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

huánghūnyóuzuòxiānxiān,,
jìngfēng風(fēng)shì勢(shì)zhuǎn轉(zhuǎn)yán嚴(yán)。。
dànjuéqīnchóushuǐ,,
zhītíngyuànduīyán。。
gēngxiǎoláishūhuǎng,
bànhánshēnghuàyán。
shìsǎoběitái臺(tái)kàněr,,
wèisuímáiméiyǒushuāngjiān。。
chéngtóuchūshǐfān,
shàngqíngméichē。
dònglóuhán,
guāngyáoyínhǎixuànshēnghuā。
huángyīng應(yīng)qiānchǐ,,
宿màiliányúnyǒujiā。。
lǎobìngjiēshītuì退,
kōngyínbīngzhùliúchā。。

雪后書北臺(tái)壁二首賞析

第一首寫從黃昏到第二天天亮,徹夜雪飄的情景。黃昏時(shí)節(jié),淫雨綿綿,入夜后不知不覺轉(zhuǎn)而為雪。作者只覺被褥無一絲暖意,有如水潑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積成堆了?!岸邀}”,即堆雪。用鹽喻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后世詩人都喜歡效用,如白居易《對(duì)火玩雪詩》:“盈尺白鹽寒?!弊髡摺拔甯鼤陨珌頃希胍购暵洚嬮堋币宦?lián),亦世稱詠雪名句,但歷來有歧解。費(fèi)袞《梁溪漫志》卷七“東坡雪詩”條以為,“此所謂‘五更’者,甲夜至戊夜?fàn)?。自昏達(dá)旦皆若曉色。”據(jù)此解,則“五更”應(yīng)總指分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鹽”,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誤以為天將破曉。直到天色放明,借著雪光,看見了垂掛在房檐下的冰溜子,這才省悟,原來是雨轉(zhuǎn)為雪,所以有這“半夜寒聲”。上句寫地面上積雪的反光,下句寫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緊扣“雪后”的標(biāo)題,且又與末二句意思連貫?!皰弑迸_(tái)”、“看馬耳”,是天明以后所為。馬耳,山名,在北臺(tái)的南面,“上有二石并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保ā端?jīng)·濰水注》)作者掃除積雪,登上北臺(tái),觀賞雪景,只見一片銀白世界,唯有馬耳山尖尖的雙峰高峭兀立,沒有為雪所封。原本應(yīng)首先被雪覆蓋的高山頂卻“未隨埋沒”,可見這雙峰如馬耳一般陡直,連雪花也無法駐留其上了。

第二首繼寫在北臺(tái)觀雪景的所見所感。太陽已升起,雖然前一晚下了一場大雪,但第二天卻是冬季里難得的一個(gè)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群烏鴉開始活躍起來,繞著城墻,上下翻飛;低頭瞧,小路上漸漸融化的積雪被來往的車輛輾來壓去,變成了稀泥,粘糊在車上;放眼望,在陽光照耀下,積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樓,地如銀海,凍得人皮膚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實(shí)景。作者另有《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說:“玉樓已崢嶸?!薄堆┲羞^淮謁客》說:“萬頃穿銀海。”其“玉樓”、“銀?!苯韵祵?shí)寫。有人以為這里是用道家語“玉樓為肩,銀海為目”,實(shí)則鑿之過深。頸聯(lián)則表現(xiàn)了作者對(duì)農(nóng)家生計(jì)的關(guān)切之情。大雪滅蝗,麥子得雪覆蓋則來年會(huì)長得茂盛,眼前這場大雪預(yù)示著來年的豐收,在觀賞雪景時(shí),詩人沒有忘記這一點(diǎn)。詩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對(duì)來年豐收的希冀和祝愿,把這場瑞雪所引發(fā)的種種感受一一用詩表達(dá)出來,但他既老且病,詩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嘆,以吟誦唐代元和年間(806—820)詩人劉叉的《冰柱》詩來自慰了。此時(shí)詩人雖年僅三十九,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嘆老亦為常事,讀者不必坐得太實(shí)。

雪后書北臺(tái)壁二首翻譯

譯文
黃昏時(shí)分,雨下得紛紛綿綿,夜里無風(fēng)一片寂靜,天氣更加寒冷。
只覺得被褥沒有絲毫暖意,就像水潑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經(jīng)堆上雪了。
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為是曙色從簾幕透過來,誤以為天將五更,其實(shí)是屋檐上的冰溜子。
早晨起來掃除積雪登上北臺(tái),只見一片茫茫,只有馬耳山露出了雙峰尖。

雪后初晴,城頭烏鴉開始上下翻飛,路上融化的積雪車輛輾來壓去,變成了稀泥粘糊在車上。
下雪了凍得詩人兩肩收起來了,都起了雞皮疙瘩。雪地所反射的光太耀眼了,照得雙眼都花了。
大雪滅蝗蟲,覆蓋麥子,來年百姓麥子該會(huì)長得很茂盛。
本應(yīng)歌頌瑞雪,但我已老病,詩力減退,只能空憶劉叉吟誦他的《冰柱》了。

注釋
北臺(tái):超然臺(tái),在山東諸城縣北城上。
堆鹽:謝安侄兒詠雪,有“撒鹽空中差可擬”句。
幌:簾幕。
馬耳: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
劉叉: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hào)、籍貫等均不詳?;顒?dòng)在元和年代。韓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賦《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仝、孟郊二人之上。

作者簡介

蘇軾
蘇軾[宋代]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hào)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

蘇軾的詩(共4993首詩)
  •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亭聲細(xì)細(xì),秋千院落夜沉沉.
    查看譯文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shí)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間如夢(mèng),一樽還酹江月。
    查看譯文
  •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fēng)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查看譯文
  • 《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tái),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查看譯文
  • 《守歲詩》
    兒童強(qiáng)不食,相守應(yīng)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查看譯文
  • 送李德素罷官歸舒城
    劉弇劉弇〔宋代〕
    瀟灑由來物外姿,文章滿把盡珠璣。
    飛黃蹀月終難絆,看取蘅皋手一揮。
  • 次韻趙景明呈許明府
    喻良能喻良能〔宋代〕
    卜晝開英集,瑤林映珷玞。
    顧慚梅隱吏,繆接范萊蕪。
    官柳春猶淺,江梅韻亦孤。
    他年想風(fēng)味,應(yīng)有汭川圖。
  • 和李平仲出郊
    王質(zhì)王質(zhì)〔宋代〕
    渡頭脆柳不堪攀,嶺背彫楓尚見斑。
    店小青旗低拂馬,寺荒蒼蘚暗封關(guān)。
    但知魚樂如吾樂,未必僧閒似我閒。
    忽憶去年今日處,楚山欲盡見秦山。
  • 丁謂丁謂〔宋代〕
    居蔡推神物,巢蓮表圣君。
    膺期千歲色,垂世九疇文。
    惠向銜珠辨,靈從顧印分。
    自諳宮沼樂,錫貢任江濱。
  • 椰子
    趙升之〔宋代〕
    落蒂累累入海航,枯皮猶吐綠芽長。
    金絲發(fā)裹烏龍腦,白兔脂凝碧玉漿。
    未許分瓢飲醽醁,且堪切肉配檳榔。
    當(dāng)時(shí)曾掛將軍首,此說荒唐未可量。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cfada43ac9cfad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