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dàizōng?
qīngwèiliǎo。。
zàohuàzhōngshénxiù,,
yīnyánghūnxiǎo。。
dàngxiōngshēngzēngyún,
juéguīniǎo。。
huìdāng當(dāng)língjuédǐng,,
lǎnzhòngshānxiǎo。
西yuèlíngcéngsǒngchǔzūn,
zhūfēngluóérsūn。。
ānxiānrénjiǔjié節(jié)zhàng,,
zhǔdàotóupén。
chēxiāngguī,
jiànguātōngtiānyǒumén。
shāodàiqiūfēng風(fēng)liánglěnghòu,,
gāoxúnbáiwènzhēnyuán。
nányuèpèizhūniǎo,
zhìbǎiwáng。
lǐng領(lǐng)líng,
hóngdòngbànyánfāng。
bāngjiāyòngdiǎn,
zàifēixīnxiāng。。
xúnshǒuliáo,
yǒujīnwáng。。
àishìwǎng網(wǎng),,
hángmàiyuèxiāoxiāng。
juéchū,,
yàngzhōuqīngguāngpáng。。
zhùróngfēngzūn,
fēngfēngmǎo。。
gài獨(dú)zhāo,,
zhēngchángxiāngwàng。
gōngwénwèirén,
qúnxiānjiāáoxiáng。。
yǒushífēng,,
sànfēng風(fēng)fēishuāng。。
qiānxiànxiū,,
wèixiázhàngchónggāng。。
guīláimìngjià,
xiūtáng。
sāntànwènzhǔ,,
zànhuáng。
shēngrěnshuāi,,
shénjiàngxiáng。

望岳三首賞析

第一首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yuǎn)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shí)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dú)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yùn)《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yàn)──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yuǎn)遠(yuǎn)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yuǎn)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diǎn),在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rèn)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一個“鐘”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里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也在此得到顯現(xiàn)。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xì)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皼Q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得更為形象鮮明?!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yùn)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岳產(chǎn)生了登岳的想法,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qiáng)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聯(lián)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皶?dāng)”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dāng)”解作“應(yīng)當(dāng)”,便欠準(zhǔn)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jìn)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guān)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yàn)樘┥降某绺邆ゴ蟛粌H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shù)南胪旧?,?dāng)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壕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shù)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yuǎn),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后出之作難以企及。

第二首

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發(fā)端“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一句“安得”二字詰問,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難以實(shí)現(xiàn)。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卻總是報國無門,無可奈何的心情?!败囅淙牍葻o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余,預(yù)計攀登之路。不過這始終并未實(shí)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時的盤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fù)理想,卻只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詩以“稍待西風(fēng)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弊鹘Y(jié),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F(xiàn)實(shí)環(huán)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產(chǎn)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chuàng)痛。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xiàn)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shí)現(xiàn)的失意徬徨。

第三首

詠衡山的《望岳》寫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fā)議論,中間寫景敘事?!澳显琅渲禅B,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shè)職官崇禮衡山?!霸诘路擒跋恪本?,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九、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qū)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岳的機(jī)會。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fēng)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結(jié),呼應(yīng)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qiáng)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間。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guān)心朝政,無日或忘。

總結(jié)

三首《望岳》旨趣、風(fēng)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tài)。詠泰山的《望岳》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jìn)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fēng)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郁頓挫;詠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諷喻,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nèi)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zhuǎn)變的軌跡。不過,無論他的心態(tài)如何改變,有一點(diǎn)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

望岳三首翻譯

譯文
泰山到底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匯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我的心靈,睜大眼睛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當(dāng)人登上山的絕頂,就會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余。

西岳高聳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圍則像他的兒孫。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著它登上華山去玉女祠呢?
可進(jìn)了車箱谷就難以回歸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門,難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氣轉(zhuǎn)涼后,登上山頂去,看山本貌。

傳說南岳有朱雀,從百代以前的帝王開始,就有為岳分上下之禮。
在大半廣闊的南方之地祀岳時,迅速吸取天地靈氣。
朝廷對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國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燒香點(diǎn)蠟。
巡視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當(dāng)年的先人已早離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禮教德的阻礙,現(xiàn)在終于越瀟湘,來到衡山了。
我終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嶺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極為高聳,山頂似乎直觸低處的昴星。
但諸峰中唯有紫蓋山與華山不相上下,似與華山爭高。
又聽說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與群仙翱翔于華山之空。
有時群峰頂上的氣候,刮起的風(fēng)像飛霜一樣。
走長途的時間很緊,沒有時間拄著杖爬上高崇的山嶺。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對話,問他這怎會有這樣雄偉的衡山?這不得不詠贊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間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會因此而降福人間的。

