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張先

shuǐhánshàngxiàqīng,
jiāménjìngànhénpíng。
píngchǔjiànshānyǐng,
xiǎotǐngguīshíwénzhàoshēng。。
guōsēngxúnchén,
guòqiáorénjiànzhōngháng。
píngzàntiānqiū,
fàngxiūlínàiyuèshēng。

題西溪無相院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秋雨后無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首聯(lián)寫西溪及附近的湖泊,經(jīng)過一場秋雨,水位上漲,遠近一片渾茫澄澈,與秋空相接;水邊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積水涵虛”四字,場面很大,仿佛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渾太清”的景況。孟浩然寫洞庭湖水,描摹了湖的渺茫寬闊;張先在這里突出江南雨后河湖溪塘漲滿水的情況,是小環(huán)境組合成的大環(huán)境,都很神似?!吧舷虑濉奔疵虾迫辉姷摹皽喬濉?,都寫秋天天空晴朗,水光澄碧的景象,移不到別的季節(jié)去。次句寫水邊人家,以“岸痕平”說水漲得高,與“幾家門”成為一個平面,也活生生地畫出雨后江南水鄉(xiāng)的秀麗景色。

起句從遠處、大處落筆,展示西溪的獨特風貌?!胺e水”,暗寫雨。一場秋雨,溪水漲滿。遠遠望去,天光水色渾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詩句“八月湖水平,涵虛渾太清”(《洞庭湖贈張丞相》)的氣勢。經(jīng)過一番新雨刷洗,臨溪屋宇顯得明麗清寧,仿佛平臥在水面上,別有一副悠閑的靜態(tài)。

頷聯(lián)筆觸一轉(zhuǎn),從小處、近處著墨,使詩情飛動。出句描述微風吹來,滿池的浮萍裂開了,露出了一段水面,水面上倒映出青山的影子;對句寫一葉小舟歸來,船幫與水中的葑草摩擦,發(fā)出沙沙的響聲?!案∑计啤?,這是一個極細小而不易察覺的物象,是水上微風初起所致,被詩人捕捉住了。一個“破”字,寓動于靜,體物入微。草聲是極微弱的聲響,為詩人聽到,足見其靜,此乃以動襯靜的筆法,給以生趣。此聯(lián)一見一聽,一靜一動,錯落有致,妙趣橫生。

第三聯(lián)仍然寫景,但通過人這個主體來寫,還是以水作背景。一句寫入郭僧,照應題面“無相院”;一句寫過橋人,點綴水鄉(xiāng),二句又相互呼應。僧到城里去,加以“塵里”二字,說城市喧囂,反襯無相寺所在地的靜寂清凈;人過橋,以“鑒中行”形容,說出橋下水之清澈,回照首句,又以眼前環(huán)境的清曠與上句的“塵里”作對比,表達詩人自己對景色的欣賞。

尾聯(lián)用逆挽虛收法。“已憑暫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束點出,確是巧設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繪景后敘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開一步,宕出遠神。“莫放修蘆礙月生”,意謂秋雨之后,蘆葦勃生,莫讓它態(tài)意長高,使人領(lǐng)略不到深潭月影。以雨后蘆葦長高作一虛設,便把白天所見的景色擴大到未見的溪月,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給人以回味。這一結(jié)余味悠然,又與首句“積水涵虛砂相應。

張先善寫“影”,人稱“張三影”。他寫影的本領(lǐng),在此詩中也可見到?!案∑计铺幰娚接啊笔敲鲗懀弧斑^橋人似鑒中行”,是暗寫;“莫放修蘆礙月生”,是虛寫;為全詩增添了生機和情趣。全詩幾乎全是寫景,即使是尾聯(lián),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

題西溪無相院翻譯

譯文
秋雨過后,湖水上漲,白茫茫的,水色與天色同樣清澄;溪邊的人家,靜悄悄的,仿佛浮臥在水邊,與水相平。
一陣風吹開了水面的浮萍,現(xiàn)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歸來,刺開了水草,發(fā)出沙沙的響聲。
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遠遠的紅塵之中;回家的農(nóng)夫,經(jīng)過了小橋,好像在明鏡中徐行。
驟雨收歇,已足使這一派秋色更為迷人;岸邊的蘆葦,請不要再長,免得妨礙我欣賞明月東升。

注釋
西溪:在詩人的家鄉(xiāng)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無相院:即無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吳越錢氏建。
涵虛:寬廣清澄。
塵:塵世,指熱鬧的人世間。
修蘆:修長的蘆葦。

作者簡介

張先
張先[宋代]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更多

張先的詩(共384首詩)
  • 《浣溪紗》
    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
    幾時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
    日長才過又今宵。
    查看譯文
  • 《滿江紅》
    飄盡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覺。
    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
    過雨小桃紅未透,舞煙新柳青猶弱。
    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
    多少恨,今猶昨;
    愁和悶,都忘卻。
    拚從前爛醉,被花迷著。
    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
    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
    查看譯文
  •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龍頭舴艋吳兒意。
    筍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螟。
    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查看譯文
  • 《惜雙雙溪橋寄意》
    城上層樓天邊路。
    殘照里,平無綠樹。
    傷遠更惜春暮。
    有人還在高高處。
    斷夢歸云經(jīng)日去。
    無計使,哀弦寄語。
    相望恨不相遇。
    倚橋臨水誰家住。
    查看譯文
  • 《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
    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查看譯文
  • 光陰吟·三百六旬有六日
    邵雍邵雍〔宋代〕
    三百六旬有六日,光陰過眼如奔輪。
    周而復始未嘗息,安得四時長似春。
  • 送僧法印智因西上
    賀鑄賀鑄〔宋代〕
    千里長淮北,東風破雪寒。
    此行休問路,驀直到長安。
  • 樓居雜句·湖光山影入樓明
    周紫芝〔宋代〕
    湖光山影入樓明,曉色催人夢自驚。
    畫棟去天無一握,青山銜月恰三更。
  • 元日雨·那得工夫作往還
    方岳方岳〔宋代〕
    那得工夫作往還,一犁取日破荒灣。
    春今又綠山中草,酒不能朱鏡裹顏。
    六十只余三歲在,百年亦是霎時間。
    村村雨色冥蒙外,已覺天公露一斑。
  • 踏莎行·解遣愁人
    曹希蘊曹希蘊〔宋代〕
    解遣愁人,能添喜氣。
    些兒好事先施力。
    畫堂深處伴妖嬈,絳紗籠里丹砂赤。
    有艷難留,無根怎覓。
    幾回不忍輕輕別。
    玉人曾向耳邊言,花有信、人無的。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edf5a43ac9edf5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