胤的政治接班人趙光義。《湘山野錄》中記載,趙匡胤死前一晚,天氣極寒,他跟趙光義飲酒,倆兄弟一直喝到深夜。本不該留宿內廷的趙光義卻廝守在皇帝身邊。
  當夜,趙匡胤發(fā)出莫名其妙的呼喊聲,且傳出“燭影斧聲”?!稜a余錄》甚至想出了花蕊夫人與趙光義的奸情。諸多不正常疑點暴露在那個太祖駕崩之夜。趙匡義即位后,親自主持編修《太祖實錄》,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內容。即便這樣,他本人還是不太滿意。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于費這么大勁嗎?真是欲蓋彌彰,越描越黑。

《太祖實錄》忽然冒出了所謂“金匱預盟”,趙匡胤篡位的政治基礎游移、曖昧,難以服人。
  《宋史》把這份神秘的“金匱預盟”描繪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后是個通情達理的女人,病危前,她把趙匡胤和丞相趙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遺囑”。太后認為,趙宋之所以能獲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為周世宗任用了一個小孩子當皇帝,如果是一位壯年英武的君主,絕不會出現“陳橋兵變”。
  為了不讓這種慘痛的歷史重演,為了維護趙宋億萬年社稷,太后責令趙匡胤必須選擇一位“長君”做接班人。趙匡胤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太后自然非常滿意,遂命趙普白紙黑字記錄下來,并把這份政治遺囑當作“基本國策”珍藏在黃金寶柜里。倘若果真如此,也算趙光義正大光明。偏偏所謂“金匱預盟”的來歷非常曖昧。這可是出師有名的鐵證??!趙光義登基,不可能無視“金匱預盟”。
  想想吧,誰肯把“你辦事,我放心”的“尚方寶劍”藏進胳肢窩里?有趣的是,《太祖實錄》第一次編修的時候,居然未對這件重大事件做絲毫記載。《宋史》販賣的“金匱預盟”,是后來才加進去的。
  仔細分析,趙光義的政治騙術漏洞百出。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5歲,身體倍兒棒。趙匡義剛剛23歲,比哥哥家的兒子成熟不了多少。那時,趙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經11歲,四子德芳也3歲了。問題是,趙匡胤并不是立刻就死,誰知道將來會怎么樣呢?也許還能享國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
  即使趙匡胤幾年后去世,也不會出現后周柴世宗七歲孤兒斷送江山的局面。杜太后是個明白人,絕不可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預盟”是趙匡義登基5年后,趙普才密奏。這種驢唇不對馬嘴的解釋,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迫不及待地更改年號,大有造成既成事實的嫌疑。
  按理說,老皇帝去世,新君一般繼續(xù)沿用舊有年號,直到第二年,才啟用新紀元??墒?,趙光義根本顧不得這些“媽媽令”,還沒等到這一年結束,就換上了自己的年號。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僅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
  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險招兒,已將自己推上了輿論的審判臺。他的動機只有一個:搶先為自己“正名”。惟恐皇帝大位被誰搶了去。提前改元的做法,遭到了史官的公開批評,《宋史·太宗本紀》拽住了趙光義的幾條“小尾巴”,提前更改年號這件事名列第一。

趙光義剪除后患,將“金匱預盟”所覆蓋的接班人一網打盡。
  即便確實存在所謂“金匱預盟”,這份文件的核心無非是提供了“兄終弟及”的合法根據。說白了,哥哥死了,兄弟干,就是不能讓給小崽子。那么,有朝一日趙匡義撒手人寰,身后怎么安排,皇帝大位會不會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轉而回到趙匡胤的子嗣手里?
  為鏟除后患,趙光義不惜對至親骨肉大開殺戒。先說趙匡胤那一枝,“太祖四子:長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也就是說,最大的潛在對手是年長的德昭、年幼的德芳。再說自己的兄弟,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弟弟——秦王趙廷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趙光義親自導演,將親弟弟趙廷美、親侄子趙德昭、趙德芳一一逼上絕路。
  結果,趙廷美被貶房州,38歲抑郁而終;趙德昭被逼自殺,年滿30歲;趙德芳像老爹一樣,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僅23歲。

后人評價

后人對張翰評價頗高,宋代蘇東坡有詩贊美張翰曰:“浮世功名食與眠,季鷹真得水中仙。不須更說知幾早,直為鱸魚也自賢。”明陸樹聲的《長水日抄》對張翰身后名和當世名的看法也頗表贊同。清文廷式在《純常子枝語》卷五對張翰、顧榮和陸機、陸云兄弟有比較中肯的分析。