注釋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
夫:讀“fú”。句首發(fā)語詞,無實(shí)在意義,語氣詞,強(qiáng)調(diào)疑問語氣。
如何:怎么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qū)。
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造化:大自然。
鐘:聚集。
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蕩胸:心胸?fù)u蕩。
曾:同“層”,重疊。
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yuǎn)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dāng):終當(dāng),定要。
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盒稳菰~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rèn)為……小”。
崚嶒:高聳突兀。
九節(jié)杖:《劉根外傳》:“漢武登少室,見一女子以九節(jié)杖仰指日,閉左目,東方朔曰:‘此食日精者?!薄墩嬲a》:“楊羲夢蓬萊仙翁,拄赤九節(jié)杖而視白龍?!?br />玉女洗頭盆:《集仙錄》:“明星玉女,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號玉女洗頭盆。其水碧綠澄徹,雨不加溢,旱不減耗。祠有玉女馬一匹?!?br />車箱入谷:《太平寰宇記》:“車箱谷,一名車水渦,在華陰縣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測。祈雨者以石投之,中有一鳥飛出,應(yīng)時獲雨?!?br />箭栝:箭的末端。
白帝: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古代指西方之神。
朱鳥:這里指四靈之一的南方朱雀。
秩禮:古代辨上下﹑貴賤之禮。
自百王:從百代以前的帝王開始。自,從……開始。
歘(xū)吸領(lǐng)地靈:指祀岳時迅速吸取天地靈氣。歘,快速。
鴻洞:這里是廣闊之意。
炎方:泛指南方炎熱地區(qū)。
邦家:國家。
祀典:祭祀的儀禮。
馨香:這里指燃燒香蠟飄出的香氣。
巡守:天子出行,視察邦國州郡。
有虞(yú):上古有虞部落,這里指古代居民。
洎(jì):到,及。
世網(wǎng):比喻社會上法律禮教、倫理道德對人的束縛。
行邁:遠(yuǎn)行。
瀟湘:瀟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
渴日:盡日,終日。
絕壁:極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漾舟:泛舟。
清光:清亮的光輝。
祝融:指祝融山。
峯(fēng)峯次低昴(mǎo):山峰高聳直觸昴星。這里是夸張的寫法。峯峯:這里是很高之意。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紫蓋:指紫蓋山。
嶫(yè):高聳。
羣仙:群仙,眾仙。
牽迫:很緊迫。
修途:長途。
未暇:沒有時間顧及。
杖崇岡:拄著拐杖登高山。杖,拄著(拐杖),這里用作動詞。
命駕:命人駕車馬。謂立即動身。
府主:指州郡長官。
曷(hé)以:怎么能。
牲璧:即牲玉,供祭祀用的犧牲和玉器。
衰俗:衰敗的世俗。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更多

杜甫的詩(共2275首詩)
  •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查看譯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查看譯文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查看譯文
  • 《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查看譯文
  •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fēng)。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查看譯文
  • 太平詩
    金真德〔唐代〕
    大唐開鴻業(yè),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衣定,修文繼百王。
    統(tǒng)天崇雨施,理物體含章。
    深仁諧日月,撫運(yùn)邁時康。
    幡旗既赫赫,鉦鼓何锽锽。
    外夷違命者,翦覆被大殃。
    和風(fēng)凝宇宙,遐邇競呈祥。
    四時調(diào)玉燭,七曜巡萬方。
    維岳降宰輔,維帝用忠良。
    三五咸一德,昭我皇家唐。
  • 裴祭酒尚書見示春歸城南青松塢別墅寄王左丞
    劉禹錫劉禹錫〔唐代〕
    早宦閱人事,晚懷生道機(jī)。
    時從學(xué)省出,獨(dú)望郊園歸。
    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巖扉。
    石頭解金章,林下步綠薇。
    青松郁成塢,修竹盈尺圍。
    吟風(fēng)起天籟,蔽日無炎威。
    危徑盤羊腸,連甍聳翚飛。
    幽谷響樵斧,澄潭環(huán)釣磯。
    因高見帝城,冠蓋揚(yáng)光輝。
    白云難持寄,清韻投所希。
    二公如長離,比翼翔太微。
    含情謝林壑,酬贈駢珠璣。
    顧予久郎潛,愁寂對芳菲。
    一聞丘中趣,再撫黃金徽。
  • 輞川閑居
    王維王維〔唐代〕
    一從歸白社,不復(fù)到青門。
    時倚檐前樹,遠(yuǎn)看原上村。
    青菰臨水拔,白鳥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園。
  • 題玉芝雙奉院
    鄭損〔唐代〕
    入門如洞府,花木與時稀。
    夜坐山當(dāng)戶,秋吟葉滿衣。
    犬隨童子出,鳥避俗人飛。
    至藥應(yīng)將熟,年年火氣微。
  • 雜曲歌辭·車遙遙
    張籍張籍〔唐代〕
    征人遙遙出古城,雙輪齊動駟馬鳴。
    山川無處無歸路,念君長作萬里行。
    野田人稀秋草綠,日暮放馬車中宿。
    驚鹿游兔在我傍,獨(dú)唱鄉(xiāng)歌對僮仆。
    君家大宅鳳城隅,年年道上隨行車。
    愿為玉鑾系華軾,終日有聲在君側(cè)。
    門前舊轍久已平,無由復(fù)得君消息。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cf41f43ac9cf41f/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