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這首《采桑子》,是作者客居南雄州時追懷汴京繁華、傷時感亂之作。
起筆二句敘夢回汴京?!昂=恰敝冈~人當時所在的嶺南海隅之地?!伴L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南雄州一帶,當時是荒涼的邊遠地區(qū)。詞人避亂遐方,形單影只,舉目無親。在這里,即使做夢,也該是凄涼的。但今宵所作的夢,卻把自己帶回了往昔繁華的舊都?!昂=恰迸c“長安”,不僅表明空間距離遙遠,而且標志著喪亂與繁華、戰(zhàn)爭與承平兩個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卻”字正突出強調(diào)了這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所給予詞人的心理感受,其中有意外的欣喜,更含無限的感愴。
“翠帳犀簾,依舊屏斜十二山?!倍湔故緣艟持芯煼比A舊事的一角。在華美的居室里,翠帳低懸,犀簾垂地,床前的屏風,曲曲斜斜,依舊展開著十二扇屏山。這里只寫“翠帳”、“犀簾”、“屏山”,而它們所暗示的往昔汴京士大夫的繁華生活、溫馨舊事不難想見?!耙琅f”二字,不但貫通上下兩句,而且貫通上下兩片。在夢中,這一切都是那樣熟悉、親切,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這一切已經(jīng)成為不可回復(fù)的舊夢。夢中“依舊”正暗示出夢后的蕩然無存。
過片“玉人為我調(diào)琴瑟,顰黛低鬟?!本o承上片三四句,續(xù)寫繁華舊夢。美麗的歌妓在宴席上為自己調(diào)琴理弦,彈奏樂曲,斂眉低首,若不勝情,說不盡的溫馨旖旎,風流綺艷。上片三四句側(cè)重寫環(huán)境,這兩句側(cè)重寫人的活動。兩匯合,即一幅華堂夜宴圖。
由此可見詞人所懷戀的汴京繁華,實際上就是上層士大夫的樂宴生活。
“云散香殘,風雨蠻溪半夜寒?!痹粕?,用 宋玉《高唐賦》 巫山神女旦為朝云的故實,暗示綺艷夢境的消逝;香殘,是說夢境既逝,夢中的馨香亦不復(fù)存留。眼前面對的,是荒寒的海角凄涼之地;耳畔聽到的,是夜半風雨交加中蠻溪流水的凄寒聲響。消逝的夢境與凄寒的現(xiàn)境的對照,強化了詞人的今昔盛衰之感、傷時感亂之痛和天涯羈旅之悲,結(jié)尾的“寒”字,不純是切膚之感到的,更是內(nèi)心寂寞凄涼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