張翰也世代受到家鄉(xiāng)人的紀念,據乾隆《吳江縣志》卷七載,宋元祐年間,吳江知縣王辟筑三高祠,將張翰、范蠡、陸龜蒙并稱三高,入祠其中,后經歷代興修,規(guī)模大備,祠內有塑像等物,每逢春秋都有祭奠。

墓址

其墓葬何處,曾有爭議。

清康熙屈運隆編纂的《吳江縣志》 (1685 年 ) 說:“晉東曹掾張翰墓在二十九都南役圩”。乾隆十二年沈彤等人編纂的《吳江縣志》 (1747 年 ) 說:“按《吳地記》云:張翰葬橫山東五里?!秴强D經續(xù)紀》云:張翰葬橫山東五里,墳亡?!豆锰K志》《吳縣志》皆因之。則翰墓有確證,不可假托?!焙蟪龅那】h志不同意康熙縣志的說法。

《吳地記》雖然是最早的地情書。但此書“非一人一時之作,為后世重輯之殘本”,“有他人之作竄入”。張心澄《偽書通考》稱其書“偽竄”。因此該書僅幾個字的含糊記述令人生疑。至于后面三本志書是“皆因之”,更難以使后人信服。

清初長洲學者張大純實地調查后,在《三吳采風類記》中明確記載張翰墓在二十九都二圖南役圩,并作《過季鷹墓感賦》:

弭節(jié)江干日已晡,季鷹高節(jié)冠東吳?;虑槁渎淇涨лd,墓草青青傍五湖。

杯酒生前輕將相,秋風身后重莼鱸。只今勢利滔滔是,過此還應愧汗無?

與沈彤同時代的北蘆墟人沈剛中在其《分湖志》 (1747 年 ) 中記述:“南役圩有古墓,無封植樹。民指為翰墓”。以后,嘉慶年間 (1800 年前后 ) ,該地曾有張翰墓碑出土,惜字跡模糊。同治九年 (1870 年 ) 吳江知縣黎庶昌重修張翰墓并立石。

1958 年 11 月 11 日 ,吳江縣文教局派員查明:位于莘塔公社東聯大隊南役圩南端的張翰墓占地 50 平方米,封土高 1.5 米 ,墓西約 40 米 處的敬信庵曾供奉張翰的神位。墓碑和木神位已于去冬今春毀掉。當時建立三人保管小組,插牌明示。

2000 年秋調查:張翰墓已于 60 年代中期毀掉,遺址在今莘塔鎮(zhèn)楓西與蕩東兩村 ( 即原東聯大隊 ) 之間的東楓小學內,前排平房教室西半部即墓址所在;敬信庵原址上早已改建成村辦公所和小工廠。張氏后代仍在東彌陀村,有東張、西張兩支系。楓里橋、南役圩、莼鱸港又名二圖港等都是當地地名;在明清朝均屬二十九都二圖。方言“二”念成“尼”,“二圖港”轉音成了“彌陀港”。此地在元蕩東北灘。志書上元蕩名“莼菜蕩”,黿蕩、元蕩均是后來的說法。

張翰的詩(共12首詩)
  • 《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 《思吳江歌·秋風起兮佳景時》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安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 《雜詩·東鄰有一樹》
    東鄰有一樹,三紀裁可拱。無花復無實,亭亭云中竦。隙禽不為巢,短翮莫肯任。
  • 《雜詩·暮春和氣應》
    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青條若總翠,黃華如散金。嘉卉亮有觀,顧此難久耽。延頸無良涂,頓足托幽深。榮與壯俱去,賤與老相尋。觀樂不照顏,慘愴發(fā)謳吟。謳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
  • 《贈張弋陽詩》
    時道玄曠,階軌難尋。散纓放冕,負劍長吟。昆弟等志,托茲幽林。玄墨澄氣,虛靜和心。惟我友愛,纏綿往昔。易尚去俗,攜手林薄。輕露給朝,遺英飽夕。逍遙永日,何求何索。潛光重陰,抱悴如榮。絕路既續(xù),舍我遐征。刺帶皇域,升降都城。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張翰簡介,張翰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張翰古詩大全,張翰的詩,張翰作品目錄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ren_view_9bb64143ac9bb641/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